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3頁
衍生十年六月,急急匆匆從天竺趕來的太子李瑾抵達泰西封時候,卻是剛好錯過了與李捷最後的一面,眼看著仿佛用不隕落的太陽一般的大父靜靜的躺在水晶棺中,還有已經哭腫了眼睛的母妃,李瑾不可置信的癱坐在了地上。
京師的百官豪族幾乎都趕了過來,還有帝國周遭部落屬國的國主,君長,長安也沒有遺落的派出信使,還有扈從的親軍,足足數十萬人為這位偉大的閩唐太祖皇帝送了最後一程。
延續了大唐因山為陵的傳統,李捷的太祖乾陵就修建在了耶路撒冷附近的先知山上,足足動用了上百萬阿拉伯半島的勞工修建了十年之久,然而入葬的時候,卻是遵照著李捷的遺言,僅僅隨葬了一些李捷用過的生活物品,兵器。
而且一個無比古怪的頌聖碑立在了先知山下。
寡人一生愛過,恨過,戰鬥過,失敗過,被忠心耿耿擁戴過,亦被冷血無情背叛過!大千世界,人生百態,死而無憾已!
如此白字怪異的碑文,如果不是西唐太祖親手所留,恐怕沒有任何一個大臣敢於雕刻在昭陵墓前。
親自扶著靈柩進入了陵寢,李瑾還格外細緻的將李捷曾經最珍視的物件,一個誰也不知道來歷的玉璽放於棺木前,這才小心翼翼的退出陵寢,而後數百噸黃色火藥一起在陵寢附近的山巒引爆,仿佛天崩地裂般的轟鳴中,十幾座倒塌的山巒徹底改變了陵寢地表的形態,哪怕營建這座帝陵的工匠也是再也尋找不到半分痕跡。
拍打著身上的灰塵從神道中走出來,沒等李瑾將臉上的哀榮散盡,數十個騎士卻是一路匆忙的從西方跑來,翻滾著跳下戰馬,叩拜在李瑾面前,為首的武衛將軍程伯獻暴怒的拱拳啟奏道。
“陛下!河中郡王拒絕來耶路撒冷奔喪!並且已經儹越在君士坦丁堡稱帝了!”
臉色一剎那變得鐵青,李瑾的拳頭捏的咯咯作響,一份不帶封皮的書信剎那間已經被徹底捏扁了,那是整理遺物的時候,在李捷書房找到的筆記,只有四個字,卻一直令李瑾心神震撼到如今!
死而地分!
第1384章 .大結局!新的開始!
ps. 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別趕緊去玩,記得先投個月票。現在起-點515粉絲節享雙倍月票,其他活動有送紅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歷史上所有超級大帝國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太大的幅員,太複雜的民族足以輕易將好不容易統一在一起的帝國撕成兩片,如亞歷山大帝國,大帝一死,繼業者們就將其撕成了碎片,羅馬帝國被撕成東西兩片,蒙古帝國碎裂成了四大汗國大元帝國,不僅僅是繼承人之間的權利鬥爭,代表一方的政治勢力迥然不同的生活習慣才是動亂的根源。
李捷早就看到這種分裂的趨勢,李瑾所代表的是天竺,波斯本土的農耕民族大商人大貴族還有來自大唐移民世家的利益,李讓的支持者卻主要是阿拉伯半島遊牧貴族還有後來被李捷任命為君士坦丁堡共治皇帝,培育的羅馬勢力,帝國西部移民數量太少,雖然身居高位,但實在不足以左右大局。
所以李捷已經預見到了這種分裂,他也默認了他死後帝國分裂成兩部分,不過李捷怎麼也沒想到的是李讓居然連他的葬禮都沒有參加。
