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陳叔寶與正宮皇后沈婺華沒什麼感情,他寵幸出身貧賤的貴妃張麗華。張麗華的頭髮長有七尺,漆黑髮亮,一直可以垂到地上。她又天性聰慧、神彩飛揚、顧盼生輝、容顏端麗,活脫脫一個古典長發知性美眉。陳叔寶為她如痴如醉,並不奇怪。
陳叔寶又寵愛龔貴嬪、孔貴嬪等妃子,為了能與美人們朝夕相處,他在宮中的光昭殿前,建起臨春、結綺和望仙三座樓閣,各高几十丈,彼此相連,每座樓閣又分成幾十個小房間,精心雕琢,華美瑰麗。陳叔寶自己住臨春閣,張貴妃住結綺閣,龔貴嬪和孔貴嬪住望仙閣,其他的妃子也常常遊走其間,輪流侍奉皇帝。
皇帝沉溺酒色,著急的人還是有的,章華、傅縡等大臣就上書請命,指望陳叔寶洗心革面,勤政愛民。陳叔寶生氣,把他們都殺了。剩下一批善窺上意之徒同樣寄情浮靡,像尚書令江總、孔范等人,從早到晚陪著陳叔寶在後宮花天酒地、鶯歌燕舞、舞文弄墨、贈詩和曲,成為一道“別具一格”的風景線。
最亮麗的一道,當數陳叔寶那首不朽的亡國調《玉樹後庭花》:
〖麗宇芳林對高閣,新妝艷質本傾城。
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笑相迎。
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
諸多淫詞艷曲,格調低下,不一而足。不過陳叔寶偶爾也會作詩戲謔一把。據說有一次他忽然想起冷落後宮的沈皇后,便去看她,坐了一會兒又退了出去。他見沈皇后也不說幾句溫情的話(比張貴妃差遠了!),失望地問道:“怎麼也不留我一下呢?”說著,即興給沈皇后贈詩一首:
“留人不留人?不留人也去。
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
沈皇后聽了,心中沒好氣地答道:
“誰言不相憶?見罷倒成羞。
情知不肯住,教遣若為留。”
若此事為真,我倒是挺欣賞沈皇后對於愛情的一份執著的。可惜無聊的陳叔寶不領情,倒萌生了廢掉沈皇后、改立張貴妃的念頭,只是這次,他來不及了。
禎明二年(隋開皇八年,公元588年),隋文帝下詔列數陳叔寶二十條大罪。隋軍大舉南下,晉王楊廣出六合,廬州總管韓擒虎出廬江(今安徽合肥),吳州總管賀若弼出廣陵(今江蘇揚州),走陸路進抵江北渡口,秦王楊俊出襄陽沿漢水而下,清河公楊素出永安(今重慶奉節),荊州刺史劉仁恩出江陵,蘄州刺史王世積出蘄春,沿長江而下,青州總管燕榮出東海(今江蘇連雲港西南),從海路入太湖,八路大軍由楊廣總節度,討伐陳國。
聲勢浩大的隋軍號稱五十一萬,可能有誇大的成分,但至少在三十萬以上,則是不爭的事實,而且多點進攻,令陳軍防不勝防。陳軍布防的兵力,包括建康的守兵,總共不過二十多萬,一半分散在江上各要塞,難以抵擋隋軍的淋漓進攻。
軍情緊急,飛報建康,護軍將軍樊毅、僕射袁憲以及蕭摩訶認為應增兵,沿江防備。群臣莫衷一是,陳叔寶卻不以為然道:“如若增兵,豈非示弱?建康城有王氣,想當年齊兵攻過三次,周兵也來過兩次,結果怎麼樣?還不是被打得大敗而回?隋兵能有什麼作為?”
