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謂邪不勝正,冥冥中自有天意。”戚長貴也感嘆。

  “但願王那邊無事。”戚老夫人又道,滿臉擔憂。

  “王一定會沒事。”左左揮著小拳頭。

  “就是就是。王是最厲害的。”右右也信心滿滿。

  而他們兩人的童言,令大人們忐忑不安的心,稍許得了些安慰。

  石中玉環視左右,見除了他們母子三人,輕煙、銀盤、長德、戚老一家三口,還有四個“青”字打頭的丫頭,以及蘇木和蘇葉。

  蘇葉的目光迎上石中玉,想起少女時還曾想當石中玉的小,不禁露出嘖怪的神色。石中玉連忙笑道,“蘇葉放心,我叫趙路孫軍帶了口信給外面的人,咱們早就安排好了各種善後的事,你和蘇木的家人,肯定會被安置得妥當,不會被牽連進去,等大事一了,就可團聚了。”院子裡的其他下仆不會有事,與她們親近的人都早做了安排,免了大家的後顧之憂。

  “可憐了蘇木蘇葉,若這事一時半刻完結不了,可得扔下兒女們一陣子呢。”戚老道,眼光瞄著把食水衣物收拾停當的四個貼身丫頭。她們都是無親無故的,跟著她倒好。

  蘇木蘇葉連忙安慰戚老,說道不回家還免了侍候大的小的,倒省事省心了。不過眾人的聲音都壓得低低的,無形出還是透露出緊張感。

  “王妃,咱家到外面探探情況,咱們心裡好有個譜。”到這時候了,長德也直稱起石中玉應該有的稱號來。

  “德公公要哪。”石中玉也不阻攔,只囑咐。

  “您放心。”長德傲然一笑,“若有人想抓住咱家,那得有咱們王的本事才行。別人?咱家還不放在眼裡呢。”說完,在戚長貴的幫助下打開石門,出去了。

  石中玉抱過兩個,把他們放在疊得高高的棉被上,一人親了一下,問,“怕不怕?”

  左左右右對視一眼,右右湊過小頭來,聲音壓得很低很低地道,“這個遊戲快結束了,是吧王說過,越到結束的時候越要,但也越要鎮靜。所以,我們不怕。只是,能叫娘嗎?”

  石中玉微笑點頭,“可以叫娘了。不過你們要聽話,娘不讓你們動,你們就不能動,娘要你們跑,你們就不能回頭,聽到沒?”

  “軍令如山,不敢不從。”左左老氣橫秋地道。

  眾人也不,在旁邊看著他們母子,沒來由地都露出微笑來。

  又過了會兒,長德了,報導,“已經有兵丁團團圍了王府,現在若想出去,根本是不可能的。不過街上靜得出奇,說明王還沒有和他們交上手。咱家想,過半個時辰再去看看。”

  不能幫著打,但儘量不拖後腿,因此所能做的,也只有等待了。

  石中玉點了點頭,表面平靜,可心中焦慮、不安、擔憂、急切,混雜在一起。於是那等待就有如一把凌遲的刀,寸寸撕扯著她的神魂。

  半個時辰後,長德來報,趙碧凡親自帶著一隊軍士突襲主院和彩雲居。當然,兩處都撲空了,只找到了昏迷不醒的白芍和素裹。趙碧凡震怒,當場要殺此二女,有點大軍中怒斬貽誤軍機的將士的派頭,實則不過是泄私憤罷了。結果,白芍就此隕命,死得糊裡糊塗,素裹卻被一個黑衣蒙面人救走。因為當時監斬的只是兩個小兵,竟然沒有攔住。

  又半個時辰後,長德來報,趙碧凡認為申時就已經派兵圍府,不可能有人走脫出去而不被發覺,於是開始下令搜院,直鬧得雞飛狗跳,有幾度,還曾經從暗室外吵嚷著經過,但終於沒這個秘密之地。就連衛氏和顧氏,頭些天說去城外庵堂禮佛,也不在府內。

  再半個時辰後,長德來報,城內已經出現喊殺聲,並由外及內,可見慕容恪和寧山王的人和趙知信的對上了,應該是孫軍趙路報信及時,王的人沒落下風,正向王府的方向前進,試圖來救人。趙知信讀懂了其中之意,派重兵囤於來王府的通路上,進行巷戰。

  再半個時辰後,不用長德來報,喊殺聲在府內都聽得見了……

  “德公公,你能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級,不如去幫助王。”石中玉下定決心地道,“此地隱秘,若我所料不,趙知信弄不好會一把火燒了王府,一來打擊王的信心士氣,二來以火隔斷咱們的聯繫。我怕王因此冒進,再中了圈套就不好了。您也,王萬人難敵,不過卻容易感情用事。德公公去王那邊,作用比守著我們大多了。我們只要不出去,趙知信也不能奈何我們。”

  “王妃說得對。”戚長貴也說。他平時話少,但畢竟行伍出身,性格理智而堅毅。

  長德還猶豫,卻在這時,外面傳來叫喊,“著火了!放火燒府了!”

