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朴除了給了一個統一天下的戰略計劃,擴修了開封府城,還另修了曆法。這個雖然有點太剛直,但不可否定的是,他確實是位濟事之才。但王朴死了,年五十四歲。

  對於柴榮來說,王朴雖然死了,但北伐還是必須進行下去,這是柴榮統一計劃中最重要的一步棋。後周顯德六年,柴榮終於出發了。後周的威名早已傳遍了整個中國,北方的契丹與北漢都感到非常大的壓力。柴榮素來是個急脾氣,大軍尚未全部集合,柴榮先帶上人馬進攻了。至乾寧軍,遼寧州刺史王洪以城降。遼國當時遇到一個睡王,當然寧州刺史本是漢人,當然也就沒有必要替契丹守關了。柴榮繼續前進,遼國的防禦也真是差,儘是個一些不設防地帶,至益津關,契丹守將終廷暉以城降。柴榮接著沿黃河北上,趙匡胤至瓦橋關,守將姚內斌以城降。鄚州刺史劉楚信又以州來降。前期太順利了,瀛州刺史高彥暉以本城歸順,先前柴榮是孤軍深入,敵軍便連連望風而降,現在大軍集合到了瓦橋關。關南平,凡得州三、縣十七、戶一萬八千三百六十。是役也,王師數萬,不亡一矢,邊界城邑皆望風而下。柴榮前期十分順利,他開始有點來勁了,他的下一個目標是幽州,幽州是遼國南方重鎮,契丹在此設立了南京府,甚至可以說,如果幽州丟了,那麼契丹在中原的勢力差不多也要完蛋了。但當時諸將認為不可,但是柴榮心裡是非常想進攻幽州。而且戰爭也一直很順利。定州節度使孫行友奏,攻下易州,擒偽命刺史李在欽來獻,斬於軍市。先鋒都指揮使張藏英破契丹數百騎於瓦橋關北,攻下固安縣。侍衛都指揮使李重進率兵出土門,入河東界,侍衛都指揮使李重進奏,破河東賊軍於百井,斬首二千級。契丹皇帝在得知幽州危機也是眾人的勸說下不得不移駕到了南京(幽州,今北京),準備和周軍決一死戰。同時派出使節向劉承鈞處討要援兵,北漢也知道,如果契丹被徹底趕出了中原,北漢國也撐不了多久了,所以也派出援兵,一場大戰將一觸即發。

  最後將鹿死誰手呢?是契丹守住了幽州,柴榮大敗而回,還是柴榮大敗契丹,奪回十六州呢?

  十一、出師未捷身先死

  正當柴榮要百尺竿頭,再進一步的時候,柴榮突然病倒了。病因不詳,也許是長年的親征留下的毛病,也許是因為連續的喪妻加上王朴的過世更讓他心力交瘁,也許是因為朝臣們的不和與柴榮的急性子,讓他更容易生病。當然史書也有一些附會的說法,說柴榮大合六軍,以為功勳將成,登高地,問當地百姓說:“這是什麼地方。”百姓回答說:“這個地方叫病龍台。”柴榮默然,

  柴榮病得很嚴重,這幽州還能打嗎?柴榮嘆了口氣,還是撤吧,等朕病好以後,他日再來征伐契丹。但是等到了澶淵,柴榮還是有點捨不得退兵,也許還想帶病攻打吧。而且眾人都不讓進見,但張永德因為是郭威的女婿,能獨自進見。眾人都對張永德說:“天下未定,根本空虛,四方諸侯惟幸京師之有變。今澶、汴相去甚邇,不速歸以安人情,顧憚旦夕之勞而遲回於此,如有不可諱,奈宗廟何!”張永德一聽也是在理,就趁著一個空隙對柴榮說了這番話。柴榮問張永德說:“這些話是誰教你的。”張永德回答說:“這是群臣們的意思。”柴榮又嘆了一口氣說:“我就知道這是群臣們的意思,難道你還不看不出我的心思嗎?算了,還是回京吧。”

  契丹人總算是鬆了一口氣,北漢也鬆了一口氣,也許後周的將士也鬆了一口氣,而柴榮恐怕是憋了一口氣。竟然在這個時候病倒,為什麼偏偏是這個時候,柴榮雖說要回京養病,但是他的心卻始終無法平靜。因為幽州就在跟前,柴榮他完全有自信能打敗契丹,雖然契丹的主力也到了幽州城下,雖然契丹軍士仍是個個驍勇善戰,雖然遼國睡王也親臨前線督戰,雖然契丹有大將耶律休哥這樣的人才,雖然契丹的騎兵遠比南唐軍要更加強悍,而且對於步軍來說有極大的優勢,雖然契丹是守,自己是攻,相對處於不利地位,雖然北漢應契丹之邀派出了援軍。但是柴榮心比當時任何一個都要大,他非常自信,自己的軍隊也絕不草包,北漢的援軍,可以讓李荺等人去對付應該是沒問題的。契丹軍士雖然勇猛,後周的將士也不差,趙匡胤、李重進、張永德,韓令坤、符彥卿等人也沒有一個是吃乾飯的。步兵對騎兵確實是相對不利,但歷史上也有將步兵與少量騎兵綜合在一起用得非常好的將才,比如說李牧、劉裕。柴榮的糧草也沒有問題,如果在幽州城下打起了拉據戰,這勝負真的是很不好說,但是單從雙方君主和雙方領來說,後周還是占了優勢的。也許柴榮取勝的機會更大,當然也有可能會出現另外一種情況。這沒發生的事真的很難猜測,或許這是永遠的謎吧。

  柴榮撤兵了,睡王可以接著回去睡了,北漢主也可以接著當他的北漢皇帝了。養病,柴榮可是一個閒不住的人,哪裡能靜下心來養病。下面發生的一件事就根沒法讓他安心養病了。等到柴榮回京之後,一日,忽於地中得一木,長二三尺,如人之揭物者,其上卦全題云:“點檢做”,(做天子吧)觀者莫測何物也。點檢太尉的官職非常大,掌握了皇帝身邊的很多事。當時的殿前都點檢是張永德。張永德是柴榮的姐夫,這個能力不差。當年力主擁立柴榮的人就有他,後來征淮南,在與唐軍作戰的過程中也表現得十分有智謀。雖然他父親投靠了南唐,但是張永德還是主動請纓,並設伏兵大敗唐名將劉仁贍。後來和趙匡胤同攻紫金山,兩人設伏誘敵而出,共殲唐軍。接下來唐軍將軍林仁肇率水軍而來,當時唐軍的水軍比周軍還是要強一點,但是張永德的打法卻是很聰明。在浮橋被燒的情況下,張永德一點也不慌張,趁著風勢突變進攻,將唐軍擊退,並讓擅長游泳的人到唐軍船下幫他把船隻給固定起來,然後再發動攻擊,船被人開了個洞,又給固定起來不能動,南唐軍慘了,自然是大敗。連人帶船都被張永德給俘獲了。張永德後來為了對付唐軍,又來了一招鐵鎖橫江,用鐵鏈,巨木橫在水面,南唐的水軍一下子就傻了,張永德乘機掩殺,又獲船隻數十艘。後來班師之後,便被任免為點檢太尉。不過他卻與李重進不和,而且他的身份也是十分特別,郭威的女婿。大家應該還記得李嗣源的女婿石敬瑭吧,他就是通過兵變奪了李家的天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