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小且渠的幾個妻子、兒女都聚集到了帳中,這時候陳平發現,小且渠坐於主席,自己作為客人,位於其下首,他對面則是小且渠快成年的兒子,之後是其他的妻、子。

  唯獨最末席,距離食物最遠,距離門口最近的地方,坐著一位頭髮花白的老婦,全程都小心翼翼地吃著一點遞過來的殘奶冷炙。

  「此乃何人?」陳平偏頭,用夏言問譯者。

  譯者道:「是小且渠之母。」

  「後母?」

  「不,是親母。」

  陳平有些吃驚,放在中原,父母是要在坐上首的,當兒子的,還要挑選最好的食物,剔去骨頭,親自奉上!

  「匈奴習俗與中原大為不同。」

  譯者解釋道:「匈奴貴壯健,賤老弱。壯者食肥美,老者食其餘。小且渠這算是對其母不錯了,許多匈奴牧民家,其父母六十不死,便要載到祭天的地方,將其拋下,任由他們餓死,再被野狼、禿鷲吞食!」

  陳平不由駭然,雖然他學黃老,並不嚴格遵循禮儀,但孝悌之義,這是所有中原學派都極力弘揚的倫理道德,秦國還立法懲治不孝子呢,匈奴人的行為放到秦,家家戶戶都要被告官定殺了……

  不過以陳平之慧,仔細一想就明白了:匈奴明以戰攻為事,其老弱不能斗,故以其肥美飲食壯健者。

  來到邊塞後,他也漸漸發現,畜牧生活是比農耕殘酷的,一場風雪,一場瘟疫,導致牛羊死絕,牧民就只能吃草打獵過活了。這種情況下,家裡多一張嘴,就是一種負擔,他們要麼選擇拋棄已不能勞作的老者,要麼選擇扼殺新生兒……

  陳平想起了郡尉黑夫說過的一句話:「優勝劣汰,適者生存!」

  這句話,在草原上體現得淋漓盡致:當基本的生存條件不能滿足時,就要向外掠奪,維持生計;要保護自己的牲畜、妻子不受外人掠奪,必須建立軍事體制。

  殘酷的環境,造就了殘酷的民族,所以匈奴人在畜牧狩獵之餘,行盜寇掠,也是他們謀生的手段。

  早些時候,燕、趙、秦飽受匈奴寇略,後來李牧大敗匈奴,匈奴不再敢入邊。於是匈奴便將矛頭對準河南地的樓煩、白羊、林胡等部,數次劫掠,將其征服為自己的部族奴隸。

  方才為小且渠殺羊的漢子,就是白羊人;他家食用的鹽巴,則是花馬池昫衍戎背來的;賀蘭山上,還有些從數百里外搶來的林胡人專門負責伐木劈柴。

  陳平有些明白,黑夫為何提出西拓之策後,又重點提議:先破匈奴,再圖月氏!

  「我曾聞,趙武靈王欲令其子為王治國,而自己身穿胡服,率士大夫西北略胡地,而欲從雲中、九原直南襲秦,於是詐自為使者入秦,以觀秦政……」

  「趙武靈王之事雖不成,趙國也已滅亡,但匈奴卻取代了強趙,成了秦之北方大患啊。」

  數十年循環反覆的掠奪、征服,使得匈奴越來越強,趁著秦統一中原,無暇北顧的機會,乘機跨過大河,占領了河套以南的大片土地,控弦之士十萬。且其位於關中之北,輕騎若破長城,走上郡、北地,半月之內可至甘泉山!

  若不及時處理,胡人恐成中原心腹之患。

  他暗暗想道:「郡尉當真是高瞻遠矚,平不如也……」

  聰明人一向都能見微知著,這頓飯,陳平沒有白吃。

  用饗完畢,陳平又留下了一匹布作為禮物,告別了小且渠,離開穹廬時,小且渠與吃得滿嘴都是油的妻、子熱情相送。

  陳平應諾客套之餘,眼睛卻離不開那個坐在破舊氈席上,手持石頭,敲打吃剩羊骨,艱難吮吸裡面骨髓的老母親。

  而她腳邊,小且渠家的幾條狗正在與之奪食,啃著帶肉的骨頭……

  第0399章 喜事

  陳平在感慨匈奴之俗貴壯健,賤老弱的時候,遠在北地郡的黑夫,卻在做一件與之相反的事:修建秦朝第一所「敬老院」。

  這是黑夫和郡守趙亥合作搞出來的,趙亥把這當做政績,黑夫則將其當成鼓舞士氣,激勵士卒勇敢作戰的法子。

  秦始皇二十八年巳月中旬(農曆四月),北地已經入夏,陽光正暖,「敬老院」在義渠縣城西正式開張。這地方不大,將收容北地郡過去幾十年裡,因從軍、服役、戍邊而導致傷殘,且無人贍養的孤寡老卒。

  其實北地郡人口稀少,戶不過三萬,口不滿二十萬,其中秦人更只有一半,所以滿足這一條件的,也就二十來人……

  即便專門給他們修個院子,請庖廚、僕役來照顧,一年也花不了多少錢。

  但黑夫還是十分重視此事,敬老院開張當日,他親自帶著挑選出來的三百良家子前來,讓他們為這些被從各縣找來,並不相信世上有這種好事的傷殘老卒又是挑水,又是劈柴,做足了姿態。

  老卒們這下總算相信了,感動得熱淚盈眶,因為他們的確是掙扎在死亡線上的群體。雖然受傷,但未得爵,事後想想,還不如戰死算了。回到家鄉後也失去了力田的能力,因為傷殘,更沒有誰願意將女兒嫁過來。

  「就像一株樹,突然一天砍光了枝葉,縱然不死,也只能苟活。」

  一個老卒激動地拍打著光禿禿的左腳說,他是二十年前,六國攻函谷關時,去服役禦敵受的傷,被飛速滾動的戰車長轂攪斷了一條腿,卻奇蹟般地活了下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