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
印軍承受了如此的損失,那個蘇薩比司令無奈地命令自己的坦克部隊停止進攻,這個命令可說是白下的,唯一從戰場逃出的那輛“阿瓊”因為機械故障倒在了回來的路上。退到克格里亞後蘇薩比中將手上只有90門炮、30架直升機、60幾輛裝甲車輛和12輛防空飛彈車,人員也折損了15000。因為要請求支援,這些損失都如實上報了,當然他在戰績後面至少加了個零,變成擊毀中國600架直升機、900輛坦克、800輛裝甲車、700門炮……這份報告到了新德里和情報人員的資料一對,得出的結果是:中國在印度的直升機、裝甲車、火炮已被全部消滅,至於900輛坦克和情報上的數字有出入,印軍情報人員也很樂觀地認為實際數量是800,戰果統計有少許偏差等等。據此,印度國防部覺得只要撥給蘇薩比幾十輛T-55就可以收復失地了,而且巴特那正好有這麼一支剛從預備役轉過來的部隊,備有80輛T-55和6000名士兵。
蘇薩比自己的估計也比較樂觀,認為自己損失那麼大,解放軍必定有較大的戰損,他認為解放軍的坦克部隊大概還有80幾輛,當然蘇薩比不會再用自己的裝甲力量正面攻擊,他把80輛T-55派給步兵師,將步兵師的100輛T-72組成坦克旅,然後運動到解放軍陣地北面的別魯加村,等到攻擊時,由步兵正面進攻引出解放軍的坦克力量,再突然襲擊打解放軍一個措手不及。巧得是,朗震海中將也想在別魯加村安排一支伏兵。
1月1日晚上20:00,印軍的一個連隊先進村查看,發現這個曾經有數千居民的村莊已經空無一人,便回去報告了。他們前腳剛走,一個中國偵察連也進了村,大概過了一個小時,100輛T-72、60輛“黑虎”、70輛“黑豹”分十幾路,“隆隆”地駛進了狹窄的街道,有的還在主要街道打了照面,不過為了隱蔽,雙方的通訊識別器都關著,連車燈都熄了,還加了偽裝,對於旁邊的發動機聲自當是兄弟部隊的。雙方的空中偵察力量為了不引起敵方注意,也不在該地上空逗留,中國的衛星也沒法把偽裝下的坦克型號分辨出來(美國的也不行)。就這樣,兩軍在一個村子裡溜溜地呆了一晚,就連高處架著紅外探測器的觀察哨也認為村里都是自己人而把注意力集中在村外的道路上。
直到凌晨5點時分,一個在西藏邊防部隊待過的偵察兵突然聞到了咖喱味,他立即向上報告,並開始了偵察。不到一個鐘頭,印度人的底細就搞清了,指揮這次行動王鍵(還記得嗎,就是在高平吃敗仗的那個)大膽地和朗中將取得聯繫,匯報了這裡的情況。
這時,正面已經打的熱火朝天了,解放軍的炮兵雖然壓制了印度的2C3炮群,但也無力在給步兵多少支援了。印度的64架KA-50全部換上了格鬥飛彈,與我軍的WZ-12糾纏,迫得我對地攻擊的WZ-10無法介入。中國空軍在對英吉利巴扎爾空襲後,僅能派出18架J-11對地攻擊,而新德里卻派來了剛到手的32架SU-30MKI,使我軍多個連級陣地被摧毀,印軍在這幾個點上投入了2個團的兵力輪番進攻。朗震海已經打算派別魯加村的那批坦克出擊了,接到王鍵的報告暗叫好險,差一點把坦克群的後背賣給印度人了。
