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
熬到21日,印軍糧食耗盡,原計劃在市區可以獲得補給,結果居民逃走時什麼也沒留下,本打算18日奪取城東的食品補給中心,沒想到卻被困在這兒(其實就算做到了也沒用,那裡只有3萬人3天的口糧,其它都是彈藥)。只帶了一天食物的印軍在18日就鬧饑荒了,好在有些人被打死了,收集屍體上的食品袋,限量供應才多挺了一天。20萬人的部隊一天所需的補給驚人,當然不能靠瞅冷子的空投來維持,想學解放軍煮牛皮帶,這裡的可都是印度教徒,一律系帆布腰帶的。現在,虛弱的印度兵在城裡插滿了白旗,翹首以盼解放軍入城受降,等來的卻是恐怖的燃燒彈,沒有足夠的水也沒有足夠的人力,大火很快蔓延到全城,約有2萬人被燒死,火災過後又是100噸乾冰從天而降。最後26日受降時印軍只剩下不足4萬人了。
27日,從錫金、迪布魯格爾以及國內來的5個師到達,和2個預備役師會合,一起攻向吉申根傑。鬥志渙散的印軍在兩軍接觸前不戰而逃,我軍乘勝追擊,攻取賴根傑、格蒂哈爾、布爾尼亞3鎮,前鋒一個坦克團直逼到恆河邊的克格里亞時,才和姍姍來遲的印度援軍打了照面。
新德里是在19日我軍空襲吉申根傑,並重創印度增援的2個步兵師後,才知道50萬大軍大事不妙了,但由於中國在攻擊前就迫使巴基斯坦答應配合,所以直到22日印軍預備調往東線的6個師才從各自的戰鬥中脫身,23日由於北方邦被解放軍空襲,交通盡數受阻,只得折返新德里改道繞行,我軍進占吉申根傑時,印軍只有少量先頭部隊到達巴特那。
為了能夠建立有效的防禦,印軍得把解放軍儘可能地壓縮,所以新德里一方面從西線調兵攻擊格蒂哈爾,另一方面也從中部和東部抽調7個師的兵力攻打賴根傑。
雙方的前鋒在克格里亞東面第一次接觸,12輛“黑豹”94E對12輛“阿瓊”,沒有遠程炮火,掩護的步兵也來不及下車,24輛坦克就這麼打了起來。結果6輛“黑豹”被打癱,“阿瓊”全炸開了,印軍步兵見狀,發一聲喊敗了下去。鑑於印軍裝甲力量出現,我突擊部隊收縮陣形,放棄了占領克格里亞的計劃。
進攻賴根傑的印軍在英吉利巴扎爾即遭我軍火箭炮轟擊,不到3小時,其炮兵就被我空軍消滅,連轉移中的一部“大地”飛彈車也被炸毀。僅有的裝甲力量在解放軍155MM炮一道道攔截線摧殘後,才有2個連的規模發起進攻,不等機動坦克營出馬,一線的直射炮和反坦克火箭已經解決了問題。印軍的戰鬥機是無法靠近,戰場上空圖著紅五星的J-14,比印度的MIG-21還多,又有一架A-50指揮。裝備最好的兩個步兵師被解放軍的陣地消耗後,其餘幾個師受到解放軍攻擊直升機的多次空襲,連英吉利巴扎爾都不敢呆,更別說什麼收復賴根傑了。
格蒂哈爾的戰鬥就激烈多了,印度派來的是自己的精銳裝甲師,裝備540輛T-72或“阿瓊”,30輛T-90是其突擊的箭頭,坦克數量是我軍的兩倍,步兵戰車我軍也沒法和人家比,只有40輛到位。印軍一個空突師雖然不滿編,也有150架武裝直升機,而火炮更是以2C1或2C3為主,多達200門。而我軍的對地攻擊直升機需要消滅附近的印度彈道飛彈基地,那可不是在高空扔炸彈就能完成的,除了空軍有明顯的制空優勢,其他方面都有些吃緊,
指揮格蒂哈爾作戰的解放軍司令員朗震海把自己的步兵和炮兵布置在後面,在前面相對平坦的戰場上陳以裝甲師的坦克部隊,當然偽裝部隊已經作了精心部署。
第六十七章 鐵甲爭鋒
2006年的最後一天,中印雙方投入裝甲力量最多的一場戰鬥打響了。