孔范也附和道:“長江天塹,隔絕南北,敵軍難道還能插翅飛過來麼?那些守將貪功,故意誇大事實;微臣常嫌官小,敵軍假若真的渡江,我一定上陣廝殺,立功做個太尉了。”說完,君臣哈哈大笑,繼續飲酒,好像什麼事也沒發生一樣。
(陳叔寶在酒精的麻痹下,太樂觀了。我們說過,陳宣帝試圖通過北伐解決內部和外部的兩大問題,北周重新攻占江北後,問題依舊。尤其是僑人、吳人、蠻族三大族群的矛盾,愈演愈烈,地方上的武將多為五蠻出身,比如負責建康防務的樊毅便是蠻族人,手中雖有兵,卻受盡排擠。類似的上下相欺,文武相疑的情形,也很多見,一旦開仗,戰鬥力和士氣都高不了)
第二年元旦清晨,大霧彌江。建康城中的陳叔寶還有心思早朝大宴群臣,慶賀新年。陳叔寶興致頗濃,喝得酩酊大醉,午後醒來,形勢已然大變:隋將賀若弼與韓擒虎分別從江北的廣陵和橫江突破,神不知鬼不覺地渡過長江,占領了南岸的京口和採石,江邊防守的陳軍望風而走,隋軍兵臨城下。
陳叔寶的樂觀蕩然無存,他倉促任命蕭摩訶、樊毅及中領軍魯廣達為都督,抵禦隋軍的攻勢,又命從吳興入援的鎮東大將軍任忠(也是蠻族出身)駐守朱雀門,保衛建康的安全。
但是不懂用兵的陳叔寶犯了錯誤,他把十多萬建康附近的陳軍士兵從北到南,拉成了一條綿延二十里的防線,竟沒有一個發號施令的總指揮,而且還把不會打仗的孔范派上陣。幾名將軍各自為戰,被賀若弼輕鬆各個擊破,孔范部不戰自潰,蕭摩訶力戰被擒,陳軍大敗。
任忠率部出城抵抗韓擒虎的進攻,還沒打就在石子岡(今江蘇南京雨花台)投降,掉轉槍頭帶領隋軍從朱雀門進入建康城。
陳叔寶在宮裡慌不擇路,摟著最寵愛的張貴妃和孔貴嬪直奔後堂投井。當然不是尋死,而是暫借水淺的井底一避。隋軍士兵深夜進宮,遍尋陳叔寶不見,向井底喊話,沒人答應,就要往下投大石。陳叔寶嚇壞了,叫道:“有人!有人!”
陳叔寶又寵愛龔貴嬪、孔貴嬪等妃子,為了能與美人們朝夕相處,他在宮中的光昭殿前,建起臨春、結綺和望仙三座樓閣,各高几十丈,彼此相連,每座樓閣又分成幾十個小房間,精心雕琢,華美瑰麗。陳叔寶自己住臨春閣,張貴妃住結綺閣,龔貴嬪和孔貴嬪住望仙閣,其他的妃子也常常遊走其間,輪流侍奉皇帝。
皇帝沉溺酒色,著急的人還是有的,章華、傅縡等大臣就上書請命,指望陳叔寶洗心革面,勤政愛民。陳叔寶生氣,把他們都殺了。剩下一批善窺上意之徒同樣寄情浮靡,像尚書令江總、孔范等人,從早到晚陪著陳叔寶在後宮花天酒地、鶯歌燕舞、舞文弄墨、贈詩和曲,成為一道“別具一格”的風景線。
最亮麗的一道,當數陳叔寶那首不朽的亡國調《玉樹後庭花》:
〖麗宇芳林對高閣,新妝艷質本傾城。
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笑相迎。
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
諸多淫詞艷曲,格調低下,不一而足。不過陳叔寶偶爾也會作詩戲謔一把。據說有一次他忽然想起冷落後宮的沈皇后,便去看她,坐了一會兒又退了出去。他見沈皇后也不說幾句溫情的話(比張貴妃差遠了!),失望地問道:“怎麼也不留我一下呢?”說著,即興給沈皇后贈詩一首:
“留人不留人?不留人也去。
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
