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
徐向前聽著張國燾的話,有些糊塗了,用充滿疑問的目光掃了下張國燾,便不再言語。
張國燾以為徐向前的思想通了,便把話題扯到別處。
後來的歷史證明,徐向前的那番話,在張國燾心目中是發揮了作用的。他所成立的“臨時中央”一直沒有對外公開,沒有公開發表過什麼宣言,但在黨內卻造成了極為嚴重的後果。對此,張國燾在《我的回憶》中說得太輕鬆了一點:
我們不願意老在內爭問題上糾纏,因而並沒有強化“臨時中央”的組織和作用。它的存在似只是一個名義,它沒有機構,沒有選舉出新的中央委員,也沒有對舊的中央委員有所制裁。……而且,我們覺得不承認原有中央和建立“臨時中央”,只是辨別是非、伸張正義的行為,並不是存心分裂,也避免個人權力之爭。
張國燾如此寫來,很明顯是為自己當時的錯誤行徑辯護。但也可以看出他當時“黃袍加身”以後,心裡並不那麼坦然。不過,徐向前當時並沒有看出這一點。
只是後來有一件事使他看出了張國燾的心態。
一天,中央紅軍直接給徐向前和陳昌浩來電,告知在直羅鎮打了勝仗的喜訊。徐向前拿上電報,興沖沖地找到張國燾,說:“出個捷報吧!中央紅軍打了勝仗,對我們的部隊是個鼓舞。”
張國燾冷淡地回答:“不要管他們,用不著出捷報。”
張國燾的這種心態,讓徐向前很反感。他覺得這人對中央紅軍打了勝仗都要封鎖消息,不讓下面知道,可見他是害怕中央紅軍打勝仗。
其實,問題還不僅僅在這裡。徐向前說中央紅軍打了勝仗,這使張國燾聽著極不順耳,如果徐向前說在張國燾的領導下,紅軍開始打勝仗了,你看他高不高興?
從此以後,徐向前開始對張國燾進行重新審視。
但這仍然是一個痛苦的過程。
迴蕩在夾金山的哭聲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張國燾也似乎沒有忘記這句話。新的“臨時中央”成立後,他躍升為“黨中央主席”和“中革軍委主席”,正躍躍欲試。
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他要一顯身手給已經到達陝北保安的毛澤東等人看一看,他甚至想著要向遠在莫斯科的共產國際顯示自己才應該是中共當之無愧的領袖。
10月下旬,張國燾統領的部隊,兵分數路,以迅猛之勢,第二次翻越終年積雪的夾金山,攀援已遭敵人破壞的棧道,向寶興、天全、蘆山之敵發起猛攻。到11月中旬,天、蘆、寶全部落入紅軍之手,幾路大軍已形成威逼成都之勢。
在張國燾看來,只要攻下成都,控制了富饒的川西壩子,便可以使他立於不敗之地了。
張國燾臉上一掃往日的愁容,篡奪黨和紅軍大權的“成功”以及軍事上一連串的勝利,使他陶醉在一種跨越凱旋門時的歡暢之中。
誰知好夢不長,毛澤東苦口婆心的勸告,未能使張國燾清醒過來,蔣介石卻做到了這一點。
當時,不離張國燾半步的內衛排長何福聖,作為見證人回憶道:
揮淚問蒼天(3)
11月中旬,紅軍攻下了雅安通往成都的必經之地,一個險要的隘口百丈關,繼而向成都邊緣的邛崍、大邑地區推進,成都已近在眼前。
