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
此情此景使我想起就好像坐在一塊巨大的山石頂上,極目望去,令人心弛神往處,兩股激流匯成一條洶湧澎湃的大河。跳板就要放下,水兵們即將衝下艦去尋找自己的家人。頃刻之間,兩股人群就會匯成一團,歡呼雀躍,仿佛在那感情河流的交匯處形成的一道旋渦。這一時刻的力量在於它的期待,而跳板就像是一道將兩股支流攔起並分隔開來的閘門。然而,沒有任何屏障可將這兩股人群真正隔開。7 個月來,這兩股急流一直在相互簇涌著,而此刻正在航母與碼頭之間相互激起陣陣浪花。這一氣氛真是神奇,希望、恐懼、驕傲和愛情處處迴蕩,構成了一個只有人間天堂才會有的時刻。
碼頭上一支樂隊正奏著軍樂,號聲在清晨靜謐的空氣里回藹。碼頭上的每張面孔都欣喜若狂。過去7 個月裡的擔憂與恐懼已被喜悅的激流沖盪得一乾二淨。我感到自己被碼頭上的情緒浸透了。此情此景我從未經歷過,因為愛與友情不分彼此,一起向“中途島”號上我們所有的人湧來。這是我從未經歷過的也很可能將來再不會經歷的最真誠和最感人的歡迎戰鬥歸來的場面。
飛行甲板上的揚聲器響了:“全體立正,敬禮!”軍官和水兵們迅速立正,向碼頭上一面巨大的、迎風飄揚的美國國旗致敬。這時,碼頭上的樂隊開始奏美國國歌。我們全體人員站在艦舷邊,彎曲右臂,舉手齊眉。我檢查了一下自己的姿勢,保證自己的敬禮姿勢完全符合美國海軍陸戰隊參謀軍士馬西教我的標準。我的脊樑上升起一股每當聽見國歌時感到的振奮激流。國歌那熟悉的音符迎接我們每個人勝利歸來。我的眼睛左右打量著長長隊列中的人們,看見有的水兵正吟唱著大家都銘刻在心的歌詞。對於我來講,現在終於大功告成。
後記
我從“中途島”號航空母艦發出的一些信中,曾邀請艾麗絲在法學院二三年級之間的假期里前來日本與我一起共度即將來臨的夏季。艾麗絲認為,我倆共處的時間實際上才只有72小時,因此狡黠地建議在我們決定夏天如何過之前,我先回康乃狄克州休幾個星期的假。我同意了這個合理建議,並安排5 月份離開中隊休假3 周,希望其間能夠說服艾麗絲6 月份與我一起回日本旅遊。這顯然是一場考驗,剛剛打贏了一場戰爭,我感到自己完全有勇氣迎接這一挑戰。這對我倆來說都是一場考驗,看看在比5 個月前那個令人難以忘懷的感恩節周末更長的時間裡,我們相伴到底能有多麼愉快。
1991年5 月14日,我抵達紐約的拉瓜迪亞機場,艾麗絲前來迎接。那天天氣很熱,她上身穿一件白色棉布襯衫,下身著一條粉紅色短褲,她那被日光曬得黝紅的手臂和雙腿顯得格外醒目。儘管我們上次會面以來5 個月過去了,但我們馬上意識到我們之間的感情火花不僅依然存在,而且已經燃成熊熊烈焰。可能是因為我們在信中互相傾訴得太多,因此首次重逢時竟有點訥言,但我們又知道這完全沒有必要。在進港大門口,我們的親吻緊張短暫,好像是因為有點太激動了。
艾麗絲與我整日廝守,探訪朋友和家人,參加為我舉行的歡迎歸來的聚會。我倆甚至還偷偷溜出去到阿迪朗達克玩了幾天。我的父母專門為我舉行了一個盛大的歡迎歸來聚會。我受到的接待簡直讓人感到受寵若驚。我曾在觀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節目時聽說美國這一次真正團結起來了,成為駐海灣部隊的堅強後盾。但親自耳聞目睹之,感受之,握著那些真心感激著我們所作所為的人們的手,使我真正體會到了這種支持。我感到非常自豪,因為自己參加了一場對美國的民族意識來講有百益而無一害的偉大壯舉。我相信海灣戰爭重新燃起了我們的人民和軍隊之間的那種摯愛,因為我深深地愛著我的國家和軍隊,所以我感到無比幸福。3 周的時間轉眼即逝,不過經過多次長時間的散步、商談和相伴至深夜,艾麗絲終於決定去日本看看。
