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參天古木掛滿松茸,熱帶雨林托舉冰川,粗藤盤折,荊棘載途。雖然萬里晴空,驕陽似火。雨林中,卻暗無天日。戰士們腳下的枯葉盈尺,不時踩出一條棲睡的毒蛇來。

  樹葉上迷彩色的旱螞蟥像蛇一樣晃頭直立,發出一片“嗖嗖”聲。要不是事先在身上塗有防蟲膏,他們早被這些螞蟥吸成無血殭屍了。就是萬分小心情況下,有的戰士一摸脖子,還能甩下一條長蛇,令人毛骨悚然。

  就在這恐怖殘酷的“死亡峽谷”,山地步兵剛毅頑強的戰鬥素質得到充份展現。剛在海拔5000米的雪線上消滅了一支印軍巡邏隊的先鋒部隊,衝下峽谷區,鑿石定繩索,飛身越過山澗,直取印度邊境指揮所。攀登、格鬥、捕俘,似山猿,如猛虎,一氣呵成,讓印軍無還手之機。

  先鋒部隊立刻在大峽谷縱深的幾處沙丘平台開闢直升機機降場,迎接主力到來。

  警戒部隊在搜索周圍的同時,也順手牽羊,用匕首飛刀取山鼠,還帶回一袋袋“狼血菜”等十幾種大峽谷可食用植物。炊事班雖然裝備先進的無煙無光灶,但仍在延長的灶溝上扎出密密的散熱孔,把紅外特徵減到最小。

  在西邊高原上,解放軍高原集群採取了堪稱世界陸戰史上驚人的大膽果斷行動──使用大型起重直升飛機,把數位化空突部隊所缺乏的裝甲運兵車、2010型主戰坦克、自行火炮和火箭炮等重裝備運到了山脈另一側的集結地。承擔此項任務的,主要是載運量接近四十噸的米─12超大型直升飛機。裝備更重坦克和裝甲車輛共有一個師的解放軍裝甲部隊於3月24日黃昏開始通過喜馬拉雅山脈。喜馬拉雅的山間道路較少,有些地段根本沒有道路,只有一些山間小路,時常需要用炸藥炸寬;道路坡度較大,平均超過45度,這些給部隊行動造成了很大困難。軍區坦克獨立團爬上3號山口就用了8個多小時,平均每小時只行進5─6公里,最後採用陡峭階段建拖車站並結合大型直升運輸機吊運才加快了步伐。

  軍區坦克獨立團從3月25日凌晨開始下山,天又下起了大雨,某些地段輪胎車輛需要牽引才能通過,搶救器材頗感不足,給部隊行動帶來了難以預料的困難。

  儘管如此,行動迅速的軍區坦克獨立團,仍於3月25日日終時占領了尼泊爾北部,打通了同西藏的陸路交通。

  3月26日,高原集群裝甲部隊的主力和集群後勤部隊便在這一地區匯合。當這支後勤部隊加油車抵近加油時,剛從平原調到高原的戰士們驚奇了:只見兩台20管群車加油車迅速“一”字排開,每台加油車上像變魔術般地伸出了20根加油管,同時為10輛坦克加油完畢,時間不超過15分鐘。

  山區飲水困難,這支後勤部隊也帶來了水質淨化車。每台每小時可淨化水2噸,河水、湖水、雨積水、澇壩水,轉眼間都能變成清冽甜水,隨時隨地滿足野戰條件下部隊需要。高原寒夜,大地墨染;百座軍帳,卻燦若星河。後勤部隊野戰拖車電站大顯身手,持續不斷地供電,使所有裝備都可滿負荷工作。

  3月27日,經過休整後的高原集群高效率地清除了印度軍隊在加德滿都地區的最後抵抗,並突入恆河平原,打開了戰役的勝利之門。高原集群裝甲部隊行動迅速,先敵搶占了喜馬拉雅山脈的各山啞口,從而避免了在山區陷入持久戰,保障了集群的主力前出到印度山地兵團的後方。這一地區的印度士兵首先看見的是大量解放軍的直升機掠過,隨後他們竟然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對面有如神助般出現了解放軍的裝甲部隊。

  由於根本未準備任何反坦克武器,印度山地部隊的士兵終於一擁而散了。甚至在解放軍占領了尼泊爾、錫金和不丹之後,印軍總部還不相信解放軍會立刻進攻印度的平原地區,難道解放軍不怕“醉氧”反應。但不管信不信,解放軍軍真的這樣做了,而且是唱著嘹亮的軍歌從後面追擊向南逃跑的印度士兵們。解放軍第十五、二十六數位化空突集團軍的先頭部隊3月28日已出現在新德里的郊外。

  站在總參作戰值班室內的薛皓簡又把目光投向緬甸,那是解放軍東部集群的進攻出發地,匯集著第一、十六、二十七和三十九集團軍及陸戰第七師,是攻印解放軍的裝甲部隊的主力。讓薛皓簡最擔心的是提前來臨的雨季已使一些乾涸的河床變成洶湧的急流,如果解放軍不能在雨季高潮到來之前迅速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就不得不面臨一場僵持戰。另外印軍總部把在親敦江以西沿邊境進行防禦的部隊,撤至英帕爾附近高地上來組織防禦。他們的意圖很明顯,認為這樣一來就會使戰場遠離解放軍進攻部隊的後勤基地,解放軍不僅要被迫背靠著寬闊的親敦江作戰,而且還得完全依賴很不安全的叢林運輸線。

  但這裡戰局的第一天便使薛皓簡的這些擔心變為多餘。第一集團軍和陸戰第七師沿著原緬孟濱海公路的助攻第一天便拿下了吉大港,又馬不停蹄地卷向達卡。主攻的第十六、二十七和三十九集團軍更不含糊,第一天就達成了計劃三天完成的目標──攻占戰略要地英帕爾。英帕爾是東印度的主要邊境城市,位于吉大港通往阿薩姆邦的交通幹線上。該城周圍是曼尼普爾山脈,近郊是長65公里、寬32公里的英帕爾平原。為實現控制緬甸的迷夢,印度把這裡便成一個巨大的軍事基地。英帕爾平原上,遍布著大型由竹子和蘆葦編成“巴沙”營房、醫院、軍械工廠、彈藥庫、機場以及飛彈基地等各種大型設施,從各基地中間穿過的瀝青公路構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