其實這種仇恨已經來源很久了,最初楊翊教育出的那種純儒思想與李捷的王霸結合,後世提煉出空前自由的觀念所格格不入,李捷第一次廢了李讓,在傳統孝道的影響下李讓還沒有太大怨言。
兩人真正的裂痕開始於雅穆科河會戰,明知道李讓喜歡賽里木卓爾,死敵海珊的女兒,為了大局李捷依舊下令斬殺了她!本來七分愛戀也因為這種連愛人也無法保護的軟弱感亦是濃郁到了十分,那以後,李讓開始恨上了李捷。
十五年前的戰局更是兩人關係破裂的導火索,雖然是共治皇帝,畢竟也是當家做主幾年,李捷毫不留情的當中扇了他的耳光,還將他貶出了政治中心,這段時間李讓真是徹底丟棄了曾經的儒家作風,瘋子一樣領軍與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維京海盜拼死作戰,用殘忍將這種親情又磨滅了不少。
衍聖十年六月,李瑾在太祖皇帝乾陵前宣誓繼承帝位,成為閩唐第二代太宗皇帝,比他早了半個月,李讓在羅馬元老們的擁戴下於君士坦丁堡稱帝,也稱大唐皇帝,不過為了區分政權,後世將其政權稱為西唐,李瑾的京師政權稱作閩唐,而中原李忠的政權稱作東唐,加上西方法蘭克人的神聖羅馬帝國,世界進入了四大帝國共治時期。
本來武媚娘是被李捷留下輔佐李瑾,鞏固帝權的,歷史上的武則天也是被李治如此託孤,最後權利的膨脹之下被一步步推上了這個千古唯一女皇帝的寶座,李瑾並非武媚娘親子,李捷如此託付實際上冒了很大風險。
奈何,時空不同,武媚娘也不是那個武媚娘了,李捷的逝去似乎將她在權利上的欲望也全都帶走了,幾乎是應付一樣將最後扶助李瑾登上帝位的任務完成,心灰意冷的武媚娘丟棄了一切權利與官職,出走京師。
耶路撒冷附近的先知山旁,那平沙莽莽的荒涼隔壁道路上,一個老家人,一峰駱駝,一個全身籠罩在黑紗中的女人頂著炎炎烈日,孤寂的艱難跋涉著。
“娘娘,就算您厭倦了宮廷生活,大爺,二爺也早放出話來接您去,如今您又是何苦?”
京師的百官豪族幾乎都趕了過來,還有帝國周遭部落屬國的國主,君長,長安也沒有遺落的派出信使,還有扈從的親軍,足足數十萬人為這位偉大的閩唐太祖皇帝送了最後一程。
延續了大唐因山為陵的傳統,李捷的太祖乾陵就修建在了耶路撒冷附近的先知山上,足足動用了上百萬阿拉伯半島的勞工修建了十年之久,然而入葬的時候,卻是遵照著李捷的遺言,僅僅隨葬了一些李捷用過的生活物品,兵器。
而且一個無比古怪的頌聖碑立在了先知山下。
寡人一生愛過,恨過,戰鬥過,失敗過,被忠心耿耿擁戴過,亦被冷血無情背叛過!大千世界,人生百態,死而無憾已!
如此白字怪異的碑文,如果不是西唐太祖親手所留,恐怕沒有任何一個大臣敢於雕刻在昭陵墓前。
親自扶著靈柩進入了陵寢,李瑾還格外細緻的將李捷曾經最珍視的物件,一個誰也不知道來歷的玉璽放於棺木前,這才小心翼翼的退出陵寢,而後數百噸黃色火藥一起在陵寢附近的山巒引爆,仿佛天崩地裂般的轟鳴中,十幾座倒塌的山巒徹底改變了陵寢地表的形態,哪怕營建這座帝陵的工匠也是再也尋找不到半分痕跡。
拍打著身上的灰塵從神道中走出來,沒等李瑾將臉上的哀榮散盡,數十個騎士卻是一路匆忙的從西方跑來,翻滾著跳下戰馬,叩拜在李瑾面前,為首的武衛將軍程伯獻暴怒的拱拳啟奏道。
“陛下!河中郡王拒絕來耶路撒冷奔喪!並且已經儹越在君士坦丁堡稱帝了!”
