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至於讓周泰柏進縣醫院療養,不讓周泰柏回珠溪中學,在槍斃周逢清和柳從風之前,將周泰柏家屬搬進府台師範學校,程德恭都假手於吳之思,以教育部門的調配工作名義來進行,目的就是不讓周泰柏,在十三區過早爆光,引起社會震蘯,衝擊土改運動;程德恭在處理大昌県十三區事件中,吳之思一直給以配合和支持,既然程德恭不願多談,他也不必要把整個事件說出來。

  吳之思另挑話題,笑對周泰柏說:

  “泰柏兄!那天左騰回十三區做檢討,面對幾千群眾,群情激憤,混亂一觸就發。興邦說,要不是泰柏兄,以廣闊的胸懷,擯棄私怨,伸明大義,疏導群眾情緒,那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周某雖不才,但還識得顧全大局。”周泰柏淡然苦笑。

  程德恭聽了開懷地哈哈笑起來。吳之思又說:

  “周兄在十三區人民中,聲望就更大了。”

  “慚愧之極!是泰柏辜負了人民之期望,才令珠溪中學蒙羞。”

  這時,房門打開,堂倌上菜來了。當時解放不久,物質奇缺,幹部採用供給制,生活待遇並不太高,所以程德恭宴請周泰柏,不過是炒兩道菜,清蒸一條鮮魚,再是一小盆清水豆腐白菜湯。這只能算是一餐在飯店吃的家庭便飯,談不上豐盛。他們都飲得兩杯,一大瓶米酒,正是朋友間推心置腹的最好招待。

  飯後,程德恭和周泰柏他們,站到房子面海的窗前,面對黑黯黯、深邃無涯的大海,遠眺點點漁火和橫掃海面的探照燈,傾聽永不休止拍岸淘沙的浪濤聲,程德恭無限感觸地說:

  “海椰城雖然是專區首府,白天看不到車水馬龍,夜晚看不到萬家燈火的繁華,和香港、澳門這些國際城市比,眞是大大遜色。”程德恭知道,周泰柏抗日前,曾在香港住過一段時間。

  “我們的國家還很窮,解放不久,百業待興。”周泰柏附和地說。

  “我們幹革命就是要國家強大,人民安居樂業,就要發展經濟。只有把經濟搞上去,國家才能強大,人民才能吃飽穿暖。”

  程德恭想,民富國強之道在於發展經濟,和周泰柏夢寐以求之教育興國的宿願,同出一轍,異途同歸。這也是周泰柏最欽佩程德恭之處。

  “自然!國家窮,人民如一盤散沙,就會受到列強的欺負和侵略。國家富強,人民生活幸福,就要發展經濟。發展經濟,就一定要發展教育,培養人材。”周泰柏一開口就流露出,他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和他教育興國的理念,他不愧是個堅貞的孔孟信徒,當代的大儒和教育家。

  程德恭明白,周泰柏有強烈的教育興國的理念,只有通過教育,普遍提高人民的素質,萬眾同心,共同努力,才能建設富強的國家;但是周泰柏忽略了,目前人民都很貧,培養一個子弟成材並不容易,許多人還無能力,讓子弟讀到中學。所以,教育興國是長遠的戰略方針,目前最重要的是發展工農業,先把經濟搞好。但如何把經濟搞好呢?中央的政策,是先在東北發展有基礎的重工業,作為龍頭帶動其他工業的發展;在農村,廢除幾千年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億萬農民生產力,當前,在南疆農村開展的土地改革運動,就是全國土改的最後一役。

  “我也明白,經濟要發展,一定要大量的人才,而人才的培養,並非一朝一夕之事,目前,珍惜使用現有的人才很重要,不然會造成青黃不接。”周泰柏在程德恭面前,從來沒有隱瞞自己的觀點。

  程德恭知道,周泰柏並不是斤斤計較,他自己所遭受的不公平對待和傷害;而是對和他共事的教師被傷害、被枉殺,地漚心瀝血培養出來的有青年學生,受到無佞之災的傷害,令他時時耿耿於懷。他沒有怨恨共產黨,沒有埋怨人民政府,他只是希望黨和政府,能吸取沉痛的血的教訓,改弦更張;要不然他也不會在千萬群眾面前站出來,為犯了嚴重錯誤的左騰解圍。周泰柏的崇高品德,為廣大舊知識分子樹立了光輝的典範。

  “泰柏兄!要相信政府,人民政府是負責任的政府。造成珠溪中學、十三區人民的嚴重傷害,大昌縣政府會妥善處理善後工作的。”

  “德恭兄!亡羊補牢未為晚呀!”

  “是呀!歷史的教訓實在太大了。我實在希望,犧牲無辜踏出來的血路,不要再延續下去,為億萬蒼生創造一個太平盛世。”

  太平盛世,是億萬蒼生的所求,但歷史往往開世人的玩笑,反反覆覆,重演出一幕又一幕沉重的歷史悲劇,這是中華民族之不幸。正是:

  太平盛世古今爭,千載春秋鮮太平;

  逐鹿英豪堆白骨,望天黎庶夢瑤瓊。

  無端鏖斗年年有,更見寃魂處處烹。

  生不逢時空喟嘆,歧途涉盡見光明。

  下卷 水落石出 尾聲 教育興國壯志末酬 人生如斯身後蕭條

  周泰柏調到府台師範學校任教。這所學校,有歷史悠久的光輝歷程,卻也是個背負著沉重歷史包袱的學校。

  府台師範學校,跨越前清、民國至新中國成立後,歷時二百多年。清雍正年間,瓊島謝寶高中進士,回瓊創辦『瓊台書院』,清末改為『瓊崖中學堂』。前清二百年間,造就了一名探花,二十名進士,一百多名舉人。瓊島唯一一名探花公張學崧,早年就修業於此;後來粵劇、瓊劇有幕《搜書院》,就是說謝寶高徒、後中進士的張日旼,在『瓊台書院』求學時,撘救落難婢女的愛情故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