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故而在魏國,戰爭往往只是屬於君王、貴族和武卒的戰爭,與吾等庶民關係不大,得功無賞,有過卻罰,誰人願意效死?但武卒往往過了壯年,便漸漸衰老,其子孫又不可能人人都與父、祖一樣強健。且戰爭越打越大,那少數的武卒,往往無法改變戰局。」

  「而秦國則不同。」

  他看著眼前這些孤身位於他鄉,卻依舊秩序井然,每日操練的秦人,還有統帥他們的黑夫,心道:

  「其百姓謀生的途徑狹窄,生活窮窘,君王使用民眾也殘酷嚴厲,以爵位利益誘惑,以律令刑罰恐嚇,使得秦國的戰爭關乎每個人,故而能眾強長久,難怪秦軍能無敵於天下。」

  「我遊學時,夫子的一位趙國好友,曾經對我提及過荀子和臨武君在邯鄲的議兵。荀子說的沒錯啊,魏之武卒,不可遇秦之銳士。如此看來,魏國敗的不冤!」

  一時間,陳平的目光,變得熱切起來。

  對魏國的貴族而言,魏的覆滅,是一個時代的淪亡。

  但對於他這樣的微末窮士來說,又何嘗不是新的開始呢?

  第0145章 錢文異形

  「游徼,以布易物,還是太過麻煩了。」

  來到秦營做文書的第三天,陳平帶著「炊事班」的伍長去購置蔬菜肉類,剛回來後,便向黑夫說了自己的看法,只要各自說話慢一點,二人已能進行簡略的交流。

  「布帛只可適合用於大宗貿易,否則,將致使買賣雙方皆不方便,且營中布帛也不算多,還是要以錢易物,方為長遠之法。」

  黑夫點了點頭,他們手裡的布帛,多是在外黃繳獲的,像這些戰利品,並不需要歸公,楊熊便給每個屯長都分了點。黑夫不欲私吞,給缺少夏裳的兵卒做了衣服後,如今已所剩不多。

  反倒是陳留、外黃兩戰之後賞賜的半兩錢,還剩下好幾千。

  於是他便對陳平道:「我已有一想法,只是要一個本鄉人為我查漏補缺。」

  說著黑夫讓陳平、仲鳴、利咸等人入內,又將一枚秦國半兩錢,以及一枚魏國「釿(雞n)布錢」,一枚魏國「圜(huán)錢」放到案几上。

  「陳平,你來說說,這些錢幣,都是何種形制。」

  作為本地人,陳平當然知道,他應諾後,開始侃侃而談。

  原來,這魏國錢幣系統,是由魏文侯時的李悝制定,魏惠王時的大商人白圭加以補全而形成的,在種類、形制上比秦國要更複雜一些。

  最常見的就是釿布錢,這是一種平肩空首布錢,有「二釿、一釿、半釿」三等幣制,魏國的一釿,約為後世的30克。大概一百釿,可以換算成更大的稱量單位「寽」。比如案上這枚釿布錢,是大梁鑄造的,正面就用魏字寫著「梁正一百當寽」,意思是這是價值一釿的錢,一百枚相當於一寽銅。

  魏國錢幣最明顯的標誌,便是正面的字是正寫,背面還有一個「梁」字,則是倒書,這大概是為了防偽。

  但在黑夫看來,這防偽措施用意雖然不錯,但實際上卻沒有什麼卵用。因為與嚴禁私鑄貨幣的秦國不同,魏國的貨幣私鑄泛濫,所以市面上的錢良劣不全,有的空首布明明是二釿,實際上卻單薄如紙,真實重量連半釿都達不到……

  陳平無奈地說道:「有的劣錢也不是地方私鑄,魏國雖富,但魏王公子奢靡,每年還要花大筆錢帛為秦王賀壽,內庫幾度耗盡,故而,大梁也常鑄劣錢牟利。」

  這些內情,都是陳平告訴他們的,除了黑夫外,利咸感覺有些不可思議,因為在秦國,私鑄劣幣,可是要判刑做城旦的,官府更不可能帶頭鑄劣幣,因為那會大大打擊信用。

  由此可見,魏國的經濟,早就在崩潰邊緣了。

  陳平還說,除了空首布外,魏國尚有一種錢幣,就是案上的另一枚錢幣:圜錢。酷似半兩,但空間卻是圓的穿孔,頗似圓圜。

  「圜錢專門用於與秦國貿易,標明的重量,大致為半兩,或者一兩,其實不然……」

  陳平一說,大家才明白,原來不僅是釿布多是劣幣,圜錢也一樣,早年鑄造的圜錢還好,近年來市面上的圜錢,所鑄穿口越來越大,這也意味著,重量越來越輕。

  「也就是說,原本一枚半兩圜錢可兌一枚秦半兩,實際上,兩枚圜錢才有一枚半兩錢重。」

  陳平這麼一解釋,接下來的工作就好辦了,黑夫早就打算拿出一個秦錢和魏錢的兌換比例來,讓秦錢也可以在鄉市上買東西,減少本地駐軍和商販的麻煩。

  只是當地商販在秦人拿出半兩錢時,堅持要按照錢幣上面單位來交換,一半兩換一圜錢,或者四枚半兩換一枚重一釿的平肩釿布。

  這樣一來,商販倒是賺了,秦卒不是虧了麼?

  「不如以一半兩換兩圜錢,一半兩換半釿布何如?」利咸言道,這個兌換比例,將對秦軍大為有益,可以讓他們駐防期間省出來不少錢。

  陳平卻連忙勸阻道:「切不可如此。」

  「魏錢重量不一,若是不論輕重,一概按此法兌換,則於本地商販將大受損失,恐怕到時候,市井將怨聲載道,於游徼聲名,於本鄉安穩不利啊。」

  他雖然在幫秦軍做事,但好歹是本鄉人,遇上有損害本鄉人利益的事,陳平當然會據理力爭。

  「那你說該如何?」利咸有些不滿陳平的「吃裡扒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