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如今再度歸來,灌嬰卻貴為一地郡尉,曾經攆過他的城管,如今卻跪在街側,一口一個「灌君」,那感覺不要太爽,衣錦還鄉的驕傲,在心中湧現,也對黑夫更加感激。

  但讓灌嬰感到詫異的是,當年同一個里閭的鄰居,竟十去四五。一問鄉黨,才得知多是死於秦、楚戰亂。

  甚至於,一個當年腰間別劍,在大街上以任俠為事的故人,如今卻滿臉鬍鬚,眼神疲倦地對灌嬰說道:「徭稅無常,兵馬往來頻繁,只望睢陽能夠早安……」

  如此看來,宋地的人,是真不想打仗了。

  「人心思安啊。」

  於是灌嬰少不得對眾人宣揚攝政的話:

  「亂天下者項籍也,凌虐梁宋者楚國也!他們,便是那顆熒惑星!」

  「故梁宋欲安,必先滅楚!」

  ……

  天下凌遲至此,一切都是項籍的錯,消滅了此人,就能停止兵戈!

  這是黑夫需要各地官員,給韓魏當地人講的故事,大軍的民夫需要他們充當,甚至成建制投降的軍隊,可以再次投入戰場。

  所以他在新攻占的東方郡縣,設置了大量本地人長吏。比如任命公孫信為潁川尉;任命東陽縣人陳嬰為東海守——雖然他人還在中原。周苛為泗水尉。

  只有鞏固了腳下,才能繼續前進!

  但現在,也有一個難題擺在黑夫面前。

  「吳廣已奪取淮陽城,斬楚將蕭公角,楚軍未做更多抵抗,繼續往東撤離。」

  前不久,項籍在彭城的前線間做了選擇,其結果就是秦軍的大規模東進,而項籍卻來不及將兵調回來。

  可是對黑夫來說,淮陽,也就是陳郢,得之固喜,但它卻是一個燙手的芋頭。

  誠然,陳的確是楚國的西北門戶,控蔡、潁之郊,綰梁、宋之道,是進入楚國腹地最方便的通道。

  王翦滅楚,由此始。

  但李信大敗,也由此始。

  「陳地,簡直是就是反秦力量的大本營啊……」

  黑夫至今忘不了昌平君反秦造成的惡果,要知道,當年昌平君手裡沒有一兵一卒,單單馳車沖入陳市,便有上千人響應。

  還有自己身為軍吏,駐紮淮陽之時,在這遇到的敵視與威脅。

  那幾個他掏出糖來,卻依舊恨恨看著他的陳地孩童,如今可長成為楚軍中堅了?這樣的人,又有多少潛藏在城中?

  而楚國滅亡後,張耳、陳餘長期隱匿於此,陳地也是繼南郡、淮南外,第三個舉兵反抗胡亥的地方。

  儘管黑夫第一時間任命陳郡陽夏縣人吳廣為陳郡尉,但對這種楚文化的大本營來說,一般的綏靖政策是沒用的。

  有人建議,對陳地的幾萬戶人口,乾脆一口氣屠了了事,好為西河的無辜死者報仇,但羽翼營的謀士「黃石」卻以為不妥,給黑夫上書道:

  「臣曾在陳學禮多年,深知本地好惡,有一策,可使陳人放下敵意!」

  第1007章 贏家

  半個月來,黑夫對毀去面容的張良,從來沒有二人獨處過。

  這當然不是因為他見張良毀了容,就此覺得索然無味。

  而是因為,張良不愧叫「良」,加個偏旁加個字,就成了狼滅,竟能毅然毀去面容。

  故黑夫對他依然提防,每每相見絕不解下佩劍,室內也常留一二親信,二人相隔三步,黑夫朝其拱手:

  「黃先生能讓陳人放下敵意?還請教我。」

  張良正襟危坐,不急不緩地說道:「請讓我來說一說,對這陳地之人的了解。」

  「我年少時曾學禮於淮陽,故知陳地之史也。」

  「陳,古庖犧氏所都,曰大昊之墟。周初封舜後滿於此,為陳國,陳媯姓也,乃周之三恪之一,風俗與中原同。後陳為楚附庸,器物漸漸楚化,楚惠王時終於滅陳,設縣,七十年前,楚項襄王自江陵徙此,稱之為陳郢,後又畏秦而遷於淮南。秦始皇帝時,秦與楚爭奪此地,數次易主,終為陳郡,陳郢亦改名淮陽。」

  因為特殊的歷史,古陳國之中夏之俗,與東遷後之楚人之俗,在此地交融,造就了獨特的陳楚文化。

  張良不愧是長期在淮陽做過地下黨,從事反秦事業的,表現出了對陳地的極大了解:

  「夫自淮北沛、陳、汝南、南郡,此西楚也,陳地之俗為西楚,言語則與汝南、淮北同,因多江陵遷民之故,亦能相同。」

  「其口眾繁盛,淮陽城在十年前戶為三萬五千,口為十八萬,今飽經戰亂,又多有人隨楚軍南遁,僅剩十二三萬,其性剽輕,易發怒,地薄,寡於積聚,多輕俠,好諾然。」

  「其信,陳人之後信舜帝,而楚人遷民信東皇太一、東君、大司命,與南郡同,而不論陳楚移民,皆信太昊,稱之為人祖,為其立廟,不論貴庶老幼皆祭之。」

  「其士人學術,則好老子,因老子乃陳地苦縣人也。又儒術南漸,崇禮學儒者多矣。而文士頗喜屈原、宋玉之賦,據說當年宋玉隨楚王東遷,其《對楚王問》《諷賦》《釣賦》《登徒子好色賦》《高唐賦》《神女賦》六篇,皆為遠遊後歸於陳所作。」

  「其衣著飲食,貴人喜楚式高冠,長袖翩翩,而庶人則服楚制短服,女子好細腰之裙。」

  黑夫細細聽著,他也曾在淮陽待過一段時間,但只是走馬觀花,對這座城市的了解,確實不如在里巷潛藏多時的張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