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韓說卻是沉穩:“請張大人原原本本講來。”

  張成即把他的智取之計從頭一一道來。

  韓說聽罷連聲叫好,楊仆也認為是著兒好棋,當下決定按計行事。

  一夜之間,漢軍突然撤走,余善派出探馬,探明全都撤回了漢國。他放心地打開了城門,江湖郎中打扮的張成趁機混入城中,進了二將軍府。胡能見是張成,趕緊延入密室。聽了張成一番言論,感到句句在理。他叫來管家,囑其依計而行。管家的一家老小全在胡能手中,他不敢耍滑,老老實實去找余善。

  獲悉管家來通風報信,余善和余良一起接見。管家呼哧帶喘地告知:“千歲,漢國的大司農張成,化裝來到了胡府,二將軍將他引入密室,小人即刻前來報信。”

  “有這等事?”余善登時站起身,“漢國突然撤軍一定有鬼,抓住張成,真相即可大白。”

  “對,絕不能讓他跑掉。”余良提議,“千歲,我帶兵去胡府拿人。”

  “不可魯莽,萬一胡能將人藏起,我們搜不到,豈不反落給他個話柄?”余善略一思索,“何不你我共同前往,給他個措手不及。”

  “好,就依千歲。”

  管家先行一步回到胡府,余善、余良帶有數十名護衛乘快馬風馳電掣般隨後到達。胡能獲悉慌忙到府門迎接,余善見其失措的樣子,心中暗自得意。在大廳落座後,下人獻上茶來。余善、余良舉杯飲下一小口,余善開口問道:“胡將軍,聽說貴府來了貴客?”

  “正是,漢國的大司農張成。”

  “胡能,你好大的膽子!”余善狠狠一拍桌案,“你竟敢背著我與敵國大將暗中勾結,分明你已有反意。”

  “王爺所言不差。”張成說著從後堂走出,“胡將軍已是我漢國大臣。”

  “你們!”余善未能再說下去,只覺腹中痛如刀攪,晃了幾下,站立不住,鼻口流血,倒地身亡。

  余良此時明白為時已晚:“原來你們在……茶中……”他身子一歪,也倒地猝死。

  擒賊擒王,余善兄弟一死,東越軍便在胡能掌握之中。這樣,整個東越繼南越之後,也都納入了大漢的版圖。漢武帝劉徹以他英武的雄心,實現了秦始皇未能完成的偉業。他將東越、南越的領地,設置儋耳、珠崖、南海、蒼梧、鬱林、台浦、交趾、九真、日南九郡,使其成為大中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為具有劃時代歷史意義的一件大事。

  第五部分 黑松崗殺手第73節 鉤戈謀東宮(1)

  漢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這個冬天奇寒無比,上元節的早晨,武帝還在沉沉酣睡。鉤戈夫人卻是已經醒了一個時辰了,因為被武帝擁在懷中,她擔心驚了皇上的好夢,所以一直不敢擅動。望著武帝花白的鬢髮,這個地位僅次於皇后的趙夫人,心裡說不清是什麼滋味。入宮以來的一幕幕往事,全都縈迴飄浮在眼前。

  姻緣本是前生定,無論你信與不信,它都在沿著這一自然法則行事,鉤戈夫人與漢武帝就是千里姻緣一線牽了。那是六年前的一個陽光明媚的春日,在河間國的官道上,劉徹巡遊的車隊浩浩蕩蕩在桃花和柳絲中向前行進。空氣格外的清新,景致委實撩人,武帝高挑起車簾,貪看著沿途的勝景。一道水綠如藍的溪流,一架蜿蜒的獨木橋,十六歲的少女蹺著金蓮走過,搖晃的身軀像是微風擺動那岸邊的綠柳,她俏皮地“咯咯”笑出聲來。這笑聲像悅耳的銀鈴,傳到武帝耳中。於是,她被召到皇帝面前,她那光彩照人的容顏,立時令龍心大悅。武帝覺得,自己宮中成千上萬的粉黛,在她面前全都黯然失色。

  武帝決定收她入宮,對總管太監楊得意說:“此女貌壓群芳,朕欲納其為妃,問她家人何在?”

  楊得意近前問道:“小女子姓甚名誰,家居何地?”

  “民女姓趙,父母早亡,更無親人。”

  “你可願入宮侍奉皇上?”

  “得蒙萬歲看中,是民女前世修來的福分。”她停頓一下,“只是民女天生有一奇病。”

  楊得意與武帝對一下目光:“你且講來。”

  趙女伸出右手:“公公請看。”

  一隻粉拳,舉在了楊得意面前,粉白細膩,煞是招人喜愛:“這,這就是一隻拳頭啊!”

  “民女生來如此,業已十六年之久,一直不能伸開。”

  “這倒是奇了。”楊得意言道,“我卻是不信,你這是故弄玄虛。”

  “公公可試著掰一掰。”

  楊得意也就雙手去掰那粉拳,儘管費盡氣力,那拳合住就像生成長就一樣,紋絲不動。

  武帝來了興致:“叫那民女近前,讓朕來試上一試。”

  趙女嬌羞地移身至御車前,武帝將那粉拳放在掌中,先是把玩少許,之後輕輕一動,那五指隨即伸開。趙女喜得跳了起來:“真是神了,果如當年那個神尼所言是我的緣分到了。”

  “民女此話何意?”武帝頗感興趣地發問。

  “民女滿月之日,曾有一尼僧來化緣,見我右拳緊握,是她言道,拳開之日,即我大婚之時。”她羞澀得紅雲撲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