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
另外,和珅家裡眾多的當鋪也被賞賜或收歸國有。嘉慶帝把永慶當賞給了永璇、慶余當賞給了永璘、恆興當賞給了奕純、恆慶當賞給了永琅。除此之外,其餘的當鋪交給內務府管理。與此同時,嘉慶帝除把和珅在京城內的一些商業店面房賞給了王公大臣,其餘的也全部歸內務府照管。
和珅家的衣物、書籍等除了少部分賞賜給人外,大部分都交給了內務府處理、變賣。和珅管家劉全家的現金近四萬兩白銀,全部交給了內務府廣儲司銀庫。這就是說和珅的家產大部分都落到了嘉慶帝手裡了。
和珅家土地眾多,大部分也入了官。嘉慶將其中和家在京郊的零星小塊土地賞給了太監等。例如,把一塊1頃40畝與一塊47畝,及一塊58畝的土地賞給了南府景山太監。另外,把和珅在西直門外白塔庵一塊1頃80畝和一塊1頃9畝的兩塊土地賞給了圓明園太監。
此外,和珅在薊州的墳塋由於規模過於宏大,被嘉慶以“違制“為由拆除,連同附近守墳人的房屋一起招商變賣。和珅家奴79戶,共計308口,以及逃亡後被抓回來的二十幾戶奴僕一起被變賣後身價錢全部交給了內務府掌管。另外,嘉慶帝還把和珅抄家所得的一部分用於安撫流民和鎮壓白蓮教起義。
就這樣,和珅辛苦經營了大半生所聚集的財富,轉瞬之間就被瓜分完畢。而嘉慶帝在“分贓”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得意之態,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他對和珅家財之巨的不滿和統治階級無縫不入的貪婪本性。
和珅一生的啟示
明朝的三大才子之一、著名文學家楊慎根據自己一生的際遇寫了一首千古名詞《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歷史上的多少風流人物都隨風而去,只成為後人閒談時的談資。我們站在歷史的角度去看,不是要對世人稱頌的歷史人物頂禮膜拜,也不是要對名聲掃地的歷史人物進行大批判。畢竟過去的已經成為歷史,我們能夠從他們身上繼承向上的動力或者吸取經驗教訓,避免失敗,這才是最重要的。有一句話說,“前車之鑑,後世之師”。要借鑑一個人的人生經歷,我們必須給他一個正確的歷史定位和客觀評價,和珅是乾隆時期的重要官員,深刻影響了當時的歷史和社會發展,所以我們有必要這麼做。
提到和珅,很多人將他稱為“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貪官”,有一部分人稱之為“乾隆的奴才,官員的皇帝”。其實任何一個人都有他的兩面性,和珅一生所獲的官銜林林總總不計其數,可謂紅極一時,到後來“一條白練結束人生”,他的傳奇人生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由於歷史和電視劇影響的緣故,人們談論的內容大都集中在和珅龐大的家產、貪污受賄以及奢侈的生活、專橫跋扈、權傾一時上面,而其靈活的經濟頭腦、高人一籌的大局意識,風趣詼諧的語言風格等卻被淹沒在歷史深處,留給世人的只是一個負面的形象。我們沒有為和珅平反的歷史任務,更沒有這個實力,我們只是想撥開歷史的迷霧,將一個真實的和珅展示給大家。
嘉慶帝對和珅宣布的二十條大罪狀中,任選一條都足以致他於死地,而且都是有據可查的。因此,我們不會為和珅鳴冤叫屈,但是也不可因此埋沒了他的功績和貢獻。
