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
可當天契丹人點兒就是那麼背,正在過河過一半的時候,易水河上游山洪暴發,大水衝下來了,不少契丹勇士縱橫沙場都沒死過一回,這次被大水一衝,稀里糊塗當了淹死鬼,連屍首都沒留下來。後邊跟著的王晏球那個老傢伙太壞了,眼看契丹人泡了湯,一點人道主義精神都沒有,不但不趕緊救人,反而使出渾身解數痛打這幫落水狗。
最先過河的涅里袞在河對岸看著太祖爺留下的精兵猛將要麼淹死在河裡,要麼被唐軍興高采烈地圍住當猴耍,耍夠了一人給一刀,疼得哭都哭不出來了。到這時候說什麼也晚了,先逃自己的命是真的,最後剩下的契丹兵也只能臊眉耷眼地往北撤,可他們哪兒知道,他們的背字兒還沒走完呢。
他們南下的時候,後唐幽州守將趙德鈞兵力不足,沒敢招惹他們。等他們打了敗仗再逃進幽州境內,趙德鈞一打聽:神馬?契丹人沒回來幾個人,一個個還都跟死了親爹似的一臉倒霉相?甭問啊,吃了海虧了這是。這時候不趁機撿便宜還等什麼時候啊。立刻讓牙將武從諫領兵去找倒了八輩子血霉的耶律涅里袞的麻煩。
其實阿保機親自建立的“腹心部”戰鬥力著實不可小覷,別看這時候剩下的人不多了,真要是硬碰硬的打,幽州兵馬就算能啃得下來他們,多少也得崩掉幾顆牙。可你說涅里袞得倒霉到什麼程度吧,先是被老禿那個滿嘴跑火車的東西給坑了,領著兵馬來又碰上王晏球那老傢伙擺背水陣耍渾蛋,看勢頭不對領兵撤退又碰上山洪暴發,最後這一傢伙,他碰上的這個武從諫偏偏還雞賊得不能再雞賊。
武從諫根本就沒有跟他們硬碰的打算,這小子料定吃了敗仗的契丹人急著逃命,趕路要緊,沒閒工夫分出人馬來四下偵察,乾脆找地勢險要的地方給契丹朋友們擺了個口袋陣,等著契丹人往裡鑽。
涅里袞哪想得到眼看要到家了還能碰上人家給他們搞這麼隆重的歡送演出啊。看到唐軍四面八方衝過來,對唐軍給他如此高規格的待遇趕到實在太激動、太高興了,當即下定決心不走了,把武器交給圍上來的唐軍將士,跟唐軍一起回去做客常住。當然,路上他怕自己太想家了反悔,還讓唐軍士兵把自己給捆上了。
跟著他一起撤到幽州的部隊裡,有六七百人做了跟他一樣的決定,剩下的還想四處觀光一下,零星散入幽州四鄉八鎮想到老鄉家品嘗一下農家菜。可幽州的刁民們完全沒有國際主義精神,沒有愛人類的廣闊胸襟,只懂得狹隘的民族主義,只知道過去這幾年鬧契丹小鬼子弄得大家過不上好日子。看契丹觀光團下鄉,一點歡迎的意思都沒有,組織起來拿著鋤頭、耙子、棍子棒子一通亂打,不少可憐的契丹遊客直接被埋在了地里肥田。可憐這七千縱橫沙場的“腹心部”兵馬,逃回塞北的只有幾十人。
契丹人的背字兒到這時候都沒走完,霉運還跟著他們呢。不過“腹心部”實在是不能再接著從一個倒霉走向另一個更加倒霉了,剩下的霉運只好讓別人替他們來走了,這次倒霉的是留守在平州的契丹監軍部隊。
盧文進南歸以後,平州這塊地盤他沒能卷了帶走,留給了契丹人。契丹人本著“以漢制漢”的精神,任命了藩漢都提舉使張希崇為盧龍軍節度使,鎮守平州。經過盧文進事件和葬禮大屠殺以後,契丹人對漢人沒有過去那麼信任了。漢人將領們也害怕哪天又惹契丹老爺不痛快,送自己去給阿保機陪陵,雙方關係比較僵。為了加強對平州這個橋頭堡地區的控制能力,契丹方面派了三百兵馬在這裡監視張希崇。
張希崇本是個書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上陣經不得刀兵,當年機緣巧合當了幽州牙將,上任沒多久遇見契丹南侵,稀里糊塗就當了俘虜。這時候完全是因為述律太后殺漢官殺得太乾淨了,剩下的人不多,實在沒別人可用,這才矬子裡邊拔將軍挑他出來,趕鴨子上架讓他當了節度使。
老張知道自己沒有打仗的能耐,也不敢得罪契丹兵爺,平時跟契丹兵們打成一片混得溜熟。契丹守將本來就瞧不起這麼個白面書生,看他一天到晚樂呵呵的挺客氣,更是不把他放在心上,雙方相處得還挺融洽。
這時候聽說契丹人吃了大敗仗,老張就把手下的心腹人找到一起,問他們:“我想歸唐,你們是願意啊還是願意啊還是願意啊?”
