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搞笑的還沒完,彭樂掛著宇文泰的金帶回營復命,說:“宇文黑獺漏網,不過已然嚇破了膽!”高歡問他宇文泰怎麼跑掉的,彭樂一五一十地把宇文泰的話複述一遍,末了不忘添上一句:“末將並未因為這話就放了他。”
高歡又好氣又好笑,彭樂真人不說假話,倒有幾分可愛之處。可是放過宇文泰實在可惡,他拎起彭樂的腦袋,就朝地上猛撞,邊撞邊罵:“沙苑之敗,全是因為你的屁話!”咬牙舉刀欲砍,又不忍臨陣殺將。
彭樂捂著腦袋說:“求大王給我五千騎兵,我再給您把宇文泰抓回來。”
高歡反問:“你放跑了人是什麼意思啊?現在又說要抓回來?算了!”他命人取來三千匹絹壓在彭樂背上(若是常人,差不多也該壓扁了),作為賞賜。
宇文泰收拾殘部,大約還有數萬人馬,次日一早,兩軍再戰。宇文泰自領中軍,趙貴等五將領左軍,若干惠等五將領右軍。東魏軍中有一名小卒犯了軍法,面臨嚴懲,此時投入西魏營中,指明高歡的確切位置。宇文泰馬上命精銳猛攻高歡親領的軍隊,高歡步兵被悉數俘虜,騎兵被打散。
高歡也不走運,連馬都死了,幸有部將赫連陽順扮了一回東魏的李穆,扶高歡上了自己的馬。高歡領著七名隨從殺出重圍,親信尉興慶說:“大王速走,興慶腰中還有一百支箭,足以射殺百人。”
高歡感言:“事成之後,封你為懷州刺史;若你不幸戰死,就封你兒子。”(高歡對下屬賞罰分明、義重於山,確實能讓人為他賣命到底)
尉興慶說:“兒子還小,請用我兄長!”高歡許諾而去。尉興慶力拒西魏追兵,矢盡而死。
高歡剛脫險境,又遭難關。西魏大都督賀拔勝早年與高歡一同在爾朱榮帳下,萬軍叢中看得真切,手執長槊,率十三名騎兵殺向高歡,口中大喊:“賀六渾莫跑,賀拔破胡(賀拔勝的鮮卑名)定要殺了你!”
眼看高歡命懸一線,武衛將軍段韶一箭射來,正中賀拔勝胯下坐騎。賀拔勝再換副馬上陣,高歡早已溜之大吉。賀拔勝嘆息良久:“今日忘帶弓箭,真乃天意!”
高歡一部雖然幾近覆滅,東魏其他各軍奮勇殺敵,大敗了趙貴等人的西魏左軍。宇文泰率中軍再戰,又敗。天色將晚,宇文泰下令撤軍,獨孤信和于謹收攏散卒從後方擊退東魏追兵,才保證了西魏主力沒有再受損失。
高歡大軍追到弘農附近的陝城,手下謀士封子繪、陳元康力勸高歡不可錯過時機,應乘勝入關。高歡問道:“若有伏兵,如何是好?”
