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楊應龍藉機上書表白,自己本不想叛亂,無奈受奸人陷害,事至於此,實非本意。最終,雙方達成妥協,楊應龍次子楊可棟被羈押重慶以做人質,可嘆的是,楊可棟在重慶被害。這件事對楊應龍的打擊很大,他痛心之極,隨後又反,散金厚撫諸苗,決心死戰。

  討伐楊應龍的戰爭進行得非常艱苦,歷經8個年頭,集8省(當時只有13個省)20餘萬兵力,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總督湖廣、川、貴軍務兼巡撫的李化龍率領幾十萬大軍才徹底剿滅了楊應龍。討伐楊應龍與平定哱拜、援朝抗倭被史學界稱為 “萬曆三大征”,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100次戰爭之一,對中國西南歷史的發展影響深遠。平播勝利意味著播州土司的解體,這是朝廷的意志,也是地方行省不斷壯大的需要,更是推行改土歸流政策必然的結果。

  戰後播州被一分為二,“屬蜀者曰遵義府,屬黔者為平越府”,完全滿足了流官們的願望。播州楊家將既是四川、貴州兩省利益分割爭鬥中的犧牲者,也是外來勢力急於吞噬、搶占土著資源的政治犧牲品。到這個時候,明代顯赫一時、稱霸一方的播州楊氏家族隨著播州行政制度的改土歸流而沒落,“楊家將”說唱曲藝、講史小說隨之又發生了一場裂變。

  平播之戰結束之後不過兩年,一部6卷本100回的說唱小說《征播奏捷傳通俗演義》應運而生,其緊跟形勢之快,令人咋舌,播州楊家將的基調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

  《北宋志傳》的首刻本出現在萬曆二十一年,正是朝廷決定對播州用兵的那一年,小說被刪改得有些不能自圓其說。《楊家府演義》則是在播州平叛結束之後出版的。《征播奏捷傳》的快速出籠與楊家將小說的集中出版,說明了這樣一個事實,那些書坊此前印行的帶有褒揚播州楊氏內容的小說,因為播州事發,在政府的干預下,不得不緊急改版重刻。

  播州楊家將既已成為朝廷的反臣,那些為其歌功頌德的小說及其他作品當然就不再合於時宜,當然要受到朝廷的清剿。沒有人敢私藏,或者儘管有膽大包天者,但歷經歲月滄桑,無法傳得更為久遠,所以今天再也見不到了。

  楊文廣徵南的故事,很可能在舊小說中已按照宋廉的《楊氏家傳》,直接講述楊充廣至播州與楊昭通譜傳脈的故事,所以萬曆重刻的版本都將故事截斷在西夏被征服的時候,倉促了結。《楊家府演義》中所謂征新羅國的故事,在原小說中很可能就是播州的楊文廣或某代土司的事跡,為了避諱,作者進行了編改,將“十二寡婦征西”與播州楊氏征西番羅氏鬼國的故事整合到一起,這也就是為什麼會冒出一個西夏新羅國的原因。

  《楊家府演義》雖然刪改了正面頌揚播州楊家將的地方,但內中卻多有曲筆。這部書強調楊家將世代忠勇,卻屢被奸臣陷害,結尾是楊家將不堪奸臣誣陷,怒殺奸臣張茂之後舉家逃歸太行山。作者在這裡隱晦地為播州楊氏喊冤,對應的史實是楊應龍被妻叔張時照所告謀反,書中的奸臣張茂正是張時照的諧音。

  楊應龍謀反是被陷害的,他可能根本就沒想謀反,只是被逼無奈。為了“改土歸流”,那些流官就必須清除楊家這個障礙,謀反的罪名顯然是剷除異己的最好手段。沒有人相信楊應龍真的是蓄意謀反,但當罪名升級到謀反的時候,事態就變得嚴重了,發展到最後就是覆水難收。

  從朝廷到地方巡撫很多人都清楚,播州之徵是朝廷對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強行改土歸流政策的開始,緊隨其後的征伐永寧土司之戰便驗證了這一點。播州楊家將曾是明朝四川政府頻繁徵調征番的義勇之師,也正是因為有這一點利用價值,所以四川官員如李化龍總是設法保護楊家將,向上曲達其忠,類似於小說中屢次替楊家將伸冤又倍感無奈的周王原型。

  《楊家府演義》很為楊業等鳴不平,一方面良將受屈,另一方面軍力不振,這和感懷落寞文人的心境有某種契合。楊家將最後殺奸歸隱,自我解救,既是小說家和民眾的理想寄託,也為楊家將出了一口惡氣。

  “楊家將”征南和征西番新羅國的故事,是與播州楊氏有關的業績,在原本的楊家將小說中都有展現,但在《北宋志傳》中卻全盤剔除,只留下個不乾淨的尾巴。卷首詩有“楊府俊英文廣出,旌旗直指咸歸命,更有姨娘法術奇,炎月瑞雪降龍池”,內文卻無具體的故事,僅文尾交代一句“待楊文廣徵服南方,而後受封也”。而《楊家府演義》中也沒有“炎月瑞雪降龍池”的故事,這兩部小說的祖本在內容設置上與今天我們看到的應該有很大的不同。

  《北宋志傳》有意淡化楊家將故事的家族特色,試圖把一部楊家將傳奇轉換為歷史小說,這從作品的名字就可以看得出,因為刪除了播州楊家將的故事,所以要補充相應的內容才能成書,這也就是為什麼在現在看來,呼延贊以及宋琪辭官等內容怎麼看都游離於主題之外的原因。

  播州楊家將從興到衰,直接影響了明代楊家將小說的剪裁,其中的每一次變化都有明政府的幕後推手。明朝對輿論的控制非常嚴格,即便是小說戲劇也脫不開當時的政治風雲,宣揚反賊的書籍當然要受到嚴查。

  明朝的文字獄相當嚴酷,禁令一旦下達,對“舊小說”的打擊是毀滅性的。《北宋志傳》和《楊家府演義》在重新修訂出版的時候,採取了不同的策略,以便經得起政府的審查,形成了現在我們所能看到的內容上的差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