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頁
說罷,將一口唾沫狠狠地吐在楊度的腳前,揚長而去。
楊度猛然遭此一遇,又羞又惱,只覺得眼前一陣昏黑,兩腳直發軟。
“皙子,皙子!”夏壽田邊喊邊將他扶住。
楊度斜靠在夏壽田的肩膀上,蒼白的臉上露出悽慘的一笑,無力地說:“不要緊。”
“他是誰?”夏壽田指著李烈鈞的背影問,“這人怎麼這樣無禮?”
“一個粗魯的武夫。”楊度捂著胸口說,“午貽,不要跟他計較。”
“豈有此理!”夏壽田還在氣憤不平。他握住楊度的手。手是冷冰冰的。於是指了指不遠處供遊人休憩的石凳說,“我們到那裡去坐一會吧!”
楊度點了點頭。他們一起來到石凳邊坐下。一個賣大碗熱茶的老大爺推著小車走過來,夏壽田要了兩碗熱茶。
喝了幾口茶後,楊度覺得胸腔里好受了些。他微閉著雙眼,在心裡默默地一遍又一遍地重複念著“阿彌陀佛”四個字。就這樣也不知念了幾百句,他的情緒漸漸平靜下來,臉上也慢慢地恢復了血色。
夏壽田凝望著社稷大殿。大門外長長的瞻仰隊伍在緩慢地推移著,只見前面的人一個個地走進殿內,然後又走出來,卻不見弔唁的人數在減少。他與孫中山沒有過直接交往,也沒有仔細研究過孫文學說,眼前的場面使他看出這位開國總統在國人心中的地位。
“老弟,我們到城外去散散心吧!孫先生走了,中國的事還要靠我們生者來做,不要太抑鬱了!”
“老兄說得對。今天天氣好,我們乾脆到城南江亭去踏踏青吧!”
隨著對話聲,一高一矮兩個漢子從他們面前走過。
啊,是的,江亭,十多年沒有去過了!想必眼下那裡春光正濃,春意正足,應該去看看。夏壽田想到這裡,頓時來了興致,對楊度說:“皙子,四大皆空,還是保持自身的六根清淨為好。今天風和日麗,我們也到江亭去走走吧!”
“可以。”楊度起身說,“你說得對,是該六根清淨才行,走吧。”
一個小時後,馬車將他們載到江亭。
到底是郊外,遠離了城市的喧囂塵浮,比起城內的些許春色來,這裡的春意的確要濃烈得多。一大片一大片叫不出名字來的樹木全部換成了新綠,各色各樣的野草小花蓬蓬勃勃地充滿生機;蘆葦叢生的沼澤地里,成群結隊的鳥兒在飛翔起伏。造物主按時將春光送回人間,但人間的狀況卻糟糕透頂。長年內亂,百業蕭條,江亭邊的幾家飯鋪酒店,房屋破舊,生意清淡。古老的慈悲庵牆傾壁頹,灰暗冷瑟,讓人覺得只要有一陣稍大的風吹來,它便會從頭到腳連根倒塌似的。遊人很少,更無風箏哨鴿。放眼望去,四周一派荒蕪落寞。原本是為了散心而來,卻不料到了這裡,心情反而更加壓抑沉悶了。
孫中山閉目躺臥,李烈鈞瞪眼吐沫,這兩個情景總在楊度的眼前晃動疊印。“禍國殃民”,“禍國殃民”,“禍國殃民”,李烈鈞的怒罵,聲聲震盪著耳膜。我楊皙子從小發憤讀書,壯志凌雲。戊戌年在時務學堂,與譚嗣同、蔡鍔對天盟誓,要為國獻身。現在,蔡、譚成了舉世崇敬的英雄,我卻變成了“禍國殃民”?在日本四年,我與梁啓超一樣的研究各國憲法,為在中國建立起完整的憲政法制而努力。現在梁成了一代精神領袖,我卻變成了“禍國殃民”?為了祖國,我放棄了在東洋立馬可得的美人和豐饒財產,可這番苦心,又有誰知道呢?為君憲盡忠竭力,固然不合時宜,但介紹孫黃相識、支持黃興起義、挫敗陳炯明的陰謀,這些難道還不足以將功補過,取信於世嗎?為什麼李烈鈞還要死死揪住“帝制餘孽”不放呢?李與我並無私仇,他之所以如此,純系過去政見不同而結下的怨恨。李如此,胡漢民、汪精衛、譚延闓,以及整個國民黨不都會如此嗎?倘若孫先生不死,憑著他的威望和對我的信任,既可以壓住李烈鈞等人的舊怨,又可以讓我為革命事業立新功,晚年的輝煌說不定真可以指望。可現在,大樹已倒,一切都完了!“還不回到佛堂念你的鬼經去”,看來今生今世,惟一的避風港真的只有佛門禪室了!
