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婉兒有些意外,只呆了兩秒,一把奪過他手裡的包子,小拇指迅速勾住了暮擎唯一的小指“君子一諾千金。”
暮擎呆愣了片刻,與沁兒初遇時,因為《青凝》的事,他也說過同樣的話。
他苦笑著連連點頭。
……
兩月後,兩人一直沿著哈密的商路往亦力把里方向行走。
自那日暮擎尋死,每當他長久沉默時,婉兒便會怕他又拋下自己。暮擎因為行走不便,心裡煩悶,有時半天都說不上幾句話。婉兒就惶恐的拽著他衣袖問“你會一直帶著我吧?”
極目北望,高峻的天山雲霧繚繞,白雪皚皚。
暮擎顫抖著唇,一陣沉默。
他拿出懷裡的簫把看,試著用一隻手吹奏,幾次三番,終不成曲,氣急的把簫扔到了坡下。然後飛快的跛著腿朝前走。
婉兒在敦煌時聽過暮擎吹奏《青凝》,曲子婉轉清悅透著纏綿。小小的她覺得他深情吹奏的樣子,極是好看。受傷後暮擎也時常會拿出簫來摩挲,只是神情一派哀切和不舍,讓她頓覺心疼。這一次他的段哥哥一副氣急的模樣。
婉兒忙跑回去撿簫,折回來,暮擎已經一個人走出很遠,她只好飛快的邁著小短腿追趕。不小心摔了一跤,委屈的眼淚不住的落下,邊哭邊淒淒的喊著“段哥哥!”
暮擎停下腳步,回頭看,只見她手裡攥著簫,瑩白的臉上鼻頭泛紅,皮膚有些皸裂,眼角掛著淚珠,神情卻透著倔強。“你答應我了,一定會帶我找到舅父的,君子不能言而無信。”
“我會的。”暮擎沉聲道,跛著腿朝前走去。婉兒聞言破涕為笑,連忙上前拉住他左邊空空的袖口。
晚上,圍坐在篝火旁,暮擎看著她津津有味的吃著囊餅,孩子氣的臉上全無憂愁,心情也變得明朗。他溫聲問“婉兒,你想不想學吹簫?”婉兒被火烤的紅紅的小臉,笑的喜氣洋洋“好呀,我以後會吹得跟你一樣好聽。”
作者有話要說: 終於等到這一刻……又改了一次
☆、漫漫等待
第十四章漫漫等待
沁兒背著竹簍獨自立在石橋上良久,望著夕陽餘暉下,小婉河水隱沒在白牆黑瓦的屋舍之間,心裡有種蒼涼的悲愴。她輕撫耳畔的碎發,仿佛那日和暮擎分別時的柳絮還在。
她緩緩下了石橋,空洞的望著前方,深一腳淺一腳的朝渡口走。暮擎的面容在歲月中變得模糊,可記憶中他們的嬉笑,他們的許諾,他的一言一語,在時光堆疊中,愈發的深刻。
那年仲秋天涼,及笄禮成,沒有等來媒人提親,等到的是段家的喪禮和暮擎的失蹤。人人悲慟哀嚎時,她冰涼的臉上卻一滴淚水也無。子仁在燈火晦暗處注視著她的羸弱的側影,手握成拳,眸光浮動。他曾為不是她所愛而心痛,此刻更為她失去所愛而痛徹心扉。
次年嫩柳新綠,她賀過歡姐兒和阿福永結同心之喜,對著玉鐲醉飲榻上,反覆的念著,“我知你定不負我”。子仁打著燈籠在夜色中為她親手插下的嫩柳中耕除草。
來年梅子黃時,煙雨綿綿。她親釀梅子酒。酒入愁腸,長上勸她婚嫁,她長跪不起道“落梨鎮人都知,折柳種下新生,離人必將歸來。”那年別離時種下的柳枝,如今已經婀娜成小樹苗的姿態,迎風起舞。
又一年仲秋月圓,她看著河燈飄遠,在小婉河畔禱告,許著歲歲年年相同的願望。子仁則在潁河邊放了兩盞一模一樣的河燈,求天佑暮擎歸來,盼沁兒得償所願。
…… ……
