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
武帝想錯了,宇文達見到小憐後,對她萬分寵愛,甚至冷落了結髮妻子李妃。李妃眼看著好端端的丈夫突然變心了,想不開,差點尋了短見。
馮小憐一次彈琴時撥斷了一根琴弦,不覺念起高緯的好處,隨口吟道:
〖雖蒙今日寵,猶憶昔時憐。
欲知心斷絕,應看膠上弦。〗
我常想,馮小憐對宇文達所做的一切,或許是一種無聲的復仇。周武帝改造北齊的同時,北齊也在用另類的方式改造著北周。北齊墮落的聲色文化沒有隨著北齊的滅亡而消亡,而是通過各種途徑,對北周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馮小憐以外,還有兩位女子在向北周傳播著“北齊文化”,她們就是胡太后和穆黃花。北齊滅亡對淫蕩的胡太后而言簡直是一次性解放,她與兒媳婦穆黃花在長安坊間做起了娼妓,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當妓女的皇太后和皇后。
堂堂北齊太后和皇后雙雙淪落為娼妓,這種新鮮與刺激令整座長安城為之震動,人們紛至沓來,爭相欲一睹風采,兩人生意竟出奇的好。
如果說北齊的女人們是從外部腐蝕北周的話,那麼周武帝的繼任者宇文贇則是從內部葬送了北周政權。
周武帝生前不是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接班人可能會出問題。大臣王軌有一回給武帝敬酒,捋著武帝的鬍子說:“可愛好老公哦,可嘆後嗣太弱啦!”(議論皇帝家事,是為臣者第一大忌,未必會對在位的皇帝起什麼作用,而太子即位之日,就是秋後算帳之時。在這方面處理得比較好的,是三國的賈詡)
武帝對宇文贇的要求極其嚴格,哪怕只是極小的過失,武帝也會棍棒相加,經常揍得宇文贇皮開肉綻,還痛斥道:“自古至今被廢的太子不在少數,難道我兒子就立不成麼?”
武帝恨鐵不成鋼,可是次子漢王宇文贊也不成器,其他兒子年紀太小,沒辦法,只好命東宮官員記錄太子言行,每月上交報告由他審核。
武帝實在是一片良苦用心,他見證了魏周交替,經歷了兩位兄長的橫死,也親手謀殺了長期把持大權的堂兄宇文護。他深知,皇權看似高高在上,卻是個易碎品,來不得半點鬆懈和馬虎。
武帝的出發點是好的,辦法卻不對頭。在他的嚴厲管教下,宇文贇沒成長為出色的皇帝,反倒磨練為出色的演員。他在武帝面前表現得畢恭畢敬,竭力掩飾真實想法,而這些的背後,卻是被壓抑到變態的欲望。武帝一死,長期的壓抑突然爆發,不亞於一場八級地震。
武帝停屍殯宮,尚未下葬,宇文贇撫著從前留下的棒痕,指著棺材罵道:“死得太晚了!”說著,他命武帝的嬪妃宮女排成一列,挑選漂亮的供他淫樂。朝中的有識之士都呆住了,他們可能預感到了未來將是不可避免的恐怖。
宇文贇就是在這種恐怖的氣氛中登上了北周的皇位,是為北周宣帝。上台後的第六天,他殺掉了齊王宇文憲。
宇文憲淡薄名利,與北魏的元勰有幾分相似之處。平齊時他剿滅高氏的幾支殘餘部隊,自覺威名太高,就託病不出,武帝攻打突厥,他也沒有參加。為人如此低調,宣帝仍然不放過他。
當晚,他召宗室諸王入宮,接著又命宇文憲單獨進見。宇文憲一進殿,就被一群武士衝上前綁了。宣帝派親信於智與宇文憲當堂對質,宇文憲大義凜然、據理力辯,於智等人還是不容分說,把他縊死,然後以謀反的罪名,將宇文憲的五個兒子以及與他親近的將軍王興、獨孤熊等人,一併處死。