6 月,我們一起飛回日本。一個月後,我倆在7 月4 日國慶節這個長長的周末里到京都旅遊了一番。在一個月色明媚的夜晚,於琵琶湖畔,我單膝跪地正式向艾麗絲求婚,她應允了。我倆立即將婚期定在1992年9 月底,即14個月後,婚禮將在她從法學院畢業,通過律師考試,以及我剩下的6 個月的海外值勤結束後舉行。
出海參加沙漠風暴行動是“中途島”號航母最後一次戰鬥巡航,因此令人依依不捨的是我們艦載機聯隊得找一個新家。海軍決定“獨立”號取代“中途島”號作為美國在日本前沿的部署航母。因此1991年9 月,“中途島”號載著第5 艦載機聯隊駛出了橫須賀港,最後一次前往珍珠港。我們在那裡與“獨立”號及其艦載機聯隊相遇並互換了航母。第5 艦載機聯隊保留了番號,但機種編成迥然不同。我們撤消了1 個“入侵者”中隊和1 個“大黃蜂”中隊,新編入了2 個“雄貓”中隊和1 個S-3 “海盜”飛機中隊。對我們這些在沙漠風暴行動期間乘“中途島”號航母參戰的人來講,換航母令人難受。在我們心中,任何航空母艦都不可能取代“中途島”號那神奇的力量。
儘管在“中途島”號上降落很難,但她具有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在她上面服役的水兵都知道這艘巨大的戰艦上存在一種魔力,這股魔力給水兵和飛行員灌注了這樣一種信念:即我們可以心想事成,無論是在不到6 分鐘的時間裡為一架緊急降落的飛機騰空甲板,還是在僅僅5 天的時間裡為飛行甲板重鋪一層防滑塗料,對”中途島”號航母及其全體官兵來講,沒有應付不了的巨大挑戰。這艘航空母艦離開了珍珠港,駛向美國的西海岸,她將在那裡退役並最終被拆卸。
碼頭上一支樂隊正奏著軍樂,號聲在清晨靜謐的空氣里回藹。碼頭上的每張面孔都欣喜若狂。過去7 個月裡的擔憂與恐懼已被喜悅的激流沖盪得一乾二淨。我感到自己被碼頭上的情緒浸透了。此情此景我從未經歷過,因為愛與友情不分彼此,一起向“中途島”號上我們所有的人湧來。這是我從未經歷過的也很可能將來再不會經歷的最真誠和最感人的歡迎戰鬥歸來的場面。
飛行甲板上的揚聲器響了:“全體立正,敬禮!”軍官和水兵們迅速立正,向碼頭上一面巨大的、迎風飄揚的美國國旗致敬。這時,碼頭上的樂隊開始奏美國國歌。我們全體人員站在艦舷邊,彎曲右臂,舉手齊眉。我檢查了一下自己的姿勢,保證自己的敬禮姿勢完全符合美國海軍陸戰隊參謀軍士馬西教我的標準。我的脊樑上升起一股每當聽見國歌時感到的振奮激流。國歌那熟悉的音符迎接我們每個人勝利歸來。我的眼睛左右打量著長長隊列中的人們,看見有的水兵正吟唱著大家都銘刻在心的歌詞。對於我來講,現在終於大功告成。
後記
我從“中途島”號航空母艦發出的一些信中,曾邀請艾麗絲在法學院二三年級之間的假期里前來日本與我一起共度即將來臨的夏季。艾麗絲認為,我倆共處的時間實際上才只有72小時,因此狡黠地建議在我們決定夏天如何過之前,我先回康乃狄克州休幾個星期的假。我同意了這個合理建議,並安排5 月份離開中隊休假3 周,希望其間能夠說服艾麗絲6 月份與我一起回日本旅遊。這顯然是一場考驗,剛剛打贏了一場戰爭,我感到自己完全有勇氣迎接這一挑戰。這對我倆來說都是一場考驗,看看在比5 個月前那個令人難以忘懷的感恩節周末更長的時間裡,我們相伴到底能有多麼愉快。
