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頁
但是張家嬸子得打著為民除害的旗子,她跟村裡的嬸子嫂子說:“咱村里可從沒有過這事兒,外頭怎麼樣咱不管,我聽人說,外頭一錢銀子就能買山個如花似玉的女人回去陪男人睡覺。你們琢磨琢磨,家裡要真進來這麼個年輕漂亮的,跟你搶男人,還要給你男人生娃,這算個什麼事兒嘛!”
大家覺得那是有錢人家玩的,咱男人頂多出去嘗個鮮兒,不會把女人往家裡帶的。又不是自己不能生。
張家嬸子說:“還真有人往家裡帶了,那個剛來的錢公子,你們他家那個是什麼乾淨貨色?就是給人做小的!”
這一下就讓村子裡的女人有了危機意識。
有一就有二,村里但凡有人起了個這麼個頭兒,誰知道會不會有人效仿呢?
她們決定一塊上錢昱家好好罵罵那個小老婆,最好讓她自己收拾東西滾蛋,可別把她們村子裡的男人給帶壞了。
姜如意在屋子裡聽她們說話就覺得好笑。
這個時代乃至這個世界都是這麼搞笑,不管事情真假,單論這件事兒,討小老婆養姨太太也罷,明明是男人的錯。女人從頭到尾都由不得自己去選,可是到頭來,卻還是女人去責難女人。
或許這個世界對男人就是這麼寬容吧。
屋子裡鄧家嫂子正坐在堂屋端著茶喝,姜如意抱歉對她笑笑:“白白把你也給連累了。”
鄧家嫂子哼一聲:“我在這兒陪你才好,你臉皮子淺,讓我去跟這幫潑婦說說。”
姜如意懷疑地看著她,鄧家嫂子身量不高,比姜如意矮了小半截兒,大概一米五五的個子,加上人又瘦,激動起來還帶蹦躂的。
鄧家嫂子急赤白臉的,好像被罵的是自己似的,她說:“妹子你別不信我,當年懷著老二的時候,我從街頭吵到街尾,人稱葵花街第一寡婦。罵的這幫老娘兒們p都不敢放一個!”
姜如意笑著擺手:“別,別,別,咱和氣生財,你也當心氣壞身子。”
鄧家嫂子說:“這幫婆子成天在人背後嚼舌根,能把一大好的黃花閨女給說得去上吊我懷老二那回,你鄧大哥也不知抽的什麼風,跟人去外頭跑船,一個月回來一次兩次。她們就去跟我婆婆說我肚子的娃不是你鄧大哥的!哼!等後來老二生出來,他奶奶一看見小子模樣,登時就過來要給我作揖,賠不是。她說,老二這鼻子眼睛就跟你鄧大哥小時候一個樣兒!”
“你就聽這幫婆娘瞎扯吧!她們成天咸吃蘿蔔淡操心,非得把人一家家拆散了,看人家一家老小在那兒哭,她們就一個個躲在樹後面偷笑。妹子,你說這人心咋能這麼黑呢?咱一個村裡的成天抬頭不見低頭見的,打個噴嚏隔條街都能震三震,你今兒買我家的菜,我明兒就上你家鋪子買肉。她非得這樣去說人是非,就不怕我往她菜裡頭下農藥藥死她全家?”
鄧家嫂子不出去說,扯著嗓子扯大鼓,聲音傳到外頭,好幾個嬸子被說的面紅耳赤,拉拉張家嬸子的袖子:“我看咱還是走吧。”
張家嬸子不動:“我非得進去瞧瞧!”
姜如意給鄧家嫂子順氣:“嘴長在他們身上,日子是我自己過,由著她們說去,我男人還能被她們給說成她們家的?”
張家嬸子進門就聽見這一句,臉一熱,衝上來對姜如意罵:“喲!山上的狐狸精下凡了,擱這兒唱戲呢!唱的是哪出啊?要勾搭誰家的男人啊?”
