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
關於他我已經說得太多了。
路易·德·波依特·杜·拉克,他經常在文中被栩栩如生地描述,但正視他的面孔卻永遠不會令人生厭。他纖弱,比他的締造者萊斯特略微矮一點點,烏黑的頭髮,步履輕捷,有著蒼白憔悴的肌膚與纖長精美的十指。路易,他那綠色的雙眸滿溢著發自靈魂的深情。他語音溫柔,軟弱而異常人性化,耐心地忍受著痛苦。在這個世界上,他只存活了區區二百年的時光。他不會讀心術,不會騰空而起,也不會刻意以咒語迷惑他人,不過他無意之間散發的魅力卻是如此令人迷惑,凡人們也會愛上他的。路易實際上是一個別無選擇的殺手,因為他無法做到不殺人就能滿足饑渴,儘管他脆弱到無法忍受受害者在他懷抱中死去。他沒有這樣的驕傲與虛榮,這樣他就無法提升自己,學會挑選那些蓄意的尋死者,只能殺戮他碰巧遇到的人,無論他們年齡幾何,身體狀態怎樣,天賦與資質是否優秀。路易,如死亡般的浪漫者,一個真正屬於夜晚的生靈。夜復一夜,他徘徊在歌劇院的深沉陰影之下,傾聽著莫扎特筆下的夜之女皇唱出穿徹心靈的動人歌曲。
路易,他永不會消匿,其他人永遠能找到他的行蹤,他很容易追隨他人,也很容易放棄。他曾經造出過自己的吸血鬼孩子,但他再也不會犯下那莽撞的悲劇與大錯,他再也不會締造其他吸血鬼了。他已經不再探求上帝,魔鬼與真理的真諦,甚至也不再尋求愛了。
甜美而蒙覆灰塵的路易呀,他在燭光下閱讀濟慈,他靜靜地矗立在雨中,他站在一座荒涼的城市裡平整的街道上,凝視著商店櫥窗裡面的電視,年輕貌美的迪卡普里奧扮演莎士比亞的羅米歐,正在親吻他溫存可愛的朱麗葉——也就是克萊爾·丹恩。加百列,她就在這附近,在夜之島上。每個人都憎恨她。因為她是萊斯特的母親,卻在漫長的數個世紀裡拋棄了他。甚至對萊斯特那經常性的,無可避免的狂亂求助也從不放在心上。儘管作為他的雛兒,她無法聽到他的聲音,但她本可以從其他吸血鬼飽受煎熬的思想中得知萊斯特身處困境的消息。加百列,她長得和他很相像,但她是一個女人,徹頭徹尾的女人,面部輪廓鮮明,腰肢纖細,胸部豐滿,即便是在心力交瘁或是想要欺騙別人的時候,她的眼神也是如此甜美。她時時身穿華麗的黑色晚禮服,落滿灰塵的頭髮隨意披落,看上去幾乎不像女性。身上還披著柔軟的皮夾克或腰上束帶的卡其布上衣。她步履堅定,是個冷漠而喜歡嘲諷的吸血鬼。她似乎已經忘記了身為人類或者忍受痛苦的感覺。事實上,我想她幾乎是剛變成吸血鬼就忘記了這種感覺——如果她曾經有過的話。她在做凡人的時候,是那種總是奇怪別人怎樣能忍耐那樣一種生活的人。加百列,她那低沉的聲音裡帶有一種不經意的,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惡毒與冰冷。她在遙遠的東方,冰雪覆蓋的森林裡漫遊,捕殺巨大的白熊與白虎。成為那些荒蠻部落里某種可有可無的傳奇。她更像是史前的爬蟲,而非人類。有時她也會把她那美麗而自然的金髮束成辮子披在肩後,身穿棕色的皮革獵裝,頭戴小小的有沿雨帽,看上去幾乎如同帝王一般。她高視闊步,完全是一個迅捷而冷酷無情的殺手,但她也仿佛總是若有所思,想著某種隱秘的事情。加百列,事實上,除了自己,她對任何人都沒有任何用處。但我想在今後的某個夜晚,她總會對某個人傾吐心聲。潘多拉,千年之子,在我出生之前,她曾是我摯愛的瑪瑞斯的伴侶。她是一個女神,宛如由流淌鮮血的大理石鐫刻而成。她有著強大的美貌,來自古羅馬的最深邃最古老的靈魂,以及從西方世界公認的最偉大的帝國的參議院階層里承襲下來的,極堅毅的凡人神經。