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1] 作者為張永廷。
|附錄2 宋代武將官階
政和以前,宋代的武將官制設九品52階,每品中有正從之分,相當於現在的正職和副職。
太尉為當時的武階之首,屬正二品第1階。
通侍大夫 內客省使 正五品 2 ;
正侍大夫 延福宮使 正五品 3 ;
宣正大夫 履正大夫 正五品 4 ;
協忠大夫 並政和新置 正五品 5 ;
中侍大夫 景福殿使 正五品 6 ;
中亮大夫 客省使 從五品 7 ;
中衛大夫 引進使 從五品 8 ;
翊衛大夫 從五品 9 ;
親衛大夫 從五品 10 ;
(中缺)
拱衛大夫 並政和增置 正六品 12 ;
左武大夫 東上哱門使 正六品 13 ;
右武大夫 西上哱門使 正六品 14 ;
正侍郎 正七品 15 ;
宣正郎 正七品 16 ;
履正郎 正七品 17;
協忠郎 正七品 18 ;
中侍郎 並政和增置。 正七品 19 ;
中亮郎 客省副使 正七品 20 ;
中衛郎 引進副使 正七品 21 ;
翊衛郎 正七品 22 ;
(中缺)
拱衛郎 並政和增置哱從七品 24 ;
左武郎 東上哱門副使 從七品 25 ;
右武郎 西上哱門副使 從七品 26 ;
武功大夫 皇城使 從七品 27 ;
武德大夫 宮苑、左右騏驥、內藏庫使 從七品 28 ;
武顯大夫 左藏庫、東西作坊使 從七品 29 ;
武節大夫 莊宅、六宅、文思使 從七品 30 ;
武略大夫 內園、洛苑、如京、崇儀使 從七品 31 ;
武經大夫 西京左藏庫使 從七品 32 ;
武義大夫 西京作坊、東西染院 禮賓使 從七品 33 ;
武翼大夫 供備庫使 從七品 34 ;
武功郎 皇城副使 從七品 35 ;
武德郎 宮苑、左右騏驥、內藏庫副使 從七品 36 ;
武德郎 左藏庫、東西作坊副使 從七品 37 ;
武節郎 莊宅、六宅、文思副使 從七品 38 ;
武略郎 內園、洛苑、如京、崇儀副使 從七品 39 ;
武經郎 西京左藏庫副使 從七品 40 ;
武義郎 西京作坊、東西染院、禮賓副使哱從七品 41 ;
武郎翼 供備庫副使 從七品 42 ;
敦武郎 內殿承制 正八品 43 ;
修武郎 內殿崇班 正八品 44 ;
從義郎 東頭供奉官 從八品 45 ;
秉義郎 西頭供奉官 從八品 46 ;
忠訓郎 左侍禁 正九品 47 ;
忠翊郎 右侍禁 正九品 48 ;
成忠郎 左班殿直 正九品 49 ;
保義郎 右班殿直 正九品 50 ;
承節郎 三班奉職 從九品 51 ;
承信郎 三班借職 從九品 52 。
|附錄3 《女論語》
《女論語》仿《論語》而作,採用問答的形式寫成,論述了古代女子所應遵守的規範,明清時被編入《女四書》,分立身、學作、學禮、早起、事父母、事舅姑、事夫、訓男女、營家、待客、和柔以及守節共十二章。
第一:立身
凡為女子,先學立身。立身之法,惟務清貞。
清則身潔,貞則身榮。行莫回頭,語莫掀唇。
坐莫動膝,立莫搖裙。喜莫大笑,怒莫高聲。
內外各處,男女異群。莫窺外壁,莫出外庭。
男非眷屬,莫與通名。女非善淑,莫與相親。
立身端正,方可為人。
第二:學作
凡為女子,須學女工。紉麻緝苧,粗細不同。
車機紡織,切勿匆匆。看蠶煮繭,曉夜相從。
採桑摘拓,看雨占風。滓濕即替,寒冷須烘。
取葉飼食,必得其中。取絲經緯,丈疋成工。
輕紗下軸,細布入筒。綢絹苧葛,織造重重。
亦可貨賣,亦可自縫。刺鞋作襪,引線繡絨。
縫聯補綴,百事皆通。能依此語,寒冷從容。
衣不愁破,家不愁窮。莫學懶婦,積小痴慵。
不貪女務,不計春秋。針線粗率,為人所攻。
嫁為人婦,恥辱門庭。衣裳破損,牽西遮東。
遭人指點,恥笑鄉中。奉勸女子,聽取言中。
第三:學禮
凡為女子,當知禮數。女客相過,安排坐具。
整頓衣裳,輕行緩步。斂手低聲,請過庭戶。
問候通時,從頭稱敘。答問殷勤,輕言細語。
備辦茶湯,迎來遞去。莫學他人,抬身不顧。
接見依稀,有相欺侮。如到人家,當知女務。
相見傳茶,即通事故。說罷起身,再三辭去。
主人相留,相筵待遇。酒略沾唇,食無義箸。
退盞辭壺,過承推拒。莫學他人,呼湯呷醋。
醉後顛狂,招人怨惡。當在家庭,少游道路。
生面相逢,低頭看顧。莫學他人,不知朝暮。
走遍鄉村,說三道四。引惹惡聲,多招罵怒。
辱賤門風,連累父母。損破自身,供他笑具。
如此之人,有如犬鼠。
第四:早起
凡為女子,習以為常。五更雞唱,起著衣裳。
盥漱已了,隨意梳妝。揀柴燒火,早下廚房。
