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頁
柳寶林何曾聽過那些不堪入耳的話,當場氣得滿面通紅。他們年幼不知愁的殿下正被幾個內侍帶著玩,聽到動靜後跑出來一看,正好看到柳寶林滿臉的憤怒。
他們殿下當下生氣了,招呼左右把對方拉到雪地里去,氣勢洶洶地下令:“埋起來,把他給我埋起來!”
聽他們殿下這麼吩咐左右,戴亭心中莫名一陣翻騰,竟也跟著沖了上去,捧起冰涼的雪往對方臉上砸去。
對,把他埋起來,把這卑劣下作的傢伙埋起來!
他們殿下看著覺得挺好玩,也跟過去用雪砸人。
這場鬧劇持續到皇后親自趕到。
皇后命人把被埋在雪裡的人挖出來,看向動手的幾個內侍。
他們殿下把人都喊回自己身後,和皇后告狀:“他壞,欺負娘。”
戴亭感覺皇后的目光從他們身上掃過。
他們殿下跑上去抓皇后衣角,不依不饒地告狀:“皇嫂,他壞。”他說著眼裡還含了兩泡淚,配上被凍得紅通通的鼻子顯得特別可憐。
皇后彎身把人抱了起來哄:“好,我知道了,他壞。”
他們殿下這才滿意,用力地點頭:“可壞可壞了。”
那個噁心的傢伙被帶下去審問。
在他們殿下噙著淚力保之下,他們並沒有受到懲罰,只被告誡下回不可再做這種話。
他們殿下還小,下這種不懂事的命令情有可原,他們得勸著他們殿下別胡來。
當天晚上,李元嬰就病了一場,一整夜都昏昏沉沉。
戴亭幾人在旁邊守了一夜,都立誓要忠心跟隨李元嬰一輩子。
接下來幾天,李元嬰都病懨懨的,皇后親自來看過幾次,在李元嬰稍稍好轉之後把他接到大興宮住下。
戴亭從此一心一意地在李元嬰伺候。
自從大病過一場之後,戴亭發現李元嬰時不時會做出一些古怪的舉動,有時像是在自言自語又像是在和某個看不見的人在對話,後來還會拿出一些並不是膳房送來的食物。
戴亭並沒有和別人提起,而是每日儘量寸步不離地跟在李元嬰身邊伺候,並且在李元嬰拿出那些奇怪的食物時提出先由他試食。
李元嬰很大方地和他分享自己的秘密食物。
戴亭漸漸也就習慣了,不時幫李元嬰打打掩護,讓別人不至於對李元嬰生出疑心。
隨著李元嬰漸漸長大,有些東西越發隱瞞不住,李二陛下這個兄長兼一國之君也開始注意到李元嬰。
李元嬰想做的事也越來越多。
戴亭原以為自己這一輩子只會伺候在李元嬰身邊,和其他內侍一樣在宮中或在諸王封地慢慢老去。
可李元嬰卻對他說,伺候人的事誰都能做,他應該去做一些別人做不到的事——他應該去做一些別人無法取代的事。
李元嬰和其他人都不一樣。
他希望身邊的人都能活出自己的樣子來。
誰願意一輩子都做隨時能被人取代的事?
至少戴亭不願意。
戴亭帶著人去了高昌,第一次感覺到什麼叫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接下來幾年,戴亭去了洛陽、去了吐蕃,去了很多很多地方。
一開始跟著他出去的人大多攢下頗為豐厚的家業,很快娶妻生子。
每回一起出去,他們都在討論家中父母、討論家中新婦、討論何時可以回去見媳婦孩子,有的人跟著他久了,還會壯著膽子問他:“聽說有些內侍也能娶妻,你何不也娶一個,再收幾個義子承歡膝下?這樣每次回去也有個家可回。”
戴亭一如既往地惜字如金:“不必。”
他不必有另外的家,他只需要一個歸處即可,不需要更多了。
戴亭在洛陽對付鄖國公時,其實曾見過他的兄長。當時他的兄長見他地位不凡,曾有過相認之意,怕他拒絕甚至還讓侄子先來試探。
戴亭還是說:“不必。”
他並不怨恨兄長,甚至也不怨恨把自己賣入宮中淨身為閹奴的父母。
但他同樣不在意他們。
從他坐上那輛開往長安的牛車開始,他就沒有親人了。
戴亭沒有和李元嬰提起過這件事。
他不需要父母兄長,也不需要後代。
後來李二陛下因為占婆之事對他起了戒心,問他願不願意入朝為朝廷效力。
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他也不需要功名利祿。
如此過了許多年,戴亭曾穿過沙漠、跨越草原、遠渡重洋,所有車馬能到的地方他都去過,所有海船能到的地方他也盡數踏遍。
他在許多大小國家留下過不少傳說,卻從來沒有長久地停留在某地,不管走了多遠,他總是要回去的。他最後一次遠航,把大唐的旗幟和滕王的旗幟同時插在一片從來沒有大唐人踏足過的大陸上。
他在那片大陸上停留數月,留下不少滕王府的人曾來過這片大陸的證據才載著一船船珍寶返航。
他的身體已經經不住再也遠航。
他回到了滕王府。
他們殿下和過去無數次一樣熱絡地拉他坐下,問他此去遇到了什麼,問他那片大陸和大唐所在的大陸有什麼不同之處。
他們挑燈夜談,沒有半點久別的生疏。
他們殿下當下生氣了,招呼左右把對方拉到雪地里去,氣勢洶洶地下令:“埋起來,把他給我埋起來!”
