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山林伐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商量好海子與她一起製作家具的事,李雪兒將另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也說出來與金勝叔商量。

  「阿叔,不知道您這兩天還去打零工不,我有個事想請您幫忙。」

  「雪兒,你說什麼事,我這幾天剛好沒活。」

  「阿叔,是這麼個事,家裡我阿爸以前備的木料即將用完,我想請您找兩個人幫我去山林里伐幾根木頭,每個人我每天給三十文錢,您看行不?」

  「雪兒,找人伐木沒問題,但每天三十文的工錢太高,我們在鎮上打零工,最高給二十五文,大部分時候都是二十文。」

  「我覺得不高,山林離村子不近,且伐木也辛苦。」

  「雪兒,你準備什麼時候要這些木料?具體伐什麼木料、具體尺寸如何?」

  「阿叔,伐木的時間越快越好,伐什麼樣的木料我會與你們一起進山林告訴你們。」

  金海叔一聽時間這麼緊急,便說道:「時間這麼緊,這會剛好沒事,我這便去找人,明早便可進山林去伐木。」說完便匆忙出門去找人。

  天色已經黑了下來,海子已經在屋裡點了油燈,李雪兒打算明天教海子如何選木料,便交待海子明天一起進山林。

  因為天色已經很晚,看著接連打哈欠的柱子和剛子,李雪兒沒有等金勝叔回來,便向大家告了別,領著柱子回家睡覺。

  第二天一大早,李雪兒與柱子一起吃完早飯,便一起來到剛子家。

  要去伐木的人已經到齊,除了金勝叔,另外有三個人。

  一個是金海叔,金海叔雖腿腳不方便,但需要牛車來運送木料,金勝叔叫他應是這個原因。

  另兩人是弟兄倆,分別叫劉金銀、劉金鎖,家裡弟兄四個,這是老大和老二,老大已經二十歲,老二十七歲,但因家裡條件不好,都還沒有娶妻,但這弟兄倆人實誠本分,幹活踏實。

  加上李雪兒和海子,共計六人,李雪兒拿了一把大號的鋸子,又帶了兩把斧子,和大夥一起坐著牛車向山林走去。

  走過海子家屋後的小山坡,過去水溝不遠,便是山林的邊緣,但邊緣上的樹木都比較小,不適合伐來做家具。

  他們繼續往裡走,又走了半個多小時,再往裡灌木橫生,樹木密集粗壯,人走起來都有點費勁,牛車便無法更進一步,金海叔將牛車卸下來,放到此處,他則牽著牛和大家一起往裡走去。

  又走了二十分鐘左右,周圍樹木的直徑皆在四十到六十厘米之間,儘管以四十幾厘米的樹木為主,但要伐幾棵粗六十厘米左右的已是不難,樹木品種以楊樹為主,也有一些柳樹,再往裡尋尋,還能見到一些橡樹和松樹。

  李雪兒領著大家邊看樹的品種,邊給海子和金勝叔講解如何選擇砍伐的樹木,最終李雪兒挑選了三棵直徑五十厘米左右的楊樹,每棵高度都在十米以上;四棵直徑約六十厘米的柳樹,樹的高度在七八米左右;四棵直徑約五十厘米的橡木,樹高也是七八米;松樹比較稀少,李雪兒尚沒想好用它來製作什麼,便選了兩棵直徑五十厘米左右,高七八米的松樹。

  李雪兒與金勝叔及海子在挑選好的樹上做了記號。

  儘管金勝叔以前陪阿爸一起伐過木,但李雪兒又將注意事項,尤其是安全注意事項講了一遍。

  李雪兒著急趕製椅子,交代清楚之後,便喚上海子與她一起回家製作家具。

  她們到家時已近中午,吃過午飯,李雪兒便開始教海子丈量椅子各部件所需木稜子的尺寸,她細緻地向他講解製作椅腿所用木稜子需多大尺寸,桌腿間的連撐需多大尺寸,支撐椅面的橫樑需多大尺寸等,最後讓他在鋸好的木板上量尺寸、做記號。

