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不會的,不會的。”
“我也是這麼認為的,不過,是否向總部……”
黃先生臉色不悅地說:“好的,我會向公司總部如實反映的。”他站起身來,表示談話結束。
吉明到其他幾間屋子裡串了一下,同各屋的人寒暄了幾句。他在MSD總共幹了8年,5年是在南亞,3年是在中國。但他一直在各地跑單幫,在這兒並沒有他的辦公桌,與總部的職員們大都是工作上的泛泛之交,只有從韓國來的朴女士同他多交談了一會兒,告訴他,他的妻子打電話到這兒問過他的去向。
回到下榻的天倫飯店,他首先給常力鴻掛了電話,常力鴻說他剛從田裡回來,在那片死麥區之外把麥子拔光,建立了一圈寬一百米的隔離環帶。他說原先曾考慮把這個情況先壓幾天,等MSD的回音,但最終還是向上級反映了,因為這個責任太重!北京的專家們馬上就到。他的語氣聽起來很疲憊,帶著焦灼,透著隱隱的恐懼。吉明真的不理解他何以如此—他所說的那種危險畢竟是很渺茫的,死麥與自殺基因有關的可能也是微乎其微的。吉明安慰了他,許諾一定要加緊催促那個“二鬼子”。
隨後他撥通了舊金山新家的電話,妻子說話的聲音帶著睡意,看來正在睡午覺,移民到美國後,妻子沒有改掉這個中國的習慣。這也難怪,她的英語不行,到現在還沒找到工作,整天在家裡閒得發慌。妻子說,她已經找到兩個會說中國話的華人街坊,太悶了就開車去聊一會兒。“我在努力學英語,小凱—我一直叫不慣兒子的英文名字—一直在教我。不過我太笨,學得太慢了。”停了一會兒,她忽然冒出一句,“有時我琢磨,我巴巴地跑到美國來蹲軟監,到底是圖個啥喲。”
吉明只好好言好語地安慰一番,說:“再過兩個月就會習慣的。這樣吧,我準備提前回美國休年假,三天就會到家的。好嗎?不要胡思亂想,吻你。”
常力鴻每晚一個電話催促。吉明雖然心急如焚,也不敢過分催促黃先生。他問過兩次,黃先生都說:馬上馬上。到第三天,黃先生才把電話打到天倫飯店,說,已經向本部反映過了,公司認為不存在你說的那種可能,不必派人來實地考察。
吉明大失所望。他心裡懷疑這傢伙是否真的向公司反映過,或者是否反映得太輕描淡寫。他不想再追問下去,作為下級,再苦苦追逼下去就逾線了。但想起常力鴻那副苦核桃般的表情,實在不忍心拿這番話去搪塞他。他只好硬起頭皮,小心翼翼地說:
“黃先生,正好我該回美國度年假,是否由我去向總部當面反映一次。我知道這是多餘的小心,但……”
黃先生很客氣地說:“請便。當然,多出的路費由你自己負擔。”說完啪地掛了電話。吉明對著聽筒愣了半晌,才破口大罵:
“你媽個二鬼子,狗仗人勢的東西!”
拿久已不用的國罵發泄一番,吉明心裡才多少暢快了一些。第二天,他向常力鴻最後通報了情況,便坐上去美國的班機。到美國後,他沒有先回舊金山,而是直奔MSD公司所在地Z市。不過,由於心緒不寧,他竟然忘了今天恰好是星期天。他只好先找一個中國人開的小旅店住下。這家旅店實際是一套民居,老闆娘把多餘的二樓房屋出租,屋內還有廚房和全套的廚具。住宿費很便宜,每天二十五美元,還包括早晚兩頓的免費飯菜—當然,都是大米粥、四川榨菜之類極簡單的中國飯菜。老闆娘是大陸來的,辦了這家號稱“西方招待所”的小旅店,專門招攬剛到美國、經濟比較窘迫的中國人。這兩年,吉明的錢包已經略微鼓脹了一點兒,不過他仍然不改往日的節儉習慣。
飯後無事,吉明便出去閒逛。這兒教堂林立,常常隔一個街區就露出一個教堂的尖頂。才到美國時,吉明曾為此驚奇過。他想,被這麼多教堂所淨化了的美國先人,怎麼可能建立起歷史上最醜惡的黑奴制度?話說回來,也可能正是由於教堂的淨化,美國人才終於和這些罪惡告別?