陳元康不以為然:“大王前次沙苑失利,尚未遇到伏兵,如今他們吃了敗仗,怎麼還會有此高招?若舍而不追,必成後患。”
東魏士兵疲憊不堪,眾將不願再戰,高歡還是決定放棄,只派了劉豐生帶數千騎繼續追趕,主力回軍河北。(沙苑之戰,宇文泰未能渡河;邙山之戰,高歡沒有入關。戰場上兩家“禮尚往來”,說到底還是實力使然,誰都別想一口把對手吃掉。話雖這麼說,此戰畢竟是最接近於幹掉宇文泰的一次,高歡難免抱憾終身)
宇文泰戰前從玉壁召來王思政,本打算讓他鎮守虎牢,如今虎牢啃不下,便命他駐守弘農。劉豐生兵至弘農城下,王思政大開城門,將士不作戰備,一派“祥和”。劉豐生不敢入城,領軍而還,王思政的弘農版空城計奏效。
邙山大戰,西魏失利。宇文泰與高歡的鬥法,至此兩勝兩負,暫為平手(司馬子如攻潼關、高歡攻玉壁等戰役,規模很小,不在統計之列)。
宇文泰回關中廣招豪強以充軍力,將府兵制發揚光大。高歡回晉陽,共做了三件大事:一、殺掉賀拔勝身在東魏的所有兒子,以報戰場上追他之仇,賀拔勝在西魏得知,吐血而死;二、任命侯景為司空,宰制河南軍事,埋下身後之亂;三、赦免境內死囚,高仲密三位兄弟的子孫也因功免罪,唯獨不赦高仲密一家。高仲密已被宇文泰接入西魏,他的妻子兒女則難逃一刀。高澄人模狗樣打扮一番,去見即將處死的李氏,問道:“如今你還有何話說?”李氏無語以對,高澄欣然解了繩索,納她為妾。孰知,十多年後,這位美女引發了一起宮廷禍亂,以至北齊臣死君廢,真是報應不爽。
二六、誰是強者
東魏武定三年(公元545年),高歡五十歲,按照當時中國人的平均壽命,他已步入老年。早年隨他出生入死的老部下段榮、蔡俊,在河北擁戴他的封隆之、李元忠等人,都已先後去世;而高歡,還在他的大丞相位子上,為青年時代的理想瀝血奮鬥。
“平定天下,澄清宇內”,多麼激動人心的豪言;二十幾年過去了,這八個字依然是豪言。算計一生,什麼都算到了,唯一漏算的,是強大而年輕的敵人,宇文黑獺。
老則老矣,絕不遺強寇以禍後人。高歡要畢餘生之力,舉全國之眾,做一番豪賭。為了這次豪賭,他是什麼血本都願下,什麼手段都願使了。他派人去吐谷渾,招吐谷渾可汗夸呂的堂妹入後宮,由孝靜帝納為容華嬪。東魏與吐谷渾結盟,使西魏的西南邊境多了一個搗亂分子。
對於柔然,他也繼續加強兩家的關係,命九子長廣公高湛迎娶阿那瑰的孫女鄰和公主。他又派遣杜弼出使柔然,為高澄求婚,阿那瑰獅子開口:“高王親自娶才可以!”高歡大為犯難。
高歡又好氣又好笑,彭樂真人不說假話,倒有幾分可愛之處。可是放過宇文泰實在可惡,他拎起彭樂的腦袋,就朝地上猛撞,邊撞邊罵:“沙苑之敗,全是因為你的屁話!”咬牙舉刀欲砍,又不忍臨陣殺將。
彭樂捂著腦袋說:“求大王給我五千騎兵,我再給您把宇文泰抓回來。”
高歡反問:“你放跑了人是什麼意思啊?現在又說要抓回來?算了!”他命人取來三千匹絹壓在彭樂背上(若是常人,差不多也該壓扁了),作為賞賜。
宇文泰收拾殘部,大約還有數萬人馬,次日一早,兩軍再戰。宇文泰自領中軍,趙貴等五將領左軍,若干惠等五將領右軍。東魏軍中有一名小卒犯了軍法,面臨嚴懲,此時投入西魏營中,指明高歡的確切位置。宇文泰馬上命精銳猛攻高歡親領的軍隊,高歡步兵被悉數俘虜,騎兵被打散。
高歡也不走運,連馬都死了,幸有部將赫連陽順扮了一回東魏的李穆,扶高歡上了自己的馬。高歡領著七名隨從殺出重圍,親信尉興慶說:“大王速走,興慶腰中還有一百支箭,足以射殺百人。”
高歡感言:“事成之後,封你為懷州刺史;若你不幸戰死,就封你兒子。”(高歡對下屬賞罰分明、義重於山,確實能讓人為他賣命到底)
尉興慶說:“兒子還小,請用我兄長!”高歡許諾而去。尉興慶力拒西魏追兵,矢盡而死。
高歡剛脫險境,又遭難關。西魏大都督賀拔勝早年與高歡一同在爾朱榮帳下,萬軍叢中看得真切,手執長槊,率十三名騎兵殺向高歡,口中大喊:“賀六渾莫跑,賀拔破胡(賀拔勝的鮮卑名)定要殺了你!”