  海子學得非常認真,不懂時便會細心詢問李雪兒,一個下午,他在一塊木板上量好尺寸,並做了相應的記號。

  第二天,海子將做好記號的木板鋸成長短、大小、厚薄各異的木稜子,在另外一塊木板上丈量尺寸並又做了記號。

  為了讓海子由會變成熟練,李雪兒僅在邊上偶爾指導一下,卻沒有動手,下午時,李雪兒則在指導海子之餘取出已經烘乾的鞋底夾子,裁剪出她和柱子的棉鞋底。

  第三天上午,海子的工作仍是鋸木稜子,李雪兒則打了漿糊做鞋面,她將上次做好的鞋面夾子取出來,在粘了一層舊布的這面將鞋面樣粗縫上去,然後按鞋面樣裁剪出鞋面夾子,再將鞋面樣取下來,舊布上抹上漿糊,將鞋面布粘上去,最後在裁剪出的鞋面夾子外輪廓基礎上,適當放寬一點,將鞋面布從布塊上剪下來,繼續放到炕上烘乾,為了平整,在其上壓兩塊小木板。

  下午時,由於製作椅子所需的木稜子已經備好,李雪兒便細心地教海子量椅子所需木板的大小、長短,與鋸木稜子一樣,先丈量好尺寸,再做上相應的記號,最後再鋸出形狀。

  第四天,海子已經不需李雪兒指導便能自己丈量尺寸、做記號、鋸出形狀。

  為了儘快將椅子製作出來,李雪兒停止繼續做棉鞋,著手與海子一起製作椅子。

  去山林伐木的人進展很順利,到第三天時,劉金海阿叔便開始往回運送樹枝。

  李雪兒估摸了一下,若是將全部樹枝皆運到她家,不僅無處堆放也使用不完,便讓金海叔和金勝叔商量,將樹枝分成四份,送到各自家裡,如此以來,這幾戶人家冬天的柴火便足夠了。

  伐木的幾人在山林里伐木,金海叔天天往回運送樹枝,而李雪兒和海子則忙碌地趕製著椅子。

  忙碌起來日子過得飛快,從海子開始學木工,也就是從第一天伐木開始,日子過去了整整十天,伐木工作已經漸漸進入後期處理階段,而李雪兒和海子加班加點終於將十二把椅子製作完成,另外還製作出了兩把小椅子。

  而這天剛好是十一月十三,又一個趕集日,楊皓晟又在上半天的等待和下半天的失望沮喪中度過,他不明白自己最近究竟抽了什麼風,雪兒只是一個小姑娘,雖然已經十二歲,可是看上去僅是個十歲的小孩子,可為什麼自己卻如此迫切地想見到她呢?

  楊皓晟為自己的不正常尋找著合適的藉口,畢竟也是剛滿十六歲,他並不知道雪兒已經走進了他的內心,並且已經在他的心裡生了根。

  十一月十四日早上,按照前天晚上與金勝叔、金海叔商量妥的事情,金海叔沒有去山林運送木料,而是送她和海子,還有十二把椅子去鎮子上。

  金海叔趕著牛車,拉著李雪兒、海子以及十四把大小椅子,直接來到家具店門口,三個人將椅子卸下來並搬進家具店。

  和李雪兒第一次來時一樣,家具店裡沒有人,這次李雪兒不再那麼冒失,仔細巡視了一圈,確定沒人後,才往裡側的門走去,到了門口,喚到:「楊大哥,你在不,我來送椅子了。」

  楊皓晟今日和平時一樣,先起來熬藥,然後開了店門,這一陣剛剛伺候著阿爸喝了藥,便聽到了李雪兒的呼喚聲。

  起初,他以為自己可能是因為想見到雪兒而幻聽了,便準備去廚房洗碗,當聽到李雪兒又喚了一聲後,才確定真是雪兒的聲音。

  他將碗放鍋台上便往店鋪里走去,儘管心情莫名的激動,但還是在心裡嘀咕,雪兒以往皆是趕集日才來,為何昨天沒來而今天過來了呢?雖然心裡奇怪,但腳下的步子卻變得輕快起來。

  「你來了,這麼快將椅子都製作完成了。」也不知是誰昨天還盼著李雪兒來送椅子呢,今天卻說著這樣言不由衷的話。

  「楊大哥,你是不是有事忙,要嘛你將事忙完再說?」

  「不忙,不忙。」楊皓晟說到這兒,已經走進了家具店,他抬頭一看,今天除了李雪兒,還來了兩人,一個他認識,是上次他去捎口信的那個人,叫劉金海的,另一個人他沒見過,看樣子比李雪兒大,難道是李雪兒的哥哥,不對,好像李雪兒似乎沒有哥哥,他也記不清了,他懊惱地想怎麼以前沒問問雪兒呢?