那年段府收到八個骨灰罈,段老太爺聞聽暮擎在混戰中下落不明,抱著一絲希望,著人遍尋哈密、漠北甚至亦力把裡邊境。韶華流逝,春秋七載,派往西北尋人的家丁毫無所獲。
沁兒在渡口看夕陽漸入水面,她早已數不清等待了多少個黃昏。獨自等待從不讓她有絲毫恐懼,反倒是外祖父額上加深的紋路、爹爹鬢邊新添的銀絲還有鍾伯不時無言的嘆息,讓她心下戚惶。
客船到岸,船客散去,依舊不見久盼的身影。她垂下眼瞼,秋水無波,正欲轉身回去。忽然聽到一個溫柔的女聲“沁兒!”沁兒尋聲看到了面如春風的王晗之,她身旁婦人懷裡抱著個女嬰,“這定是你的小女兒吧,真是好看,學武兄,哦不,是文之兄(魏學武,字文之)可真有福氣,現在可是兒女雙全了。”
王晗之親昵的挽住沁兒的手臂“我與文之結緣,多虧了你的幫忙。”“是可兒你才貌出眾,文之兄相見恨晚呢。”王晗之笑笑,拍了拍沁兒的手“我都是做了母親的人啦,你就別打趣我了。倒是你呀,這樣聰慧的人怎麼就想不明白呢,段公子若還在,就是還剩一口氣都會爬回來找你,可都這麼多年啦。段老太爺現在已經過繼了大外孫接管段家的產業,他老人家都看開了,你也該放下了。聽文之說,鍾大夫一直在等你。你可忍心?”沁兒茫然的望著遠方“你說的道理我都懂,只是,我覺得暮擎許是沒有死。”……
回到小竹時,上官蒙和顏翼正在書房弈棋。上官蒙邊落子邊道“北疆大定,聽說易翁在亦力把里收了個關門弟子,名叫姬望鄉,不但善謀略還通邊貿。”顏翼也頷首道“聽說是易翁在邊塞救下的乞兒,這幾次征戰得勝計策皆是此人所出。易翁後繼有人是北疆之幸啊。”
……
蘋原城郭外守衛的兵士肅穆有序的站立,來人遞出身份牌道“南師左都督烏洛惠特來傳將軍口訊。查驗放行後,烏洛惠一路步伐輕快的來到土房營帳前,只見青色衣袍的男子右手持劍在輿圖上比劃著名。
“望鄉兄,易師伯可在蘋原”烏洛惠音如洪鐘,抱拳輕揖道。姬望鄉抬眼看著來人,清亮的鳳目微微含笑,“師傅外出了,烏兄別來無恙。”烏洛惠一拳虛落在他左肩上,“偷襲韃子,爺我差點交代了性命。還好南師有你。”姬望鄉眼裡笑意更勝,“若偷襲沒有你這樣的人才,南師也難成事,多謝烏兄!”烏洛惠大笑“英雄所見略同。”附在姬望鄉耳邊輕語幾句,姬望鄉點頭道“你且放心,已經布置停當。”
烏洛惠朝帳內掃了一眼,問道“遠岱呢?”不等姬望鄉回答,清甜的嗓音從帳門口傳來,“烏大哥是在找我嗎?”一個十四五歲少女盈盈然走了進來,汗水淺附的瑩白肌膚,沁著一層薄薄的嫣紅色;杏眼揚眉,口若朱丹;說話間,三分習武女子的英氣,更兼七分惹人愛憐的嬌憨。
烏洛惠笑著,黝黑的麵皮更襯得一口牙齒潔白整齊,“遠岱妹子,你猜我給你帶什麼了?”魯遠岱含羞的抿嘴笑“你肯定又跟阿濟爾姑姑說我嘴饞了。”然後大咧咧的右手一攤,“酥酪餅是吧?”烏洛惠笑得愈發爽朗,“真聰明!”作勢要揉她頭髮,遠岱靈巧的一閃,“人家長大了,過幾天我就請阿尚給我編辮子,你可不許再摸我頭髮了!”烏洛惠訕訕的收回手,掏出油紙包遞給她。
暮擎呆愣了片刻,與沁兒初遇時,因為《青凝》的事,他也說過同樣的話。
他苦笑著連連點頭。
……
兩月後,兩人一直沿著哈密的商路往亦力把里方向行走。
自那日暮擎尋死,每當他長久沉默時,婉兒便會怕他又拋下自己。暮擎因為行走不便,心裡煩悶,有時半天都說不上幾句話。婉兒就惶恐的拽著他衣袖問“你會一直帶著我吧?”