印軍的武裝直升機首先對前面的我軍假陣地攻擊,我軍偽裝部隊把小型雷射照射器、電波發射器裝在鐵皮盒子裡,只要印度直升機一靠近,警告器就會瘋狂地叫起來,地面上由於有大量煙火,時不時還會有幾枚舊式的飛彈飛起來,高速穿行在空中還真難分辨,印軍飛行員一邊徒勞地躲避,一邊不停往可疑目標傾泄彈藥,還通知炮兵開火,為一個排遙控的陣地投入了龐大的火力準備。直到印軍直升機的燃料快見底了,中國空突師的WZ-12才出現,因為WZ-12是一款以機動性和速度為優先的武裝直升機,很多印度直升機都逃不過它的追擊,60隻“毒蜂鳥”咬死了62頭“雌鹿”解決了31場“浩劫”。24架J-14奪取制空權後,18架J-18開始追殺暴露的印軍自行火炮。除了一陣榴彈,進攻的印度坦克群並沒遇到多少阻擊就沖了過來,不過好運氣也到此為止了,解放軍120輛98F“黑虎”主戰坦克的炮射飛彈已經鎖住了各自的目標,印度人放煙幕開干擾都沒有用,約有70輛被擊毀,沖在最前面的T-90有27輛被中,但大多數只是反應裝甲被打掉,炸毀的只有6部。印軍立刻還擊,不過T-90的觀瞄設備多被飛彈破壞,對射中吃了大虧,僅有4發命中“黑虎”的反應裝甲,而再度開火的中國坦克有一半把目標對準T-90,這回連反應裝甲也沒了,19輛被毀,其餘5輛受傷。跟在後面的印軍飛彈車開始停車瞄準,還沒開火,中國炮兵的密集火力就蓋了過來。如果是坦克,這樣的炮擊最多引爆反應裝甲,可是飛彈發射車就不行了,解放軍的炮火形成了阻斷印軍戰車、步兵的火牆。印度坦克隊伍中失去了T-90,在4500米外只能挨打,於是憑藉數量優勢發起衝擊,3500米,2500米,中國的飛彈擊毀了120個目標,然後印度人開始開炮,穿甲彈在“黑虎”左右鑽出一個個地洞,偶爾也有命中的,能穿透“黑虎”身上的鱗片就不錯了。“自由射擊。”命令一下,隱蔽的120輛“黑豹”加入“黑虎”的行列,脫殼穿甲彈飛越2000米的戰場,切削著印度的鎧甲,一道殘骸橫在面前,T-72和“阿瓊”仍舊向前涌,解放軍的坦克不時被擊中,反應甲爆裂的倒車退後,完整無損的向前。一陣重炮彈落下,14輛“黑豹”被擊毀,陣型出現缺口,天上的“海東青”馬上俯衝,把敢於露頭的2C3炮群消滅。損失了340輛坦克後,雙方距離接近到800米,印度的炮彈已經可以擊穿中國的裝甲。戰局即將演變成一場混戰,解放軍的反坦克步兵分隊也開始用各自的武器射擊。金屬變形碎裂的聲音接連震動著每一個人的耳膜。這時,36輛“黑豹”離隊沖向敵人,在印軍隊伍里穿插,對準敵軍戰車的側面抵近射擊,有的印度坦克手調頭攻擊,但這幾頭豹子全然不顧自己,只攻擊衝鋒的印度坦克,印軍隊伍大亂,有3/4的人回過頭來,結果在正面的的彈雨中紛紛側甲被炸。印軍坦克靠步兵戰車配合,36隻離群的豹子終於無力掙扎,而印軍也才發現,自己龐大的坦克群只剩30幾輛了。“黑虎”的發動機吐出濃濃的黑煙,撲了過來,印度坦克手只覺得自己的神經跟著大地一起顫抖。
27日,從錫金、迪布魯格爾以及國內來的5個師到達,和2個預備役師會合,一起攻向吉申根傑。鬥志渙散的印軍在兩軍接觸前不戰而逃,我軍乘勝追擊,攻取賴根傑、格蒂哈爾、布爾尼亞3鎮,前鋒一個坦克團直逼到恆河邊的克格里亞時,才和姍姍來遲的印度援軍打了照面。
新德里是在19日我軍空襲吉申根傑,並重創印度增援的2個步兵師後,才知道50萬大軍大事不妙了,但由於中國在攻擊前就迫使巴基斯坦答應配合,所以直到22日印軍預備調往東線的6個師才從各自的戰鬥中脫身,23日由於北方邦被解放軍空襲,交通盡數受阻,只得折返新德里改道繞行,我軍進占吉申根傑時,印軍只有少量先頭部隊到達巴特那。
為了能夠建立有效的防禦,印軍得把解放軍儘可能地壓縮,所以新德里一方面從西線調兵攻擊格蒂哈爾,另一方面也從中部和東部抽調7個師的兵力攻打賴根傑。
雙方的前鋒在克格里亞東面第一次接觸,12輛“黑豹”94E對12輛“阿瓊”,沒有遠程炮火,掩護的步兵也來不及下車,24輛坦克就這麼打了起來。結果6輛“黑豹”被打癱,“阿瓊”全炸開了,印軍步兵見狀,發一聲喊敗了下去。鑑於印軍裝甲力量出現,我突擊部隊收縮陣形,放棄了占領克格里亞的計劃。
進攻賴根傑的印軍在英吉利巴扎爾即遭我軍火箭炮轟擊,不到3小時,其炮兵就被我空軍消滅,連轉移中的一部“大地”飛彈車也被炸毀。僅有的裝甲力量在解放軍155MM炮一道道攔截線摧殘後,才有2個連的規模發起進攻,不等機動坦克營出馬,一線的直射炮和反坦克火箭已經解決了問題。印軍的戰鬥機是無法靠近,戰場上空圖著紅五星的J-14,比印度的MIG-21還多,又有一架A-50指揮。裝備最好的兩個步兵師被解放軍的陣地消耗後,其餘幾個師受到解放軍攻擊直升機的多次空襲,連英吉利巴扎爾都不敢呆,更別說什麼收復賴根傑了。