馬家嬸子扯著她:“她嬸子,你說話別罵人啊。”馬家嬸子看著這家裡乾乾淨淨的,陳設整齊,擺放地妥妥帖帖的,心裡就有點兒過不去了。總不能全憑人家一張嘴就給人定了罪吧?
張家嬸子抻著脖子:“喲?做了還怕說?咱站了這麼多娘兒們在這兒,大伙兒說說看,到底誰是人姨太太?”
姜如意一點兒不氣,也不為自己辯駁,反而覺得好笑,輕描淡寫道:“哦?姨太太吃你家米糧了?啃你家肉了?要你在這兒咸吃蘿蔔淡操心?”
張家嫂子撇撇姜如意底下的裙子,看她走路都不穩當,呸一聲:“現在做人姨太太都不講究了,連個瘸子也能給人做小老婆。她馬嬸兒,你家這麼多閨女兒,隨便推一個出來,不塞過她?”
馬家嬸子沒接茬,她一進門就聞到屋子裡的清香,她平時也喜歡在家裡養點花花草草,像什麼金錢樹、綠蘿、吊籃之類不開花只長葉子的養了不少。但是花就怎麼都養不活,養一株死一株,她一眼就掃到了擺在南邊竹台上的那一盆月季,酒紅、杏紅、粉白香得膩死人,她想,做人小老婆的哪有這閒工夫去種花啊?
那不得成天捉摸著怎麼把男人拴在床上?
她在姜如意身上找到了和自己的共同點,就不是怎麼想把她往壞處想了。
她好像請教請教她怎麼養這花兒。
其他的幾個也站在原地不開口,各個伸著脖子四處打量屋子裡的陳設,羨慕又佩服,邊看還邊嘀咕:“我咋沒想到吧東西這麼擺呢!”
馬家嬸子站在一排月季跟前挪不動步,姜如意大方地送她兩盆,馬家嬸子趕緊擺手不敢要:“千萬別,我怕把你給好不容易開花的寶貝給養死了。”
姜如意說:“怕什麼,好好養就死不了。沒事兒你就來我這兒坐坐,我跟你說,這花吃肥,但是不能太吃,你瞧這牙籤小苗就得種在小盆里,長一圈兒你才能換盆。”這個時候的肥料還沒有現代那麼詳細,分什麼硫酸亞鐵、磷酸二氫鉀之類的催花促花壯枝,大傢伙兒飯都吃不飽,田裡的稻穗都不一定能長壯實結穗子,更別提花花草草這些敗家玩意兒了。
姜如意在現代的時候,自己在北京租的那個單間小房子巴掌那邊大,不過帶個小陽台,還朝南!就因為有這個,比旁邊那個次臥貴了足足一千五百塊錢!
所以在陽台種花成了她唯一的周末樂趣了。
以前在姜家,有專門的園丁打理,她娘怕那些花草上的刺扎著她,都不讓她弄。
現在錢昱也喜歡研究花草,不過他是喜歡插花,剪成奇形怪狀,插瓶子裡啦,放盤子裡了,然後臨摹作畫,要麼就放在書桌上欣賞。
人家那是藝術,姜如意這是花農。
馬家嬸子聽她說的頭頭都是門道,心裡折服得不得了,她日子過得挺富足,生了五個閨女生不出兒子,她男人也就嘴上說說,心裡還是把女兒和她放在心尖尖兒上疼。家裡還請了個粗使丫頭給她做飯掃院子整理屋子,她每天閒著沒事兒干,除了跟一幫老娘兒們說說是非給人做做媒,就是擺弄那些花草了。
馬家嬸子徹底忘了自己是來幹嘛的了。
錢昱火急火燎趕回來的時候,看到的場面就是一群婦人和和睦睦地坐成一個圈兒,圍著襄襄,各個說得眉開眼笑,手裡端著熱騰騰的奶茶。
一顆懸著的心落下來,鄧家嫂子眼睛尖兒,頭一個瞅到門口的錢昱,站起來道:“喲!時間不早了,我男人該下工了,得回了。”她有點兒怕錢昱。
大家覺得那是有錢人家玩的,咱男人頂多出去嘗個鮮兒,不會把女人往家裡帶的。又不是自己不能生。
張家嬸子說:“還真有人往家裡帶了,那個剛來的錢公子,你們他家那個是什麼乾淨貨色?就是給人做小的!”
