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
他突然感到鼻子發酸,忍不住掉頭不辭而別。他深深懊悔,不該向呂后舉薦商山四皓,就不至於引起陛下如此悲痛欲絕。不過他又想,請來商山四皓並沒有什麼壞處,至少可以使太子不為虎作倀。
劉邦從此不再提廢立太子的事了。
儘管如此,他的內心深處仍然掩埋著這樁心事,至死難以瞑目。半年後一個激怒了他的突發事件,就是很有力的明證。
他的箭傷又復發了,而且身體越來越虛弱,這也許和他心情太壞大有關係。他的鬱鬱寡歡,除了廢立太子給他帶來的心靈創傷之外,燕王盧綰的謀反,又使他情緒激動。當然,如今他已不可能御駕親征了,他親手打出來的天下能否平安,仍是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內有呂氏,外還有兩位異姓王。他已臥床不起,只能命樊噲與周勃率兵到北方的燕地去平定盧綰。
他的病癒來愈重了。他已經移居長樂宮,呂后不知是來打探虛實,還是真心想給劉邦治病,帶了一位醫術高明的醫師,前來為劉邦治病。但劉邦卻對呂后十分反感,只要一見到她就火冒三丈,不願和她說什麼?因此,對這位呂后請來的醫師也十分反感,往日的老毛病又犯了,開口就罵道:
“我是一個布衣,手提三尺之劍取得了天下,這不是天命嗎?我的命在天,縱使有扁鵲這樣的名醫,又怎麼樣呢?”
這話句句是說給呂后聽的,告訴你,這皇帝也是天命,不是你能把我任意擺布的,還是老實些好!
不過,他又想,你不滿呂氏,與人家醫生何干,何必又讓人家也跟著受奚落!哎,自己這種不尊重讀書人,愛說話侮謾人的毛病,怎麼至死都改不掉!商山四皓不就因此拒絕出山的嗎?
因此,他雖然拒絕治療,但還是不忘賜黃金五十斤讓這位醫師去了。
呂后看見他確實不行了,已是不久於人世的人了,便小心地試探著詢問道:
“在陛下百歲之後,如果蕭相國也死去了,誰又可以代替他呢?”
劉邦感到極度的疲睏和衰竭,他睜開眼睛來盯住呂后那張臉,那張紅顏已失卻生機不衰的臉。難道我真的要死了麼?人就是如此,即使你象一隻猛虎——百獸之王,到了你不能動彈的時候,一隻小老鼠都能擺布你。
怎麼?現在就逼宮來了!要我讓位給你兒子麼?你先打探蕭何死後誰干,不是分明在問我死之後誰上麼?我不是沒有廢太子麼,肯定是你的兒子繼位,等不及了麼?
好,你要打探丞相的事也好,我就把可保漢室江山的人提出來,以免你將來為所欲為!
於是,他說:“蕭何死後曹參可以。”
“曹參之後呢?”
“王陵可以……但是,王陵稍微……憨直了一點……陳平可以輔助他……”
“那麼陳平又可不可以呢?”
“陳平……機智有餘……但不能獨當一面……”
“還有誰呢?”
“周勃……深沉而不外露……然而穩定劉氏天下的人……非周勃莫屬……可以命他為太尉……”
“再後呢?”
劉邦搖了搖頭,閉上了雙眼,等了許久才無可奈何地說道:“此後的事,是你我不知道的了……”
由於他拒絕服藥,創傷也愈來愈重,劉邦已處於半清醒半昏迷狀態。別以為這位大漢帝國的開國皇帝就從此一蹶不振,氣息奄奄,日薄西山了。誰也沒有想到,他在臨終前還一躍而起,差點兒要了一個人的腦袋。
一天,他正清醒過來,不知是誰來到他的病榻前,向他報告了一個令他激怒的消息。
說是樊噲受呂后的唆使,密謀在等到宮車宴駕之後,立即引兵誅殺戚夫人和趙王如意,並除掉反對他們的朝臣。
劉邦大怒,箭傷頓時鑽心地劇痛,汗流滿面。他下令立刻召陳平、周勃進宮,等二人來到病榻之前,他忍住劇痛吩咐道:
“樊噲……與呂后結黨……望我……快一點死……你兩人……速去燕地……速斬樊噲之首……”
“遵旨!”陳平、周勃齊聲答道。
“周勃……”
“臣在。”
“你……代樊噲為將……討平燕地……”
“遵旨!”
