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頁
時月道:“世文常來看望你,聽你的教誨,你交代他就是。”
“我把擔子交給他時交代過了,平時他來看我,我從不過問他如何署理行務。他若問起,我就把話岔開。我不能插手,我插手,他不好做事。”
“你跟孫巡撫開玩笑,說希望行商是孫子,不是豬仔?”時月撲閃著晶亮的黑眼睛問道。
“你跟我不是一兩年了,動腦子想想看。”潘振承和藹地看著略帶憨態的時月,有時潘振承覺得她像他的孫女。
時月用手支著下巴愣神思量,喃喃道:“豬仔養肥了要殺,孫子長大了要當家。”時月停頓稍瞬又道,“你們過去常說行商是官府的孫,孫子不聽話要罵要打,但孫子總是孫子,即便是打了心裡還疼著。”
潘振承呵呵笑道:“沒錯,豬仔想活命,只能瘦小,肥了肯定要殺了吃肉。”潘振承旋即收斂笑容,“官府看不得行商有錢,適才孫士毅用羨慕的口氣談潘家園林,不是個好兆頭。”
時月憂心忡忡道:“我聽有度說,十三行其實有半數行商是商欠戶。就公行的家底,也是金玉在外,敗絮其中。巡撫管十三行,他應該知道行商的家底。”
潘振承長吁短嘆道:“這不是哪個官員的問題,滿世界幾乎人人都嫉妒商人錢財,官員,百姓,朝廷大臣,還有——”潘振承剎住話頭,沒把“皇上”吐出。潘振承沉默不語,想起他的老友殷無恙,殷無恙看中國比中國人看得更清楚更透徹,他說中國的法律不保護國民的財產,尤其不保護商人的財產。
潘振承擔心的事到底還是發生了,不辦備貢,但要行商代收外商自貢,穆騰額嫌數量太少,逼蔡世文補足分量,說皇上的臉面要緊,行商要知恩圖報。蔡世文不敢拂穆關憲的面子,立即動用行用上英吉利商館購買貢品。粵海關未補一兩銀子,法定的五萬五千兩備貢銀全部上繳內務府。
蔡世文來潘府向潘振承哭訴,潘振承無動於衷,牽著蹣跚學走步的有科在院子裡繞圈子。蔡世文走後,潘振承把有科交給時月,嘆氣道:“世文太叫人失望了,這般軟弱,難怪穆騰額會欺負他。”
潘振承一整夜都沒睡好,凌晨時拉時月坐起來說話:“我錯怪世文了,這多年,很多事情我也沒頂住,我還是老行首。”
時月柔聲說:“承哥,你不是說不管十三行的事嗎?掛念太多傷身子。”
潘振承自嘲笑道:“我是庸人自擾,不就是賠墊三萬兩銀子嗎?公行還撐得住。”
然而,到了第二年,潘振承再也不能漠然處之了。他聽有度回家說起備貢銀,火冒三丈,叫家人備轎,到渡口連轎子一道抬上渡船,過海去質問孫士毅。
孫士毅如今的身份是兩廣總督,他之所以能坐上這個位置,是因為他扳倒了前任富勒渾。
章佳氏富勒渾,滿洲正藍旗,從乾隆三十八年起,先後出任四川總督、禮部工部尚書、湖廣總督、閩浙總督。乾隆五十年七月奉詔赴廣州任兩廣總督,結束了孫士毅署理總督的使命。孫士毅很不開心,原以為熬過哆羅教案的難關,皇上會擢拔他,沒想到打回原形。穆騰額看出孫士毅的心事,說你想扶正還不容易,把富勒渾擠掉。穆騰額過去與富勒渾有過節,他自己就想扳倒富勒渾。