他忽然止住腳步。他聽到教堂里正在高唱“哈利路亞”。這是聖誕頌歌《彌賽亞》的第二部分《受難與得勝》的結尾曲,是全曲的高潮。哈利路亞!哈利路亞!氣勢磅礴的樂聲灌進他的心靈……
他的回憶又回到起點。上帝向他走來,苦核桃似的中國老農的臉膛,上面刻著真誠的驚愕和痛楚……
第二天,萊斯·馬丁再次來到MSD大樓。大樓門口被炸壞的門廊已經修復,崩飛的大理石用生物膠仔細地粘好,精心填補打磨,幾乎沒留下什麼痕跡。不過馬丁還是站在門口憑弔了一番。就在昨天,一輛汽車還在這兒兇猛地燃燒呢。
秘書是個風韻猶存的半老徐娘,她禮貌地說,戴斯先生正在恭候,但他很忙,請不要超過10分鐘時間。馬丁笑著說,請放心,10分鐘足夠了。
戴斯的辦公室很氣派,面積很大,正面是一排巨大的落地長窗,Z市風光盡收眼底。戴斯先生埋首於一張巨大的楠木辦公桌後,一面不停手地揮寫著,一面說:“請坐,我馬上就完。”
戴斯實在不願在這個時刻見這位尖口利舌的記者,肯定這是一次困難的談話,但他無法拒絕。這傢伙不是那麼容易打發的。在戴斯埋首寫字時,馬丁怡然坐在對面的轉椅上,略帶譏諷地看著戴斯忙碌—他完全明白這只是一種做派。當戴斯終於停筆時,馬丁笑嘻嘻地說:“我已經等了3分鐘,請問這3分鐘可以從會客的10分鐘限制中扣除嗎?”
“我也是這麼認為的,不過,是否向總部……”
黃先生臉色不悅地說:“好的,我會向公司總部如實反映的。”他站起身來,表示談話結束。
吉明到其他幾間屋子裡串了一下,同各屋的人寒暄了幾句。他在MSD總共幹了8年,5年是在南亞,3年是在中國。但他一直在各地跑單幫,在這兒並沒有他的辦公桌,與總部的職員們大都是工作上的泛泛之交,只有從韓國來的朴女士同他多交談了一會兒,告訴他,他的妻子打電話到這兒問過他的去向。
回到下榻的天倫飯店,他首先給常力鴻掛了電話,常力鴻說他剛從田裡回來,在那片死麥區之外把麥子拔光,建立了一圈寬一百米的隔離環帶。他說原先曾考慮把這個情況先壓幾天,等MSD的回音,但最終還是向上級反映了,因為這個責任太重!北京的專家們馬上就到。他的語氣聽起來很疲憊,帶著焦灼,透著隱隱的恐懼。吉明真的不理解他何以如此—他所說的那種危險畢竟是很渺茫的,死麥與自殺基因有關的可能也是微乎其微的。吉明安慰了他,許諾一定要加緊催促那個“二鬼子”。
隨後他撥通了舊金山新家的電話,妻子說話的聲音帶著睡意,看來正在睡午覺,移民到美國後,妻子沒有改掉這個中國的習慣。這也難怪,她的英語不行,到現在還沒找到工作,整天在家裡閒得發慌。妻子說,她已經找到兩個會說中國話的華人街坊,太悶了就開車去聊一會兒。“我在努力學英語,小凱—我一直叫不慣兒子的英文名字—一直在教我。不過我太笨,學得太慢了。”停了一會兒,她忽然冒出一句,“有時我琢磨,我巴巴地跑到美國來蹲軟監,到底是圖個啥喲。”
吉明只好好言好語地安慰一番,說:“再過兩個月就會習慣的。這樣吧,我準備提前回美國休年假,三天就會到家的。好嗎?不要胡思亂想,吻你。”
常力鴻每晚一個電話催促。吉明雖然心急如焚,也不敢過分催促黃先生。他問過兩次,黃先生都說:馬上馬上。到第三天,黃先生才把電話打到天倫飯店,說,已經向本部反映過了,公司認為不存在你說的那種可能,不必派人來實地考察。
吉明大失所望。他心裡懷疑這傢伙是否真的向公司反映過,或者是否反映得太輕描淡寫。他不想再追問下去,作為下級,再苦苦追逼下去就逾線了。但想起常力鴻那副苦核桃般的表情,實在不忍心拿這番話去搪塞他。他只好硬起頭皮,小心翼翼地說:
“黃先生,正好我該回美國度年假,是否由我去向總部當面反映一次。我知道這是多餘的小心,但……”
黃先生很客氣地說:“請便。當然,多出的路費由你自己負擔。”說完啪地掛了電話。吉明對著聽筒愣了半晌,才破口大罵:
“你媽個二鬼子,狗仗人勢的東西!”