集中僅有的30輛坦克發動反衝鋒,已經被步兵反坦克武器搞掉20幾輛的T-55坦克群剛剛才衝進解放軍陣地,已經被步兵反坦克武器搞掉20幾輛了,在中國新型坦克的突然打擊之下潰不成軍,解放軍順勢出擊,奪回了丟失的陣地。前線突遇裝甲部隊反擊,蘇薩比以為時機到了,給別魯加村的印軍發出了出擊的命令。100輛印軍坦克陸續開出這個村子,在南面空地上編隊。印軍指揮官確認了戰場上空暫時沒有威脅,大叫著:“大神的信徒們,現在沒有什麼能阻礙我們了,沖啊!”話音未落,一枚紅箭飛彈自天而降,把那個指揮官和他的T-72一塊兒炸飛了。正在排隊的裝甲部隊無疑是對地攻擊直升機的最佳目標,20架WZ-11對印軍的對空火力一通猛打,WZ-10的強大攻勢隨即降臨到坦克頭上,印軍陣形大亂,少數人還用車載武器朝天開火,企圖驅趕虎視眈眈的直升機群,但卻成為最優先攻擊的對象。15分鐘後,中國的直升機消失在樹梢,另一種轟鳴取代了螺旋槳的聲音,40枚炮射飛彈第一時間趕來,結果了印軍殘餘的幾輛戰車,戰場上的印度人徹底失去了鬥志,只恨爹娘少生了兩條腿,被3000解放軍從後掩殺,殲滅了2000餘人。而後,王鍵又帶領人馬攻打印軍側翼。蘇薩比急調天上的SU-30阻擊,可是印度空軍的彈藥和燃料都用完了,零星的轟炸根本阻擋不住坦克集群的衝擊。本來猛烈進攻的印軍士兵士氣大挫,剛開始的狂熱勁冷卻了,很多人出現了害怕和逃跑。蘇薩比把2個師的預備隊派上去,勉強維持住了陣地,但很快解放軍J-14機群殺到,制空權重新回到中國人手中,印軍戰鬥機想要挑戰,4比17大敗而回。“海東青”也跟著“赤雕”出現,印度繼高低空失利後,炮兵也退出戰鬥行列,再接下去是所剩無幾的T-55坦克。才到11:00解放軍的打擊就轉移到了印度步兵身上。
蘇薩比遭此重創心膽具裂,率殘兵敗將逃往巴特那,又緊急電告新德里,把比哈爾邦的部隊集結起來,還從北方邦和西孟加拉邦抽調不少人,固守不出。一星期後才知道解放軍已經收兵而去,回到西里古里了。
格蒂哈爾戰役又稱布爾尼亞戰役,是中印第二次戰爭東線最後一次大規模交戰。是役,中印兩國共投入戰機180餘架,坦克1100輛,火炮1700門,直升機400架,近20萬人歷時3天的撕殺,終以印軍反擊無效,陣亡4萬人,損失所有重武器的結局告終。而解放軍在此次戰爭的東線最後一次大規模攻勢里,以較輕微的損失打垮印度一個精銳集團軍,殲滅敵東部軍隊44萬人,為中國立足喜馬拉雅山南麓掃除了一大障礙。
蘇薩比自己的估計也比較樂觀,認為自己損失那麼大,解放軍必定有較大的戰損,他認為解放軍的坦克部隊大概還有80幾輛,當然蘇薩比不會再用自己的裝甲力量正面攻擊,他把80輛T-55派給步兵師,將步兵師的100輛T-72組成坦克旅,然後運動到解放軍陣地北面的別魯加村,等到攻擊時,由步兵正面進攻引出解放軍的坦克力量,再突然襲擊打解放軍一個措手不及。巧得是,朗震海中將也想在別魯加村安排一支伏兵。
1月1日晚上20:00,印軍的一個連隊先進村查看,發現這個曾經有數千居民的村莊已經空無一人,便回去報告了。他們前腳剛走,一個中國偵察連也進了村,大概過了一個小時,100輛T-72、60輛“黑虎”、70輛“黑豹”分十幾路,“隆隆”地駛進了狹窄的街道,有的還在主要街道打了照面,不過為了隱蔽,雙方的通訊識別器都關著,連車燈都熄了,還加了偽裝,對於旁邊的發動機聲自當是兄弟部隊的。雙方的空中偵察力量為了不引起敵方注意,也不在該地上空逗留,中國的衛星也沒法把偽裝下的坦克型號分辨出來(美國的也不行)。就這樣,兩軍在一個村子裡溜溜地呆了一晚,就連高處架著紅外探測器的觀察哨也認為村里都是自己人而把注意力集中在村外的道路上。