萬象皆空,萬緣俱息。還是佛祖指示得對。不這樣來看待世事人生,我楊皙子還能靜下心來安度餘年嗎?
夏壽田也陷入了沉思。他清楚地記得,那年他高中榜眼,名動天下,享盡了人生無限風光無限榮耀。就是在這江亭,那麼多素不相識的遊人茶客圍繞著他,誰人的眼光里不充滿著羨慕、尊敬?二十八歲的青年才子,本可以沿著這條已因科舉勝利而開闢的寬闊大道走下去,由翰林而學士,由學士而尚侍,登上仕宦的高峰。可是,國運多艱,命運多舛,歲月一晃就過去了,而今鬢已斑,體已弱,卻一無所成,一無所有,只落得滿眼春光滿眼愁!他終於不能壓制心頭的鬱悶,對楊度說:“皙子,你還記得戊戌年我們第一次游江亭嗎?”
夏壽田的一句話把楊度的思路從眼前推到了往昔。戊戌年第一次游江亭的事,怎麼可能忘記呢?當年帶給夏午貽的只不過是功名的風光,帶給楊皙子的卻是人生的幸福。靜竹,這個美麗多情的名字,這個美麗多情的女人,年年月月,生生世世,人間天國,宇宙洪荒,將永遠與他相聚在一起!而為他們牽上紅線的,不正是這座江亭嗎?青春伴隨著愛情,在他心裡點燃著一把旺烈的火焰,國家雖然王氣黯然,他個人卻是雄心勃勃!
楊度猛然遭此一遇,又羞又惱,只覺得眼前一陣昏黑,兩腳直發軟。
“皙子,皙子!”夏壽田邊喊邊將他扶住。
楊度斜靠在夏壽田的肩膀上,蒼白的臉上露出悽慘的一笑,無力地說:“不要緊。”
“他是誰?”夏壽田指著李烈鈞的背影問,“這人怎麼這樣無禮?”
“一個粗魯的武夫。”楊度捂著胸口說,“午貽,不要跟他計較。”
“豈有此理!”夏壽田還在氣憤不平。他握住楊度的手。手是冷冰冰的。於是指了指不遠處供遊人休憩的石凳說,“我們到那裡去坐一會吧!”
楊度點了點頭。他們一起來到石凳邊坐下。一個賣大碗熱茶的老大爺推著小車走過來,夏壽田要了兩碗熱茶。
喝了幾口茶後,楊度覺得胸腔里好受了些。他微閉著雙眼,在心裡默默地一遍又一遍地重複念著“阿彌陀佛”四個字。就這樣也不知念了幾百句,他的情緒漸漸平靜下來,臉上也慢慢地恢復了血色。
夏壽田凝望著社稷大殿。大門外長長的瞻仰隊伍在緩慢地推移著,只見前面的人一個個地走進殿內,然後又走出來,卻不見弔唁的人數在減少。他與孫中山沒有過直接交往,也沒有仔細研究過孫文學說,眼前的場面使他看出這位開國總統在國人心中的地位。
“老弟,我們到城外去散散心吧!孫先生走了,中國的事還要靠我們生者來做,不要太抑鬱了!”
“老兄說得對。今天天氣好,我們乾脆到城南江亭去踏踏青吧!”
隨著對話聲,一高一矮兩個漢子從他們面前走過。
啊,是的,江亭,十多年沒有去過了!想必眼下那裡春光正濃,春意正足,應該去看看。夏壽田想到這裡,頓時來了興致,對楊度說:“皙子,四大皆空,還是保持自身的六根清淨為好。今天風和日麗,我們也到江亭去走走吧!”