我並不了解她。但我能看到她那橢圓的面孔掩映在熠熠生輝的棕色髮絲之後。她看上去如此美麗,似乎並不能傷害任何人。她有著溫軟的語音,純潔的,求索般的眼神,那張完美無瑕的面孔有時會顯得脆弱而容易受到傷害,但卻總是縈繞著溫暖而同情的光輝。她是一個神秘。我不知道瑪瑞斯怎麼竟然捨得離開她。有時候她身穿薄如蟬翼的絲綢短袍,赤裸的臂膀上戴著一個蛇形手鐲。對於凡人男性來說,她的美貌太過驚世駭俗,並且總會招來女性的妒忌。有時她也會穿上長些的,不那麼暴露的長袍,如鬼魅般在房間裡遊蕩,仿佛一切對於她來說都是不真實的。她如同舞者的幽魂一般,總是在孤獨地尋找最適宜她棲居的地點。她的力量顯然和瑪瑞斯不相上下。因為她亦曾從那伊甸之泉中暢飲阿卡莎女王的鮮血。她可以憑意念之力引燃乾燥鬆脆的東西,也可以向上飛升,消失在深黯的夜空,如果受到威脅,她可以輕易消滅年輕的吸血者。但她是完全無害的,儘管她似乎並不在意自己的性別,但看上去卻總是那么女性化,仿佛是一位蒼白而哀傷的女子,讓我很想把她擁抱在懷中。
桑提諾,來自羅馬的古老聖徒,他也迷惑地步入了這災難般的現代。他的美貌仍然全無瑕疵,依然是那樣寬闊的肩膀,強壯的胸膛,人類橄欖色的肌膚在吸血鬼狂暴魔力的血液作用下已然變淡。他那巨大的頭顱上生著黑色的捲髮,每一個夜晚的太陽落山之際,他都會出於某種不可知的目的精心修建它們,或者它們是被染黑的也說不定。他從來不和其他人說話。他總是靜靜地凝視著我,仿佛我們從未就神學與神秘主義進行過一番探討,仿佛他從不曾毀掉我的幸福,把我的青春付之一炬,並讓我的締造者被迫休養生息長達一個世紀之久,籍此剝奪了我全部的安慰,或許他認為我們是同樣一種知性道德觀的犧牲品,因為目的論而做出同樣的愚行。或許他認為我們是兩個同樣的失敗者,如同一場戰役中的兩個老兵。
路易·德·波依特·杜·拉克,他經常在文中被栩栩如生地描述,但正視他的面孔卻永遠不會令人生厭。他纖弱,比他的締造者萊斯特略微矮一點點,烏黑的頭髮,步履輕捷,有著蒼白憔悴的肌膚與纖長精美的十指。路易,他那綠色的雙眸滿溢著發自靈魂的深情。他語音溫柔,軟弱而異常人性化,耐心地忍受著痛苦。在這個世界上,他只存活了區區二百年的時光。他不會讀心術,不會騰空而起,也不會刻意以咒語迷惑他人,不過他無意之間散發的魅力卻是如此令人迷惑,凡人們也會愛上他的。路易實際上是一個別無選擇的殺手,因為他無法做到不殺人就能滿足饑渴,儘管他脆弱到無法忍受受害者在他懷抱中死去。他沒有這樣的驕傲與虛榮,這樣他就無法提升自己,學會挑選那些蓄意的尋死者,只能殺戮他碰巧遇到的人,無論他們年齡幾何,身體狀態怎樣,天賦與資質是否優秀。路易,如死亡般的浪漫者,一個真正屬於夜晚的生靈。夜復一夜,他徘徊在歌劇院的深沉陰影之下,傾聽著莫扎特筆下的夜之女皇唱出穿徹心靈的動人歌曲。
路易,他永不會消匿,其他人永遠能找到他的行蹤,他很容易追隨他人,也很容易放棄。他曾經造出過自己的吸血鬼孩子,但他再也不會犯下那莽撞的悲劇與大錯,他再也不會締造其他吸血鬼了。他已經不再探求上帝,魔鬼與真理的真諦,甚至也不再尋求愛了。