這一下就讓村子裡的女人有了危機意識。
有一就有二,村里但凡有人起了個這麼個頭兒,誰知道會不會有人效仿呢?
她們決定一塊上錢昱家好好罵罵那個小老婆,最好讓她自己收拾東西滾蛋,可別把她們村子裡的男人給帶壞了。
姜如意在屋子裡聽她們說話就覺得好笑。
這個時代乃至這個世界都是這麼搞笑,不管事情真假,單論這件事兒,討小老婆養姨太太也罷,明明是男人的錯。女人從頭到尾都由不得自己去選,可是到頭來,卻還是女人去責難女人。
或許這個世界對男人就是這麼寬容吧。
屋子裡鄧家嫂子正坐在堂屋端著茶喝,姜如意抱歉對她笑笑:“白白把你也給連累了。”
鄧家嫂子哼一聲:“我在這兒陪你才好,你臉皮子淺,讓我去跟這幫潑婦說說。”
姜如意懷疑地看著她,鄧家嫂子身量不高,比姜如意矮了小半截兒,大概一米五五的個子,加上人又瘦,激動起來還帶蹦躂的。
鄧家嫂子急赤白臉的,好像被罵的是自己似的,她說:“妹子你別不信我,當年懷著老二的時候,我從街頭吵到街尾,人稱葵花街第一寡婦。罵的這幫老娘兒們p都不敢放一個!”
姜如意笑著擺手:“別,別,別,咱和氣生財,你也當心氣壞身子。”
鄧家嫂子說:“這幫婆子成天在人背後嚼舌根,能把一大好的黃花閨女給說得去上吊我懷老二那回,你鄧大哥也不知抽的什麼風,跟人去外頭跑船,一個月回來一次兩次。她們就去跟我婆婆說我肚子的娃不是你鄧大哥的!哼!等後來老二生出來,他奶奶一看見小子模樣,登時就過來要給我作揖,賠不是。她說,老二這鼻子眼睛就跟你鄧大哥小時候一個樣兒!”
“你就聽這幫婆娘瞎扯吧!她們成天咸吃蘿蔔淡操心,非得把人一家家拆散了,看人家一家老小在那兒哭,她們就一個個躲在樹後面偷笑。妹子,你說這人心咋能這麼黑呢?咱一個村裡的成天抬頭不見低頭見的,打個噴嚏隔條街都能震三震,你今兒買我家的菜,我明兒就上你家鋪子買肉。她非得這樣去說人是非,就不怕我往她菜裡頭下農藥藥死她全家?”
鄧家嫂子不出去說,扯著嗓子扯大鼓,聲音傳到外頭,好幾個嬸子被說的面紅耳赤,拉拉張家嬸子的袖子:“我看咱還是走吧。”
張家嬸子不動:“我非得進去瞧瞧!”
姜如意給鄧家嫂子順氣:“嘴長在他們身上,日子是我自己過,由著她們說去,我男人還能被她們給說成她們家的?”
張家嬸子進門就聽見這一句,臉一熱,衝上來對姜如意罵:“喲!山上的狐狸精下凡了,擱這兒唱戲呢!唱的是哪出啊?要勾搭誰家的男人啊?”
馬家嬸子扯著她:“她嬸子,你說話別罵人啊。”馬家嬸子看著這家裡乾乾淨淨的,陳設整齊,擺放地妥妥帖帖的,心裡就有點兒過不去了。總不能全憑人家一張嘴就給人定了罪吧?
