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坑儒]疑點四:殺了小鬼,放了閻王}

  活躍於秦始皇身邊的方士大約有三百人之多,其中有名有姓者有五人,韓眾(終)、侯生、盧生、石生和徐福(市)。他們都曾經受到秦始皇的禮遇和厚賞,積極為秦始皇尋找仙人和仙藥。侯生,韓國人。盧生,燕國人。徐福,齊國人。韓眾和石生,出身不詳。

  在所謂的坑儒事件中,方士盧生、韓眾和侯生等逃亡,沒有受到法律的制裁,從此下落不明。石生也是沒有了消息。徐福是與韓眾和侯生等一起直接受到秦始皇譴責的人,指名道姓,罪行最重。奇怪的是,徐福並沒有受到事件的影響,他沒有逃亡,也沒有受到法律的追究,他逍遙法外,一直在琅邪台愉快地生活,繼續為秦始皇尋找永遠找不到的仙藥。

  根據《史記秦始皇本紀》的記載,就在坑儒事件的第二年,也就是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第五次巡遊天下,又來到了琅邪台,再一次與徐福相見。秦始皇不但沒有將徐福繩之以法,反而再一次聽信徐福的巧語花言,乘船下海射大魚,親自動手清除妨礙仙人仙藥出現的障礙。由此看來,在所謂的[坑儒]事件中,被坑的都是名不見經傳的無名小鬼,罪大惡極的四名閻王,不是逃亡就是安然無恙,這種名不符實的結局,實在是使人懷疑秦始皇是否坑埋過方士?至於將這件事情說成是[坑儒]事件,可以肯定是別有用心的編造。

  {[秦始皇坑術士]──方士們編造的故事}遍查《史記》以前的文獻,都沒有提到過秦始皇坑方士的事情。

  賈誼是活躍於漢文帝時代的政論家,他撰寫《新書過秦論》專門討論秦始皇和秦政失敗的原因,他在該文中對秦始皇焚書一事多次予以嚴厲的批評,對於坑方士的事情,完全沒有提到。

  淮南王劉安活躍於武帝初年,他主編了《淮南子》一書,對於道家很是推崇。董仲舒是獨尊儒術的發案者,他著有《春秋繁露》一書,是儒家的經典。這兩個人,都比司馬遷老,這兩本書,都比《史記》早,都沒有說過秦始皇曾經坑埋過方士。

  根據我最新的調查結果,坑方士這件事情,本是一段流傳於西漢初年的歷史故事,這段故事的原型,見於《說苑反質》篇。這篇故事,比《史記秦始皇本紀》所載的故事更完整,更生動,更好聽,典型的一條街談巷語,道聽塗說的秦始皇段子。這條段子的前半段大體同於《史記》坑方士的紀事,在這條段子的後半段中,逃亡的方士侯生被抓住了,秦始皇親自升堂審問,準備痛斥後處以車裂的酷刑。結果呢?這位侯生大人,臨危不懼,正義凜然,他口若懸河,對怒氣沖沖的秦始皇來了一段長篇說教,直說得秦始皇先是默然不語,繼而覺悟動搖,最後威嘆悔過,釋放了侯生。一派為方士臉上貼金的野語村言。

  司馬遷是嚴謹的歷史學家,他口風緊,不亂編故事,但是,他耳朵長,愛聽故事。他編撰《史記秦始皇本紀》,主要使用秦國政府的紀錄、奏事詔令和石刻等資料,這些都是比較可靠的史料。不過,這些史料比較枯燥,缺少故事文采。為了使紀事更加豐滿而有血有肉,司馬遷也在戰國以來流傳的歷史故事中選取了一部分材料添加進去,這些故事生動有趣,精采動人。但是,這些動人故事的可信性比較低,有些純屬超時空的天方夜譚,坑方士的紀事,就是其中之一,屬於不可信的一個。

  司嗎遷是有思想有獨立人格的歷史學家,《史記》是私家著作。司馬遷編撰《史記》,有自己的著作宗旨和編撰意圖。他寫《史記》的時候。正是漢武帝熱衷於信神求仙,方士們再次大紅大紫的時期。被方士們捉弄得神魂顛倒的漢武帝,腦子進了水,鬧得家國不寧,一時間想要去國離鄉,捨棄妻子兒女,升天成仙。司馬遷看不慣這些荒唐事情,又不能明說,他於是在《史記》中採用秦始皇坑方士的故事,借古諷今,諷喻漢武帝如同秦始皇一樣偏執迷信,也譴責和警告那些裝神弄鬼的方士,你們早晚也要如同秦始皇坑方士一樣被坑埋,所以,他截取了方士們被坑的上半段,捨棄了侯生教育秦始皇的下半段。想來,因為偏愛選用這個故事的意義,對於這個故事的真偽,他沒有做嚴格的鑑定。

  {焚書坑儒:儒生們製造的二次八卦}

  秦始皇坑儒,是一個比坑方士更荒唐的二次八卦。這個八卦,是儒生們改編坑方士這個假故事加工製造出來的,改編的年代是東漢,加工的方法比較高明,將真焚書和假坑方士合為一體,混為一談。渾水中再將被焚的諸種書籍偷換成儒家的經書,將被坑的方士偷換成讀經書的儒生。

  考察西漢一代,焚書坑儒這用語還沒有出現。方士們編造秦始皇坑方士的故事,本來是為了美化自己,告誡諸殺方士的帝王終究是要後悔的。這個假故事,渲染一種宗教的獻身精神,方士們以生命的付出,換來了正義的榮光。不過,在西漢時代,對於方士們自編自敘,津津樂道的這個故事,其他各派人士大都不以為然,甚至有種幸災樂禍的痛快感。漢武帝以來,繼方士之後興起的儒生們,開始也持同樣的態度,並沒有想到接手這個故事,來一番冒名頂替的改造。

  經過王莽之亂,東漢建國,中興之君光武帝喜好經術,二代明帝,三代章帝一脈相承。儒學成了國教,儒家的經典有了朝廷的欽定,解釋經典的傳文,也有了官方的認可,上行下效之下,掀起一陣改造歷史,附和經書的風潮。衛宏是活躍於光武帝時代的儒學經師。他為欽定的儒家經典作序。在《詔定古文官書》中將秦始皇坑方士的故事做了偷梁換柱的改造。在這個改造的故事中,本來沒有的坑儒地點,正式確定在始皇陵南面的驪山陵谷,就是後來傳說的坑儒谷。坑埋的時間也更具體了,是在冬天。情節更為詳細,陰謀十分明顯,因為坑儒谷有溫泉,冬天種瓜結了果,藉怪異出現之事,使套子騙儒生們去考察議論。坑埋的方法有了改進,先射死,後填土。被坑埋的儒生數量也增加到七百人,不僅有諸生,而且加進了博士。改造的細節,處處露出東漢的實情的馬腳。改造的宗旨,是要將儒生們塑造成殉教的聖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