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頁
可憐最是黃昏後,夢裡相逢醒也無。
掩面登車涕淚潸,便如殘葉下秋山。
籠中鸚鵡歸秦塞,馬上琵琶出漢關。
自古桃花憐命薄,者番萍梗恨緣艱。
傷心一派蘆溝水,直向東流竟不還。
精明的長二姑原以為和珅罪不至於死,也想通過關係將和珅撈出來,甚至想上書替和珅頂罪,可惜她沒有看透嘉慶帝的心思,最終無法如願。眼看和珅回天乏術,自己也無心苟且偷生,於是下定決心與和珅一起就死,也算是對和珅的一種報答。
患難與共的劉全
劉全是和家的世代奴僕,綽號劉禿子,又叫外劉。劉全是個車夫,從小為和家趕車,與和珅一起東奔西走,有時是為了借錢,有時是張羅收田租。風裡來雨里去,鞍前馬後,為和珅的發家出了不少力,深得和珅的信任。
和珅在潦倒之時,曾四處借錢,無奈樹倒猢猻散,沒人肯借,只好派劉全到他做河道官員的外祖父嘉謨家去借錢。剛開始,嘉謨礙於親戚情面還給他銀兩,可是到了後來,臉色越來越難看,態度也越來越差了。
嘉謨屬下中有個叫郭大昌的人,洞徹水性,是個治河的奇才,當地官員遇到治理河道的事情,往往都要徵求他的意見,此人深得嘉謨信任。劉全每次來借錢,都是郭大昌負責接待,一來二去二人也混熟了。有一次,千里迢迢趕到嘉謨府上的劉全只討到了50兩銀子,不僅有些黯然神傷。這次郭大昌仍然負責給他送行。席間,郭大昌借著酒勁對劉全敞開了心扉。他表示自己向來識人很準,憑劉全的本事,如果在自己身邊謀一個差事,日後肯定會發達的,何苦在京城低三下四做別人的僕人?現在為了這區區50兩銀子,就要往來數千里之遙,實在是委屈了劉全那一番本領。
對和珅忠心耿耿的劉全知道郭大昌這是真心要拉自己一把,對他表示非常感謝,但同時也表明自己一直跟隨和珅,深知和珅絕非池中之物。和珅本來就是將門之後,從小聰明伶俐,如今用功讀書,已經小有所成,現在已經被選拔進了咸安宮官學讀書,以後一定能夠出人頭地。自己只要在京城再辛苦上兩三年,日後跟著和珅必定會有一個好前程。
郭大昌見劉全對和珅如此死心塌地,內心欽佩不已。劉全走時,郭大昌自掏腰包,又贈送給他100兩銀子。郭大昌還說:“你家主人有什麼困難,你儘管說出來,我會盡力幫助的。”劉全感謝了一番,回京復命去了。
不過,劉全與郭大昌的緣分隨著和珅日益得寵而喪失殆盡。和珅後來權傾天下,跟隨乾隆帝下江南,曾經派劉全找郭大昌約定相見。郭大昌對劉全說:“我原來資助你家主人,是因為看到他是個人才,他日定能為國效力。不成想和大人發達之後,並沒有造福百姓。將來難免遭受大禍,只求到時不累及我就行了。我們緣盡於此,望你好自為之。”遂避而不見,與劉全斷交。
雖然這個故事以斷交結束,但是從中我們卻能看出劉全對和珅的忠誠,以及郭大昌看人眼光的獨到和準確,實在令人佩服。
和珅得勢後,劉全自然就成為和家的大管家,主管和家迎來送往的事務,甚至代替和珅掌管崇文門稅關的稅收。和珅能在短短二十幾年聚集起大量財富,劉全功不可沒。劉全自己也經常對人說,他深得和珅的信任,所有銀錢出入皆經其手。
劉全為和珅辦事,他當然從中也得了不少好處。劉全經常倚仗和珅的勢力與庇護,以一副和珅代理人的身份出現在眾人面前。他狐假虎威,招搖撞騙,借著替和珅辦事之便,貪污受賄,欺凌弱小。俗話說:“丞相門前四品官。”不少朝廷官員為了攀附和珅、得到和珅的接見,也無不願意與劉全密切聯繫,彼此稱兄道弟。