拿久已不用的國罵發泄一番,吉明心裡才多少暢快了一些。第二天,他向常力鴻最後通報了情況,便坐上去美國的班機。到美國後,他沒有先回舊金山,而是直奔MSD公司所在地Z市。不過,由於心緒不寧,他竟然忘了今天恰好是星期天。他只好先找一個中國人開的小旅店住下。這家旅店實際是一套民居,老闆娘把多餘的二樓房屋出租,屋內還有廚房和全套的廚具。住宿費很便宜,每天二十五美元,還包括早晚兩頓的免費飯菜—當然,都是大米粥、四川榨菜之類極簡單的中國飯菜。老闆娘是大陸來的,辦了這家號稱“西方招待所”的小旅店,專門招攬剛到美國、經濟比較窘迫的中國人。這兩年,吉明的錢包已經略微鼓脹了一點兒,不過他仍然不改往日的節儉習慣。
飯後無事,吉明便出去閒逛。這兒教堂林立,常常隔一個街區就露出一個教堂的尖頂。才到美國時,吉明曾為此驚奇過。他想,被這麼多教堂所淨化了的美國先人,怎麼可能建立起歷史上最醜惡的黑奴制度?話說回來,也可能正是由於教堂的淨化,美國人才終於和這些罪惡告別?
他忽然止住腳步。他聽到教堂里正在高唱“哈利路亞”。這是聖誕頌歌《彌賽亞》的第二部分《受難與得勝》的結尾曲,是全曲的高潮。哈利路亞!哈利路亞!氣勢磅礴的樂聲灌進他的心靈……
他的回憶又回到起點。上帝向他走來,苦核桃似的中國老農的臉膛,上面刻著真誠的驚愕和痛楚……
第二天,萊斯·馬丁再次來到MSD大樓。大樓門口被炸壞的門廊已經修復,崩飛的大理石用生物膠仔細地粘好,精心填補打磨,幾乎沒留下什麼痕跡。不過馬丁還是站在門口憑弔了一番。就在昨天,一輛汽車還在這兒兇猛地燃燒呢。
秘書是個風韻猶存的半老徐娘,她禮貌地說,戴斯先生正在恭候,但他很忙,請不要超過10分鐘時間。馬丁笑著說,請放心,10分鐘足夠了。
戴斯的辦公室很氣派,面積很大,正面是一排巨大的落地長窗,Z市風光盡收眼底。戴斯先生埋首於一張巨大的楠木辦公桌後,一面不停手地揮寫著,一面說:“請坐,我馬上就完。”
戴斯實在不願在這個時刻見這位尖口利舌的記者,肯定這是一次困難的談話,但他無法拒絕。這傢伙不是那麼容易打發的。在戴斯埋首寫字時,馬丁怡然坐在對面的轉椅上,略帶譏諷地看著戴斯忙碌—他完全明白這只是一種做派。當戴斯終於停筆時,馬丁笑嘻嘻地說:“我已經等了3分鐘,請問這3分鐘可以從會客的10分鐘限制中扣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