手下人一聽:您這不是廢話嘛,有這麼問人的嗎?再者說了,我們什麼心思,您還不知道嗎?大家一起跟老張說:“咱們老家都在南邊,我們能不想家嗎。再者說了,述律平那老娘兒們那麼毒,誰受得了她啊,不跑指不定哪天就得死她手裡。我們當然願意重歸大唐祖國懷抱了。可問題是,契丹國兵強馬壯,身邊又有這麼一幫監視咱們的,咱們能整出什麼動靜來啊?”
張希崇捻著老鼠鬍子賊賊一笑,說:“這你們就不懂了吧?契丹國再強,他們在塞北啊,契丹皇都離這兒上千里路呢。咱這兒整出動靜來,等他們聽說都得是多長時間以後的事了?別說他們未必會有太大反應,就算想動手,他們點了兵過來,唐軍還到不了嗎?那幾百契丹監軍就更好對付了。他們離家千里,身邊全都是漢人,心情本來就跟裸體逛商場差不多,恨不得趕緊閃人,只是有軍令壓著不敢跑而已。我料定了,只要他們領頭的一死,剩下的咱再一嚇唬,肯定全都逃跑。”
最先過河的涅里袞在河對岸看著太祖爺留下的精兵猛將要麼淹死在河裡,要麼被唐軍興高采烈地圍住當猴耍,耍夠了一人給一刀,疼得哭都哭不出來了。到這時候說什麼也晚了,先逃自己的命是真的,最後剩下的契丹兵也只能臊眉耷眼地往北撤,可他們哪兒知道,他們的背字兒還沒走完呢。
他們南下的時候,後唐幽州守將趙德鈞兵力不足,沒敢招惹他們。等他們打了敗仗再逃進幽州境內,趙德鈞一打聽:神馬?契丹人沒回來幾個人,一個個還都跟死了親爹似的一臉倒霉相?甭問啊,吃了海虧了這是。這時候不趁機撿便宜還等什麼時候啊。立刻讓牙將武從諫領兵去找倒了八輩子血霉的耶律涅里袞的麻煩。
其實阿保機親自建立的“腹心部”戰鬥力著實不可小覷,別看這時候剩下的人不多了,真要是硬碰硬的打,幽州兵馬就算能啃得下來他們,多少也得崩掉幾顆牙。可你說涅里袞得倒霉到什麼程度吧,先是被老禿那個滿嘴跑火車的東西給坑了,領著兵馬來又碰上王晏球那老傢伙擺背水陣耍渾蛋,看勢頭不對領兵撤退又碰上山洪暴發,最後這一傢伙,他碰上的這個武從諫偏偏還雞賊得不能再雞賊。
武從諫根本就沒有跟他們硬碰的打算,這小子料定吃了敗仗的契丹人急著逃命,趕路要緊,沒閒工夫分出人馬來四下偵察,乾脆找地勢險要的地方給契丹朋友們擺了個口袋陣,等著契丹人往裡鑽。
涅里袞哪想得到眼看要到家了還能碰上人家給他們搞這麼隆重的歡送演出啊。看到唐軍四面八方衝過來,對唐軍給他如此高規格的待遇趕到實在太激動、太高興了,當即下定決心不走了,把武器交給圍上來的唐軍將士,跟唐軍一起回去做客常住。當然,路上他怕自己太想家了反悔,還讓唐軍士兵把自己給捆上了。