乾隆帝一貫利用廣東督撫和粵海關監督互相監督。穆騰額進京孝敬燈貢,入覲面聖。乾隆問起富勒渾在廣東的口碑,穆騰額說:“不可信任。奴才聽茶鋪民人風傳,富勒渾是個墨吏。”穆騰額說這話時,手頭沒一點富勒渾貪墨的證據。穆騰額自己就是個貪官,一年後給乾隆革去粵海關監督。貪官算計貪官有天然的敏感,在穆騰額看來,督撫等外官,除掉李湖、孫士毅等寥寥無幾的廉吏,十有八九經不起徹查。
乾隆著巡撫孫士毅調查富勒渾是否貪瀆。富勒渾官階職權都比孫士毅大,不便在廣東查,況且富勒渾來廣東任職不久,即使貪得無厭也撈不到多少油水。孫士毅派人去查富勒渾的長隨殷士俊的老底。殷士俊是江蘇常熟人,在老家置有良田六百三十餘畝,青磚大屋三幢。孫士毅接報後下令抄家,抄出二萬餘兩銀子。孫士毅提審殷士俊,把他打得皮開肉綻,殷士俊一口咬定是他仗勢勒索,主子未得一文錢好處。孫士毅奉旨把富勒渾及殷士俊押往北京,刑部定富勒渾失察縱容家人婪索罪,皇上革去富勒渾的兩廣總督,後定富勒渾斬監候。
三月十四日,皇上著孫士毅接任兩廣總督;廣東巡撫由湖北巡撫圖薩布接任。孫士毅入覲叩謝皇恩。乾隆問起廣東口岸的貢船情況。孫士毅不知道英國政府大幅降低茶葉進口稅,但洋船逐年猛增,大量採購茶葉是明擺的事實。孫士毅說洋船由常年的二十餘條到去年猛翻到四十六條,並且都是碩大無朋的多桅帆船,乾隆帝驚羨道:“洋行商人豈不要發大財?”
孫士毅猛然悟出一年前潘振承說的“但願行商是孫子,不是豬仔”的意思。在皇上眼裡,豬仔長成肥豬,到了該殺的時候了。孫士毅不知該如何回答,支支吾吾說行商經營得當肯定發大財,若不善經營也有可能虧損。乾隆盤腿坐在炕上,瞪眼道:“行商賣茶葉如何會虧損?增加那麼多過萬石的洋船來買茶葉,茶葉價格只會抬高。”
“我把擔子交給他時交代過了,平時他來看我,我從不過問他如何署理行務。他若問起,我就把話岔開。我不能插手,我插手,他不好做事。”
“你跟孫巡撫開玩笑,說希望行商是孫子,不是豬仔?”時月撲閃著晶亮的黑眼睛問道。
“你跟我不是一兩年了,動腦子想想看。”潘振承和藹地看著略帶憨態的時月,有時潘振承覺得她像他的孫女。
時月用手支著下巴愣神思量,喃喃道:“豬仔養肥了要殺,孫子長大了要當家。”時月停頓稍瞬又道,“你們過去常說行商是官府的孫,孫子不聽話要罵要打,但孫子總是孫子,即便是打了心裡還疼著。”
潘振承呵呵笑道:“沒錯,豬仔想活命,只能瘦小,肥了肯定要殺了吃肉。”潘振承旋即收斂笑容,“官府看不得行商有錢,適才孫士毅用羨慕的口氣談潘家園林,不是個好兆頭。”
時月憂心忡忡道:“我聽有度說,十三行其實有半數行商是商欠戶。就公行的家底,也是金玉在外,敗絮其中。巡撫管十三行,他應該知道行商的家底。”
潘振承長吁短嘆道:“這不是哪個官員的問題,滿世界幾乎人人都嫉妒商人錢財,官員,百姓,朝廷大臣,還有——”潘振承剎住話頭,沒把“皇上”吐出。潘振承沉默不語,想起他的老友殷無恙,殷無恙看中國比中國人看得更清楚更透徹,他說中國的法律不保護國民的財產,尤其不保護商人的財產。
潘振承擔心的事到底還是發生了,不辦備貢,但要行商代收外商自貢,穆騰額嫌數量太少,逼蔡世文補足分量,說皇上的臉面要緊,行商要知恩圖報。蔡世文不敢拂穆關憲的面子,立即動用行用上英吉利商館購買貢品。粵海關未補一兩銀子,法定的五萬五千兩備貢銀全部上繳內務府。