和珅是好是壞,歷史始終沒有一個定論,我們也不必急於給他下結論。但他具有足夠的聰明才智和智慧,他絕對是一個辦事幹練,有才能的人,就是他的天敵嘉慶帝也承認和珅“精明敏捷,原不微勞慮錄,是以皇考高宗純皇帝另以厚恩”。我們一定要繞開和珅因相貌頗似馬佳氏才得到乾隆信任和重用的傳說,正視和珅能在官場駕輕就熟的真正原因。和珅能夠在人才濟濟的朝廷獨樹一幟,並非只靠容貌和拍馬屁,他肯定有一定的施政能力,否則乾隆不會重用一個有名無實的人。和珅雖出身貪寒,但受到了良好而系統的正規教育,使他具有了處理朝廷事務的基本能力。
和珅頗具語言天賦,他“承訓書諭,兼通滿漢”,“清文、漢文、蒙古、西番,頗通大意”。乾隆在《平定廓爾五功臣圖贊》中有親筆註:“去歲(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用兵之際,所有指示權宜,第每兼用清、漢文。此分頒給達賴喇嘛,及傳諭廓爾喀敕書,唯和珅承旨書諭,俱能辦理秩如。”如此說來,和珅能得到乾隆的賞識是有原因的,但這個原因並非長得像乾隆的寵妃馬佳氏。
正因為和珅具有在語言上的巨大優勢,所以在外交上乾隆非常依賴和珅,而且和珅也不辱使命,理智得體地處理了外交事務。與日後清廷喪權辱國的行徑相比,和珅更應該被稱頌、紀念。就連咄咄逼人的英國使節馬嘎爾尼也曾稱讚和珅“外頻恭謹異常”、“頗悅客氣,但遇到原則問題亦不肯應允。”
不錯,和珅是個貪官污吏,這是不爭的事實,但就是在這方面,他也是個不折不扣的悲劇人物。和珅雖然位極人臣,但畢竟還有一個在他之上,那就是乾隆,和珅的許多“惡劣行徑”都是在乾隆的驅使下或需求中才實施的。和珅不過是乾隆的代言人罷了,他的官場起伏是隨著乾隆的心情高興與否一起律動的。在乾隆不高興的時候,和珅照樣會官場失意。乾隆三十四年,“珅以扶同瞻絢降二級留職。”乾隆五十六年,珅因審詢護軍海旺等人盜竊庫銀一案擬罪縱,又加之和珅本人為管庫大臣,又被降職使用,乾隆五十九年,因吉林人參闕庫額,命軍機大臣繕寫原因。和珅瞻顧遷延,未及時上報,乾隆責之,降二級留用。乾隆六十年,因告吉圖也北布兇殺案,未置奏,又因廷試或舉發策,和珅上奏不實,“護述掩非”降三級留任。由此可見,和珅只不過是高級打工仔,乾隆老闆心情不佳或和珅自己表現不好時,和珅照樣要挨罵挨罰。
和珅家的衣物、書籍等除了少部分賞賜給人外,大部分都交給了內務府處理、變賣。和珅管家劉全家的現金近四萬兩白銀,全部交給了內務府廣儲司銀庫。這就是說和珅的家產大部分都落到了嘉慶帝手裡了。
和珅家土地眾多,大部分也入了官。嘉慶將其中和家在京郊的零星小塊土地賞給了太監等。例如,把一塊1頃40畝與一塊47畝,及一塊58畝的土地賞給了南府景山太監。另外,把和珅在西直門外白塔庵一塊1頃80畝和一塊1頃9畝的兩塊土地賞給了圓明園太監。
此外,和珅在薊州的墳塋由於規模過於宏大,被嘉慶以“違制“為由拆除,連同附近守墳人的房屋一起招商變賣。和珅家奴79戶,共計308口,以及逃亡後被抓回來的二十幾戶奴僕一起被變賣後身價錢全部交給了內務府掌管。另外,嘉慶帝還把和珅抄家所得的一部分用於安撫流民和鎮壓白蓮教起義。
就這樣,和珅辛苦經營了大半生所聚集的財富,轉瞬之間就被瓜分完畢。而嘉慶帝在“分贓”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得意之態,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他對和珅家財之巨的不滿和統治階級無縫不入的貪婪本性。
和珅一生的啟示
明朝的三大才子之一、著名文學家楊慎根據自己一生的際遇寫了一首千古名詞《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歷史上的多少風流人物都隨風而去,只成為後人閒談時的談資。我們站在歷史的角度去看,不是要對世人稱頌的歷史人物頂禮膜拜,也不是要對名聲掃地的歷史人物進行大批判。畢竟過去的已經成為歷史,我們能夠從他們身上繼承向上的動力或者吸取經驗教訓,避免失敗,這才是最重要的。有一句話說,“前車之鑑,後世之師”。要借鑑一個人的人生經歷,我們必須給他一個正確的歷史定位和客觀評價,和珅是乾隆時期的重要官員,深刻影響了當時的歷史和社會發展,所以我們有必要這麼做。