甜美而蒙覆灰塵的路易呀,他在燭光下閱讀濟慈,他靜靜地矗立在雨中,他站在一座荒涼的城市裡平整的街道上,凝視著商店櫥窗裡面的電視,年輕貌美的迪卡普里奧扮演莎士比亞的羅米歐,正在親吻他溫存可愛的朱麗葉——也就是克萊爾·丹恩。加百列,她就在這附近,在夜之島上。每個人都憎恨她。因為她是萊斯特的母親,卻在漫長的數個世紀裡拋棄了他。甚至對萊斯特那經常性的,無可避免的狂亂求助也從不放在心上。儘管作為他的雛兒,她無法聽到他的聲音,但她本可以從其他吸血鬼飽受煎熬的思想中得知萊斯特身處困境的消息。加百列,她長得和他很相像,但她是一個女人,徹頭徹尾的女人,面部輪廓鮮明,腰肢纖細,胸部豐滿,即便是在心力交瘁或是想要欺騙別人的時候,她的眼神也是如此甜美。她時時身穿華麗的黑色晚禮服,落滿灰塵的頭髮隨意披落,看上去幾乎不像女性。身上還披著柔軟的皮夾克或腰上束帶的卡其布上衣。她步履堅定,是個冷漠而喜歡嘲諷的吸血鬼。她似乎已經忘記了身為人類或者忍受痛苦的感覺。事實上,我想她幾乎是剛變成吸血鬼就忘記了這種感覺——如果她曾經有過的話。她在做凡人的時候,是那種總是奇怪別人怎樣能忍耐那樣一種生活的人。加百列,她那低沉的聲音裡帶有一種不經意的,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惡毒與冰冷。她在遙遠的東方,冰雪覆蓋的森林裡漫遊,捕殺巨大的白熊與白虎。成為那些荒蠻部落里某種可有可無的傳奇。她更像是史前的爬蟲,而非人類。有時她也會把她那美麗而自然的金髮束成辮子披在肩後,身穿棕色的皮革獵裝,頭戴小小的有沿雨帽,看上去幾乎如同帝王一般。她高視闊步,完全是一個迅捷而冷酷無情的殺手,但她也仿佛總是若有所思,想著某種隱秘的事情。加百列,事實上,除了自己,她對任何人都沒有任何用處。但我想在今後的某個夜晚,她總會對某個人傾吐心聲。潘多拉,千年之子,在我出生之前,她曾是我摯愛的瑪瑞斯的伴侶。她是一個女神,宛如由流淌鮮血的大理石鐫刻而成。她有著強大的美貌,來自古羅馬的最深邃最古老的靈魂,以及從西方世界公認的最偉大的帝國的參議院階層里承襲下來的,極堅毅的凡人神經。我並不了解她。但我能看到她那橢圓的面孔掩映在熠熠生輝的棕色髮絲之後。她看上去如此美麗,似乎並不能傷害任何人。她有著溫軟的語音,純潔的,求索般的眼神,那張完美無瑕的面孔有時會顯得脆弱而容易受到傷害,但卻總是縈繞著溫暖而同情的光輝。她是一個神秘。我不知道瑪瑞斯怎麼竟然捨得離開她。有時候她身穿薄如蟬翼的絲綢短袍,赤裸的臂膀上戴著一個蛇形手鐲。對於凡人男性來說,她的美貌太過驚世駭俗,並且總會招來女性的妒忌。有時她也會穿上長些的,不那麼暴露的長袍,如鬼魅般在房間裡遊蕩,仿佛一切對於她來說都是不真實的。她如同舞者的幽魂一般,總是在孤獨地尋找最適宜她棲居的地點。她的力量顯然和瑪瑞斯不相上下。因為她亦曾從那伊甸之泉中暢飲阿卡莎女王的鮮血。她可以憑意念之力引燃乾燥鬆脆的東西,也可以向上飛升,消失在深黯的夜空,如果受到威脅,她可以輕易消滅年輕的吸血者。但她是完全無害的,儘管她似乎並不在意自己的性別,但看上去卻總是那么女性化,仿佛是一位蒼白而哀傷的女子,讓我很想把她擁抱在懷中。
桑提諾,來自羅馬的古老聖徒,他也迷惑地步入了這災難般的現代。他的美貌仍然全無瑕疵,依然是那樣寬闊的肩膀,強壯的胸膛,人類橄欖色的肌膚在吸血鬼狂暴魔力的血液作用下已然變淡。他那巨大的頭顱上生著黑色的捲髮,每一個夜晚的太陽落山之際,他都會出於某種不可知的目的精心修建它們,或者它們是被染黑的也說不定。他從來不和其他人說話。他總是靜靜地凝視著我,仿佛我們從未就神學與神秘主義進行過一番探討,仿佛他從不曾毀掉我的幸福,把我的青春付之一炬,並讓我的締造者被迫休養生息長達一個世紀之久,籍此剝奪了我全部的安慰,或許他認為我們是同樣一種知性道德觀的犧牲品,因為目的論而做出同樣的愚行。或許他認為我們是兩個同樣的失敗者,如同一場戰役中的兩個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