也許是受到和珅的影響,劉全與和珅一樣善於理財。他利用和珅管家的身份撈了大量銀子,廣置房產,經營各種店鋪等,並利用特殊身份,欺行霸市,賺取了大量不義之財。不出幾年的工夫,就聚斂了成千上萬的財富,甚至有些朝中官員的家產都比不過他。劉全家的生活比一般的官吏還要富裕、奢侈。他曾在和家附近建造了一座深宅大院。其中的吃穿用度甚至超過了朝中的官員。由於太過招搖,遭到御史曹錫寶違制的參劾,多虧和珅依仗皇帝的庇護,才躲過一劫。
不僅如此,劉全的兒子也在和家做事,劉印、劉陔除在崇文門稅關辦事外,他們還各有房產、土地,並且經營各種店鋪,大發不義之財。和珅倒台後,他們也未能倖免,家產全部充公。
和珅剛被定罪時,劉全以僭用服物、詐財舞弊等罪被判絞監候;其子劉印、劉陔和劉三兒,杖100,流3000里。後來因為和珅沒有被凌遲處死,改賜自盡,劉全也獲得寬大處理,改判發配黑龍江給索倫、達呼爾人做奴僕,並且“遇赦不赦”;劉全子劉印、劉陔和劉三兒以及和珅的其他幾名家僕王平、方二等人發往廣東、福建等省,給駐防兵丁為奴。
其中,劉全的母親值得一提。她雖然出身貧寒,卻頭腦冷靜。她對劉全的所作所為很是看不慣,經常批評他,並且不接受劉全的任何錢物,甘願清貧一生。清人昭璉《嘯亭續錄》卷一上就記載:和珅家奴劉全幼時為人執鞭趕車,家中甚為貧乏,以至於冬天還穿著單衫,凍得瑟瑟發抖。和相攬權時,甚為倚任,所建高大房屋多至百餘間,故曾為御史曹錫寶所彈劾。當時的不肖士大夫爭相和他結為姻眷關係。劉全母親甚為賢惠,及至劉全富有時,他母親也一定要每天用腐乳、豆豉下飯,她總是說:“昔日想吃此東西而不易得到,今天雖然豪富,怎麼敢忘了舊日的苦日子呢!”依然我行我素。
掩面登車涕淚潸,便如殘葉下秋山。
籠中鸚鵡歸秦塞,馬上琵琶出漢關。
自古桃花憐命薄,者番萍梗恨緣艱。
傷心一派蘆溝水,直向東流竟不還。
精明的長二姑原以為和珅罪不至於死,也想通過關係將和珅撈出來,甚至想上書替和珅頂罪,可惜她沒有看透嘉慶帝的心思,最終無法如願。眼看和珅回天乏術,自己也無心苟且偷生,於是下定決心與和珅一起就死,也算是對和珅的一種報答。
患難與共的劉全
劉全是和家的世代奴僕,綽號劉禿子,又叫外劉。劉全是個車夫,從小為和家趕車,與和珅一起東奔西走,有時是為了借錢,有時是張羅收田租。風裡來雨里去,鞍前馬後,為和珅的發家出了不少力,深得和珅的信任。
和珅在潦倒之時,曾四處借錢,無奈樹倒猢猻散,沒人肯借,只好派劉全到他做河道官員的外祖父嘉謨家去借錢。剛開始,嘉謨礙於親戚情面還給他銀兩,可是到了後來,臉色越來越難看,態度也越來越差了。
嘉謨屬下中有個叫郭大昌的人,洞徹水性,是個治河的奇才,當地官員遇到治理河道的事情,往往都要徵求他的意見,此人深得嘉謨信任。劉全每次來借錢,都是郭大昌負責接待,一來二去二人也混熟了。有一次,千里迢迢趕到嘉謨府上的劉全只討到了50兩銀子,不僅有些黯然神傷。這次郭大昌仍然負責給他送行。席間,郭大昌借著酒勁對劉全敞開了心扉。他表示自己向來識人很準,憑劉全的本事,如果在自己身邊謀一個差事,日後肯定會發達的,何苦在京城低三下四做別人的僕人?現在為了這區區50兩銀子,就要往來數千里之遙,實在是委屈了劉全那一番本領。