張家嬸子抻著脖子:“喲?做了還怕說?咱站了這麼多娘兒們在這兒,大伙兒說說看,到底誰是人姨太太?”
姜如意一點兒不氣,也不為自己辯駁,反而覺得好笑,輕描淡寫道:“哦?姨太太吃你家米糧了?啃你家肉了?要你在這兒咸吃蘿蔔淡操心?”
張家嫂子撇撇姜如意底下的裙子,看她走路都不穩當,呸一聲:“現在做人姨太太都不講究了,連個瘸子也能給人做小老婆。她馬嬸兒,你家這麼多閨女兒,隨便推一個出來,不塞過她?”
馬家嬸子沒接茬,她一進門就聞到屋子裡的清香,她平時也喜歡在家裡養點花花草草,像什麼金錢樹、綠蘿、吊籃之類不開花只長葉子的養了不少。但是花就怎麼都養不活,養一株死一株,她一眼就掃到了擺在南邊竹台上的那一盆月季,酒紅、杏紅、粉白香得膩死人,她想,做人小老婆的哪有這閒工夫去種花啊?
那不得成天捉摸著怎麼把男人拴在床上?
她在姜如意身上找到了和自己的共同點,就不是怎麼想把她往壞處想了。
她好像請教請教她怎麼養這花兒。
其他的幾個也站在原地不開口,各個伸著脖子四處打量屋子裡的陳設,羨慕又佩服,邊看還邊嘀咕:“我咋沒想到吧東西這麼擺呢!”
馬家嬸子站在一排月季跟前挪不動步,姜如意大方地送她兩盆,馬家嬸子趕緊擺手不敢要:“千萬別,我怕把你給好不容易開花的寶貝給養死了。”
姜如意說:“怕什麼,好好養就死不了。沒事兒你就來我這兒坐坐,我跟你說,這花吃肥,但是不能太吃,你瞧這牙籤小苗就得種在小盆里,長一圈兒你才能換盆。”這個時候的肥料還沒有現代那麼詳細,分什麼硫酸亞鐵、磷酸二氫鉀之類的催花促花壯枝,大傢伙兒飯都吃不飽,田裡的稻穗都不一定能長壯實結穗子,更別提花花草草這些敗家玩意兒了。
姜如意在現代的時候,自己在北京租的那個單間小房子巴掌那邊大,不過帶個小陽台,還朝南!就因為有這個,比旁邊那個次臥貴了足足一千五百塊錢!
所以在陽台種花成了她唯一的周末樂趣了。
以前在姜家,有專門的園丁打理,她娘怕那些花草上的刺扎著她,都不讓她弄。
現在錢昱也喜歡研究花草,不過他是喜歡插花,剪成奇形怪狀,插瓶子裡啦,放盤子裡了,然後臨摹作畫,要麼就放在書桌上欣賞。
人家那是藝術,姜如意這是花農。
馬家嬸子聽她說的頭頭都是門道,心裡折服得不得了,她日子過得挺富足,生了五個閨女生不出兒子,她男人也就嘴上說說,心裡還是把女兒和她放在心尖尖兒上疼。家裡還請了個粗使丫頭給她做飯掃院子整理屋子,她每天閒著沒事兒干,除了跟一幫老娘兒們說說是非給人做做媒,就是擺弄那些花草了。
馬家嬸子徹底忘了自己是來幹嘛的了。
錢昱火急火燎趕回來的時候,看到的場面就是一群婦人和和睦睦地坐成一個圈兒,圍著襄襄,各個說得眉開眼笑,手裡端著熱騰騰的奶茶。
一顆懸著的心落下來,鄧家嫂子眼睛尖兒,頭一個瞅到門口的錢昱,站起來道:“喲!時間不早了,我男人該下工了,得回了。”她有點兒怕錢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