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而漢武帝,他擅自動用手中的權力,拒絕了這個愉快的痛苦。
所以我們就得到了如此無法理喻的歷史。
為了保持愚昧,避免智力遞增所帶來的痛楚,這個民族的歷史,選擇了權力。
權力這東西,它是保持智商低迷的最佳毒藥——但這是後來的歷史了。
而此時,貳師將軍李廣利,他正率領七萬漢軍,疾奔在死亡陷阱的邊沿上。
他一直執拗地在陷阱邊沿奔跑,始終沒有跌進去。但這一次,眾人合力齊推,他再不跌進去,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壞透了的小玩家
公元前90年,匈奴鐵騎歸來,侵五原,襲酒泉,殺兩郡都尉。
一切,又恢復到了漢武大帝問政的初始時代。
朝廷發布政令——這個政令,很可能不是漢武帝本人發出的。理論上來說,他已經喪失了發布政令的能力——朝廷發布政令,以李廣利率七萬人,出五原。
以商丘成率兩萬人,出河西。
以馬通率四萬騎兵,出酒泉。
三路並舉,再戰匈奴。
與此同時,有關三路人馬的動向情報,從漢宮權力中心發出,抵達匈奴大單于的軍帳中。
這只是個陷阱,要一次性的,將這一十三萬人統統坑殺。
舉凡漢國尚有軍戰能力的人才,無論在朝在野,無論是將是民,一個不留,悉數坑死。
“大匈奴萬歲,漢人去死……”從漢家皇宮裡,隱約傳出這樣的喜悅呼喊。
李廣利對此懵懂不知。在他心中,這個布局,仿佛又回到了衛青時代。只不過,李廣利不無幸福地發現,他已經成為事實上的衛青了。
老將凋零,名花謝敗。現在是他李廣利的主場。
啊,未來,美好的未來。
臨出征前,在丞相劉屈氂為他設下的歡送筵會上,李廣利縱情高歌:
“狼煙起,江山北望……對了老劉,家裡還好吧?”
“好,好好,”劉屈氂說,“我兒子和你女兒,小兩口日子過得蜜裡調油,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快快樂樂好似日了狗。”
兩家是姻親,一如霍光與上官桀,兩家也是姻親一樣。
李廣利道:“我是問,我外甥還好吧?”
“你外甥……”劉屈氂痛苦地搔頭,“你是問昌邑王?李夫人給陛下生的皇子?唉,我不知道該怎麼跟你說,那孩子吧,就跟你這麼說吧,自打生下來就處處不對頭,總感覺他全身洋溢著一種非人類的氣息。要是可以,我寧可親手掐死他。”
“少來了,”李廣利道,“孩子嘛,任何時候都是自家的好。你看啊,現在這個情形是這樣子的,太子呢,他也不知道怎麼了,好端端的,突然間想起來造反,你說這太子你造什麼反呢?造反就那麼好玩嗎?本來你再耐心地等幾天,等幾天就好,你就是天子了。可現在怎麼樣?灰飛煙滅呀。”
“是呀是呀,”劉屈氂道,“我與太子大戰長安城,遠遠地看了他幾眼,感覺那孩子當時已經崩潰了,可想他承受著多麼巨大的心理壓力。”
李廣利憤憤地道:“崩潰就崩潰吧,崩潰也不能怪咱倆,是不是?我這天天上戰場廝殺,連他媽的送糧草的都沒有,說崩潰誰崩潰得過我?可我上哪兒說理去?總之吧老劉,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太子這邊,也灰飛煙滅了,漢國總還需要個新的太子吧?
劉屈氂道:“沒錯,不過立太子這事兒,咱是插不上話的。”
“別呀,”李廣利急了,“老劉,別忘了你是丞相,又在平定太子謀反中立下大功。說到在陛下面前的影響力,誰能比得了你呀?”
劉屈氂:“老李,你真的希望昌邑王做太子?”
李廣利:“這不廢話嗎?他是我外甥,娘家人死淨死絕,就剩下我一個了。你說我不支持他,還能支持誰?”
劉屈氂沉默半晌:“我怎麼總覺得……”
李廣利:“老劉!”
劉屈氂:“唉,那我就給天子上個奏摺吧。我可跟你說好,我最多只能做到這一步。結果究竟如何,這個取決於天子的考量。”
李廣利大喜:“有個奏摺就行。老劉,眼下是明擺著的事兒,天子要用我們李家人啦,你看啊,你在朝我在軍,你主持朝政我橫行沙場,這不就是明擺著的信號嗎?”