臉色一剎那變得鐵青,李瑾的拳頭捏的咯咯作響,一份不帶封皮的書信剎那間已經被徹底捏扁了,那是整理遺物的時候,在李捷書房找到的筆記,只有四個字,卻一直令李瑾心神震撼到如今!
死而地分!
第1384章 .大結局!新的開始!
ps. 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別趕緊去玩,記得先投個月票。現在起-點515粉絲節享雙倍月票,其他活動有送紅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歷史上所有超級大帝國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太大的幅員,太複雜的民族足以輕易將好不容易統一在一起的帝國撕成兩片,如亞歷山大帝國,大帝一死,繼業者們就將其撕成了碎片,羅馬帝國被撕成東西兩片,蒙古帝國碎裂成了四大汗國大元帝國,不僅僅是繼承人之間的權利鬥爭,代表一方的政治勢力迥然不同的生活習慣才是動亂的根源。
李捷早就看到這種分裂的趨勢,李瑾所代表的是天竺,波斯本土的農耕民族大商人大貴族還有來自大唐移民世家的利益,李讓的支持者卻主要是阿拉伯半島遊牧貴族還有後來被李捷任命為君士坦丁堡共治皇帝,培育的羅馬勢力,帝國西部移民數量太少,雖然身居高位,但實在不足以左右大局。
所以李捷已經預見到了這種分裂,他也默認了他死後帝國分裂成兩部分,不過李捷怎麼也沒想到的是李讓居然連他的葬禮都沒有參加。
其實這種仇恨已經來源很久了,最初楊翊教育出的那種純儒思想與李捷的王霸結合,後世提煉出空前自由的觀念所格格不入,李捷第一次廢了李讓,在傳統孝道的影響下李讓還沒有太大怨言。
兩人真正的裂痕開始於雅穆科河會戰,明知道李讓喜歡賽里木卓爾,死敵海珊的女兒,為了大局李捷依舊下令斬殺了她!本來七分愛戀也因為這種連愛人也無法保護的軟弱感亦是濃郁到了十分,那以後,李讓開始恨上了李捷。
十五年前的戰局更是兩人關係破裂的導火索,雖然是共治皇帝,畢竟也是當家做主幾年,李捷毫不留情的當中扇了他的耳光,還將他貶出了政治中心,這段時間李讓真是徹底丟棄了曾經的儒家作風,瘋子一樣領軍與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維京海盜拼死作戰,用殘忍將這種親情又磨滅了不少。
衍聖十年六月,李瑾在太祖皇帝乾陵前宣誓繼承帝位,成為閩唐第二代太宗皇帝,比他早了半個月,李讓在羅馬元老們的擁戴下於君士坦丁堡稱帝,也稱大唐皇帝,不過為了區分政權,後世將其政權稱為西唐,李瑾的京師政權稱作閩唐,而中原李忠的政權稱作東唐,加上西方法蘭克人的神聖羅馬帝國,世界進入了四大帝國共治時期。
本來武媚娘是被李捷留下輔佐李瑾,鞏固帝權的,歷史上的武則天也是被李治如此託孤,最後權利的膨脹之下被一步步推上了這個千古唯一女皇帝的寶座,李瑾並非武媚娘親子,李捷如此託付實際上冒了很大風險。
奈何,時空不同,武媚娘也不是那個武媚娘了,李捷的逝去似乎將她在權利上的欲望也全都帶走了,幾乎是應付一樣將最後扶助李瑾登上帝位的任務完成,心灰意冷的武媚娘丟棄了一切權利與官職,出走京師。
耶路撒冷附近的先知山旁,那平沙莽莽的荒涼隔壁道路上,一個老家人,一峰駱駝,一個全身籠罩在黑紗中的女人頂著炎炎烈日,孤寂的艱難跋涉著。
“娘娘,就算您厭倦了宮廷生活,大爺,二爺也早放出話來接您去,如今您又是何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