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頁
《霧中血路》所描述的“剿匪”慘案,我是見證人之一,還有多位年逾八旬、尚健在的親歷者和見證者,他們中有的還是“老革命”。當他們知道,作家雲昌詵先生著手寫有關這宗歷史“假案”的小說時,他們都表示很大的關注和期待,來信詢問或寫記實文章送來。為什麼人們會如此關注呢?那是歷史使命感,驅使人們去認識這段沈痛的歷史教訓:一個執政黨拋棄了廣大人民群眾對它的監督,是釀成冤假錯案的根本原因。製造特務“假案”的是土改隊副隊長周洪清,為和民兵隊長爭姘頭而散布“特務”、“地下軍”之流言,把民兵隊長誣衊為“特務頭子”進行逮捕、毆打,施予酷刑,大搞刑訊逼供、誘供、指供,搞出一批“地下軍”假名單,“特務”、“地下軍”越抓越多,還株連到孺初中學,許多師生被捕,幾位老師被殺,最後周載伯校長成為“特務頭子”……當地群眾、土改隊員,略察其詐,不斷上告。可是,県“土委”一些主要領導,只信周洪清,熱衷欣賞周洪清的“英雄”事跡,對群眾的忠告當耳邊風,案情就越搞越複雜,結果釀成株連幾百人死傷之慘案。這是血的教訓。
血的教訓又教育人們,執政機關啟用了壞人,壞人當道,人民必遭殃!周洪清是一個政治蛻化份子,曾因重婚納妾而受黨紀處分。但他拿共產黨員的招牌作擋箭牌,加上巧妙的偽裝,蒙蔽了許多人,尤其是黨政領導層。直至黨的機關報紙捧周洪清為“剿匪英雄,土改模範”,人民群眾還有什麼話說呢?後來,真相大白,元兇處決了,但領導機關一些領導作檢討時,僅僅說是“犯官僚主義”而帶過,這又給我們另一個啟示和教訓!
作家雲昌詵以強烈的社會使命感,經過廣泛收集材料,認真傾聽各方面的意見和呼聲,經過多年苦心經營,幾易其稿,終於完成了《紅塵淚影》三部曲之《霧中血路》。是什麼力量驅使作家如此執著地去耕耘呢?必須介紹作家那段苦難之人生!
雲昌詵是全國名校文昌中學的一名高材生。他讀高中時就顯出他的天賦和才華。他是校中《班報》的編輯和撰稿人,是學生會的宣傳部長。一九五七年,國家號召中學畢業生參加農業生產,同時對中學畢業生升學有名額限制。當地政府為貫徹執行這項規定而召開學生代表大會。可是,學生代表為指派代表,學生對此不滿意,認為“代表”不能代表“民意”,學生的願望不能在“學代會”上反映。大會閉幕時,文昌中學部分學生自發地組成隊伍到政府機關“請願”,要県長答覆問題,
這就是當年稱之為“文中鬧事”事件。事件得到政府及時疏導而平息。雲昌詵這個學生會宣傳部長,在事件中自然就成為“帶頭人”。
當時,県黨委、政府召開全県各級領導幹部會議,傳達和學習《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一文,黨委主要領導人對“文中鬧事”事件定性為“人民內部矛盾”,並明確表示:一不殺,二不抓,三不處分。後來“反右”擴大化,促使對“文中鬧事”以敵我矛盾處理。結果,雲昌詵以“現行反革命”罪判有期徒刑十五年,放逐到湖北襄陽農場勞改。刑滿又留場就業。直至一九八五年,根據黨中央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對全國冤假錯案全面平反時,雲昌詵的錯案得到平反,被改判無罪釋放。此前之一九八一年夏,他已舉家遷居香港。
在勞改場經歷了二十多個春秋的雲昌詵,身受其害,刻骨銘心。深感一個國家失去民主,法制不健全或遭到破壞,會給人民帶來無比的痛苦,給國家民族帶來巨大的災禍。每個人都不能忘卻悲痛的歷史,要以民為本,以史為鑑,教育後代,不讓歷史悲劇重演。正是這種歷史使命感,鞭策著作家雲昌詵,勸奮努力,筆耕不綴。
幾年間完成洋洋灑灑過百萬字的長篇章回小說《紅塵淚影》三部曲。
作家雲昌詵還是一位頗有造詣的詩人,他擅長寫格律詩,在三部長篇小說中,每部他都寫上百幾十首格律詩詞,把中華文化瑰寶格律詩融會貫通到現代題材,此既是他的小說之特色,也是他才藝別具一格的過人之處。他還先後出版了《對聯賞析》、《人生軌跡》、《漫談古典詩文學》及主編格律詩集《瓊叟吟草》等詩集。他是香港作家聯會和海口市作協會員,海南省詩書畫學會副會長。
(本文作者:退休老幹部,海南華僑文學藝朮家協會理事;本文重訂時略有刪節。)
自序 獻給恩師 謹以此書獻給恩師周公載伯以及慘死的冤魂
在廣袤大地的南疆邊陲,浩瀚的南海,孤懸海外的瓊島,像點綴在海上的一顆明珠。在二千多年前,秦始皇已劃歸入中國的版圖;漢代伏波將軍馬援揮軍南下征伐安南時,就曾駐軍於此。黎、苗等少數民族是島上的土著民族,溯源已歷六千年。漢族統治者,對於強悍的少數民族,歷代都無法進行有效之統治,黎、苗族的起義反抗,斷斷續續伸延了一二千年。
統治者視此孤島為南蠻百越、瘴癘荒蕪之地。自唐宋始,這裡又成為朝廷謫臣之流放地。唐朝李德裕,宋朝李綱、趙鼎、胡銓、李光,均流放瓊島。今海口府城之『五公祠』,就是為紀念他們而建的。北宋大文豪蘇東坡也流放於此,『五公祠』里還設有『蘇公祠』。素視為蔽塞蠻荒之地,自明朝起,也出現過不少對中國歷史甚具影響之人物,如丘浚、海瑞、邢宥等。自宋以還,進士及第也有一百多人。民國時期,陳策、雲瀛橋、鄭介民等著名將軍就有百多人,聲名顯赫的宋慶齡三姐妹、宋子文三兄弟,祖籍亦屬於斯。近代史上,瓊島已洗脫了南荒之歷史污名。
血的教訓又教育人們,執政機關啟用了壞人,壞人當道,人民必遭殃!周洪清是一個政治蛻化份子,曾因重婚納妾而受黨紀處分。但他拿共產黨員的招牌作擋箭牌,加上巧妙的偽裝,蒙蔽了許多人,尤其是黨政領導層。直至黨的機關報紙捧周洪清為“剿匪英雄,土改模範”,人民群眾還有什麼話說呢?後來,真相大白,元兇處決了,但領導機關一些領導作檢討時,僅僅說是“犯官僚主義”而帶過,這又給我們另一個啟示和教訓!
