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還好意思說!”賀守這會語氣更冷了,雙手抱胸道:“太太也不知道從哪裡找的你這個蠢媒婆。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東西。要是知道你如此丟賀家的臉,早把你扔江里餵魚了,還留著你丟人呢!”

  賀家媒婆聽賀守說的嚴厲,不由叫起屈來。

  “你不用分辯了,你這幾日在鄭家的作為,我們全知道。”賀守狠狠瞪一眼賀家媒婆道:“甜泉村村口那所大宅子,就是少爺讓我買下來的。我可是比你先來了好些日子。昨兒晚上少爺也來了,你在鄭家的作派,我可全告訴了。這回到了京城,你也不用做媒婆了,度著沒人敢請你了。”

  賀家媒婆這會才真的後悔起來,自然千求萬求賀守,讓他在賀年面前說幾句好話,她願意重回鄭家再說親,將功贖罪。

  賀守雖來了這些日子,畢竟是外地人,想著要再請一個本地媒婆上鄭家去,確有許多不便。而且賀家媒婆說話得罪了鄭家,這會再讓她上門去說親,隨便也能給鄭家賠禮道歉,倒是比自己再去找一個本地媒婆便宜些。想到這裡,便喝道:“還杵著幹什麼?這回再要說不下這頭親事,不把你的嘴fèng起來才怪。”

  賀家媒婆聽得如此說,才忙忙的上了馬車又返回鄭家。

  賀守見攔下了媒婆,他這裡也忙著回大宅回復賀年。一邊又道:“李家和唐家不單媒婆也是再次上門了,連主人家也親自上門了。這事兒棘手的很。咱們在京城裡時,本來還取笑說少奶奶不知是何方神聖,這來了村里住著,方信了少爺的眼光確是沒有錯兒的。”

  “你們見過貴姐兒了?”賀年瞪賀守說:“她今年十五了,過些時就及笄,算得上大姑娘了,以後見了她,要低著頭,不許亂看。”

  “我,我就是來時偷偷到鄭家附近守了半天,恰好未來少奶奶帶了兩個漂亮丫頭送了一個親戚出門口,這才見了一面的。”賀守與賀年一起長大的,雖是主僕,感情倒好,平素有說有笑的。先前讓他來村里先賃下宅子,他還嘀咕,不想這村里山明水秀,一住下來,又不受管束,自由自在的,一下子倒喜歡上這個地方。這會兒聽得一向避女子如蛇蠍的少爺居然會緊張貴姐兒,心裡自然驚奇萬分。

  賀年不理賀守一臉詫異,卻已令人請了自己奶娘出來道:“唐家和李家奶奶親帶了兒子上鄭家求親,咱們也不能掉以輕心,我娘這會在京里呢,少不得請奶娘跟我去充著場子。阿守,你再去媽祖廟門口請我師博上鄭家去。他可是我正經長輩,有他壓陣,這事兒才能十拿九穩。”

  賀守笑呵呵去了,賀年這才忙忙帶了奶娘上了鄭家。

  賀家媒婆雖然不得人心,但這會賀年一進來,家世比唐李兩家好,人材比唐少華李甘雨出色,談吐自在,態度謙和,馬上折服了鄭家小一輩的。貴姐兒三位嫂子一見賀家少爺居然就是曾老道的徒弟,驚奇得一下也都點頭道:“原來他就是賀家少爺,我們還說賀家高門大戶,不知賀家少爺怎生脾性,若是高傲,小姑過了門,可是不自在哩。卻原來是老神仙的徒弟小神仙,先前在媽祖廟門口見著,雖避著大姑娘們,對咱們這些人卻好說話的,憑這個人材和脾性兒,不要說是賀家少爺,就是普通人家的哥兒,也是嫁得的。”

  鄭婆子倒是從巧娘嘴裡知道賀年就是曾老道的徒弟了,之前只是氣惱賀家媒婆,又怕貴姐兒到了賀家會受欺負,這才希望貴姐兒能嫁在就近人家的。這會見了賀年彬彬有禮,老人家心頭還是一喜,笑道:“快些坐下說話罷!”

  慶氏和唐少華見賀年帶了奶娘親自來了,心中各各打個突,也不得不站起來見過的。賀年倒和氣,言笑晏晏,與眾人全打了招呼,這才歸坐。

  賀家媒婆見賀年對鄭家眾人如此有禮,確是誠心來求親,志在必得的樣子,想起自己之前卻如此托大,這會又羞又慚,恨不得地下有條fèng給她鑽進去。

  董玉嬋一見賀年居然就是曾老道那個俊徒弟,想起年前因為自己婆婆著人打聽貴姐兒的事,來人回來說道貴姐兒卻跑去給曾老道和他的徒弟煮飯,那會自己還反駁說:“貴姐兒還小,不懂事,自然是家裡讓她去,她才去的。”現下卻嘀咕了,好好一個京城清貴子弟,卻也來鄭家說親,莫不成之前真和貴姐兒有什麼約定不成?不會不會,自己是看著貴姐兒大的,她平素看著像是不懂男女之事的。想不通啊,京城裡那麼多姑娘不去說,卻來跟自己爭貴姐兒。難道是曾老道覺得貴姐兒八字好,讓他徒弟也來說親插一腳?董玉嬋心裡一急,想法就偏向一邊,竟是越想越覺得定是曾老道搞的鬼。不行,今回這頭親事一定要說下來!他兩家是外地人,要是說不成親事,拍拍屁股就走,人家說他們什麼他們也聽不到。自己卻不同,自己是本土人,現下都帶了兒子親自上門來了,若還是說不下這頭親事,誓必成為鄉鎮間的笑話,這個臉可丟不起!再如何,也得想了法子說動鄭家把女兒許給自己兒子才行。

