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是來推廣教化,讓閩地變成海濱中原,儒者之鄉麼?」

  陸賈有些不好意思,舉袂認錯。

  黑夫道:「都不是,吾等只是深入異域的孤軍。正要將東冶作為據點,讓閩人能老實臣服,幫秦軍幹活,甚至作為攻伐南越的先鋒,僅此而已。」

  作為將軍,不能只考慮攻伐,也要考慮政治,但更糟糕的是,捨本逐末忘了自己本職!

  黑夫攤手:「故而,什麼移風易俗,推廣教化,以夏變夷,那是未來朝廷派來的地方官的事,與吾等無關!」

  所以他雖然差點被蛇咬了,卻不會遷怒於本地信仰。

  黑夫甚至在考慮,當地的這種崇蛇之俗,能否被自己利用?

  迷信是妨礙地方官治理地方的阻礙,但對於黑夫,這位「征服者」而言,迷信,有時可以成為他的助力!

  看著東冶城頭,漸漸升起的旗幟,黑夫有了一個主意……

  ……

  東冶易手的第三天,所有忠於無諸的越巫,都被秘密處死。

  但黑夫卻禁止秦兵侵犯城內外的蛇廟,還讓騶無恤,在東冶周邊,尋了一批德高望重的越巫來……

  大小越巫集中在蛇窟邊上,驚訝地發現,這裡的蛇窟不僅完好,甚至被修繕了一番,秦朝的將軍還令人投豬牛下去,餵養飢腸轆轆的群蛇。

  「諸位。」

  黑夫現身,站在修蛇雕像下,指著在地面上展開的,代表他這「君侯」地位的赤色交龍旂,和顏悅色地對眾越巫道:

  「汝等難道不知,我亦崇蛇也!」

  ……

  PS:福建南平樟湖鎮蛇節了解下。

  交龍為旂:旂,倚也。畫作兩龍相依倚也。通以赤色為之,無文采,諸侯所建也。

  第0681章 蝴蝶效應

  秦始皇三十六年仲冬之月(農曆11月),一艘大船從會稽郡方向緩緩駛來,停靠在東冶城外港。

  數百名秦兵和臣服於秦的閩越人在碼頭接應,眾人齊心協力,喊著號子,將樓船上巨大的青銅器物抬了下來,一直運到城中心新建的「蛇王廟」,再重新組裝起來。

  這時候越巫們才發現,這青銅巨像,竟是八條「大蛇」相互纏繞,兩兩一組,面朝四個方向,做工雖不算精緻,卻雄渾大氣,遠勝閩人的木雕。

  又聽人說,這就是秦朝將軍所言,秦人崇拜的「蛇神」,於是皆高呼而拜。

  「這分明是龍。」

  陸賈瞅了一眼,暗暗嘀咕,他當然知道此乃何物,秦滅六國後,除了收繳天下兵器集中在咸陽,鑄造十二金人外,之後陸續收繳的,便就近集中在各郡郡府,鑄編鐘,置宮廷中,高三丈,鍾小者皆千石也,豫章郡就有一個,陸賈隨黑夫去南昌時見過,會稽、九江亦有。

  而這編鐘的底座,便是幾條纏繞在一起的青銅龍——形制頗似後世陝西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黑夫竟是給會稽郡去信,將這底座要來,直接塞進廟宇,說成是秦人崇拜的「蛇神」。

  不過,閩人還真信以為真了,因為秦朝的龍和後世不太一樣,磚上的繪畫好歹有爪,可這鑄造的青銅龍,不知是工匠疏忽還是怎麼,四足偷工減料,只是身體上繪有紋路,所以看上去更像大蛇。

  再瞧瞧黑夫的旗號:赤色無文采的交龍之旂,因為是抽象化的交龍紋,所以看上去也似兩條大蛇彼此纏繞,一時間,不少人都信了黑夫的鬼話:「我亦崇蛇也」。

  「閩人分不清龍蛇是正常的。」

  黑夫笑道:「別說他們,連吾等南郡人也分不清,在安陸縣的《日書》里講到十二生肖,是這麼說的,子,鼠也;丑,牛也;寅,虎也;卯,兔也;辰、已,蟲也……」

  對這兩種東西,南郡的鄉下人也搞混淆了,於是走鄉訪村的日者們,都用方言稱之為「蟲」。

  這下好了,原本是「異教徒」的入侵者,卻搖身一變,成了信仰的守護者,黑夫甚至還令人編造出了「無諸不敬蛇神故修蛇不出」,「毒蛇不噬秦將而為之盤旋起舞」的故事。

  他是如此對部眾們解釋的:「共同的信仰,能讓這群閩人安心,我至少不會搗毀他們的廟宇……」

  黑夫略微停頓,看向梅鋗,笑道:「或者跟南越人一樣,將彼輩崇拜的神靈統統燉了做蛇羹。」

  這是黑夫為了讓秦軍能在東冶城站穩腳跟,將這作為攻打南越的水上基地,同時杜絕閩人反抗綿延的無奈之舉。

  這件事就算傳到咸陽,也沒什麼大礙,因為在秦朝,龍的地位遠不如後世。

  黑夫曾聽張蒼與他聊過上古之時的龍,聽說在夏朝時,「龍」的圖像主要是出現在玉器上面,龍頭上大都是沒有角的,並且耳朵肥大,簡直就是豬頭的形象,不過身體上已經有了龍紋。雖然身上帶有強烈的豬的色彩,但畢竟已經邁入龍的門檻了。

  不過那時候的「龍」地位與豬還真差不了多少,夏後孔甲時,據說有兩條龍飛到夏都,卻未被頂禮膜拜,反而令人養了起來,最後被殺了吃肉,夏後稱讚味道美極了,問還有沒有……

  到了商周春秋戰國,龍總算擺脫了「肉畜」的地位,升級為「行畜」,在各種神話里,它們多為神仙拉車,屈原《九歌》里就寫過:「龍駕兮帝服,聊翱遊兮周章。」

  而秦人對龍形象的運用,又多了兩處:墊禮器、看大門,或被壓在沉重的編鐘下,或於宮殿外分列左右,功能類似烏龜和獅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