  “果然不出王妃所料。”長德笑了聲,“咱家就走這一遭,從後方殺過,指不定還亂了敵軍陣腳呢。”

  “德公公!”石中玉站起身,真心感激的一福。

  “咱家可受不起,這便去了。”長德說著,半點不拖泥帶水,閃身走出暗室。

  石中玉見眾人都有些緊張,毫無睡意,只有左左和右右困得不行,竟然呼呼大睡,有點啼笑皆非之感。她轉過身問戚長貴,“大兄,我不懂軍中之事,不如你給分析一下如何?”戚長貴是慕容恪的奶兄,石中玉聽慕容恪這麼叫過戚長貴。

  戚長貴不是婆婆媽媽的人,雖然第一次正式和石中玉,有點靦腆,但很快就調整了,沉聲道,“這麼多年,雖然是王在打仗,但實際上,軍權是在趙知信的手中。王之前毫不在意,後來明白事了,就開始留心軍中人員安排、駐紮情況。明鏡大軍一共三十餘萬,但明鏡城小,只有三萬駐軍,城外還有兩萬,其餘都分布在明鏡附近的城鎮,各有人掌管。當然,也全是趙知信的親信。城內的三萬駐軍本來是寧山王舊部,但這幾年全被換到偏遠城鎮鎮守,王要動用,竟無一兵一卒是人。”

  `

  “那可辦?”輕煙在一旁聽著,急道。

  第五十二章解蠱(中)

  銀盤拉了輕煙一把,示意她認真聽下去。

  “王和寧山王多方籌謀,集中自己手中現有的力量,又從軍中發現一股逆流。”戚長貴還是聲調平穩,一點不為外物所染。

  可他這包袱抖得,連石中玉也急切起來,忙問,“是誰?”

  “甘家。甘紹廉。”戚長貴說出令石中玉目瞪口呆的名字。甘紹廉,那個書呆子?

  “甘老候爺是保了王叛逃的有功之臣,不過他自忖負了忠義之名,到明鏡後就凡事衝殺再前,明顯有意一死以求全,所以早就沒了。之後,甘家軍就落在甘老候爺之子手上。這位小甘老爺卻是個沒氣節的軟骨頭,在太府都之時就暗中投靠了趙知信,所以甘家軍事實上也為趙知信所把持。可小小甘大人紹廉雖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臣,卻是個剛性之人,早看不慣趙知信的為人,與其父鬧到水火難容。甘家軍中有一批人是向著紹廉大人的,王和寧山王就暗中聯絡了他,若起事,就由他在軍中進行策應。”戚長貴解釋道。

  “甘家軍在城內守軍中占多少?”石中玉問,倒不好奇甘紹廉能在軍中任職。畢竟在中國明代龘,文臣帶兵是常事。

  “只五千,能隨甘紹廉明確歸順的,不足一千。”戚長貴老實的回答。

  這下,連銀盤也忍不住擔心的自語,“就這麼點人嗎?”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石中玉雖心底涼涼,但還是給了自己,也給別人一點信心,“雖說只有一千之數,但人人都有袍澤兄弟,他們的行為勢必會影響軍中朋友。就算不能一起歸順於王,至少不會在對戰之時特別盡力,奮勇拼殺。倘若咱們占了一點上風,他們很可能就此投降。這樣傳染起來,力量就不可小覷了。”

  戚長貴點頭道,“王妃言之有理。在戰場上,一夫拼命,萬夫莫擋。人數不是絕對,況且王有萬夫不擋之勇,跟他打過仗的人,都心存畏懼。這樣對上,並不會太敢上前。你們看,王除了自己的親身衛隊,並沒有帶兵,加上寧山王的幾百號人,竟然把阻攔他們的趙知信兵馬打到城內,不是很說明問題嗎?”

  銀盤和輕煙舒了口氣,可石中玉心底卻更涼。就算加上甘紹廉的人,也不過一千多號人,要和城內三萬駐軍對抗,那是什麼比例?以一當十都不夠看的。萬一城外的駐軍也進城呢?

  戚長貴看出石中玉的擔心,低聲道,“據寧山老王講,王本來通過王妃的人與朝廷聯絡上來,打算裡應外合,內外夾攻。今天看來是哪裡出了疏漏,趙知信提前出手了。朝廷的兵馬還沒到明鏡,這樣反倒截斷了王和朝廷的同盟,有點麻煩哪。”

  “他們去山裡幹什麼?”石中玉問。她知道慕容恪的行蹤,但沒有問過。

  “寧山王知道,僅憑軍中那點子力量實在是冒險,於是早就與十三蠻訂下盟約。若城中出事,十三蠻必會援助。他們是寧山王治理明鏡時所結識交好的,雖然是未開化的蠻人,卻極其勇猛忠義。趙知信奪下明鏡之權後,對十三蠻一味打壓,也算是結了仇的。”

  這下,石中玉的心終於放下了一點。明鏡地處南地,背靠連綿大山,平原之處極少。十三蠻是大山中的少數民族,儘管他們裝備不好,訓練不足,但占了地利和人和,確實是一大助力。

  和戚長貴交談過,石中玉好歹對目前的情況有了點了解,然後,還是等待。暗室外,熊熊大火把掃北王府化為灰燼,這讓暗室內的人更能聽清外面的動靜,就連左左右右都睡不安穩了。

  也不知過了多久,大約到了子時,就在石中玉等得快等不下去,精神已經達到崩潰邊緣的時候,石門響了。

  戚長貴手不離刀,聞聲而動,倘若來的是敵人,他立即一刀殺去。不過他很快就放鬆了下來,因為那石門開得如此熟練,顯然是來來回回數次的長德。

  “王殺進了王府,逼得趙知信的人馬退回軍營,快,隨我離開!”長德神情亢奮地道。他渾身是血,但顯然沒有一滴是自己的。

  眾人早就驚醒,聞言都是大喜,也沒有人多嘴,迅速跟長德出了暗室,向後門處跑去。

  此時,整座王府此時已如平地,斷壁殘垣處還有的冒著煙火,地上更有不少屍體倒臥。有守軍,有親衛,還有許多僕人,想是趁亂逃跑時被誤殺人。而王府院牆不知為什麼塌倒了,從府內可直接看到大街之上。

  於是,她看到了慕容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