“陳平……”
“臣在。”
“你可將……樊噲之首……儘快送來……”
“遵旨!”
陳平、周勃抬起頭來,注視著病入膏肓的皇上,只見他面如土色,枯瘦如柴,氣息微弱,兩人的眼淚不禁奪眶而出。
儘管已到了這個地步,他的心中十分清醒,在臨終之前困擾著他、令他難以瞑目的仍是呂后的坐大和戚氏母子的安危。他再也顧忌不到那麼多了,以至連樊噲也不可饒恕了,要借他的這顆頭來打擊呂氏的囂張氣焰。
但是,他畢竟到了油干燈草盡的時候,已再無回天之力了。連陳平、周勃這些絕對可以依靠信賴的重臣,對他的御旨都要打折扣了,他們也完全明白,不能僅憑氣息奄奄的皇上一道口敕,就可以把樊噲這樣的重臣殺掉的。他既是劉邦從前的哥們兒,又是呂后的妹夫,更是一位戰功顯赫的功臣。關鍵是一個“時間差”,如果劉邦一時死不了,樊噲之頭就非砍不可;如果劉邦很快駕崩,那麼殺了樊噲就下不了台!真叫人左右為難。不過陳平畢竟是謀士出身,善於隨機應變,因此他與周勃商定,先去將樊噲解押進京,若劉邦未死,要殺讓他親自殺去;若劉邦死了,要放讓呂后放去,這樣兩邊都不得罪。正是因為陳平打“時間差”,人還未到燕北皇上就晏駕了,樊噲才僥倖揀到一顆腦袋,多吃了幾年乾飯。
劉邦從此不再提廢立太子的事了。
儘管如此,他的內心深處仍然掩埋著這樁心事,至死難以瞑目。半年後一個激怒了他的突發事件,就是很有力的明證。
他的箭傷又復發了,而且身體越來越虛弱,這也許和他心情太壞大有關係。他的鬱鬱寡歡,除了廢立太子給他帶來的心靈創傷之外,燕王盧綰的謀反,又使他情緒激動。當然,如今他已不可能御駕親征了,他親手打出來的天下能否平安,仍是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內有呂氏,外還有兩位異姓王。他已臥床不起,只能命樊噲與周勃率兵到北方的燕地去平定盧綰。
他的病癒來愈重了。他已經移居長樂宮,呂后不知是來打探虛實,還是真心想給劉邦治病,帶了一位醫術高明的醫師,前來為劉邦治病。但劉邦卻對呂后十分反感,只要一見到她就火冒三丈,不願和她說什麼?因此,對這位呂后請來的醫師也十分反感,往日的老毛病又犯了,開口就罵道:
“我是一個布衣,手提三尺之劍取得了天下,這不是天命嗎?我的命在天,縱使有扁鵲這樣的名醫,又怎麼樣呢?”
這話句句是說給呂后聽的,告訴你,這皇帝也是天命,不是你能把我任意擺布的,還是老實些好!
不過,他又想,你不滿呂氏,與人家醫生何干,何必又讓人家也跟著受奚落!哎,自己這種不尊重讀書人,愛說話侮謾人的毛病,怎麼至死都改不掉!商山四皓不就因此拒絕出山的嗎?
因此,他雖然拒絕治療,但還是不忘賜黃金五十斤讓這位醫師去了。
呂后看見他確實不行了,已是不久於人世的人了,便小心地試探著詢問道:
“在陛下百歲之後,如果蕭相國也死去了,誰又可以代替他呢?”