作家雲昌詵以強烈的社會使命感,經過廣泛收集材料,認真傾聽各方面的意見和呼聲,經過多年苦心經營,幾易其稿,終於完成了《紅塵淚影》三部曲之《霧中血路》。是什麼力量驅使作家如此執著地去耕耘呢?必須介紹作家那段苦難之人生!
雲昌詵是全國名校文昌中學的一名高材生。他讀高中時就顯出他的天賦和才華。他是校中《班報》的編輯和撰稿人,是學生會的宣傳部長。一九五七年,國家號召中學畢業生參加農業生產,同時對中學畢業生升學有名額限制。當地政府為貫徹執行這項規定而召開學生代表大會。可是,學生代表為指派代表,學生對此不滿意,認為“代表”不能代表“民意”,學生的願望不能在“學代會”上反映。大會閉幕時,文昌中學部分學生自發地組成隊伍到政府機關“請願”,要県長答覆問題,
這就是當年稱之為“文中鬧事”事件。事件得到政府及時疏導而平息。雲昌詵這個學生會宣傳部長,在事件中自然就成為“帶頭人”。
當時,県黨委、政府召開全県各級領導幹部會議,傳達和學習《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一文,黨委主要領導人對“文中鬧事”事件定性為“人民內部矛盾”,並明確表示:一不殺,二不抓,三不處分。後來“反右”擴大化,促使對“文中鬧事”以敵我矛盾處理。結果,雲昌詵以“現行反革命”罪判有期徒刑十五年,放逐到湖北襄陽農場勞改。刑滿又留場就業。直至一九八五年,根據黨中央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對全國冤假錯案全面平反時,雲昌詵的錯案得到平反,被改判無罪釋放。此前之一九八一年夏,他已舉家遷居香港。
在勞改場經歷了二十多個春秋的雲昌詵,身受其害,刻骨銘心。深感一個國家失去民主,法制不健全或遭到破壞,會給人民帶來無比的痛苦,給國家民族帶來巨大的災禍。每個人都不能忘卻悲痛的歷史,要以民為本,以史為鑑,教育後代,不讓歷史悲劇重演。正是這種歷史使命感,鞭策著作家雲昌詵,勸奮努力,筆耕不綴。
幾年間完成洋洋灑灑過百萬字的長篇章回小說《紅塵淚影》三部曲。
作家雲昌詵還是一位頗有造詣的詩人,他擅長寫格律詩,在三部長篇小說中,每部他都寫上百幾十首格律詩詞,把中華文化瑰寶格律詩融會貫通到現代題材,此既是他的小說之特色,也是他才藝別具一格的過人之處。他還先後出版了《對聯賞析》、《人生軌跡》、《漫談古典詩文學》及主編格律詩集《瓊叟吟草》等詩集。他是香港作家聯會和海口市作協會員,海南省詩書畫學會副會長。
(本文作者:退休老幹部,海南華僑文學藝朮家協會理事;本文重訂時略有刪節。)
自序 獻給恩師 謹以此書獻給恩師周公載伯以及慘死的冤魂
在廣袤大地的南疆邊陲,浩瀚的南海,孤懸海外的瓊島,像點綴在海上的一顆明珠。在二千多年前,秦始皇已劃歸入中國的版圖;漢代伏波將軍馬援揮軍南下征伐安南時,就曾駐軍於此。黎、苗等少數民族是島上的土著民族,溯源已歷六千年。漢族統治者,對於強悍的少數民族,歷代都無法進行有效之統治,黎、苗族的起義反抗,斷斷續續伸延了一二千年。
統治者視此孤島為南蠻百越、瘴癘荒蕪之地。自唐宋始,這裡又成為朝廷謫臣之流放地。唐朝李德裕,宋朝李綱、趙鼎、胡銓、李光,均流放瓊島。今海口府城之『五公祠』,就是為紀念他們而建的。北宋大文豪蘇東坡也流放於此,『五公祠』里還設有『蘇公祠』。素視為蔽塞蠻荒之地,自明朝起,也出現過不少對中國歷史甚具影響之人物,如丘浚、海瑞、邢宥等。自宋以還,進士及第也有一百多人。民國時期,陳策、雲瀛橋、鄭介民等著名將軍就有百多人,聲名顯赫的宋慶齡三姐妹、宋子文三兄弟,祖籍亦屬於斯。近代史上,瓊島已洗脫了南荒之歷史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