格蒂哈爾的戰鬥就激烈多了,印度派來的是自己的精銳裝甲師,裝備540輛T-72或“阿瓊”,30輛T-90是其突擊的箭頭,坦克數量是我軍的兩倍,步兵戰車我軍也沒法和人家比,只有40輛到位。印軍一個空突師雖然不滿編,也有150架武裝直升機,而火炮更是以2C1或2C3為主,多達200門。而我軍的對地攻擊直升機需要消滅附近的印度彈道飛彈基地,那可不是在高空扔炸彈就能完成的,除了空軍有明顯的制空優勢,其他方面都有些吃緊,
指揮格蒂哈爾作戰的解放軍司令員朗震海把自己的步兵和炮兵布置在後面,在前面相對平坦的戰場上陳以裝甲師的坦克部隊,當然偽裝部隊已經作了精心部署。
第六十七章 鐵甲爭鋒
2006年的最後一天,中印雙方投入裝甲力量最多的一場戰鬥打響了。
印軍的武裝直升機首先對前面的我軍假陣地攻擊,我軍偽裝部隊把小型雷射照射器、電波發射器裝在鐵皮盒子裡,只要印度直升機一靠近,警告器就會瘋狂地叫起來,地面上由於有大量煙火,時不時還會有幾枚舊式的飛彈飛起來,高速穿行在空中還真難分辨,印軍飛行員一邊徒勞地躲避,一邊不停往可疑目標傾泄彈藥,還通知炮兵開火,為一個排遙控的陣地投入了龐大的火力準備。直到印軍直升機的燃料快見底了,中國空突師的WZ-12才出現,因為WZ-12是一款以機動性和速度為優先的武裝直升機,很多印度直升機都逃不過它的追擊,60隻“毒蜂鳥”咬死了62頭“雌鹿”解決了31場“浩劫”。24架J-14奪取制空權後,18架J-18開始追殺暴露的印軍自行火炮。除了一陣榴彈,進攻的印度坦克群並沒遇到多少阻擊就沖了過來,不過好運氣也到此為止了,解放軍120輛98F“黑虎”主戰坦克的炮射飛彈已經鎖住了各自的目標,印度人放煙幕開干擾都沒有用,約有70輛被擊毀,沖在最前面的T-90有27輛被中,但大多數只是反應裝甲被打掉,炸毀的只有6部。印軍立刻還擊,不過T-90的觀瞄設備多被飛彈破壞,對射中吃了大虧,僅有4發命中“黑虎”的反應裝甲,而再度開火的中國坦克有一半把目標對準T-90,這回連反應裝甲也沒了,19輛被毀,其餘5輛受傷。跟在後面的印軍飛彈車開始停車瞄準,還沒開火,中國炮兵的密集火力就蓋了過來。如果是坦克,這樣的炮擊最多引爆反應裝甲,可是飛彈發射車就不行了,解放軍的炮火形成了阻斷印軍戰車、步兵的火牆。印度坦克隊伍中失去了T-90,在4500米外只能挨打,於是憑藉數量優勢發起衝擊,3500米,2500米,中國的飛彈擊毀了120個目標,然後印度人開始開炮,穿甲彈在“黑虎”左右鑽出一個個地洞,偶爾也有命中的,能穿透“黑虎”身上的鱗片就不錯了。“自由射擊。”命令一下,隱蔽的120輛“黑豹”加入“黑虎”的行列,脫殼穿甲彈飛越2000米的戰場,切削著印度的鎧甲,一道殘骸橫在面前,T-72和“阿瓊”仍舊向前涌,解放軍的坦克不時被擊中,反應甲爆裂的倒車退後,完整無損的向前。一陣重炮彈落下,14輛“黑豹”被擊毀,陣型出現缺口,天上的“海東青”馬上俯衝,把敢於露頭的2C3炮群消滅。損失了340輛坦克後,雙方距離接近到800米,印度的炮彈已經可以擊穿中國的裝甲。戰局即將演變成一場混戰,解放軍的反坦克步兵分隊也開始用各自的武器射擊。金屬變形碎裂的聲音接連震動著每一個人的耳膜。這時,36輛“黑豹”離隊沖向敵人,在印軍隊伍里穿插,對準敵軍戰車的側面抵近射擊,有的印度坦克手調頭攻擊,但這幾頭豹子全然不顧自己,只攻擊衝鋒的印度坦克,印軍隊伍大亂,有3/4的人回過頭來,結果在正面的的彈雨中紛紛側甲被炸。印軍坦克靠步兵戰車配合,36隻離群的豹子終於無力掙扎,而印軍也才發現,自己龐大的坦克群只剩30幾輛了。“黑虎”的發動機吐出濃濃的黑煙,撲了過來,印度坦克手只覺得自己的神經跟著大地一起顫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