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5頁
相比曹俁等人,狄青這次卻沒有去古北口,因為他有另外的任務,按照這次攻打遼國的計劃,大宋將從鎮州和古北口兩個方向出兵,其中曹俁等人率兵十萬,從古北口出兵,他們也是攻打遼國的主力,畢竟古北口距離中京最近,如果戰事順利的話,也許一兩個月就能殺到中京城下。
而另一支從鎮州出兵的大軍卻只是輔助,這次大軍主要由騎兵組成,也就是狄青之前操練的那三萬騎兵,他們的任務就是以儘快的速度衝破遼軍在西北的防線,威脅遼國上京,甚至必要之時堵住遼國貴族逃竄的方向,從而徹底的消滅掉遼國的契丹貴族。
想到自己的任務,狄青也不由得長長的出了口氣,說起來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獨自領兵了,之前他就指揮著海軍滅掉了李朝,也正是這份戰功,才讓朝廷將這份重任交給了他。
不過相比李朝那種小國,遼國卻是個可怕的龐然大物,這也讓狄青有些緊張,哪怕他們這邊不是主功的方向,甚至主要只是牽制遼國的兵力,但他的任務依然極重,如果他這邊有什麼差錯的話,很可能會連累到曹俁他們的主力大軍,因此他這段時間也不敢有絲毫的大意。
對於這次攻打遼國,狄青也給自己制定了一個可行的計劃,那就是以快打快,所以他這次選擇的全都是騎兵,到時他將率領著這支騎兵以尖刀之勢直插遼國的腹心,儘量以最快的速度殺到上京或中京,甚至與曹俁的大軍匯合,而這種戰略也得到了朝廷的認可。
當然了,這種以快打快的計劃也不少的缺點,比如因為全都是騎兵,而且行軍速度又快,補給肯定跟不上,到時只能就食於敵,另外還可能面臨著遼軍的圍剿,一不小心就可能全軍覆沒。
不過這種戰法也有很大的優點,第一就是速度快,在遼軍反應之前可以取得最大的戰果,另外也能吸引更多的遼軍,從而給主力大軍減輕壓力,只要曹俁他們能順利的殺到中京城下,到時外部的遼軍肯定會收縮防線,他們身上的壓力也就輕多了。
想到這次出兵的計劃,狄青也不由得露出謹慎的表情,甚至從頭到尾再次整個計劃仔細的考慮了一遍,而在府中之後,他也在沙盤上多次演練,儘量將可能出現的情況全都考慮到,畢竟這一戰不但關係到他個人的榮辱,同時也關係到十幾萬將士的生死,以及大宋的未來。
就在狄青在鎮州操練將士之時,曹俁等人也日夜兼程的趕到古北口,上次他們就是在這裡大敗遼軍,使得宋遼兩國之間的形式逆轉,這麼多年過去了,古北口也變化巨大,當年小小的瓮城已經擴展成一道雄關,兩側的長城也已經修復,說起來這也多虧了當年的遼國戰俘,也正是有了這幫免費的勞力,長城才會在短短數年時間就恢復了當年的光彩,甚至比之前更加雄壯。
而在曹俁他們趕來之時,十萬大軍也已經調集完畢,各部將領也同樣是日夜操練,相比上次攻打燕雲需要保密,這次大宋攻打遼國卻是大張旗鼓,遼國那邊也早已經得到消息,邊境也同樣陣列大軍。
現在早已經不是當年,當年攻打燕雲時,遼國上下都十分大意,根本沒想過大宋會主動出兵,所以才被大宋打了個措手不及,而現在遼國卻一直緊盯著大宋,十萬大軍的調集根本瞞不過遼國的耳目,索性還不如直接公開。
事實上狄青那邊同樣是大張旗鼓,兩邊的大軍都做出進攻的姿態,這反而讓遼國顧此失彼,甚至搞不清楚宋軍的主攻方向。
第七百五十八章 趙禎的試探
東京汴梁,五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這五年裡東京城人口大增,使得整個京城也更加的繁華,但人口太多也導致城內太過擁擠,無奈之下只能向外擴張,這也使得京城原來的城牆外也變成了居住區,甚至周圍還多了幾個衛星城,而去年經過統計,京城的長住人口已經將近兩百萬。
臨近八月,京城也已經進入秋高氣爽的天氣,李璋吃過早飯來到自己的小花園,拿著水壺給花園裡的花草澆水,渡過了酷暑之後,這些花草也迎來一個新的生長季節,特別是東京城特有的各種菊花,正是開的正旺的時節,最重要的是這個時代菊花這個詞還十分的純潔,不像後世帶上了太多的污染。
自從呂夷簡去世前給了李璋警示之後,這幾年李璋也徹底的從朝堂中脫身,甚至連醫學院也交給了別人打理,自己大部分時間都呆在家中,或是養養花草,或是去給孩子們上幾節課,日子也過的十分的悠閒。
對於李璋這種離開朝堂的舉動,趙禎剛開始也十分的不解,雖然他已經成長為一個合適的帝王,但對李璋還是十分依賴的,遇到一些難以決定的事情時,也習慣的找李璋商量,可是現在李璋卻不願意再參與到朝堂之中,這讓趙禎也十分的難受。
不過後來李璋特地找趙禎聊了幾次,表明自己想要休息幾年的想法,特別是前些年他有太多的事情要忙,根本沒有時間陪家人,而家人在李璋心中則占據著一個十分重要的位置。