對和珅忠心耿耿的劉全知道郭大昌這是真心要拉自己一把,對他表示非常感謝,但同時也表明自己一直跟隨和珅,深知和珅絕非池中之物。和珅本來就是將門之後,從小聰明伶俐,如今用功讀書,已經小有所成,現在已經被選拔進了咸安宮官學讀書,以後一定能夠出人頭地。自己只要在京城再辛苦上兩三年,日後跟著和珅必定會有一個好前程。
郭大昌見劉全對和珅如此死心塌地,內心欽佩不已。劉全走時,郭大昌自掏腰包,又贈送給他100兩銀子。郭大昌還說:“你家主人有什麼困難,你儘管說出來,我會盡力幫助的。”劉全感謝了一番,回京復命去了。
不過,劉全與郭大昌的緣分隨著和珅日益得寵而喪失殆盡。和珅後來權傾天下,跟隨乾隆帝下江南,曾經派劉全找郭大昌約定相見。郭大昌對劉全說:“我原來資助你家主人,是因為看到他是個人才,他日定能為國效力。不成想和大人發達之後,並沒有造福百姓。將來難免遭受大禍,只求到時不累及我就行了。我們緣盡於此,望你好自為之。”遂避而不見,與劉全斷交。
雖然這個故事以斷交結束,但是從中我們卻能看出劉全對和珅的忠誠,以及郭大昌看人眼光的獨到和準確,實在令人佩服。
和珅得勢後,劉全自然就成為和家的大管家,主管和家迎來送往的事務,甚至代替和珅掌管崇文門稅關的稅收。和珅能在短短二十幾年聚集起大量財富,劉全功不可沒。劉全自己也經常對人說,他深得和珅的信任,所有銀錢出入皆經其手。
劉全為和珅辦事,他當然從中也得了不少好處。劉全經常倚仗和珅的勢力與庇護,以一副和珅代理人的身份出現在眾人面前。他狐假虎威,招搖撞騙,借著替和珅辦事之便,貪污受賄,欺凌弱小。俗話說:“丞相門前四品官。”不少朝廷官員為了攀附和珅、得到和珅的接見,也無不願意與劉全密切聯繫,彼此稱兄道弟。
也許是受到和珅的影響,劉全與和珅一樣善於理財。他利用和珅管家的身份撈了大量銀子,廣置房產,經營各種店鋪等,並利用特殊身份,欺行霸市,賺取了大量不義之財。不出幾年的工夫,就聚斂了成千上萬的財富,甚至有些朝中官員的家產都比不過他。劉全家的生活比一般的官吏還要富裕、奢侈。他曾在和家附近建造了一座深宅大院。其中的吃穿用度甚至超過了朝中的官員。由於太過招搖,遭到御史曹錫寶違制的參劾,多虧和珅依仗皇帝的庇護,才躲過一劫。
不僅如此,劉全的兒子也在和家做事,劉印、劉陔除在崇文門稅關辦事外,他們還各有房產、土地,並且經營各種店鋪,大發不義之財。和珅倒台後,他們也未能倖免,家產全部充公。
和珅剛被定罪時,劉全以僭用服物、詐財舞弊等罪被判絞監候;其子劉印、劉陔和劉三兒,杖100,流3000里。後來因為和珅沒有被凌遲處死,改賜自盡,劉全也獲得寬大處理,改判發配黑龍江給索倫、達呼爾人做奴僕,並且“遇赦不赦”;劉全子劉印、劉陔和劉三兒以及和珅的其他幾名家僕王平、方二等人發往廣東、福建等省,給駐防兵丁為奴。
其中,劉全的母親值得一提。她雖然出身貧寒,卻頭腦冷靜。她對劉全的所作所為很是看不慣,經常批評他,並且不接受劉全的任何錢物,甘願清貧一生。清人昭璉《嘯亭續錄》卷一上就記載:和珅家奴劉全幼時為人執鞭趕車,家中甚為貧乏,以至於冬天還穿著單衫,凍得瑟瑟發抖。和相攬權時,甚為倚任,所建高大房屋多至百餘間,故曾為御史曹錫寶所彈劾。當時的不肖士大夫爭相和他結為姻眷關係。劉全母親甚為賢惠,及至劉全富有時,他母親也一定要每天用腐乳、豆豉下飯,她總是說:“昔日想吃此東西而不易得到,今天雖然豪富,怎麼敢忘了舊日的苦日子呢!”依然我行我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