提到和珅,很多人將他稱為“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貪官”,有一部分人稱之為“乾隆的奴才,官員的皇帝”。其實任何一個人都有他的兩面性,和珅一生所獲的官銜林林總總不計其數,可謂紅極一時,到後來“一條白練結束人生”,他的傳奇人生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由於歷史和電視劇影響的緣故,人們談論的內容大都集中在和珅龐大的家產、貪污受賄以及奢侈的生活、專橫跋扈、權傾一時上面,而其靈活的經濟頭腦、高人一籌的大局意識,風趣詼諧的語言風格等卻被淹沒在歷史深處,留給世人的只是一個負面的形象。我們沒有為和珅平反的歷史任務,更沒有這個實力,我們只是想撥開歷史的迷霧,將一個真實的和珅展示給大家。
嘉慶帝對和珅宣布的二十條大罪狀中,任選一條都足以致他於死地,而且都是有據可查的。因此,我們不會為和珅鳴冤叫屈,但是也不可因此埋沒了他的功績和貢獻。
和珅是好是壞,歷史始終沒有一個定論,我們也不必急於給他下結論。但他具有足夠的聰明才智和智慧,他絕對是一個辦事幹練,有才能的人,就是他的天敵嘉慶帝也承認和珅“精明敏捷,原不微勞慮錄,是以皇考高宗純皇帝另以厚恩”。我們一定要繞開和珅因相貌頗似馬佳氏才得到乾隆信任和重用的傳說,正視和珅能在官場駕輕就熟的真正原因。和珅能夠在人才濟濟的朝廷獨樹一幟,並非只靠容貌和拍馬屁,他肯定有一定的施政能力,否則乾隆不會重用一個有名無實的人。和珅雖出身貪寒,但受到了良好而系統的正規教育,使他具有了處理朝廷事務的基本能力。
和珅頗具語言天賦,他“承訓書諭,兼通滿漢”,“清文、漢文、蒙古、西番,頗通大意”。乾隆在《平定廓爾五功臣圖贊》中有親筆註:“去歲(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用兵之際,所有指示權宜,第每兼用清、漢文。此分頒給達賴喇嘛,及傳諭廓爾喀敕書,唯和珅承旨書諭,俱能辦理秩如。”如此說來,和珅能得到乾隆的賞識是有原因的,但這個原因並非長得像乾隆的寵妃馬佳氏。
正因為和珅具有在語言上的巨大優勢,所以在外交上乾隆非常依賴和珅,而且和珅也不辱使命,理智得體地處理了外交事務。與日後清廷喪權辱國的行徑相比,和珅更應該被稱頌、紀念。就連咄咄逼人的英國使節馬嘎爾尼也曾稱讚和珅“外頻恭謹異常”、“頗悅客氣,但遇到原則問題亦不肯應允。”
不錯,和珅是個貪官污吏,這是不爭的事實,但就是在這方面,他也是個不折不扣的悲劇人物。和珅雖然位極人臣,但畢竟還有一個在他之上,那就是乾隆,和珅的許多“惡劣行徑”都是在乾隆的驅使下或需求中才實施的。和珅不過是乾隆的代言人罷了,他的官場起伏是隨著乾隆的心情高興與否一起律動的。在乾隆不高興的時候,和珅照樣會官場失意。乾隆三十四年,“珅以扶同瞻絢降二級留職。”乾隆五十六年,珅因審詢護軍海旺等人盜竊庫銀一案擬罪縱,又加之和珅本人為管庫大臣,又被降職使用,乾隆五十九年,因吉林人參闕庫額,命軍機大臣繕寫原因。和珅瞻顧遷延,未及時上報,乾隆責之,降二級留用。乾隆六十年,因告吉圖也北布兇殺案,未置奏,又因廷試或舉發策,和珅上奏不實,“護述掩非”降三級留任。由此可見,和珅只不過是高級打工仔,乾隆老闆心情不佳或和珅自己表現不好時,和珅照樣要挨罵挨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