沈皇后聽了,心中沒好氣地答道:
“誰言不相憶?見罷倒成羞。
情知不肯住,教遣若為留。”
若此事為真,我倒是挺欣賞沈皇后對於愛情的一份執著的。可惜無聊的陳叔寶不領情,倒萌生了廢掉沈皇后、改立張貴妃的念頭,只是這次,他來不及了。
禎明二年(隋開皇八年,公元588年),隋文帝下詔列數陳叔寶二十條大罪。隋軍大舉南下,晉王楊廣出六合,廬州總管韓擒虎出廬江(今安徽合肥),吳州總管賀若弼出廣陵(今江蘇揚州),走陸路進抵江北渡口,秦王楊俊出襄陽沿漢水而下,清河公楊素出永安(今重慶奉節),荊州刺史劉仁恩出江陵,蘄州刺史王世積出蘄春,沿長江而下,青州總管燕榮出東海(今江蘇連雲港西南),從海路入太湖,八路大軍由楊廣總節度,討伐陳國。
聲勢浩大的隋軍號稱五十一萬,可能有誇大的成分,但至少在三十萬以上,則是不爭的事實,而且多點進攻,令陳軍防不勝防。陳軍布防的兵力,包括建康的守兵,總共不過二十多萬,一半分散在江上各要塞,難以抵擋隋軍的淋漓進攻。
軍情緊急,飛報建康,護軍將軍樊毅、僕射袁憲以及蕭摩訶認為應增兵,沿江防備。群臣莫衷一是,陳叔寶卻不以為然道:“如若增兵,豈非示弱?建康城有王氣,想當年齊兵攻過三次,周兵也來過兩次,結果怎麼樣?還不是被打得大敗而回?隋兵能有什麼作為?”
孔范也附和道:“長江天塹,隔絕南北,敵軍難道還能插翅飛過來麼?那些守將貪功,故意誇大事實;微臣常嫌官小,敵軍假若真的渡江,我一定上陣廝殺,立功做個太尉了。”說完,君臣哈哈大笑,繼續飲酒,好像什麼事也沒發生一樣。
(陳叔寶在酒精的麻痹下,太樂觀了。我們說過,陳宣帝試圖通過北伐解決內部和外部的兩大問題,北周重新攻占江北後,問題依舊。尤其是僑人、吳人、蠻族三大族群的矛盾,愈演愈烈,地方上的武將多為五蠻出身,比如負責建康防務的樊毅便是蠻族人,手中雖有兵,卻受盡排擠。類似的上下相欺,文武相疑的情形,也很多見,一旦開仗,戰鬥力和士氣都高不了)
第二年元旦清晨,大霧彌江。建康城中的陳叔寶還有心思早朝大宴群臣,慶賀新年。陳叔寶興致頗濃,喝得酩酊大醉,午後醒來,形勢已然大變:隋將賀若弼與韓擒虎分別從江北的廣陵和橫江突破,神不知鬼不覺地渡過長江,占領了南岸的京口和採石,江邊防守的陳軍望風而走,隋軍兵臨城下。
陳叔寶的樂觀蕩然無存,他倉促任命蕭摩訶、樊毅及中領軍魯廣達為都督,抵禦隋軍的攻勢,又命從吳興入援的鎮東大將軍任忠(也是蠻族出身)駐守朱雀門,保衛建康的安全。
但是不懂用兵的陳叔寶犯了錯誤,他把十多萬建康附近的陳軍士兵從北到南,拉成了一條綿延二十里的防線,竟沒有一個發號施令的總指揮,而且還把不會打仗的孔范派上陣。幾名將軍各自為戰,被賀若弼輕鬆各個擊破,孔范部不戰自潰,蕭摩訶力戰被擒,陳軍大敗。
任忠率部出城抵抗韓擒虎的進攻,還沒打就在石子岡(今江蘇南京雨花台)投降,掉轉槍頭帶領隋軍從朱雀門進入建康城。
陳叔寶在宮裡慌不擇路,摟著最寵愛的張貴妃和孔貴嬪直奔後堂投井。當然不是尋死,而是暫借水淺的井底一避。隋軍士兵深夜進宮,遍尋陳叔寶不見,向井底喊話,沒人答應,就要往下投大石。陳叔寶嚇壞了,叫道:“有人!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