  慶氏見賀太太雖沒有來,但是以賀家的條件,賀年只要略略低姿態一些,鄭家選了他,卻是最自然不過的。好在自己還有一個籌碼,那就是貴姐兒跟著巧娘上過兩次京城,兩次都住在唐家,自己對她們可是照拂有加,只要巧娘念及舊情,還是有些希望的。再說了,連小神算都看上的人,自然是一個好的,若能爭到手,說不定自己在婆婆跟前也能威風一次,甚至以後能說得上話也不定。

  董玉嬋和慶氏雖忌憚賀年,但是對方畢竟只帶了奶娘來,親娘並沒有來,這求親的事,自然還是婦道人家嘴巴能說,他賀年一個年輕哥兒,若單憑嘴巴,只怕不是自己的對手。只要自己這時候說動鄭家,量鄭家也得給個實話。只要鄭家鬆了口,待他賀年再帶了長輩來也沒用了。她兩個心思百轉,一下已動了許多念頭,心裡倒慢慢篤定下來。

  巧娘卻急的不行,自己才一個女兒,現下三家都親自上門來了,只希望著其中一家能說服另外兩家了,要不然,全得罪了,這可不是一個事。

  賀年這會只瞧著門外,這求親的事,確實得長輩幫著說,才能事半功倍。

  眾人各各打著小算盤,卻見賀年看向門口,便也隨他視線朝門口看去。這一看都“呃”了一聲,原來曾老道到了。

  好餿的主意

  不論是鄭婆子也好,董玉嬋也好,甚至慶氏也好,都是找過曾老道測算,對其信服無比的,這下見他來了,心情雖各各不同,卻都忙著站起來讓座。

  曾老道呵呵笑著坐了,對眾人道:“一家有女百家求,大家都親自上門來了,這本是好事,但是鄭家只有一個女兒,幾家同時上門,對鄭家來說,卻為難了。這當下無論答應誰,另外兩家必不服啊!大家說是不是?”

  鄭婆子和巧娘見曾老道來了,本以為他會表態說自己是代表賀家長輩來的,然後跟賀年聯合一起壓倒其它兩家。沒想到曾老道一開口說話,卻是站在公道人的份上說話,讓大家注意到鄭家的立場,把鄭家的難處一口道了出來,不由又是歡喜又是感激,這才不愧是眾人口中的老神仙啊!

  慶氏和董玉嬋這會也意識到鄭家立場確實為難,這三家條件都不差,又都志在必得,但是鄭家這會確是沒法應承哪一家。自己再如何舌綻蓮花,鄭家又那裡能夠當著另外兩家的面應承下自己這頭婚事呢?

  “老神仙的話確是有理。三家都好,奈何小姑只生了貴姐兒一個,自然只能應承一家。這卻是沒法子的事。”董氏陪著慶氏和唐少華來了,聽得董玉嬋和慶氏唇槍舌劍,一個是她堂姐,一個是三弟妹的弟妹,兩家都是親戚,她卻不好插嘴。這會見賀年來了,曾老道也來了,還以為戰況會升級,巧娘只怕更為難了,誰知曾老道三言兩語,倒讓慶氏和董玉嬋止了鬥嘴,這才開口道:“不知老神仙可有讓大家皆大歡喜的法子沒有?”

  董氏的話一說完,大家的眼睛齊刷刷的看向曾老道,確實,到了這個局面,若是不想傷了和氣,還得有個大家都認可的法子,被拒絕的另兩家有個台階可以下,也不至於太難看。

  曾老道笑吟吟道:“甜泉村先前不是有一個喜姑娘親自挑婿的傳說麼?何不照了那個法子讓貴姐兒自己挑一個有緣份的。”

  “對,對,是有這個法子,只是聽說先人有用過,這幾十年卻沒聽說有誰家要用到這個法子了。”鄭婆子拍著大腿道:“老神仙要是不提起,我都省不起還有這個法子了!”

  原來很多年前,也有一家同時迎來幾家主家帶了兒子上門求親的,當時姑娘的家人也是怕得罪了人,急切間想出一個法子。就是用盛米的米筒,裝了半筒米,點上香,請來米神坐陣。讓姑娘自己寫了幾道題放在米筒前,香燃完之前幾家少爺各各在米筒前抽出一道題,放入準備好的一個碟子中。然後只留一個人在廳中,另外的少爺先去候在聽不著廳里說話的地方。這個時候,公眾人拿了碟子中的紙,展開了問問題,在廳里的少爺答完之後便站過一邊,這才叫進另一家少爺來答,待幾家少爺全答完之後,又是只留一個少爺在廳里,再在碟子中拈了第二張紙條問問題,由此類推,真至答完所有問題。所有題答完之後,哪家少爺答的中姑娘的意,就選哪一家少爺。選不中的就得乖乖服輸,和和氣氣的恭喜那家選中的少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