|附錄2 宋代武將官階
政和以前,宋代的武將官制設九品52階,每品中有正從之分,相當於現在的正職和副職。
太尉為當時的武階之首,屬正二品第1階。
通侍大夫 內客省使 正五品 2 ;
正侍大夫 延福宮使 正五品 3 ;
宣正大夫 履正大夫 正五品 4 ;
協忠大夫 並政和新置 正五品 5 ;
中侍大夫 景福殿使 正五品 6 ;
中亮大夫 客省使 從五品 7 ;
中衛大夫 引進使 從五品 8 ;
翊衛大夫 從五品 9 ;
親衛大夫 從五品 10 ;
(中缺)
拱衛大夫 並政和增置 正六品 12 ;
左武大夫 東上哱門使 正六品 13 ;
右武大夫 西上哱門使 正六品 14 ;
正侍郎 正七品 15 ;
宣正郎 正七品 16 ;
履正郎 正七品 17;
協忠郎 正七品 18 ;
中侍郎 並政和增置。 正七品 19 ;
中亮郎 客省副使 正七品 20 ;
中衛郎 引進副使 正七品 21 ;
翊衛郎 正七品 22 ;
(中缺)
拱衛郎 並政和增置哱從七品 24 ;
左武郎 東上哱門副使 從七品 25 ;
右武郎 西上哱門副使 從七品 26 ;
武功大夫 皇城使 從七品 27 ;
武德大夫 宮苑、左右騏驥、內藏庫使 從七品 28 ;
武顯大夫 左藏庫、東西作坊使 從七品 29 ;
武節大夫 莊宅、六宅、文思使 從七品 30 ;
武略大夫 內園、洛苑、如京、崇儀使 從七品 31 ;
武經大夫 西京左藏庫使 從七品 32 ;
武義大夫 西京作坊、東西染院 禮賓使 從七品 33 ;
武翼大夫 供備庫使 從七品 34 ;
武功郎 皇城副使 從七品 35 ;
武德郎 宮苑、左右騏驥、內藏庫副使 從七品 36 ;
武德郎 左藏庫、東西作坊副使 從七品 37 ;
武節郎 莊宅、六宅、文思副使 從七品 38 ;
武略郎 內園、洛苑、如京、崇儀副使 從七品 39 ;
武經郎 西京左藏庫副使 從七品 40 ;
武義郎 西京作坊、東西染院、禮賓副使哱從七品 41 ;
武郎翼 供備庫副使 從七品 42 ;
敦武郎 內殿承制 正八品 43 ;
修武郎 內殿崇班 正八品 44 ;
從義郎 東頭供奉官 從八品 45 ;
秉義郎 西頭供奉官 從八品 46 ;
忠訓郎 左侍禁 正九品 47 ;
忠翊郎 右侍禁 正九品 48 ;
成忠郎 左班殿直 正九品 49 ;
保義郎 右班殿直 正九品 50 ;
承節郎 三班奉職 從九品 51 ;
承信郎 三班借職 從九品 52 。
|附錄3 《女論語》
《女論語》仿《論語》而作,採用問答的形式寫成,論述了古代女子所應遵守的規範,明清時被編入《女四書》,分立身、學作、學禮、早起、事父母、事舅姑、事夫、訓男女、營家、待客、和柔以及守節共十二章。
第一:立身
凡為女子,先學立身。立身之法,惟務清貞。
清則身潔,貞則身榮。行莫回頭,語莫掀唇。
坐莫動膝,立莫搖裙。喜莫大笑,怒莫高聲。
內外各處,男女異群。莫窺外壁,莫出外庭。
男非眷屬,莫與通名。女非善淑,莫與相親。
立身端正,方可為人。
第二:學作
凡為女子,須學女工。紉麻緝苧,粗細不同。
車機紡織,切勿匆匆。看蠶煮繭,曉夜相從。
採桑摘拓,看雨占風。滓濕即替,寒冷須烘。
取葉飼食,必得其中。取絲經緯,丈疋成工。
輕紗下軸,細布入筒。綢絹苧葛,織造重重。
亦可貨賣,亦可自縫。刺鞋作襪,引線繡絨。
縫聯補綴,百事皆通。能依此語,寒冷從容。
衣不愁破,家不愁窮。莫學懶婦,積小痴慵。
不貪女務,不計春秋。針線粗率,為人所攻。
嫁為人婦,恥辱門庭。衣裳破損,牽西遮東。
遭人指點,恥笑鄉中。奉勸女子,聽取言中。
第三:學禮
凡為女子,當知禮數。女客相過,安排坐具。
整頓衣裳,輕行緩步。斂手低聲,請過庭戶。
問候通時,從頭稱敘。答問殷勤,輕言細語。
備辦茶湯,迎來遞去。莫學他人,抬身不顧。
接見依稀,有相欺侮。如到人家,當知女務。
相見傳茶,即通事故。說罷起身,再三辭去。
主人相留,相筵待遇。酒略沾唇,食無義箸。
退盞辭壺,過承推拒。莫學他人,呼湯呷醋。
醉後顛狂,招人怨惡。當在家庭,少游道路。
生面相逢,低頭看顧。莫學他人,不知朝暮。
走遍鄉村,說三道四。引惹惡聲,多招罵怒。
辱賤門風,連累父母。損破自身,供他笑具。
如此之人,有如犬鼠。
第四:早起
凡為女子,習以為常。五更雞唱,起著衣裳。
盥漱已了,隨意梳妝。揀柴燒火,早下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