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他那個包德行讓大家寒透了心,到這個時候已經沒人願意聽他的了。後晉軍在馬步都監李守貞、馬步左廂都排陣使符彥卿和馬軍右廂副排陣使藥元福等將領指揮下,逆風迎著火勢和契丹人的攻勢沖了出來。

  中原軍隊和草原軍隊打騎兵戰,優勢鐵定在草原民族手中,人家從會吃飯起就會騎馬了。中原步兵對付草原騎兵,那得看誰的戰術運用得當,所謂“步騎不相敵”或者“一騎當十步”,不是說步兵打不過騎兵,意思是說騎兵的機動能力好,在戰役戰術上有優勢,只要不跟步兵硬碰,靠慢慢拖,早晚能拖死步兵。這個道理跟草原上狼群對付牛群一樣。雖然狼群拿牛群沒什麼辦法,可總能從牛群里拖出牛來吃掉,一群狼吃光一群牛,一點也不新鮮。可是換成步兵對步兵,優勢就在中原人這一邊了。更何況契丹兵也沒想到後晉兵馬會迎著火勢殺出來,當下被殺了個措手不及,陣勢大亂,耶律德光只好指揮部隊後退到幾百步開外,想重新整隊再戰。

  後晉軍將領看到契丹兵馬後退,也想布陣再戰,李守貞大呼“事勢如此,安可回鞍”,符彥卿等人應聲衝出大寨,率領上萬騎兵橫衝契丹軍陣。

  當時的風大得離譜,《資治通鑑》記載“風勢益甚,昏晦如夜”,大白天的,因為沙塵暴太猛,天都已經黑了。

  契丹部隊這時候嘗到順風進攻的苦頭了,因為後退的時候要頂著風退。急切之間下了馬的契丹士兵們來不及上馬,只好整隊布陣準備跟後晉軍硬戰。天色昏沉之下,契丹兵根本沒有發現側面衝過來的後晉騎兵,被符彥卿等人徹底沖了個七零八落,李守貞等人也率領步兵進逼。

  耶律德光試圖後退整軍,被後晉軍再次衝散,只得奪路而逃,跑的時候連馬都沒找到,眼看追兵將近,只好爬上一頭駱駝狼狽而逃。這個就叫自作自受了吧?要不是你們在草原上破壞生態環境,哪來這麼大沙塵暴啊?

  耶律德光自從登基一來,很長時間裡一直生活在述律太后的陰影下,雖然最終靠在太后面前裝孫子和軍事上的勝利重掌大權,但他對述律太后也是有妥協的。在述律太后的要求下,他把後族的各部落合併成了“國舅帳”,讓後族的勢力在契丹帝國中變得舉足輕重。

  要說當年他老爹耶律阿保機拆分迭刺部是削弱部族勢力、穩定國家之舉的話,那他這個政策就是反其道行之,有可能動搖到國家的穩定。吃了這麼大的虧,雖然短時間裡看因為他自己手握全契丹的兵權,問題還不嚴重,可要是他就這麼糊弄過去了,早晚這次重大軍事失利對他權威造成的影響會爆發出來。所以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已經不是他說算就能算了,為了自己地位的穩固和契丹帝國的穩定,他必須打到底。

  雖然在他這次出征失利後,契丹各部都有了厭戰情緒,獲勝的後晉又派來使者求和,但他仍然堅持上次的要求:一、割讓黃河以北;二、讓桑維翰和景延廣來跟我說話。

  當初他大軍壓境的時候,後晉都不肯答應這兩個要求,現在他在後晉面前吃了大敗仗,後晉要是答應的話,那就叫腦殘了。耶律德光當然不會不懂這個道理,所以他這個回答,直譯過來的意思就是:和談沒戲,老子要接著打。

  他想接著打下去,可很多契丹人都不想了。作為契丹保守勢力的代表,述律太后曾經問他:“讓中原人來當契丹皇帝,可以嗎?”

  耶律德光想也不想就回答:“當然不行了。”

  述律太后馬上跟著問:“那你為什麼非要當漢人的皇帝呢?”

  耶律德光有心說:還不是因為老娘你給我壓力太大了。可這話他說不出口,只好說:“我孫子,您重孫子石重貴那小子忘恩負義,不能輕饒。”

  述律太后一看他所答非所問,也就明白他什麼心思了,只好最後勸他道:“就算你奪到了漢人的江山又能怎麼樣呢?你也不能在那裡常駐。萬一有個山高路遠,鐙短鞍長,再後悔可就晚了。”

  到這個時候,耶律德光再也不可能聽他老娘的勸了,乾脆不答理老娘,回頭去為他的南侵作準備。這次他打好了如意算盤,不再以一城一地為意,而是要先行聚殲後晉重兵集團,只要後晉賴以立國的精兵猛將沒有了,再取中原江山也就易如反掌了。為此,他授意趙延壽和燕雲十六州中的瀛州刺史劉延祚詐降,希望能夠誘後晉大軍北上,到契丹人控制的地盤上決戰。

  照理說,他這個算盤打得不算好,趙延壽也好,劉延祚也罷,他們投降不投降,跟後晉是否大舉北上有什麼關係呢?別說後晉沒有義務上當,就算上了當,派各鎮兵馬北上接應,被他打敗了,又能怎麼樣呢?一來,打贏了人家未必就能把人家包了餃子。二來,除了各鎮兵馬,後晉的禁軍一樣實力強悍,即使各鎮兵馬損折殆盡,單靠禁軍,後晉也不是他能一口吃下來的。可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這次他的人品又好了一回,石重貴動了貪心,想藉機奪回幽州,把禁軍全都派給了杜重威。

  石重貴這個倒霉孩子早年也曾經是個勇將出身,剛剛登基以後還曾經親率大軍跟耶律德光在戚城決戰,逼退了契丹大軍。可這倒霉孩子大概是因為早年一直忙於軍務政務,沒得著享樂的機會,在當上皇帝以後,馬上以一般人望塵莫及的速度墮落下去了。早在御駕親征抗擊耶律德光入侵的時候,他就已經開始抱怨軍營里一幫大老爺們演奏的不叫音樂,覺得還是宮裡的“細聲女樂”好聽。等到親征獲勝後,回去他就一頭扎在宮裡忙著享受去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