宣帝恨透了父親的嚴厲,對《刑書要制》這樣的嚴刑峻法也是嗤之以鼻,便予以廢除,還一次又一次地大赦罪犯。結果無視法律、為非作歹的人日見增多,宣帝一看不妙,就推倒重來,重新搞了一套《刑經聖制》,刑罰比武帝的更重,鬧得民間人心惶惶,無所適從。
大臣們更慘,宣帝實行特務統治,暗中窺察群臣行為,一有錯失,輕則罷黜,重則殺頭。武帝遺命輔政的宗師宇文孝伯是宇文深的兒子,為人正直,以前和王軌曾向武帝稟報宣帝的不法行徑,導致宣帝挨打,宣帝一直耿耿於懷。想起往事,宣帝怒火中燒,便下旨把王軌和宇文孝伯賜死。
宣帝當了半年皇帝,覺得還不夠勁兒,便於大成元年(公元579年)二月傳位給七歲的太子宇文闡,是為北周靜帝,改元大象。宣帝不稱太上皇帝,而稱“天元皇帝”,居住的宮殿改名為“天台”,以“天”自稱(別的皇帝只敢稱天子,宣帝更進一步,直接做天了),禁止使用“天”、“高”、“上”、“大”等字。大臣進天台,必須先齋戒三天,沐浴一天。
天台里一個皇后怎麼夠?宣帝廣招天下美女入宮,還對各種名號具有特殊感情。他封皇后楊麗華為天元皇后,靜帝的母親朱滿月為天皇后,貴妃元樂尚為天右皇后,德妃陳月儀為天左皇后,後來又把“皇后”升級為“大皇后”,改封天左皇后為天中大皇后,並把族侄西陽公宇文溫的妃子尉遲繁熾搶來,加封為天左大皇后。一口氣封了五個皇后,名目繁多,創意無窮。
十九、楊堅篡周建隋
周宣帝雖然殺掉了一批不聽話的臣子,但大周的國力尚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九月,宣帝以韋孝寬為行軍元帥討伐陳國,沒有遭遇什麼強勁的抵抗就奪取了淮南的壽陽、黃城、廣陵等地,盡收江北(吳明徹幾年前北伐的成果至此化為泡影)。這一來,宣帝更相信自己是天神下凡,率先違背武帝的禁令,大設道場祭祀神靈,還恢復了佛、道兩教的佛像與天尊像,自己與兩尊像並排南面而坐,受京城百姓的頂禮膜拜。接著,他又大張旗鼓,巡幸各地,以宣示皇家的威儀。
馮小憐一次彈琴時撥斷了一根琴弦,不覺念起高緯的好處,隨口吟道:
〖雖蒙今日寵,猶憶昔時憐。
欲知心斷絕,應看膠上弦。〗
我常想,馮小憐對宇文達所做的一切,或許是一種無聲的復仇。周武帝改造北齊的同時,北齊也在用另類的方式改造著北周。北齊墮落的聲色文化沒有隨著北齊的滅亡而消亡,而是通過各種途徑,對北周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馮小憐以外,還有兩位女子在向北周傳播著“北齊文化”,她們就是胡太后和穆黃花。北齊滅亡對淫蕩的胡太后而言簡直是一次性解放,她與兒媳婦穆黃花在長安坊間做起了娼妓,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當妓女的皇太后和皇后。
堂堂北齊太后和皇后雙雙淪落為娼妓,這種新鮮與刺激令整座長安城為之震動,人們紛至沓來,爭相欲一睹風采,兩人生意竟出奇的好。
如果說北齊的女人們是從外部腐蝕北周的話,那麼周武帝的繼任者宇文贇則是從內部葬送了北周政權。
周武帝生前不是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接班人可能會出問題。大臣王軌有一回給武帝敬酒,捋著武帝的鬍子說:“可愛好老公哦,可嘆後嗣太弱啦!”(議論皇帝家事,是為臣者第一大忌,未必會對在位的皇帝起什麼作用,而太子即位之日,就是秋後算帳之時。在這方面處理得比較好的,是三國的賈詡)
武帝對宇文贇的要求極其嚴格,哪怕只是極小的過失,武帝也會棍棒相加,經常揍得宇文贇皮開肉綻,還痛斥道:“自古至今被廢的太子不在少數,難道我兒子就立不成麼?”