“可以。”楊度起身說,“你說得對,是該六根清淨才行,走吧。”
一個小時後,馬車將他們載到江亭。
到底是郊外,遠離了城市的喧囂塵浮,比起城內的些許春色來,這裡的春意的確要濃烈得多。一大片一大片叫不出名字來的樹木全部換成了新綠,各色各樣的野草小花蓬蓬勃勃地充滿生機;蘆葦叢生的沼澤地里,成群結隊的鳥兒在飛翔起伏。造物主按時將春光送回人間,但人間的狀況卻糟糕透頂。長年內亂,百業蕭條,江亭邊的幾家飯鋪酒店,房屋破舊,生意清淡。古老的慈悲庵牆傾壁頹,灰暗冷瑟,讓人覺得只要有一陣稍大的風吹來,它便會從頭到腳連根倒塌似的。遊人很少,更無風箏哨鴿。放眼望去,四周一派荒蕪落寞。原本是為了散心而來,卻不料到了這裡,心情反而更加壓抑沉悶了。
孫中山閉目躺臥,李烈鈞瞪眼吐沫,這兩個情景總在楊度的眼前晃動疊印。“禍國殃民”,“禍國殃民”,“禍國殃民”,李烈鈞的怒罵,聲聲震盪著耳膜。我楊皙子從小發憤讀書,壯志凌雲。戊戌年在時務學堂,與譚嗣同、蔡鍔對天盟誓,要為國獻身。現在,蔡、譚成了舉世崇敬的英雄,我卻變成了“禍國殃民”?在日本四年,我與梁啓超一樣的研究各國憲法,為在中國建立起完整的憲政法制而努力。現在梁成了一代精神領袖,我卻變成了“禍國殃民”?為了祖國,我放棄了在東洋立馬可得的美人和豐饒財產,可這番苦心,又有誰知道呢?為君憲盡忠竭力,固然不合時宜,但介紹孫黃相識、支持黃興起義、挫敗陳炯明的陰謀,這些難道還不足以將功補過,取信於世嗎?為什麼李烈鈞還要死死揪住“帝制餘孽”不放呢?李與我並無私仇,他之所以如此,純系過去政見不同而結下的怨恨。李如此,胡漢民、汪精衛、譚延闓,以及整個國民黨不都會如此嗎?倘若孫先生不死,憑著他的威望和對我的信任,既可以壓住李烈鈞等人的舊怨,又可以讓我為革命事業立新功,晚年的輝煌說不定真可以指望。可現在,大樹已倒,一切都完了!“還不回到佛堂念你的鬼經去”,看來今生今世,惟一的避風港真的只有佛門禪室了!
萬象皆空,萬緣俱息。還是佛祖指示得對。不這樣來看待世事人生,我楊皙子還能靜下心來安度餘年嗎?
夏壽田也陷入了沉思。他清楚地記得,那年他高中榜眼,名動天下,享盡了人生無限風光無限榮耀。就是在這江亭,那麼多素不相識的遊人茶客圍繞著他,誰人的眼光里不充滿著羨慕、尊敬?二十八歲的青年才子,本可以沿著這條已因科舉勝利而開闢的寬闊大道走下去,由翰林而學士,由學士而尚侍,登上仕宦的高峰。可是,國運多艱,命運多舛,歲月一晃就過去了,而今鬢已斑,體已弱,卻一無所成,一無所有,只落得滿眼春光滿眼愁!他終於不能壓制心頭的鬱悶,對楊度說:“皙子,你還記得戊戌年我們第一次游江亭嗎?”
夏壽田的一句話把楊度的思路從眼前推到了往昔。戊戌年第一次游江亭的事,怎麼可能忘記呢?當年帶給夏午貽的只不過是功名的風光,帶給楊皙子的卻是人生的幸福。靜竹,這個美麗多情的名字,這個美麗多情的女人,年年月月,生生世世,人間天國,宇宙洪荒,將永遠與他相聚在一起!而為他們牽上紅線的,不正是這座江亭嗎?青春伴隨著愛情,在他心裡點燃著一把旺烈的火焰,國家雖然王氣黯然,他個人卻是雄心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