趙禎與李璋一起長大,自然知道家人在李璋心中的地位,而且他也知道,自從他登基之後,李璋幾乎是為他操盡了心,當年劉娥在世時要與劉娥周旋,後來他親政後,李璋又要耗盡心思的幫他推動大宋的發展,可以說大宋有現在的盛況,李璋要占一半的功勞。
而另一支從鎮州出兵的大軍卻只是輔助,這次大軍主要由騎兵組成,也就是狄青之前操練的那三萬騎兵,他們的任務就是以儘快的速度衝破遼軍在西北的防線,威脅遼國上京,甚至必要之時堵住遼國貴族逃竄的方向,從而徹底的消滅掉遼國的契丹貴族。
想到自己的任務,狄青也不由得長長的出了口氣,說起來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獨自領兵了,之前他就指揮著海軍滅掉了李朝,也正是這份戰功,才讓朝廷將這份重任交給了他。
不過相比李朝那種小國,遼國卻是個可怕的龐然大物,這也讓狄青有些緊張,哪怕他們這邊不是主功的方向,甚至主要只是牽制遼國的兵力,但他的任務依然極重,如果他這邊有什麼差錯的話,很可能會連累到曹俁他們的主力大軍,因此他這段時間也不敢有絲毫的大意。
對於這次攻打遼國,狄青也給自己制定了一個可行的計劃,那就是以快打快,所以他這次選擇的全都是騎兵,到時他將率領著這支騎兵以尖刀之勢直插遼國的腹心,儘量以最快的速度殺到上京或中京,甚至與曹俁的大軍匯合,而這種戰略也得到了朝廷的認可。
當然了,這種以快打快的計劃也不少的缺點,比如因為全都是騎兵,而且行軍速度又快,補給肯定跟不上,到時只能就食於敵,另外還可能面臨著遼軍的圍剿,一不小心就可能全軍覆沒。
不過這種戰法也有很大的優點,第一就是速度快,在遼軍反應之前可以取得最大的戰果,另外也能吸引更多的遼軍,從而給主力大軍減輕壓力,只要曹俁他們能順利的殺到中京城下,到時外部的遼軍肯定會收縮防線,他們身上的壓力也就輕多了。
想到這次出兵的計劃,狄青也不由得露出謹慎的表情,甚至從頭到尾再次整個計劃仔細的考慮了一遍,而在府中之後,他也在沙盤上多次演練,儘量將可能出現的情況全都考慮到,畢竟這一戰不但關係到他個人的榮辱,同時也關係到十幾萬將士的生死,以及大宋的未來。
就在狄青在鎮州操練將士之時,曹俁等人也日夜兼程的趕到古北口,上次他們就是在這裡大敗遼軍,使得宋遼兩國之間的形式逆轉,這麼多年過去了,古北口也變化巨大,當年小小的瓮城已經擴展成一道雄關,兩側的長城也已經修復,說起來這也多虧了當年的遼國戰俘,也正是有了這幫免費的勞力,長城才會在短短數年時間就恢復了當年的光彩,甚至比之前更加雄壯。
而在曹俁他們趕來之時,十萬大軍也已經調集完畢,各部將領也同樣是日夜操練,相比上次攻打燕雲需要保密,這次大宋攻打遼國卻是大張旗鼓,遼國那邊也早已經得到消息,邊境也同樣陣列大軍。
現在早已經不是當年,當年攻打燕雲時,遼國上下都十分大意,根本沒想過大宋會主動出兵,所以才被大宋打了個措手不及,而現在遼國卻一直緊盯著大宋,十萬大軍的調集根本瞞不過遼國的耳目,索性還不如直接公開。
事實上狄青那邊同樣是大張旗鼓,兩邊的大軍都做出進攻的姿態,這反而讓遼國顧此失彼,甚至搞不清楚宋軍的主攻方向。
第七百五十八章 趙禎的試探
東京汴梁,五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這五年裡東京城人口大增,使得整個京城也更加的繁華,但人口太多也導致城內太過擁擠,無奈之下只能向外擴張,這也使得京城原來的城牆外也變成了居住區,甚至周圍還多了幾個衛星城,而去年經過統計,京城的長住人口已經將近兩百萬。
臨近八月,京城也已經進入秋高氣爽的天氣,李璋吃過早飯來到自己的小花園,拿著水壺給花園裡的花草澆水,渡過了酷暑之後,這些花草也迎來一個新的生長季節,特別是東京城特有的各種菊花,正是開的正旺的時節,最重要的是這個時代菊花這個詞還十分的純潔,不像後世帶上了太多的污染。
自從呂夷簡去世前給了李璋警示之後,這幾年李璋也徹底的從朝堂中脫身,甚至連醫學院也交給了別人打理,自己大部分時間都呆在家中,或是養養花草,或是去給孩子們上幾節課,日子也過的十分的悠閒。
對於李璋這種離開朝堂的舉動,趙禎剛開始也十分的不解,雖然他已經成長為一個合適的帝王,但對李璋還是十分依賴的,遇到一些難以決定的事情時,也習慣的找李璋商量,可是現在李璋卻不願意再參與到朝堂之中,這讓趙禎也十分的難受。
不過後來李璋特地找趙禎聊了幾次,表明自己想要休息幾年的想法,特別是前些年他有太多的事情要忙,根本沒有時間陪家人,而家人在李璋心中則占據著一個十分重要的位置。
趙禎與李璋一起長大,自然知道家人在李璋心中的地位,而且他也知道,自從他登基之後,李璋幾乎是為他操盡了心,當年劉娥在世時要與劉娥周旋,後來他親政後,李璋又要耗盡心思的幫他推動大宋的發展,可以說大宋有現在的盛況,李璋要占一半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