19日,敵人以10旅重兵,集中向百丈關反撲,並搶修縱深配置的碉堡群進行封鎖。23日,兩軍在百丈關展開惡戰。第一天,我三十軍、九軍、三十一軍就相繼全部投入了戰鬥。戰鬥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紅軍戰士冒著猛烈的炮火,在機關槍壓制敵碉堡火力的一剎那,猛撲上去,以手榴彈消滅碉堡里的敵人。勢不可當的紅軍像浪潮一樣鋪天蓋地向前涌去,連續突破了敵人的三道封鎖線,越過百丈關,攻下了黑竹關。可是,就在敵人已經開始全面崩潰的時候,他們的增援部隊,尾隨中央紅軍入川的薛岳、周渾元兩支縱隊源源不斷地趕到了。他們在江西曾長期和紅軍作戰,武器裝備和兵員素質遠比川軍為高,再加上敵人不斷有飛機從成都輪番趕來助戰,在我軍陣地上狂扔炸彈。紅軍雖殊死抗擊,堅持兩晝夜後,終感不支。25日,張國燾倉促下令紅軍撤出戰鬥。
張國燾在懋功聽毛澤東說蔣介石的飛機大炮厲害,他還當作畏敵情緒、逃跑主義來批判。如今,他不得不承認“這似乎證實了毛澤東所謂的‘敵人飛機大炮厲害’的話”。
何福聖還回憶道:
百丈關一役,雖殲敵上萬,但我軍的傷亡也不在敵人之下,使軍隊元氣大傷。迫於無奈,張國燾只好放棄了那塊看得見吃不著的肥肉——成都,退回到天、蘆、寶一帶山區里避戰求存,暫作補充和休整。
而此時的蔣介石則是欣喜若狂,以為我軍是江西紅軍和川北紅軍的全部,嚴令各路川軍和嫡系薛岳、周渾元,以及隨後趕到的李換冰縱隊乘勝挺進,務必將中國工農紅軍徹底消滅在天、蘆、寶一帶。
薛岳志在邀功,第一個率部單騎突進。剛經百丈關苦戰未及休整的我軍被迫在天全跟薛岳激戰,不敵。1936年2月15日,薛岳一鼓作氣攻克了天全、蘆山,16日,又打下了寶興。
張國燾終於嘗到他親手培植的苦果了。那些勝利的捷報、雀躍的歡呼、成群的俘虜、堆積如山的戰利品,似乎全都已經成了破碎的氣球,而前後相距的時間,尚不到100天。
張國燾以為徐向前的思想通了,便把話題扯到別處。
後來的歷史證明,徐向前的那番話,在張國燾心目中是發揮了作用的。他所成立的“臨時中央”一直沒有對外公開,沒有公開發表過什麼宣言,但在黨內卻造成了極為嚴重的後果。對此,張國燾在《我的回憶》中說得太輕鬆了一點:
我們不願意老在內爭問題上糾纏,因而並沒有強化“臨時中央”的組織和作用。它的存在似只是一個名義,它沒有機構,沒有選舉出新的中央委員,也沒有對舊的中央委員有所制裁。……而且,我們覺得不承認原有中央和建立“臨時中央”,只是辨別是非、伸張正義的行為,並不是存心分裂,也避免個人權力之爭。
張國燾如此寫來,很明顯是為自己當時的錯誤行徑辯護。但也可以看出他當時“黃袍加身”以後,心裡並不那麼坦然。不過,徐向前當時並沒有看出這一點。
只是後來有一件事使他看出了張國燾的心態。
一天,中央紅軍直接給徐向前和陳昌浩來電,告知在直羅鎮打了勝仗的喜訊。徐向前拿上電報,興沖沖地找到張國燾,說:“出個捷報吧!中央紅軍打了勝仗,對我們的部隊是個鼓舞。”
張國燾冷淡地回答:“不要管他們,用不著出捷報。”
張國燾的這種心態,讓徐向前很反感。他覺得這人對中央紅軍打了勝仗都要封鎖消息,不讓下面知道,可見他是害怕中央紅軍打勝仗。
其實,問題還不僅僅在這裡。徐向前說中央紅軍打了勝仗,這使張國燾聽著極不順耳,如果徐向前說在張國燾的領導下,紅軍開始打勝仗了,你看他高不高興?
