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翼東一九四一年反掃蕩  冀東抗日根據地軍民反擊日偽軍“掃蕩”的 戰役。1941 年 5 月 29 日,日偽軍 4 萬餘人對河北省玉田、豐潤、灤縣、遷 安地區的抗日根據地實施“鐵壁合圍”的大“掃蕩”。八路軍冀東軍分區領 導機關及所部一度陷入重圍,經兩晝夜苦戰,大部分突圍轉至外線作戰,未 突圍部分則分散隱蔽和開展游擊戰。7 月初,敵遭消耗疲憊被迫撤退。此戰 殲敵 800 餘人。隨後,冀東軍區趁日軍調兵“掃蕩”北嶽根據地之機,於 8 月拔除根據地內日偽據點,並北出長城開闢熱河南部的山區根據地,使冀東 抗日根據地得到鞏固和發展。

  冀南一九三九年春季反掃蕩  冀南抗日根據地軍民反擊日軍“掃蕩” 的戰役。1939 年 1 月,日軍為確保其後方安全,集結第十、第一一○和第一 一四師團各一部共 3 萬餘人,分多路“掃蕩”冀南抗日根據地。八路軍第一 二九師主力分為若干集團,結合地方部隊分區進行游擊,並伺機殲敵。2 月 10 日,八路軍在河北威縣香城固地區設伏,誘殲日軍第十師團安田中隊 200 餘人,繳炮 4 門。日軍尋殲八路軍主力企圖破產後又進行分區“掃蕩”。八 路軍以游擊戰襲擾敵軍,挖掘近萬公里道溝斷敵交通,為堅持平原游擊戰爭 創造了有利條件。至 3 月底,共作戰百餘次,殲滅日軍 3000 餘人,打破日軍 控制冀南平原的計劃。

  冀魯豫一九四三年秋季反掃蕩  *冀魯豫抗日根據地軍民反擊日偽軍 “掃蕩”的戰役。日軍為鞏固華北占領區和抽調兵力增援太平洋戰場,於是 年 9 月 21 日出動 3.5 萬餘人“掃蕩”山東省曹縣、濮縣及河南省滑縣等地區 的抗日根據地。八路軍該軍區部隊主力適時跳出敵合圍圈,轉至外線打擊敵 人,而留少數部隊實行內外線結合。至 11 月 13 日,共斃傷俘日偽軍 4000 餘人,粉碎了日軍的“掃蕩”。

  餐桌談話(Tischgespr che)希特勒執政期間在午餐和晚餐後,與同他 共同進餐的納粹黨頭目、大區區長、政府部長、希特勒的軍事副官和秘書等 的非正式談話。主題極為廣泛,常觸及執政前的*納粹黨黨史、種族理論、反 猶政策、時事新聞和人物評價等,並解釋納粹主義理論先驅的語錄。戰後, 根據納粹黨徒的速記稿出版了《希特勒秘密談話錄,1941—1944》(紐約 1953 年版)、《希特勒的餐桌談話,1941—1944》(倫敦 1953 年版)和《希特勒 在元首大本營的餐桌談話,1941—1942 年》(斯圖加特 1965 年版)等。

  蹂躪者式魚雷轟炸機(Devastator)即“TBD 型魚雷轟炸機”。

  默羅(EdwardRoscoeMurrow,1908—1965)美國記者、電台播音員。1930 年華盛頓州立大學畢業。曾任全國學生聯合會主席等職。1935 年加入哥倫比 亞廣播公司。1937 年任該公司駐歐洲辦事處負責人,聘請*夏伊勒等人組成 廣播班子,對德國吞併奧地利、慕尼黑會議、捷克斯洛伐克淪亡、英倫空戰 和戰時歐洲各主要戰役進行廣播報導,擁有廣泛的聽眾。戰後任哥倫比亞廣 播公司副總經理、美國新聞署署長等職,曾主持過一些著名的廣播電視專欄 節目。

  默麥爾事件  德國占領默麥爾的事件。默麥爾(Me-mel,一譯“梅梅爾”) 為波羅的海沿岸涅曼河口地區,主要居民為立陶宛人和日耳曼人,第一次世 界大戰前是德國軍港,《凡爾賽和約》簽訂後,由國際行政機構管理。1923 年立陶宛政府接管該地區,並將其所屬港口改名為克菜佩達(Klaipeda)。 1939 年 3 月 22 日納粹德國在發出最後通牒後,出兵占領該地,並迫使立陶 宛政府承認這一事實。此事件加劇歐洲緊張局勢。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歸屬蘇 聯的立陶宛加盟共和國,仍稱克萊佩達(Kлaйпeдa)。

  默麥爾戰役  蘇德戰爭後期蘇軍發動的進攻戰役,*波羅的海沿岸戰役 的組成部分。1944 年 10 月 5—22 日,由*波羅的海沿岸第一方面軍在白俄羅 斯第三方面軍一部配合下實施。由於在*里加戰役中進攻受阻,蘇軍統帥部決 定將主要突擊轉移到德軍兵力較弱的默麥爾(Memel)方向,為此在6 晝夜內 隱蔽調動大量兵力,集結於希奧利艾(Шяyляй)地域,發起進攻後迅速 推進 150 公里,10 月 10 日,從默麥爾兩側進抵波羅的海,把敵逼至海邊, 並切斷其退路。此戰役促成了里加戰役的結束,並為爾後西進東普魯士創造 了條件。

  [丿]

  穆蘭(JeanMoulin,1899—1943)大戰時期法國抵抗運動領袖。戰前曾 任人民陣線政府空軍部長辦公室主任。大戰爆發時,任厄爾-羅亞爾省 (Eure-et-Loir)省長。法國敗降後,公開反對占領軍當局的種族歧視政策。 因堅持共和主義立場,被維希政府解職。後即投身抵抗運動,先後與“抵抗”、 “解放南方”等地下組織建立聯繫。不久秘密前往倫敦,加入戴高樂的自由 法國運動。1942 年 1 月 1 日受命潛回法國南方,以自由法國民族委員會駐國 內總代表的身份開始統一穆蘭本土抵抗組織的工作。1943 年 5 月 27 日在巴 黎成立民族抵抗委員會,並任主席。力主擴大武裝鬥爭,曾提出在維爾柯爾 (Vercors)山區建立游擊基地的建議。1943 年 6 月 21 日,因叛徒出賣,在 里昂郊區被捕,被押至法蘭克福,受盡折磨後犧牲。1964 年其骨灰被安放在 賢人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