聽他們殿下這麼吩咐左右,戴亭心中莫名一陣翻騰,竟也跟著沖了上去,捧起冰涼的雪往對方臉上砸去。
對,把他埋起來,把這卑劣下作的傢伙埋起來!
他們殿下看著覺得挺好玩,也跟過去用雪砸人。
這場鬧劇持續到皇后親自趕到。
皇后命人把被埋在雪裡的人挖出來,看向動手的幾個內侍。
他們殿下把人都喊回自己身後,和皇后告狀:“他壞,欺負娘。”
戴亭感覺皇后的目光從他們身上掃過。
他們殿下跑上去抓皇后衣角,不依不饒地告狀:“皇嫂,他壞。”他說著眼裡還含了兩泡淚,配上被凍得紅通通的鼻子顯得特別可憐。
皇后彎身把人抱了起來哄:“好,我知道了,他壞。”
他們殿下這才滿意,用力地點頭:“可壞可壞了。”
那個噁心的傢伙被帶下去審問。
在他們殿下噙著淚力保之下,他們並沒有受到懲罰,只被告誡下回不可再做這種話。
他們殿下還小,下這種不懂事的命令情有可原,他們得勸著他們殿下別胡來。
當天晚上,李元嬰就病了一場,一整夜都昏昏沉沉。
戴亭幾人在旁邊守了一夜,都立誓要忠心跟隨李元嬰一輩子。
接下來幾天,李元嬰都病懨懨的,皇后親自來看過幾次,在李元嬰稍稍好轉之後把他接到大興宮住下。
戴亭從此一心一意地在李元嬰伺候。
自從大病過一場之後,戴亭發現李元嬰時不時會做出一些古怪的舉動,有時像是在自言自語又像是在和某個看不見的人在對話,後來還會拿出一些並不是膳房送來的食物。
戴亭並沒有和別人提起,而是每日儘量寸步不離地跟在李元嬰身邊伺候,並且在李元嬰拿出那些奇怪的食物時提出先由他試食。
李元嬰很大方地和他分享自己的秘密食物。
戴亭漸漸也就習慣了,不時幫李元嬰打打掩護,讓別人不至於對李元嬰生出疑心。
隨著李元嬰漸漸長大,有些東西越發隱瞞不住,李二陛下這個兄長兼一國之君也開始注意到李元嬰。
李元嬰想做的事也越來越多。
戴亭原以為自己這一輩子只會伺候在李元嬰身邊,和其他內侍一樣在宮中或在諸王封地慢慢老去。
可李元嬰卻對他說,伺候人的事誰都能做,他應該去做一些別人做不到的事——他應該去做一些別人無法取代的事。
李元嬰和其他人都不一樣。
他希望身邊的人都能活出自己的樣子來。
誰願意一輩子都做隨時能被人取代的事?
至少戴亭不願意。
戴亭帶著人去了高昌,第一次感覺到什麼叫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接下來幾年,戴亭去了洛陽、去了吐蕃,去了很多很多地方。
一開始跟著他出去的人大多攢下頗為豐厚的家業,很快娶妻生子。
每回一起出去,他們都在討論家中父母、討論家中新婦、討論何時可以回去見媳婦孩子,有的人跟著他久了,還會壯著膽子問他:“聽說有些內侍也能娶妻,你何不也娶一個,再收幾個義子承歡膝下?這樣每次回去也有個家可回。”
戴亭一如既往地惜字如金:“不必。”
他不必有另外的家,他只需要一個歸處即可,不需要更多了。
戴亭在洛陽對付鄖國公時,其實曾見過他的兄長。當時他的兄長見他地位不凡,曾有過相認之意,怕他拒絕甚至還讓侄子先來試探。
戴亭還是說:“不必。”
他並不怨恨兄長,甚至也不怨恨把自己賣入宮中淨身為閹奴的父母。
但他同樣不在意他們。
從他坐上那輛開往長安的牛車開始,他就沒有親人了。
戴亭沒有和李元嬰提起過這件事。
他不需要父母兄長,也不需要後代。
後來李二陛下因為占婆之事對他起了戒心,問他願不願意入朝為朝廷效力。
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他也不需要功名利祿。
如此過了許多年,戴亭曾穿過沙漠、跨越草原、遠渡重洋,所有車馬能到的地方他都去過,所有海船能到的地方他也盡數踏遍。
他在許多大小國家留下過不少傳說,卻從來沒有長久地停留在某地,不管走了多遠,他總是要回去的。他最後一次遠航,把大唐的旗幟和滕王的旗幟同時插在一片從來沒有大唐人踏足過的大陸上。
他在那片大陸上停留數月,留下不少滕王府的人曾來過這片大陸的證據才載著一船船珍寶返航。
他的身體已經經不住再也遠航。
他回到了滕王府。
他們殿下和過去無數次一樣熱絡地拉他坐下,問他此去遇到了什麼,問他那片大陸和大唐所在的大陸有什麼不同之處。
他們挑燈夜談,沒有半點久別的生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