  楊皓晟還在糾結李雪兒到底有沒有哥哥,李雪兒已經開始介紹起來,「楊大哥,這是劉金海阿叔,你已經見過,這是劉國海,是我們家鄰居,你可以叫他海子。」李雪兒分別指著劉金海和海子說道。

  「這是楊皓晟,是店家公子。」李雪兒又指著楊皓晟向金海叔和海子介紹道。

  大家相互打了招呼,李雪兒讓海子在店裡轉轉,看看各種家具,好讓他對以後要做的家具有更全面的了解,而金海叔則出去將牛車安置好,然後回來坐在邊上,一邊抽菸一邊等他們。

  楊皓晟看到李雪兒讓海子觀察店裡的家具,覺得很奇怪,本來要談論上次小椅子的帳和這次椅子的出售問題,可還是不由自主地問了出來:「你為什麼讓他觀察家具?他要買家具嗎?」

  「不是,因為我一個人製作家具有點困難,尤其是有些力氣活沒法完成,便讓他跟著我學習製作家具,如此以來,便能加快製作的速度。」

  「哦,原來如此,不過他看上去不甚聰明的樣子,不見得能學得來吧!」楊皓晟怕在家具中間忙活的海子和抽菸的金海叔聽到,幾乎貼著李雪兒的耳朵,小聲說道,心裡是極其不舒服。

  「嗯?」李雪兒發了一下愣,才說道:「他挺能吃苦的,學得也挺好。」

  楊皓晟原想再問幾句諸如'他在你們家製作家具嗎?'、'你給他開工錢嗎?'之類的問題,可又怕李雪兒察覺他對海子和雪兒一起製作家具過於關注了,只好開始與李雪兒談論椅子的事情。

  楊皓晟從櫃檯里取出三兩六百文錢:「這是上次那兩把小椅子的錢,你收好。」

  他一邊將錢遞給李雪兒一邊繼續道:「那兩個要買椅子的買主後來又來了幾回,昨天剛來過,今天你送過來,下午我便捎信給他們,讓他們來取。」

  「此外第一次買椅子的買主又來了幾回,詢問有沒有出新樣式,如果新樣式令他滿意的話,他便自己提供木料定做。」

  楊皓晟一口氣說完這些話,感覺喉嚨有點干,輕輕咳了兩聲。

  「楊大哥,你身體是不是有什麼不適?」李雪兒問完見楊皓晟搖了搖頭,便繼續說道,「那就好,冬日裡天氣乾燥,要多喝熱水。」

  「這批椅子製作完後,我家裡備好的木料已經所剩不多,近幾日正在伐木料,但新伐的木料需經過兩三個月的風乾才能用於製作家具,剛好我手邊沒活,若是那個買主能自己提供木料定做,那再好不過。」

  李雪兒歇了一口氣,繼續道:「我回去後,用現有的木料做一把新樣式的椅子,下次送過來,你讓他瞧瞧,若是滿意,你便讓他送木料過去,我來製作。」

  「那好吧,若是他再來,我便給他講,你最好能告訴我你來送新樣式的日子,讓他那日也過來,和你一起商量,你看如何?」

  李雪兒大概推算了一下日子,最近因為伐木要運送樹枝,過兩天還要運送木料,並且若是要製作新樣式,必須雕刻繁複的花紋,所需的時間必然會更多,她最終選定於十一月二十三來送新樣式,到那時伐得木料應已運送回家,她的雕刻應該也能完成。

  楊皓晟聽李雪兒定了十一月二十三,便問道:「從今天到那天尚有近十天的時間,其間你會來鎮上不?我將賣椅子的錢給你。」

  「或許不來吧,沒時間,也沒什麼事,錢到二十三你再給我就好。」李雪兒不確定地說道。

  李雪兒轉身間看到兩把小椅子,突然心思一動:「這兩把小椅子,你先別賣出去,做為樣品擺在店裡,若是有人喜歡這個樣式,你便登記下來,等木料風乾後再給他們製作,若是要得急,我可以先購買點木料製作。」

  楊皓晟想了想,如此更好,不怕製作出來後賣不出去,便應了下來。

  與楊皓晟談妥一切後,李雪兒三人便出了家具店,各自去購置所需的東西,商定買好東西後在集市門口回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