武帝恨鐵不成鋼,可是次子漢王宇文贊也不成器,其他兒子年紀太小,沒辦法,只好命東宮官員記錄太子言行,每月上交報告由他審核。
武帝實在是一片良苦用心,他見證了魏周交替,經歷了兩位兄長的橫死,也親手謀殺了長期把持大權的堂兄宇文護。他深知,皇權看似高高在上,卻是個易碎品,來不得半點鬆懈和馬虎。
武帝的出發點是好的,辦法卻不對頭。在他的嚴厲管教下,宇文贇沒成長為出色的皇帝,反倒磨練為出色的演員。他在武帝面前表現得畢恭畢敬,竭力掩飾真實想法,而這些的背後,卻是被壓抑到變態的欲望。武帝一死,長期的壓抑突然爆發,不亞於一場八級地震。
武帝停屍殯宮,尚未下葬,宇文贇撫著從前留下的棒痕,指著棺材罵道:“死得太晚了!”說著,他命武帝的嬪妃宮女排成一列,挑選漂亮的供他淫樂。朝中的有識之士都呆住了,他們可能預感到了未來將是不可避免的恐怖。
宇文贇就是在這種恐怖的氣氛中登上了北周的皇位,是為北周宣帝。上台後的第六天,他殺掉了齊王宇文憲。
宇文憲淡薄名利,與北魏的元勰有幾分相似之處。平齊時他剿滅高氏的幾支殘餘部隊,自覺威名太高,就託病不出,武帝攻打突厥,他也沒有參加。為人如此低調,宣帝仍然不放過他。
當晚,他召宗室諸王入宮,接著又命宇文憲單獨進見。宇文憲一進殿,就被一群武士衝上前綁了。宣帝派親信於智與宇文憲當堂對質,宇文憲大義凜然、據理力辯,於智等人還是不容分說,把他縊死,然後以謀反的罪名,將宇文憲的五個兒子以及與他親近的將軍王興、獨孤熊等人,一併處死。
宣帝恨透了父親的嚴厲,對《刑書要制》這樣的嚴刑峻法也是嗤之以鼻,便予以廢除,還一次又一次地大赦罪犯。結果無視法律、為非作歹的人日見增多,宣帝一看不妙,就推倒重來,重新搞了一套《刑經聖制》,刑罰比武帝的更重,鬧得民間人心惶惶,無所適從。
大臣們更慘,宣帝實行特務統治,暗中窺察群臣行為,一有錯失,輕則罷黜,重則殺頭。武帝遺命輔政的宗師宇文孝伯是宇文深的兒子,為人正直,以前和王軌曾向武帝稟報宣帝的不法行徑,導致宣帝挨打,宣帝一直耿耿於懷。想起往事,宣帝怒火中燒,便下旨把王軌和宇文孝伯賜死。
宣帝當了半年皇帝,覺得還不夠勁兒,便於大成元年(公元579年)二月傳位給七歲的太子宇文闡,是為北周靜帝,改元大象。宣帝不稱太上皇帝,而稱“天元皇帝”,居住的宮殿改名為“天台”,以“天”自稱(別的皇帝只敢稱天子,宣帝更進一步,直接做天了),禁止使用“天”、“高”、“上”、“大”等字。大臣進天台,必須先齋戒三天,沐浴一天。
天台里一個皇后怎麼夠?宣帝廣招天下美女入宮,還對各種名號具有特殊感情。他封皇后楊麗華為天元皇后,靜帝的母親朱滿月為天皇后,貴妃元樂尚為天右皇后,德妃陳月儀為天左皇后,後來又把“皇后”升級為“大皇后”,改封天左皇后為天中大皇后,並把族侄西陽公宇文溫的妃子尉遲繁熾搶來,加封為天左大皇后。一口氣封了五個皇后,名目繁多,創意無窮。
十九、楊堅篡周建隋
周宣帝雖然殺掉了一批不聽話的臣子,但大周的國力尚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九月,宣帝以韋孝寬為行軍元帥討伐陳國,沒有遭遇什麼強勁的抵抗就奪取了淮南的壽陽、黃城、廣陵等地,盡收江北(吳明徹幾年前北伐的成果至此化為泡影)。這一來,宣帝更相信自己是天神下凡,率先違背武帝的禁令,大設道場祭祀神靈,還恢復了佛、道兩教的佛像與天尊像,自己與兩尊像並排南面而坐,受京城百姓的頂禮膜拜。接著,他又大張旗鼓,巡幸各地,以宣示皇家的威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