劉邦感到極度的疲睏和衰竭,他睜開眼睛來盯住呂后那張臉,那張紅顏已失卻生機不衰的臉。難道我真的要死了麼?人就是如此,即使你象一隻猛虎——百獸之王,到了你不能動彈的時候,一隻小老鼠都能擺布你。
怎麼?現在就逼宮來了!要我讓位給你兒子麼?你先打探蕭何死後誰干,不是分明在問我死之後誰上麼?我不是沒有廢太子麼,肯定是你的兒子繼位,等不及了麼?
好,你要打探丞相的事也好,我就把可保漢室江山的人提出來,以免你將來為所欲為!
於是,他說:“蕭何死後曹參可以。”
“曹參之後呢?”
“王陵可以……但是,王陵稍微……憨直了一點……陳平可以輔助他……”
“那麼陳平又可不可以呢?”
“陳平……機智有餘……但不能獨當一面……”
“還有誰呢?”
“周勃……深沉而不外露……然而穩定劉氏天下的人……非周勃莫屬……可以命他為太尉……”
“再後呢?”
劉邦搖了搖頭,閉上了雙眼,等了許久才無可奈何地說道:“此後的事,是你我不知道的了……”
由於他拒絕服藥,創傷也愈來愈重,劉邦已處於半清醒半昏迷狀態。別以為這位大漢帝國的開國皇帝就從此一蹶不振,氣息奄奄,日薄西山了。誰也沒有想到,他在臨終前還一躍而起,差點兒要了一個人的腦袋。
一天,他正清醒過來,不知是誰來到他的病榻前,向他報告了一個令他激怒的消息。
說是樊噲受呂后的唆使,密謀在等到宮車宴駕之後,立即引兵誅殺戚夫人和趙王如意,並除掉反對他們的朝臣。
劉邦大怒,箭傷頓時鑽心地劇痛,汗流滿面。他下令立刻召陳平、周勃進宮,等二人來到病榻之前,他忍住劇痛吩咐道:
“樊噲……與呂后結黨……望我……快一點死……你兩人……速去燕地……速斬樊噲之首……”
“遵旨!”陳平、周勃齊聲答道。
“周勃……”
“臣在。”
“你……代樊噲為將……討平燕地……”
“遵旨!”
“陳平……”
“臣在。”
“你可將……樊噲之首……儘快送來……”
“遵旨!”
陳平、周勃抬起頭來,注視著病入膏肓的皇上,只見他面如土色,枯瘦如柴,氣息微弱,兩人的眼淚不禁奪眶而出。
儘管已到了這個地步,他的心中十分清醒,在臨終之前困擾著他、令他難以瞑目的仍是呂后的坐大和戚氏母子的安危。他再也顧忌不到那麼多了,以至連樊噲也不可饒恕了,要借他的這顆頭來打擊呂氏的囂張氣焰。
但是,他畢竟到了油干燈草盡的時候,已再無回天之力了。連陳平、周勃這些絕對可以依靠信賴的重臣,對他的御旨都要打折扣了,他們也完全明白,不能僅憑氣息奄奄的皇上一道口敕,就可以把樊噲這樣的重臣殺掉的。他既是劉邦從前的哥們兒,又是呂后的妹夫,更是一位戰功顯赫的功臣。關鍵是一個“時間差”,如果劉邦一時死不了,樊噲之頭就非砍不可;如果劉邦很快駕崩,那麼殺了樊噲就下不了台!真叫人左右為難。不過陳平畢竟是謀士出身,善於隨機應變,因此他與周勃商定,先去將樊噲解押進京,若劉邦未死,要殺讓他親自殺去;若劉邦死了,要放讓呂后放去,這樣兩邊都不得罪。正是因為陳平打“時間差”,人還未到燕北皇上就晏駕了,樊噲才僥倖揀到一顆腦袋,多吃了幾年乾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