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楊端和看不慣,勸扶蘇不必如此時,扶蘇卻道:

  「扶蘇深知自己並非將才,沒什麼用兵之能,但既然得了君命,作為主將,就必須將此事辦好。雖然行軍作戰,有揚老將軍為我籌劃,但若想讓士卒親附用命,還得親力親為,便只能用這笨辦法了。」

  扶蘇還說,這卻是在塞北時,見尉黑夫亦是如此,那尉將軍屯田時,甚至會親自下田,與士卒同勞作,扛麥子。

  「原來是學的黑夫?」

  楊端和無奈地說道:「此司馬穰苴、吳起治兵之術也,倒也不是笨辦法,只是以公子之尊,有些作踐自己了……」

  但也恰恰是扶蘇的高貴地位,讓這種法子效果出奇的好。

  對普通關中士卒而言,皇帝的長公子,那可是與天齊高的存在,如今卻和藹地行走在他們中間,與士卒同甘共苦。秦人樸厚,不少軍漢都感動不已。

  不過,扶蘇雖仁慈,卻沒有出現幾年前做監軍時,因憐憫士卒民夫勞苦,讓大隊人馬多次休息的事了,每天需要走完的三四十里路程,就算倒下百人,也必須完成!

  他只是傳令下去,使那些中暑、勞累的重症者就地紮營休息,專門有小吏收撿這些人,組成後軍。輕度暈厥者載於車,勞累者可扶車輿同行,這樣,既不會有人倒斃道旁,也不會耽誤行程。

  不用說,這也是從黑夫處學的。

  於是,幾天時間內,扶蘇「為人仁,信人而奮士」的好名聲,遂傳遍軍中,等三月中旬,大軍抵達邯鄲時,五千關中兵,已經認可了這位公子將軍。

  但扶蘇接下來做的事,卻引起了軒然大波!

  ……

  「邯鄲,父皇出生的城市。」

  三月十五這天,公子扶蘇站在邯鄲城東的叢台上,西眺這座「漳、河之間一都會」的大城市。

  邯鄲城邑,肇起於殷商,到了春秋時,經過幾番轉手,成了趙氏領地,三家分晉後,趙國遷都於邯鄲,此地為趙國都城長達158年之久,有富冠海內之稱,亦是天下名都,工商業發達,人口眾多,最盛時,曾擁有不下四萬戶,二十萬人口。

  正因為是大都市,所以才會有燕國壽陵人特地來邯鄲學步的故事,這就是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這裡的衣食住行,都代表了時代的流行前沿。

  扶蘇能夠想像,自己的父親,昔日在邯鄲為質子的那些年,見到的就是這般情形,繁華的市容,開放的學術,甚至還有街上傲然橫行的輕俠。

  可現如今,邯鄲卻顯得有些凋敝,不復昔日繁華。

  因為邯鄲經歷了秦軍數次圍困,尤其是滅亡前夕,王翦、楊端和等幾路大軍合圍邯鄲,趙雖註定滅亡,城內也已絕糧,卻抵抗得極其堅決,畢竟兩代人前,投降的長平趙卒,被秦人統統殺死,趙國家家戶戶皆與秦有仇,於是折骨為炊,易子而食,數月乃下。

  那場攻防讓邯鄲損失慘重,死傷餓死者數萬,當時還流傳一首童謠:

  「趙為號,秦為笑。以為不信,視地之生毛。」

  秦始皇再來邯鄲,將與母家有仇的數百人坑殺,他得意的笑容下,卻是趙人的哀嚎。

  邯鄲歸秦不久後,一場地震突如其來,房屋倒塌數百間,又有數千人死去,事後,果然地生白毛。

  又是天災又是人禍,不同於和平統一的臨淄,十多年過去了,邯鄲仍未能完全恢復過來,市場裡生民凋敝,加上前段時間巨鹿郡有人響應齊亂,邯鄲戒嚴,士吏關係依舊緊張。

  而扶蘇他們腳下的叢台,本是趙武靈王大興土木所建,因其樓榭台閣眾多而「連聚非一」,故名叢台。據說最初有天橋、雪洞、妝閣、花苑諸景,結構奇特,裝飾美妙,故揚名於列國。但經過戰爭和地震後,如今卻只剩下了些殘垣斷壁,荒草叢生。

  扶蘇登台眺望一番後,只覺得滿心無奈,他年幼時,也曾對父皇橫掃六合心馳神往,不理解舅父昌平君為何要反叛。

  可隨著年紀漸長,遊歷得多了,才發現,統一,似乎並沒有給六國生民帶來什麼好處。

  他有點明白,在父皇多次說了大一統的美妙未來後,舅父昌平君為何越來越絕望,為何會殊死一搏。

  「也許,舅父為的,真不止是楚王之位吧……」

  他在叢台上久久站立,風拂動公子的鬢髮,扶蘇搖了搖頭,帶著親隨回到了大營。

  ……

  相比於剛從咸陽出發時,遠征軍的大營已經擴張了一倍,在邯鄲,五千趙地諸郡的徵召兵加入了進來,人數已至一萬。

  扶蘇照舊在擴大了一倍的軍營里巡視,關中秦卒已經對扶蘇十分熟悉,他們都很愛戴這位笑容和藹的英武公子。

  一堆營火前,三名弩兵邀他共享在叢台下逮住的野兔,雖然大軍統一就食,但若兵卒有本事在去打柴時搞點野味打牙祭,軍官也睜隻眼閉隻眼。

  扶蘇欣然答應,嘗了一塊烤得有些焦,只撒了點鹽的烤兔腿,然後大讚,說比宮中珍饈還要美味!這讓三名弩兵滿臉漲紅,昂首挺胸。

  但巡視到一道壕溝相隔的趙地兵卒營地時,扶蘇卻被攔住了。

  親衛和軍吏勸他不要去裡面巡視,因為「不安全」。

  「主將在自己的大營中都不安全?這是本公子從軍以來,聽到的最大笑話。」

  扶蘇固執,不顧勸阻,帶人走了進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