從此以後,徐向前開始對張國燾進行重新審視。
但這仍然是一個痛苦的過程。
迴蕩在夾金山的哭聲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張國燾也似乎沒有忘記這句話。新的“臨時中央”成立後,他躍升為“黨中央主席”和“中革軍委主席”,正躍躍欲試。
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他要一顯身手給已經到達陝北保安的毛澤東等人看一看,他甚至想著要向遠在莫斯科的共產國際顯示自己才應該是中共當之無愧的領袖。
10月下旬,張國燾統領的部隊,兵分數路,以迅猛之勢,第二次翻越終年積雪的夾金山,攀援已遭敵人破壞的棧道,向寶興、天全、蘆山之敵發起猛攻。到11月中旬,天、蘆、寶全部落入紅軍之手,幾路大軍已形成威逼成都之勢。
在張國燾看來,只要攻下成都,控制了富饒的川西壩子,便可以使他立於不敗之地了。
張國燾臉上一掃往日的愁容,篡奪黨和紅軍大權的“成功”以及軍事上一連串的勝利,使他陶醉在一種跨越凱旋門時的歡暢之中。
誰知好夢不長,毛澤東苦口婆心的勸告,未能使張國燾清醒過來,蔣介石卻做到了這一點。
當時,不離張國燾半步的內衛排長何福聖,作為見證人回憶道:
揮淚問蒼天(3)
11月中旬,紅軍攻下了雅安通往成都的必經之地,一個險要的隘口百丈關,繼而向成都邊緣的邛崍、大邑地區推進,成都已近在眼前。
19日,敵人以10旅重兵,集中向百丈關反撲,並搶修縱深配置的碉堡群進行封鎖。23日,兩軍在百丈關展開惡戰。第一天,我三十軍、九軍、三十一軍就相繼全部投入了戰鬥。戰鬥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紅軍戰士冒著猛烈的炮火,在機關槍壓制敵碉堡火力的一剎那,猛撲上去,以手榴彈消滅碉堡里的敵人。勢不可當的紅軍像浪潮一樣鋪天蓋地向前涌去,連續突破了敵人的三道封鎖線,越過百丈關,攻下了黑竹關。可是,就在敵人已經開始全面崩潰的時候,他們的增援部隊,尾隨中央紅軍入川的薛岳、周渾元兩支縱隊源源不斷地趕到了。他們在江西曾長期和紅軍作戰,武器裝備和兵員素質遠比川軍為高,再加上敵人不斷有飛機從成都輪番趕來助戰,在我軍陣地上狂扔炸彈。紅軍雖殊死抗擊,堅持兩晝夜後,終感不支。25日,張國燾倉促下令紅軍撤出戰鬥。
張國燾在懋功聽毛澤東說蔣介石的飛機大炮厲害,他還當作畏敵情緒、逃跑主義來批判。如今,他不得不承認“這似乎證實了毛澤東所謂的‘敵人飛機大炮厲害’的話”。
何福聖還回憶道:
百丈關一役,雖殲敵上萬,但我軍的傷亡也不在敵人之下,使軍隊元氣大傷。迫於無奈,張國燾只好放棄了那塊看得見吃不著的肥肉——成都,退回到天、蘆、寶一帶山區里避戰求存,暫作補充和休整。
而此時的蔣介石則是欣喜若狂,以為我軍是江西紅軍和川北紅軍的全部,嚴令各路川軍和嫡系薛岳、周渾元,以及隨後趕到的李換冰縱隊乘勝挺進,務必將中國工農紅軍徹底消滅在天、蘆、寶一帶。
薛岳志在邀功,第一個率部單騎突進。剛經百丈關苦戰未及休整的我軍被迫在天全跟薛岳激戰,不敵。1936年2月15日,薛岳一鼓作氣攻克了天全、蘆山,16日,又打下了寶興。
張國燾終於嘗到他親手培植的苦果了。那些勝利的捷報、雀躍的歡呼、成群的俘虜、堆積如山的戰利品,似乎全都已經成了破碎的氣球,而前後相距的時間,尚不到10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