直到凌晨5點時分,一個在西藏邊防部隊待過的偵察兵突然聞到了咖喱味,他立即向上報告,並開始了偵察。不到一個鐘頭,印度人的底細就搞清了,指揮這次行動王鍵(還記得嗎,就是在高平吃敗仗的那個)大膽地和朗中將取得聯繫,匯報了這裡的情況。
這時,正面已經打的熱火朝天了,解放軍的炮兵雖然壓制了印度的2C3炮群,但也無力在給步兵多少支援了。印度的64架KA-50全部換上了格鬥飛彈,與我軍的WZ-12糾纏,迫得我對地攻擊的WZ-10無法介入。中國空軍在對英吉利巴扎爾空襲後,僅能派出18架J-11對地攻擊,而新德里卻派來了剛到手的32架SU-30MKI,使我軍多個連級陣地被摧毀,印軍在這幾個點上投入了2個團的兵力輪番進攻。朗震海已經打算派別魯加村的那批坦克出擊了,接到王鍵的報告暗叫好險,差一點把坦克群的後背賣給印度人了。
集中僅有的30輛坦克發動反衝鋒,已經被步兵反坦克武器搞掉20幾輛的T-55坦克群剛剛才衝進解放軍陣地,已經被步兵反坦克武器搞掉20幾輛了,在中國新型坦克的突然打擊之下潰不成軍,解放軍順勢出擊,奪回了丟失的陣地。前線突遇裝甲部隊反擊,蘇薩比以為時機到了,給別魯加村的印軍發出了出擊的命令。100輛印軍坦克陸續開出這個村子,在南面空地上編隊。印軍指揮官確認了戰場上空暫時沒有威脅,大叫著:“大神的信徒們,現在沒有什麼能阻礙我們了,沖啊!”話音未落,一枚紅箭飛彈自天而降,把那個指揮官和他的T-72一塊兒炸飛了。正在排隊的裝甲部隊無疑是對地攻擊直升機的最佳目標,20架WZ-11對印軍的對空火力一通猛打,WZ-10的強大攻勢隨即降臨到坦克頭上,印軍陣形大亂,少數人還用車載武器朝天開火,企圖驅趕虎視眈眈的直升機群,但卻成為最優先攻擊的對象。15分鐘後,中國的直升機消失在樹梢,另一種轟鳴取代了螺旋槳的聲音,40枚炮射飛彈第一時間趕來,結果了印軍殘餘的幾輛戰車,戰場上的印度人徹底失去了鬥志,只恨爹娘少生了兩條腿,被3000解放軍從後掩殺,殲滅了2000餘人。而後,王鍵又帶領人馬攻打印軍側翼。蘇薩比急調天上的SU-30阻擊,可是印度空軍的彈藥和燃料都用完了,零星的轟炸根本阻擋不住坦克集群的衝擊。本來猛烈進攻的印軍士兵士氣大挫,剛開始的狂熱勁冷卻了,很多人出現了害怕和逃跑。蘇薩比把2個師的預備隊派上去,勉強維持住了陣地,但很快解放軍J-14機群殺到,制空權重新回到中國人手中,印軍戰鬥機想要挑戰,4比17大敗而回。“海東青”也跟著“赤雕”出現,印度繼高低空失利後,炮兵也退出戰鬥行列,再接下去是所剩無幾的T-55坦克。才到11:00解放軍的打擊就轉移到了印度步兵身上。
蘇薩比遭此重創心膽具裂,率殘兵敗將逃往巴特那,又緊急電告新德里,把比哈爾邦的部隊集結起來,還從北方邦和西孟加拉邦抽調不少人,固守不出。一星期後才知道解放軍已經收兵而去,回到西里古里了。
格蒂哈爾戰役又稱布爾尼亞戰役,是中印第二次戰爭東線最後一次大規模交戰。是役,中印兩國共投入戰機180餘架,坦克1100輛,火炮1700門,直升機400架,近20萬人歷時3天的撕殺,終以印軍反擊無效,陣亡4萬人,損失所有重武器的結局告終。而解放軍在此次戰爭的東線最後一次大規模攻勢里,以較輕微的損失打垮印度一個精銳集團軍,殲滅敵東部軍隊44萬人,為中國立足喜馬拉雅山南麓掃除了一大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