蔡世文來潘府向潘振承哭訴,潘振承無動於衷,牽著蹣跚學走步的有科在院子裡繞圈子。蔡世文走後,潘振承把有科交給時月,嘆氣道:“世文太叫人失望了,這般軟弱,難怪穆騰額會欺負他。”
潘振承一整夜都沒睡好,凌晨時拉時月坐起來說話:“我錯怪世文了,這多年,很多事情我也沒頂住,我還是老行首。”
時月柔聲說:“承哥,你不是說不管十三行的事嗎?掛念太多傷身子。”
潘振承自嘲笑道:“我是庸人自擾,不就是賠墊三萬兩銀子嗎?公行還撐得住。”
然而,到了第二年,潘振承再也不能漠然處之了。他聽有度回家說起備貢銀,火冒三丈,叫家人備轎,到渡口連轎子一道抬上渡船,過海去質問孫士毅。
孫士毅如今的身份是兩廣總督,他之所以能坐上這個位置,是因為他扳倒了前任富勒渾。
章佳氏富勒渾,滿洲正藍旗,從乾隆三十八年起,先後出任四川總督、禮部工部尚書、湖廣總督、閩浙總督。乾隆五十年七月奉詔赴廣州任兩廣總督,結束了孫士毅署理總督的使命。孫士毅很不開心,原以為熬過哆羅教案的難關,皇上會擢拔他,沒想到打回原形。穆騰額看出孫士毅的心事,說你想扶正還不容易,把富勒渾擠掉。穆騰額過去與富勒渾有過節,他自己就想扳倒富勒渾。
乾隆帝一貫利用廣東督撫和粵海關監督互相監督。穆騰額進京孝敬燈貢,入覲面聖。乾隆問起富勒渾在廣東的口碑,穆騰額說:“不可信任。奴才聽茶鋪民人風傳,富勒渾是個墨吏。”穆騰額說這話時,手頭沒一點富勒渾貪墨的證據。穆騰額自己就是個貪官,一年後給乾隆革去粵海關監督。貪官算計貪官有天然的敏感,在穆騰額看來,督撫等外官,除掉李湖、孫士毅等寥寥無幾的廉吏,十有八九經不起徹查。
乾隆著巡撫孫士毅調查富勒渾是否貪瀆。富勒渾官階職權都比孫士毅大,不便在廣東查,況且富勒渾來廣東任職不久,即使貪得無厭也撈不到多少油水。孫士毅派人去查富勒渾的長隨殷士俊的老底。殷士俊是江蘇常熟人,在老家置有良田六百三十餘畝,青磚大屋三幢。孫士毅接報後下令抄家,抄出二萬餘兩銀子。孫士毅提審殷士俊,把他打得皮開肉綻,殷士俊一口咬定是他仗勢勒索,主子未得一文錢好處。孫士毅奉旨把富勒渾及殷士俊押往北京,刑部定富勒渾失察縱容家人婪索罪,皇上革去富勒渾的兩廣總督,後定富勒渾斬監候。
三月十四日,皇上著孫士毅接任兩廣總督;廣東巡撫由湖北巡撫圖薩布接任。孫士毅入覲叩謝皇恩。乾隆問起廣東口岸的貢船情況。孫士毅不知道英國政府大幅降低茶葉進口稅,但洋船逐年猛增,大量採購茶葉是明擺的事實。孫士毅說洋船由常年的二十餘條到去年猛翻到四十六條,並且都是碩大無朋的多桅帆船,乾隆帝驚羨道:“洋行商人豈不要發大財?”
孫士毅猛然悟出一年前潘振承說的“但願行商是孫子,不是豬仔”的意思。在皇上眼裡,豬仔長成肥豬,到了該殺的時候了。孫士毅不知該如何回答,支支吾吾說行商經營得當肯定發大財,若不善經營也有可能虧損。乾隆盤腿坐在炕上,瞪眼道:“行商賣茶葉如何會虧損?增加那麼多過萬石的洋船來買茶葉,茶葉價格只會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