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眼下要先藉助大將軍的人馬,明日一早奪取南越邊關,我即可派出信使飛騎傳書,要求各地軍馬來邊關會合。待大軍到齊,便向番禺進發。”

  “好,就依呂相。”余良想,即或呂嘉不來,自己明晨也要發兵,何不做個順水人情呢。

  第五部分 黑松崗殺手第67節 表章送長安

  天色熹微,邊關還在沉睡。少許的燈火在城頭閃爍,懶散的巡夜人無精打采地走過。破碎的梆鑼聲,向睡夢中的將士們報說著黎明。城下的農戶人家,響起了第一聲雄雞的啼鳴。突然,震天的號炮聲連珠響起,余良的東越人馬,吶喊著向邊關發起了猛攻。

  守城的南越兵將倉惶應戰,哪裡經得住東越人馬如狼似虎的衝鋒。不過一刻鐘,邊關即已落入余良之手。南越人馬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東越的旗幟在城頭高高飄揚起來。

  呂嘉氣哼哼來找余良:“大將軍,我是請貴國出兵援救的,而不是開門揖盜,讓你趁火打劫奪我南越江山。”

  “是啊,”余良眼珠轉了轉,“本將軍也是為幫呂相才出兵的。”

  “那你為何在這邊關升上你東越的旗幟?”

  “啊,這個,呂相多心了。”余良支支吾吾,“這不過是我們的慣例,決無其他用意。”

  “你東越的旗飄在城頭,我的部下到來,豈肯同你合作,還不同你先行開戰,只怕你的一萬人馬要全軍覆沒。”

  “好,好,我將旗撤下來就是。”余良心說,且先做讓步,等攻下番禺,再收拾他們不遲。

  呂嘉心中也明白余良出援的代價是什麼,但他堅信,在打敗趙興後,完全有能力抗衡東越,而眼下又不能不藉助余良的力量。雙方各揣心腹事,依然進行著表面的合作。

  七天之後,呂嘉麾下集結了十萬大軍。有了實力,他的腰也直了,說話聲調也高了,對待余良也不像以前那樣畢恭畢敬了:“大將軍,我們兵力強大,可以向番禺進軍了。”

  “好吧!”

  “請大將軍為先鋒。”呂嘉的口氣幾乎是命令式的。

  余良冷笑一聲,不客氣地給頂回去:“南越地理,還是你們熟悉,理當你們在前引路。”

  “看光景,大將軍沒有合作的誠意了。”呂嘉拋出殺手鐧,“如果貴軍有顧慮,可以就此返歸東越。”

  余良帶兵好不容易進入南越領土,當然不會輕易退出。口氣也就軟下來:“怎麼,呂相沒過完河就要拆橋嗎?只憑你自己的力量,未見得就能拿下番禺城。”

  呂嘉想,有東越部隊參戰,一可壯自己一方的志氣,另可對趙興構成威懾,眼下還得利用,口氣也變得柔和了:“大將軍誤會了,我的意思是,貴軍在前,在氣勢上就可壓倒趙興。”

  “既然呂相這樣看重我們,那本將軍所部就甘當開路的先鋒。”余良趁機下台階,“只是請呂相派幾名熟識路徑的兵將引路。”

  “這是自然。”呂嘉感到自己勝利了,心中有一種滿足感,他覺得有信心在攻占番禺後將余良禮送出境。

  東越兵馬在前,呂嘉十萬大軍在後,氣勢如虹地向番禺進發。一路上,少有南越官軍的抵抗,各城的守軍,大都望風而逃。尚有忠心的守將帶兵向番禺退卻,以期增強守城的兵力。

  呂嘉、余良大軍節節逼近,報急的探馬接踵而來。趙興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他不時向聶一求助:“聶將軍,這萬歲的援軍也該到達了。”

  聶一始終充滿信心:“千歲無需驚慌,萬歲的援軍已在路上,他們會星夜兼程馳援。”

  “可是,時已七日,至今音訊皆無,聶將軍是否再派人送去告急表章?”趙興坐不住了。

  趙太后也有同感:“聶將軍,我和興兒不惜同呂嘉決裂決心內附,萬歲總該保護我們才是。”

  “太后千歲放心,”聶一也有些沉不住氣了,“立即再寫表章急送長安。”

  當聶一的告急表章送達武帝手中時,韓說的奏報也同時送到。武帝將兩道表文攤在面前,逐一瀏覽一遍。韓說的大軍已進抵南越邊境,請求立即率軍進入南越,直抵番禺解圍。武帝微微一笑,吩咐楊得意:“擬旨。”

  楊得意備好文房四寶,執筆待命。

  武帝口述:“命韓說原地候旨,無旨不得擅自行動。”

  楊得意不肯落筆,他實在費解:“萬歲,聶將軍獨力難支,番禺危在旦夕,應催促韓說火速進兵啊。”

  “怎麼,你要抗旨嗎?”武帝臉色沉下來。

  “奴才不敢。”楊得意趕緊書錄完畢。

  “再給聶一擬旨。”武帝又復口述,“朕已命韓說率援軍趕赴南越邊境,不日即可到達。然後,再從四周調集五萬人馬,待軍馬齊備,即可過境增援。此間,要堅守待援。”

  楊得意無論如何也不明白,韓說的五萬人馬足以解番禺之圍,武帝為何遲遲不讓韓說往援呢?他忍不住又說:“萬歲,救兵如救火,聶將軍和趙興盼救兵如大旱之望雲霓,救兵不能及時到達,呂嘉就可能得手,那南越內屬豈不落空?”

  “你呀,真是敲不開的榆木疙瘩。”武帝此刻有了興致,“就如弈棋一樣,你只看眼前一兩步,而看不到三四步以後,鼠目寸光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