極目北望,高峻的天山雲霧繚繞,白雪皚皚。
暮擎顫抖著唇,一陣沉默。
他拿出懷裡的簫把看,試著用一隻手吹奏,幾次三番,終不成曲,氣急的把簫扔到了坡下。然後飛快的跛著腿朝前走。
婉兒在敦煌時聽過暮擎吹奏《青凝》,曲子婉轉清悅透著纏綿。小小的她覺得他深情吹奏的樣子,極是好看。受傷後暮擎也時常會拿出簫來摩挲,只是神情一派哀切和不舍,讓她頓覺心疼。這一次他的段哥哥一副氣急的模樣。
婉兒忙跑回去撿簫,折回來,暮擎已經一個人走出很遠,她只好飛快的邁著小短腿追趕。不小心摔了一跤,委屈的眼淚不住的落下,邊哭邊淒淒的喊著“段哥哥!”
暮擎停下腳步,回頭看,只見她手裡攥著簫,瑩白的臉上鼻頭泛紅,皮膚有些皸裂,眼角掛著淚珠,神情卻透著倔強。“你答應我了,一定會帶我找到舅父的,君子不能言而無信。”
“我會的。”暮擎沉聲道,跛著腿朝前走去。婉兒聞言破涕為笑,連忙上前拉住他左邊空空的袖口。
晚上,圍坐在篝火旁,暮擎看著她津津有味的吃著囊餅,孩子氣的臉上全無憂愁,心情也變得明朗。他溫聲問“婉兒,你想不想學吹簫?”婉兒被火烤的紅紅的小臉,笑的喜氣洋洋“好呀,我以後會吹得跟你一樣好聽。”
作者有話要說: 終於等到這一刻……又改了一次
☆、漫漫等待
第十四章漫漫等待
沁兒背著竹簍獨自立在石橋上良久,望著夕陽餘暉下,小婉河水隱沒在白牆黑瓦的屋舍之間,心裡有種蒼涼的悲愴。她輕撫耳畔的碎發,仿佛那日和暮擎分別時的柳絮還在。
她緩緩下了石橋,空洞的望著前方,深一腳淺一腳的朝渡口走。暮擎的面容在歲月中變得模糊,可記憶中他們的嬉笑,他們的許諾,他的一言一語,在時光堆疊中,愈發的深刻。
那年仲秋天涼,及笄禮成,沒有等來媒人提親,等到的是段家的喪禮和暮擎的失蹤。人人悲慟哀嚎時,她冰涼的臉上卻一滴淚水也無。子仁在燈火晦暗處注視著她的羸弱的側影,手握成拳,眸光浮動。他曾為不是她所愛而心痛,此刻更為她失去所愛而痛徹心扉。
次年嫩柳新綠,她賀過歡姐兒和阿福永結同心之喜,對著玉鐲醉飲榻上,反覆的念著,“我知你定不負我”。子仁打著燈籠在夜色中為她親手插下的嫩柳中耕除草。
來年梅子黃時,煙雨綿綿。她親釀梅子酒。酒入愁腸,長上勸她婚嫁,她長跪不起道“落梨鎮人都知,折柳種下新生,離人必將歸來。”那年別離時種下的柳枝,如今已經婀娜成小樹苗的姿態,迎風起舞。
又一年仲秋月圓,她看著河燈飄遠,在小婉河畔禱告,許著歲歲年年相同的願望。子仁則在潁河邊放了兩盞一模一樣的河燈,求天佑暮擎歸來,盼沁兒得償所願。
…… ……
那年段府收到八個骨灰罈,段老太爺聞聽暮擎在混戰中下落不明,抱著一絲希望,著人遍尋哈密、漠北甚至亦力把裡邊境。韶華流逝,春秋七載,派往西北尋人的家丁毫無所獲。