劉屈氂:“唉,天子是真龍。
“真龍,有逆鱗啊!拂之,不祥。”
逐戰大漠
三路漢軍,一十三萬人馬,再戰匈奴。
但結果不出所料,十三萬大軍所到之處,只見茫茫大漠,浩瀚草原,連根匈奴人的毛都見不到一根。
年邁的漢武帝,已經失去了對匈奴人的情報優勢。相反,匈奴人倒是對漢軍這邊的動向,了如指掌,十三萬漢軍還沒出發,匈奴人就浩浩蕩蕩地搬家了。
向北搬了六七百里。算準了等漢軍到這兒,眼珠肯定會餓成冰藍色的了。
左右兩翼的漢軍,察覺情形不妙,當機立斷,掉頭向漢國方向狂奔。李廣利反應也不慢,三路大軍瘋狂回奔,他始終處在第二名的位置。
所以我們就得到了如此無法理喻的歷史。
為了保持愚昧,避免智力遞增所帶來的痛楚,這個民族的歷史,選擇了權力。
權力這東西,它是保持智商低迷的最佳毒藥——但這是後來的歷史了。
而此時,貳師將軍李廣利,他正率領七萬漢軍,疾奔在死亡陷阱的邊沿上。
他一直執拗地在陷阱邊沿奔跑,始終沒有跌進去。但這一次,眾人合力齊推,他再不跌進去,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壞透了的小玩家
公元前90年,匈奴鐵騎歸來,侵五原,襲酒泉,殺兩郡都尉。
一切,又恢復到了漢武大帝問政的初始時代。
朝廷發布政令——這個政令,很可能不是漢武帝本人發出的。理論上來說,他已經喪失了發布政令的能力——朝廷發布政令,以李廣利率七萬人,出五原。
以商丘成率兩萬人,出河西。
以馬通率四萬騎兵,出酒泉。
三路並舉,再戰匈奴。
與此同時,有關三路人馬的動向情報,從漢宮權力中心發出,抵達匈奴大單于的軍帳中。
這只是個陷阱,要一次性的,將這一十三萬人統統坑殺。
舉凡漢國尚有軍戰能力的人才,無論在朝在野,無論是將是民,一個不留,悉數坑死。
“大匈奴萬歲,漢人去死……”從漢家皇宮裡,隱約傳出這樣的喜悅呼喊。
李廣利對此懵懂不知。在他心中,這個布局,仿佛又回到了衛青時代。只不過,李廣利不無幸福地發現,他已經成為事實上的衛青了。
老將凋零,名花謝敗。現在是他李廣利的主場。
啊,未來,美好的未來。
臨出征前,在丞相劉屈氂為他設下的歡送筵會上,李廣利縱情高歌:
“狼煙起,江山北望……對了老劉,家裡還好吧?”
“好,好好,”劉屈氂說,“我兒子和你女兒,小兩口日子過得蜜裡調油,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快快樂樂好似日了狗。”
兩家是姻親,一如霍光與上官桀,兩家也是姻親一樣。
李廣利道:“我是問,我外甥還好吧?”
“你外甥……”劉屈氂痛苦地搔頭,“你是問昌邑王?李夫人給陛下生的皇子?唉,我不知道該怎麼跟你說,那孩子吧,就跟你這麼說吧,自打生下來就處處不對頭,總感覺他全身洋溢著一種非人類的氣息。要是可以,我寧可親手掐死他。”
“少來了,”李廣利道,“孩子嘛,任何時候都是自家的好。你看啊,現在這個情形是這樣子的,太子呢,他也不知道怎麼了,好端端的,突然間想起來造反,你說這太子你造什麼反呢?造反就那麼好玩嗎?本來你再耐心地等幾天,等幾天就好,你就是天子了。可現在怎麼樣?灰飛煙滅呀。”
“是呀是呀,”劉屈氂道,“我與太子大戰長安城,遠遠地看了他幾眼,感覺那孩子當時已經崩潰了,可想他承受著多麼巨大的心理壓力。”
李廣利憤憤地道:“崩潰就崩潰吧,崩潰也不能怪咱倆,是不是?我這天天上戰場廝殺,連他媽的送糧草的都沒有,說崩潰誰崩潰得過我?可我上哪兒說理去?總之吧老劉,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太子這邊,也灰飛煙滅了,漢國總還需要個新的太子吧?
劉屈氂道:“沒錯,不過立太子這事兒,咱是插不上話的。”
“別呀,”李廣利急了,“老劉,別忘了你是丞相,又在平定太子謀反中立下大功。說到在陛下面前的影響力,誰能比得了你呀?”
劉屈氂:“老李,你真的希望昌邑王做太子?”
李廣利:“這不廢話嗎?他是我外甥,娘家人死淨死絕,就剩下我一個了。你說我不支持他,還能支持誰?”
劉屈氂沉默半晌:“我怎麼總覺得……”
李廣利:“老劉!”
劉屈氂:“唉,那我就給天子上個奏摺吧。我可跟你說好,我最多只能做到這一步。結果究竟如何,這個取決於天子的考量。”
李廣利大喜:“有個奏摺就行。老劉,眼下是明擺著的事兒,天子要用我們李家人啦,你看啊,你在朝我在軍,你主持朝政我橫行沙場,這不就是明擺著的信號嗎?”
劉屈氂:“唉,天子是真龍。
“真龍,有逆鱗啊!拂之,不祥。”
逐戰大漠
三路漢軍,一十三萬人馬,再戰匈奴。
但結果不出所料,十三萬大軍所到之處,只見茫茫大漠,浩瀚草原,連根匈奴人的毛都見不到一根。
年邁的漢武帝,已經失去了對匈奴人的情報優勢。相反,匈奴人倒是對漢軍這邊的動向,了如指掌,十三萬漢軍還沒出發,匈奴人就浩浩蕩蕩地搬家了。
向北搬了六七百里。算準了等漢軍到這兒,眼珠肯定會餓成冰藍色的了。
左右兩翼的漢軍,察覺情形不妙,當機立斷,掉頭向漢國方向狂奔。李廣利反應也不慢,三路大軍瘋狂回奔,他始終處在第二名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