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羅昭雲淡淡一笑,和顏悅色道:「徐將軍,免禮起身吧!」

  徐世績繼續道「臣有一事,要向陛下請罪!」

  「哦,何事?」

  徐世績有點汗顏道:「臣本布衣,落草為寇,加入瓦崗寨,遭李密猜忌,進退兩難,是陛下招攬,破格提拔,委以重要,臣沒念此,就感到皇恩浩蕩,想要為國立功,不負陛下所託。但這次南征江淮,卻屢次受挫,沒有約束好先鋒將軍張峻,使之數萬人中伏覆滅,又退敗鍾離城,被斷了糧草後路,若非陛下星馳來援,這十萬大軍,恐怕都凶多吉少,作為南征的主帥,臣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故而向陛下請罪。」

  羅昭雲看著徐世績的表情,倒是真情實意在請罪,沒有一絲作假演戲成分,點頭道:「這次是你首次為帥,難免有一些失誤,而且張峻冒進深入,也是貪功心切,違背了軍令,與你責任不大。至於江淮軍截斷了糧道,消滅了你軍水師,也是因為北方臨時組建的水師無法抗衡江淮水師,前線雖然失利,作為主帥,你雖然有責任,但是,許多客觀因素擺在這裡,並非完全汝之過錯,朕能夠理解。」

  「但理解歸理解,畢竟還是要追責的,罰你一年俸祿,官爵降一品秩,收回南征軍主帥令,降為先鋒元帥,帶兵八萬,進攻歷陽郡,消滅那裡的江淮軍殘餘,清繳江都郡與歷陽郡接壤之地的匪患,把江北之地,清剿乾淨,戴罪立功!」

  徐世績抬頭,有些感激,雖說他被降薪降職了,但是,並沒有重罰,而且有陛下御駕親征,那南征元帥的職務自然要被收回的,他成為先鋒軍元帥,其實帶領的依然是自己的兵馬,只是換了稱呼而已,也避開衝撞聖駕之名。

  「多謝陛下開恩,臣這次定當竭盡全力,完成任務!」

  「好!這回可以平身了吧!」羅昭雲笑了笑,其實對徐世績還是很信任的,比較在大唐史書上,可是有著徐世績軍事領域濃重一筆的。

  大帳內內,只有杜如晦、蕭瑀等良臣謀士,剛才幾人在商議接下來的行軍路線。

  蕭瑀這時開口道:「陛下,我們何時繼續乘勝追擊,渡江作戰,拿下江南之地?還是利用杜伏威,來招降丹陽郡的殘餘勢力?」

  羅昭雲搖了搖頭,說道:「時機不成熟,這杜伏威雖然被我們俘虜了,但是江東的丹陽郡,是輔公拓的地盤,雖然名義上輔公拓是杜伏威的副手和屬下,但這一兩年來,二人劃江而治,各自經營自己的地盤,彼此有了猜忌和隔閡,即便我們抓住杜伏威來要挾,其實對丹陽郡輔公拓而言,毫無用處,他們未必在乎杜伏威的死活,也不會聽從他的話。」

  「那杜伏威豈不是沒有什麼作用了?」蕭瑀不禁有些失望。

  徐世績、杜如晦等人也都如此想法,覺得杜伏威留著用處不大,接下來唯有強攻丹陽郡,渡江作戰一條路了。

  羅昭雲微笑道:「也並非全無用處,可以派去江南,去遊說輔公拓,哪怕沒有大效果,也能瓦解丹陽郡的鬥志,他們內部觀點相左,就會分割成兩派,主戰與主和,這種分歧存在,會減少我軍渡江作戰的抵抗力。」

  徐世績聽到這裡,心中忽然湧起一絲欽佩,暗想陛下對計謀和人心的把控,果然很厲害啊!

  第1063章 進駐江都城

  整軍兩日之後,徹底將江淮軍吸收,清點過後,發現此次消滅了江淮軍主力三萬多人,俘虜了四萬人,逃散和受傷也有數萬人。

  可以說,這次冒險截擊,出其不意,大獲全勝了。

  杜伏威、王雄誕被俘,闞凌戰死,聞人遂安、汪華也都在亂軍在被殺了,其餘江淮將領死傷數十人,損失慘重。

  羅昭雲當下命徐世績,帶兵六萬精銳,直奔歷陽郡,杜伏威的老巢而去。

  缺少了杜伏威的駕馭坐鎮,歷陽郡的士卒望風而逃,根本就沒有抵抗,因為消息已經傳來,張善安等人提前一步感到,攻擊了杜伏威的大本營,掠走了不少的金銀財寶,同時將杜伏威可能戰死的消息傳開,歷陽郡的江淮將士頓時逃散,有的渡江投奔輔公拓的勢力去了。

  當然,大部分的士卒留下,丟盔卸甲,又各自回鄉下務農躲避戰亂去了,也有人膽子大一些,等著大華朝廷軍隊趕過來,直接投誠。

  等徐世績帶病進入歷陽郡的時候,每座城池,根本就沒有強攻,兵不血刃奪得,甚至城內的富戶、鄉紳們,主動迎出城外,歡迎朝廷軍隊到來。

  只有歸順了朝廷,這些鄉紳、富戶、大豪族們,才覺得更加安全,不用經常被地方諸侯、亂軍勢力欺壓、搶奪。

  另一邊,羅昭雲帶著十五萬大軍,開始向江都城進發。

  沿途經過清流城的時候,派人招降西門君儀夫婦,由於朝廷的兵馬太多,加上場外張鎮州的兵馬,以及江淮降軍,足有二十萬眾。

  要攻城的話,使用黑火藥利器,二十萬兵馬猛攻,清流城的兩萬守卒,根本就無法抵擋。

  再者,西門君儀夫婦得知杜伏威被俘,就困在大華軍營中,二人也沒有了繼續反抗的意義。

  連他們的首領都被抓了,他們負隅頑抗,與城池共存亡,完全沒有必要了。

  城門開啟,西門君儀夫婦,帶著城內士卒,卸甲兵刃,空手出城投降。

  羅昭雲微微點頭,派人先將西門君儀夫婦和江淮將佐都收押,聽候發落,暫時還信不過這些叛軍將領,但也沒有殺頭,等以後收攬,當務之急,先到江都郡落腳,然後指定渡江作戰計劃,安定淮南和江都郡,促進朝廷與江淮地方的融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