第5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又過了三日,應元宮傳出消息:皇后誕下龍鳳雙生子,淡妃受驚小產,落下死胎。

  ……

  翌年元月二十,新年剛過,天授帝於應元宮中大擺筵席,慶賀皇子及公主滿月。是日,皇后出了坐蓐期,天授帝宿在鳳朝宮裡。

  當夜,帝後兩人臥榻長談,皇后對於未能產子而心懷愧疚,更為淡心不孕而自責不已。

  天授帝出言安慰:「朕說過子嗣不急,往後再生便是了。」

  皇后輕輕嘆息,回道:「您讓臣妾養著兩個孩子,淡妃宮中卻很冷清,臣妾心中怎能過意得去?不若將公主送去靈犀宮,您意下如何?」

  帝王聞言不置可否:「你做主罷。」

  皇后莞爾,小心翼翼地再問:「如今皇子已有了名字,公主卻還沒有,臣妾斗膽擬了幾個名字待選,還請聖上定奪。」

  「說來聽聽。」天授帝好似並沒有多大興趣。

  「一個是『肖鸞』,一個是『素心』,還有一個『凝雙』。不知您喜歡哪個?」皇后的語氣謹慎至極,試探之意再也明顯不過。

  肖鸞、素心、凝雙……天授帝鳳眸微挑,沉默半晌沒有做聲。

  皇后見狀連忙解釋道:「臣妾沒有別的意思,只是……」

  「朕沒怪你。」帝王的話語淡然無波:「『素心』與淡妃閨名相衝,『雙凝』太過秀氣,還是第一個罷。」

  第一個,肖鸞。皇后長長舒了口氣,素日裡捏著的心思終於放了下來,笑語回道:「臣妾謝過聖上賜名,明日就將公主送去靈犀宮。淡妃性子甚妙,必定能將公主撫養得極好。」

  「嗯。皇后賢德,朕心甚慰。」天授帝誇了兩句,龍顏微悅。

  「聖上歇息罷,明日還要上早朝。」皇后適時勸道,帝王沒有拒絕。

  鳳朝宮的寢殿燈火漸熄,這一夜皇后睡得極為安穩。

  可又有誰知,帝王輾轉反側,帝心莫辨。

  這世間唯有一種雙全之法,叫做「用心」。

  ☆、番外10:珠聯璧合佳偶成 (十八年後,免費)

  大凌天授二十年,七月初七。

  這一日是大凌王朝開國以來,第一個普天同慶的大喜日子,盛世空前,傳遍九州。

  只因天授帝的獨女肖鸞公主要出嫁了!而新晉的駙馬爺更不一般,正是威遠王沈予的嫡長子,沈辭。

  說起這樁婚事,應元宮裡還流傳了一段曲折的秘辛。

  去年底,年僅十六歲的世子沈辭隨父進京述職,偶遇十八歲的肖鸞公主,二人一見鍾情。肖鸞公主表現得極為主動,多次向其父皇請旨賜婚。

  天授帝聽聞此事之後,卻是震怒非常,私下將威遠王招來狠狠訓斥了一頓,更扣下一頂「外戚隱禍」的帽子,險些降罪他們父子二人。

  怎奈肖鸞公主哭鬧不止,揚言非沈辭不嫁。她將帝王選定的世家子弟一概拒之門外,甚至削髮明志、絕食以對。

  天授帝一生鐵血,於女色上很是節制,多年以來宮中唯有淡妃唐心榮寵不衰,可偏巧這位淡妃娘娘一無所出。因此,天授帝的香火併不旺盛,子嗣單薄更是史上帝王之最——唯有一子一女,皆為皇后所出。

  肖鸞公主的生母雖是皇后,但她自幼養在淡妃膝下,脾氣甚是活潑刁蠻,又仗著一後一妃的疼愛,時常鬧些小性子,令帝王感到頭痛不止。

  而這一次事情鬧得太大,一邊是獨生愛女以死要挾,一邊是異地藩王重權在握,因此天授帝異常反對這門親事。

  事實上,威遠王沈予長期駐守北地邊關,與天授帝的關係十分微妙,兩人之間不似君臣,更似盟友。多年以來,朝內不停有人上折彈劾威遠王,稱其有割據之嫌。

  試想威遠王本就威望頗高,手中又握有北地五州的兵權,倘若再與皇室聯姻,他的權勢則會更上一層樓。

  而天授帝生性最為多疑,也曾多次下旨宣召威遠王入京述職,想趁機剝其兵權,給他一個閒差。奈何每次都在最後關頭放他一馬,也是因為威遠王妃從中籌謀不少。

  說起這位王妃,名頭絲毫不遜於威遠王。從前的出岫夫人名滿天下、艷絕九州,自從改嫁給威遠王沈予之後,雖然已竭力淡出眾人視線,然而關於她的傳說卻從未停止。

  這一傳,便整整傳了十八年。

  傳說中,她容貌絕美,見者讚嘆,又駐顏有術,數十年朱顏不改;

  傳說中,她馭夫有方,威遠王對其言聽計從、極盡愛重,從不尋花問柳、豢養姬妾;

  傳說中,她堅持為長子取名「沈辭」,想以此紀念她的第一任夫君,而威遠王竟對此毫無異議;

  傳說中,她畢生所求生個女兒,卻天不遂人願,一連兩胎皆是兒子,從此之後再無所出。

  故而威遠王唯有兩子——長子沈辭,次子沈略。文為「辭」,武為「略」,取「文武雙全」之意。

  這一次,咱們大凌王朝有史以來的頭一位駙馬爺,正是花落威遠王的長子沈辭。

  至於是誰說動天授帝改變主意點頭賜婚?應元宮上下皆知,唯有淡妃娘娘有這個能力和膽量——

  一來,她是肖鸞公主的養母,對公主疼愛有加;二來,她恩寵不斷,「枕頭風」吹得帝王七葷八素;三來,她與威遠王妃交情匪淺,每次王妃回京,都會入宮與她共敘姐妹之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