沁兒在渡口看夕陽漸入水面,她早已數不清等待了多少個黃昏。獨自等待從不讓她有絲毫恐懼,反倒是外祖父額上加深的紋路、爹爹鬢邊新添的銀絲還有鍾伯不時無言的嘆息,讓她心下戚惶。
客船到岸,船客散去,依舊不見久盼的身影。她垂下眼瞼,秋水無波,正欲轉身回去。忽然聽到一個溫柔的女聲“沁兒!”沁兒尋聲看到了面如春風的王晗之,她身旁婦人懷裡抱著個女嬰,“這定是你的小女兒吧,真是好看,學武兄,哦不,是文之兄(魏學武,字文之)可真有福氣,現在可是兒女雙全了。”
王晗之親昵的挽住沁兒的手臂“我與文之結緣,多虧了你的幫忙。”“是可兒你才貌出眾,文之兄相見恨晚呢。”王晗之笑笑,拍了拍沁兒的手“我都是做了母親的人啦,你就別打趣我了。倒是你呀,這樣聰慧的人怎麼就想不明白呢,段公子若還在,就是還剩一口氣都會爬回來找你,可都這麼多年啦。段老太爺現在已經過繼了大外孫接管段家的產業,他老人家都看開了,你也該放下了。聽文之說,鍾大夫一直在等你。你可忍心?”沁兒茫然的望著遠方“你說的道理我都懂,只是,我覺得暮擎許是沒有死。”……
回到小竹時,上官蒙和顏翼正在書房弈棋。上官蒙邊落子邊道“北疆大定,聽說易翁在亦力把里收了個關門弟子,名叫姬望鄉,不但善謀略還通邊貿。”顏翼也頷首道“聽說是易翁在邊塞救下的乞兒,這幾次征戰得勝計策皆是此人所出。易翁後繼有人是北疆之幸啊。”
……
蘋原城郭外守衛的兵士肅穆有序的站立,來人遞出身份牌道“南師左都督烏洛惠特來傳將軍口訊。查驗放行後,烏洛惠一路步伐輕快的來到土房營帳前,只見青色衣袍的男子右手持劍在輿圖上比劃著名。
“望鄉兄,易師伯可在蘋原”烏洛惠音如洪鐘,抱拳輕揖道。姬望鄉抬眼看著來人,清亮的鳳目微微含笑,“師傅外出了,烏兄別來無恙。”烏洛惠一拳虛落在他左肩上,“偷襲韃子,爺我差點交代了性命。還好南師有你。”姬望鄉眼裡笑意更勝,“若偷襲沒有你這樣的人才,南師也難成事,多謝烏兄!”烏洛惠大笑“英雄所見略同。”附在姬望鄉耳邊輕語幾句,姬望鄉點頭道“你且放心,已經布置停當。”
烏洛惠朝帳內掃了一眼,問道“遠岱呢?”不等姬望鄉回答,清甜的嗓音從帳門口傳來,“烏大哥是在找我嗎?”一個十四五歲少女盈盈然走了進來,汗水淺附的瑩白肌膚,沁著一層薄薄的嫣紅色;杏眼揚眉,口若朱丹;說話間,三分習武女子的英氣,更兼七分惹人愛憐的嬌憨。
烏洛惠笑著,黝黑的麵皮更襯得一口牙齒潔白整齊,“遠岱妹子,你猜我給你帶什麼了?”魯遠岱含羞的抿嘴笑“你肯定又跟阿濟爾姑姑說我嘴饞了。”然後大咧咧的右手一攤,“酥酪餅是吧?”烏洛惠笑得愈發爽朗,“真聰明!”作勢要揉她頭髮,遠岱靈巧的一閃,“人家長大了,過幾天我就請阿尚給我編辮子,你可不許再摸我頭髮了!”烏洛惠訕訕的收回手,掏出油紙包遞給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