1991年5 月14日,我抵達紐約的拉瓜迪亞機場,艾麗絲前來迎接。那天天氣很熱,她上身穿一件白色棉布襯衫,下身著一條粉紅色短褲,她那被日光曬得黝紅的手臂和雙腿顯得格外醒目。儘管我們上次會面以來5 個月過去了,但我們馬上意識到我們之間的感情火花不僅依然存在,而且已經燃成熊熊烈焰。可能是因為我們在信中互相傾訴得太多,因此首次重逢時竟有點訥言,但我們又知道這完全沒有必要。在進港大門口,我們的親吻緊張短暫,好像是因為有點太激動了。
艾麗絲與我整日廝守,探訪朋友和家人,參加為我舉行的歡迎歸來的聚會。我倆甚至還偷偷溜出去到阿迪朗達克玩了幾天。我的父母專門為我舉行了一個盛大的歡迎歸來聚會。我受到的接待簡直讓人感到受寵若驚。我曾在觀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節目時聽說美國這一次真正團結起來了,成為駐海灣部隊的堅強後盾。但親自耳聞目睹之,感受之,握著那些真心感激著我們所作所為的人們的手,使我真正體會到了這種支持。我感到非常自豪,因為自己參加了一場對美國的民族意識來講有百益而無一害的偉大壯舉。我相信海灣戰爭重新燃起了我們的人民和軍隊之間的那種摯愛,因為我深深地愛著我的國家和軍隊,所以我感到無比幸福。3 周的時間轉眼即逝,不過經過多次長時間的散步、商談和相伴至深夜,艾麗絲終於決定去日本看看。
6 月,我們一起飛回日本。一個月後,我倆在7 月4 日國慶節這個長長的周末里到京都旅遊了一番。在一個月色明媚的夜晚,於琵琶湖畔,我單膝跪地正式向艾麗絲求婚,她應允了。我倆立即將婚期定在1992年9 月底,即14個月後,婚禮將在她從法學院畢業,通過律師考試,以及我剩下的6 個月的海外值勤結束後舉行。
出海參加沙漠風暴行動是“中途島”號航母最後一次戰鬥巡航,因此令人依依不捨的是我們艦載機聯隊得找一個新家。海軍決定“獨立”號取代“中途島”號作為美國在日本前沿的部署航母。因此1991年9 月,“中途島”號載著第5 艦載機聯隊駛出了橫須賀港,最後一次前往珍珠港。我們在那裡與“獨立”號及其艦載機聯隊相遇並互換了航母。第5 艦載機聯隊保留了番號,但機種編成迥然不同。我們撤消了1 個“入侵者”中隊和1 個“大黃蜂”中隊,新編入了2 個“雄貓”中隊和1 個S-3 “海盜”飛機中隊。對我們這些在沙漠風暴行動期間乘“中途島”號航母參戰的人來講,換航母令人難受。在我們心中,任何航空母艦都不可能取代“中途島”號那神奇的力量。
儘管在“中途島”號上降落很難,但她具有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在她上面服役的水兵都知道這艘巨大的戰艦上存在一種魔力,這股魔力給水兵和飛行員灌注了這樣一種信念:即我們可以心想事成,無論是在不到6 分鐘的時間裡為一架緊急降落的飛機騰空甲板,還是在僅僅5 天的時間裡為飛行甲板重鋪一層防滑塗料,對”中途島”號航母及其全體官兵來講,沒有應付不了的巨大挑戰。這艘航空母艦離開了珍珠港,駛向美國的西海岸,她將在那裡退役並最終被拆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