跟著他一起撤到幽州的部隊裡,有六七百人做了跟他一樣的決定,剩下的還想四處觀光一下,零星散入幽州四鄉八鎮想到老鄉家品嘗一下農家菜。可幽州的刁民們完全沒有國際主義精神,沒有愛人類的廣闊胸襟,只懂得狹隘的民族主義,只知道過去這幾年鬧契丹小鬼子弄得大家過不上好日子。看契丹觀光團下鄉,一點歡迎的意思都沒有,組織起來拿著鋤頭、耙子、棍子棒子一通亂打,不少可憐的契丹遊客直接被埋在了地里肥田。可憐這七千縱橫沙場的“腹心部”兵馬,逃回塞北的只有幾十人。
契丹人的背字兒到這時候都沒走完,霉運還跟著他們呢。不過“腹心部”實在是不能再接著從一個倒霉走向另一個更加倒霉了,剩下的霉運只好讓別人替他們來走了,這次倒霉的是留守在平州的契丹監軍部隊。
盧文進南歸以後,平州這塊地盤他沒能卷了帶走,留給了契丹人。契丹人本著“以漢制漢”的精神,任命了藩漢都提舉使張希崇為盧龍軍節度使,鎮守平州。經過盧文進事件和葬禮大屠殺以後,契丹人對漢人沒有過去那麼信任了。漢人將領們也害怕哪天又惹契丹老爺不痛快,送自己去給阿保機陪陵,雙方關係比較僵。為了加強對平州這個橋頭堡地區的控制能力,契丹方面派了三百兵馬在這裡監視張希崇。
張希崇本是個書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上陣經不得刀兵,當年機緣巧合當了幽州牙將,上任沒多久遇見契丹南侵,稀里糊塗就當了俘虜。這時候完全是因為述律太后殺漢官殺得太乾淨了,剩下的人不多,實在沒別人可用,這才矬子裡邊拔將軍挑他出來,趕鴨子上架讓他當了節度使。
老張知道自己沒有打仗的能耐,也不敢得罪契丹兵爺,平時跟契丹兵們打成一片混得溜熟。契丹守將本來就瞧不起這麼個白面書生,看他一天到晚樂呵呵的挺客氣,更是不把他放在心上,雙方相處得還挺融洽。
這時候聽說契丹人吃了大敗仗,老張就把手下的心腹人找到一起,問他們:“我想歸唐,你們是願意啊還是願意啊還是願意啊?”
手下人一聽:您這不是廢話嘛,有這麼問人的嗎?再者說了,我們什麼心思,您還不知道嗎?大家一起跟老張說:“咱們老家都在南邊,我們能不想家嗎。再者說了,述律平那老娘兒們那麼毒,誰受得了她啊,不跑指不定哪天就得死她手裡。我們當然願意重歸大唐祖國懷抱了。可問題是,契丹國兵強馬壯,身邊又有這麼一幫監視咱們的,咱們能整出什麼動靜來啊?”
張希崇捻著老鼠鬍子賊賊一笑,說:“這你們就不懂了吧?契丹國再強,他們在塞北啊,契丹皇都離這兒上千里路呢。咱這兒整出動靜來,等他們聽說都得是多長時間以後的事了?別說他們未必會有太大反應,就算想動手,他們點了兵過來,唐軍還到不了嗎?那幾百契丹監軍就更好對付了。他們離家千里,身邊全都是漢人,心情本來就跟裸體逛商場差不多,恨不得趕緊閃人,只是有軍令壓著不敢跑而已。我料定了,只要他們領頭的一死,剩下的咱再一嚇唬,肯定全都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