眼看高歡命懸一線,武衛將軍段韶一箭射來,正中賀拔勝胯下坐騎。賀拔勝再換副馬上陣,高歡早已溜之大吉。賀拔勝嘆息良久:“今日忘帶弓箭,真乃天意!”
高歡一部雖然幾近覆滅,東魏其他各軍奮勇殺敵,大敗了趙貴等人的西魏左軍。宇文泰率中軍再戰,又敗。天色將晚,宇文泰下令撤軍,獨孤信和于謹收攏散卒從後方擊退東魏追兵,才保證了西魏主力沒有再受損失。
高歡大軍追到弘農附近的陝城,手下謀士封子繪、陳元康力勸高歡不可錯過時機,應乘勝入關。高歡問道:“若有伏兵,如何是好?”
陳元康不以為然:“大王前次沙苑失利,尚未遇到伏兵,如今他們吃了敗仗,怎麼還會有此高招?若舍而不追,必成後患。”
東魏士兵疲憊不堪,眾將不願再戰,高歡還是決定放棄,只派了劉豐生帶數千騎繼續追趕,主力回軍河北。(沙苑之戰,宇文泰未能渡河;邙山之戰,高歡沒有入關。戰場上兩家“禮尚往來”,說到底還是實力使然,誰都別想一口把對手吃掉。話雖這麼說,此戰畢竟是最接近於幹掉宇文泰的一次,高歡難免抱憾終身)
宇文泰戰前從玉壁召來王思政,本打算讓他鎮守虎牢,如今虎牢啃不下,便命他駐守弘農。劉豐生兵至弘農城下,王思政大開城門,將士不作戰備,一派“祥和”。劉豐生不敢入城,領軍而還,王思政的弘農版空城計奏效。
邙山大戰,西魏失利。宇文泰與高歡的鬥法,至此兩勝兩負,暫為平手(司馬子如攻潼關、高歡攻玉壁等戰役,規模很小,不在統計之列)。
宇文泰回關中廣招豪強以充軍力,將府兵制發揚光大。高歡回晉陽,共做了三件大事:一、殺掉賀拔勝身在東魏的所有兒子,以報戰場上追他之仇,賀拔勝在西魏得知,吐血而死;二、任命侯景為司空,宰制河南軍事,埋下身後之亂;三、赦免境內死囚,高仲密三位兄弟的子孫也因功免罪,唯獨不赦高仲密一家。高仲密已被宇文泰接入西魏,他的妻子兒女則難逃一刀。高澄人模狗樣打扮一番,去見即將處死的李氏,問道:“如今你還有何話說?”李氏無語以對,高澄欣然解了繩索,納她為妾。孰知,十多年後,這位美女引發了一起宮廷禍亂,以至北齊臣死君廢,真是報應不爽。
二六、誰是強者
東魏武定三年(公元545年),高歡五十歲,按照當時中國人的平均壽命,他已步入老年。早年隨他出生入死的老部下段榮、蔡俊,在河北擁戴他的封隆之、李元忠等人,都已先後去世;而高歡,還在他的大丞相位子上,為青年時代的理想瀝血奮鬥。
“平定天下,澄清宇內”,多麼激動人心的豪言;二十幾年過去了,這八個字依然是豪言。算計一生,什麼都算到了,唯一漏算的,是強大而年輕的敵人,宇文黑獺。
老則老矣,絕不遺強寇以禍後人。高歡要畢餘生之力,舉全國之眾,做一番豪賭。為了這次豪賭,他是什麼血本都願下,什麼手段都願使了。他派人去吐谷渾,招吐谷渾可汗夸呂的堂妹入後宮,由孝靜帝納為容華嬪。東魏與吐谷渾結盟,使西魏的西南邊境多了一個搗亂分子。
對於柔然,他也繼續加強兩家的關係,命九子長廣公高湛迎娶阿那瑰的孫女鄰和公主。他又派遣杜弼出使柔然,為高澄求婚,阿那瑰獅子開口:“高王親自娶才可以!”高歡大為犯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