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經過柴榮對佛教的一番整頓之後,後周的生產力有了極大的提高。柴榮接著開始推行他的統一計劃。打怕後蜀之後,下一目標南唐。雖然期間北漢繼任者劉承鈞還想向對北周有所動作(劉崇在高平之戰不久就憂憤而死了),但是北漢國力太弱,根本不能起到什麼作用。

  柴榮出兵了,這回的目標是南唐的淮南,淮南之地本是當年吳國楊行密的根據地,曾有人把淮南在江東的地位如此評價,王翦曾道:“楚已失江淮,楚無能為也。”三國時期孫權等人對淮南地位也是非常重視。對於江東政權來說,淮南是他們進入中原的跳板,對於中原政權來說,如果得了江淮之後,江南政權所憑藉的就只有長江天險了。

  柴榮派李穀開始征淮南,李穀曾和去南唐仕官的好友韓熙載說:“如果中原以我為宰相,我將統兵東下,攻取淮南。”韓熙載說的話比李穀口氣還大:“如果江南以我為宰相,我將統兵北上,奪取整個中原。”韓熙載在整天吃喝玩樂,根本沒有伐中原的意思,而李穀現在要開始兌現當年的豪言了。

  李穀的第一個目標是壽州,而壽州的守將是南唐名將劉仁贍。後周與南唐開始了第一輪的較量。李璟以神武統軍劉彥貞為北面行營都部署,帥師三萬赴壽州救援。一場大戰拉開了序幕。劉仁贍在壽州的兵力是不如李榖的,劉仁贍最初定下的策略是固守待援,而李榖也不是草包,他的策略是圍城打援,並且他認為只要消滅前來救援的各路南唐軍,攻下壽州便指日可待。他的想法很不錯,第一個到達的南唐的援軍是劉彥貞,劉彥貞雖然出身將門之後,但是他卻不練兵事,打仗的本事比他父親劉信差遠了。

  李榖見劉彥貞來了,故意燒營退保正陽,劉彥貞認為周軍在逃跑,與劉仁贍約定追擊周軍,劉仁贍勸他不要大意,彥貞不以為然,而是聽信偏將武彥暉、張延翰等人所說的如果不趕快追上周軍就跑了。於是率兵追擊到正陽,結果遇上周大將李重進在正陽東。劉彥貞的布陣方式也是很搞笑,他猝遭阻截,倉促置陣:橫布拒馬,聯貫利刃,以鐵繩維之,刻木為猛獸攫弩狀.飾以丹碧,立陣前,號揵馬脾,又以革囊貯鐵蒺藜布於地。李重進一眼便瞧出南唐膽怯,銳氣倍增,遂擊鼓出戰,諸將合力奮擊,斬首萬餘級,陣殺劉彥貞,生擒咸師朗以下數千人,獲戎甲三十萬事、馬五百匹。陸游更是說這一戰是南唐喪國的開始。

  在打敗這路救兵之後,李榖繼續圍攻壽州。不過劉仁贍依然堅守,將在正陽之戰潰敗南唐收容到壽州準備和周軍作戰到底。李榖雖然實力大大超過壽州城的兵馬,但是城中的劉仁贍卻像鐵人一樣站在城頭,像是在告訴攻城的周軍,攻其他的城也許很容易,但卻休想踏進我壽城一步,除非我劉仁贍死了。李榖望著城下因攻城不克,而倒下的一批批的周軍士兵,他幾乎就要瘋了,但是城就是攻不下來,讓人招降,劉仁贍根本不予理會。李榖無奈之下,只有上報朝廷說:“這壽州太難打了,我軍在城下傷亡慘重,南唐的李璟又派援軍來了,長期下去,戰局可能會對我們不利。”

  柴榮得到報表之後,退兵!辛苦了半天,最後只能退兵!對於城外更為強大的南唐軍,我軍都可以大破之,難道還攻不下一個小小的壽州城。既然難打,我柴榮親自過來督戰,讓李重進來代替李榖攻打壽州城。李重進雖然打敗了城外的援劉彥貞軍,威懾住了皇甫暉,但是他一到了壽州城下,這一切就發生了很大改變,在攻打了幾日之後,李重進終於明白李榖為什麼會屢攻不下了,因為壽州城的守將是劉仁贍。柴榮一看李重進也沒能攻下城池,於是柴榮親自上陣,下令強攻壽州城。還特意從各地調集了十萬兵丁,備攻城雲梯洞屋,數道同時進攻,填塹陷壁,晝夜不少休。就是在這種攻擊下,而劉仁贍外又無救兵,但這周軍卻是依然攻不破壽州城。

  七、淮南?壽州!

  柴榮親自督戰一個多月,但就是攻不下壽州城。壽州城為什麼會這麼難打,我認為原因便在他的守將是劉仁贍。劉仁贍,字守惠,此人略通儒術,好兵書。在前番劉彥貞要冒失前進的時候,劉仁贍曾勸阻道:“周人遁,必設伏,遇之,將敗績。”但是劉仁贍卻沒有像其他一些將領一樣,選擇棄城而走,而是更加堅定守城的決心。柴榮當然站在胡床上指揮戰鬥,劉仁贍自認箭法好,挽弓便射,這一箭差射中柴榮就只有幾步遠。柴榮也是久攻不下,竟然讓人把胡床搬到剛才劉仁贍射中的那個地方,你射吧,我就讓你射。劉仁贍又射了一箭,但還是只射在離柴榮幾步遠的地方,氣得劉仁贍把弓扔了道:“難道上天就不佑我南唐嗎?”柴榮又讓人去招降,劉仁贍一口回絕,周軍使節說道:“我們知你是忠義之人,但怎麼能讓這一城百姓和你們一起受罪。”歷來侵略者都會打這個招牌,如果最後勝了,就會被捧上天,人們就會把他們犯下的罪行慢慢忘記。而如果失敗,那他們就是可恥的侵略者,殘忍的劊子手。劉仁贍還是沒有理柴榮,接著堅守。一直從正月圍到四月,壽州城就是攻不下來。

  為了防止紫金山對壽州城的支援,柴榮決定出一偏師先把外線的軍隊給消滅。這個任務被交給了趙匡胤。

  當然這個任務本來是交給趙弘殷(趙匡胤的父親),但趙弘殷當時並不在前線,所以這前線的實際指揮者還是趙匡胤。趙匡胤所打擊的目標是在一旁策應壽州的皇甫暉、姚鳳部眾,他們號稱十五萬,駐守清流關。趙匡胤選擇的戰術是速戰,乘皇甫暉等不備,率先出戰,將其擊退,並直接殺到清流關。皇甫暉請求列陣之後再作戰,趙匡胤表示同意,等皇甫暉出陣,趙匡胤表現特別好,(當然不排除宋人往太祖臉上貼金的可能)他騎著馬直接向皇甫暉殺去,擊中皇甫暉的腦袋,皇甫暉被擒,姚鳳不知是因為不服氣硬要出戰,還是怕得不敢作戰,結果被趙匡胤一併給逮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