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頁
但是,除了西方對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拙劣干涉以及向烏克蘭、伊朗或其他國家施壓之外,這地區還有很多其他故事正在上演。從東向西,絲綢之路正再次崛起。儘管人們對伊斯蘭世界的混亂和暴力、宗教激進主義的興起、俄羅斯與鄰國的摩擦以及中國西部省份極端主義的猖狂感到困惑茫然,但這些其實都是這一曾經支配全球知識、文化和經濟格局的地區再次崛起過程中的陣痛。世界的重心將再一次回到它千年之前的位置。
這一切的發生有著顯而易見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因素當然是該地區的自然資源。壟斷波斯、美索不達米亞和海灣地區的資源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首要目標。此後,資源的價格一直左右著西方對該地區的政策。而且,比起諾克斯・達西時代,現在顯然有更多的資源儲備。僅裏海已探明的原油儲量就幾乎是全美國的2倍。人們在庫爾德斯坦新發現了塔克塔克(Taq Taq)油田等儲油地,其原油產量從2007年的每天2000桶飆升到如今的25萬桶,這意味著每月都能獲得數億美元的收入。在哈薩克斯坦與俄羅斯交界處的卡拉查干納克特(Kara插ganak)大型油氣田,僅天然氣儲量就達到42萬億立方英尺。這一地區的國家正因其豐厚的自然資源而蓄勢待發。
位於烏克蘭與俄羅斯接壤地帶的頓涅茨克盆地,一直以來都以巨大的煤炭儲量而聞名,其開採量約為100億噸,這裡同樣因為礦產資源而變得日益重要。根據最近美國地質勘探局的一項地質評估推測,該地區擁有14億桶的石油、約24,000億立方英尺的天然氣以及相當數量的液態天然氣。離它不遠處的是土庫曼斯坦的天然氣田。該國地下儲藏著不少於700萬億立方英尺的天然氣,這使它成為全球第四大天然氣供應國。還有位於天山礦帶的烏茲別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的金礦,這裡的黃金儲量僅次於南非威特沃特斯蘭德(Witwatersrand)盆地。在哈薩克斯坦,人們還發現了鈹、鏑等稀土礦,這些礦物是製造手機、筆記本電腦和充電電池的必須材料;這裡還擁有開發核能及製造核彈頭的基本物質——鈾和鈽。
就連該地區的土地本身也具有很高的價值。曾幾何時,來自中亞的馬匹是一種昂貴的商品,在中國的皇室和德里的市場都大受歡迎,並得到基輔、君士坦丁堡和北京史官們的推崇。如今,大部分的草原牧場都被改造成了俄羅斯南部和烏克蘭的高產糧田。這裡的“黑土”(chernozem)非常肥沃,頗受歡迎,某個非政府組織發現,每年僅烏克蘭就有價值近10億美元的土壤被挖出來賣掉。
本地區的動盪不安或戰爭局勢不僅反映在全球加油站的汽油價格上,還能影響到我們所使用的技術,甚至是我們食用的麵包的價格。例如在2010年夏天,氣候變化導致俄羅斯歉收,農作物的產量遠不能滿足國內需要。確定了短缺數量後,政府立即下令10天之後禁止穀物的出口。這一禁令立刻影響到全球穀物的價格,僅僅兩天就上漲了15%。 2014年初的烏克蘭騷亂也導致了同樣的後果:由於擔心這一全球第三大小麥產區的產量銳減,世界小麥的價格出現了驟升。
這一地區的其他農作物也遵循著類似的規律。中亞地區的巴布爾橘子樹曾經聞名於世;到了17世紀,這裡的鬱金香又受到了西歐各國的追捧,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一株鬱金香球莖甚至能夠換到阿姆斯特丹的一棟河邊公寓。而在今天,被哄搶的則是罌粟。這種在阿富汗全境都有種植的作物構成了全球海洛因消費的基礎,同時也決定了海洛因的價格,因而勢必也影響著戒毒治療和康復護理以及打擊販毒組織的成本。
對於西方來說,這一地區是怪異而陌生的,即便用異於常人的眼光觀察也是如此。在土庫曼斯坦,一座能夠自動旋轉、從而可以一直面朝太陽的黃金總統塑像在1998年被豎立起來;過了4年,所有月份的名字也被換掉了,其中4月被改為“古爾班索爾坦”(Gurbansoltan),以紀念總統已故的母親。在鄰國哈薩克斯坦,總統努爾蘇丹・納扎爾巴耶夫(Nursultan Nazarbayev)在2011年以驚人的96%的選票再次當選;而一則外泄的外交電文則顯示,明星艾爾頓・約翰(Elton John)和妮莉・費塔朵(Nelly Furtado)曾經在一場私人音樂會上為總統一家進行表演,因為那報酬實在高得令人難以拒絕。而在建造了一根短期保有世界最高紀錄的旗杆之後,塔吉克斯坦人又將注意力轉向了修建中亞地區最大的劇院,新劇院的選址則位於在該地區最大的圖書館、最大的博物館以及最大的茶館旁邊。
同時,在裏海西岸的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Aliyev)——美國的外交官認為他的家族與教父柯里昂(Corleone)有的一拼——在最近的選舉中以不太服眾的86%的選票獲得連任。我們還得知,總統的兒子在杜拜擁有總價高達4500萬美元的別墅和公寓,這相當於亞塞拜然一萬年的人均收入——這對於一個只有11歲的小孩來說,可真是很不錯。再來看南部的伊朗,總統公開否認大屠殺,並指責是“西方列強和獨裁者”研製了愛滋病病毒,從而“可以將他們的藥物和醫療設備賣給那些貧窮的國家”。
在西方人看來,這無疑是一個落後、專制和混亂的地區。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在2011年曾說道,中亞已經“因衝突和隔閡而分裂”。在這裡,人們看不到商業與合作,有的只是“阻礙貨物和人員流動的官僚主義等障礙”。她認為,“對於居住在這裡的人來說,通向更美好未來”的唯一道路,就是努力建立一個持續穩定和安全的國家,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吸引更多人前來投資”。在她看來,這是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
這一切的發生有著顯而易見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因素當然是該地區的自然資源。壟斷波斯、美索不達米亞和海灣地區的資源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首要目標。此後,資源的價格一直左右著西方對該地區的政策。而且,比起諾克斯・達西時代,現在顯然有更多的資源儲備。僅裏海已探明的原油儲量就幾乎是全美國的2倍。人們在庫爾德斯坦新發現了塔克塔克(Taq Taq)油田等儲油地,其原油產量從2007年的每天2000桶飆升到如今的25萬桶,這意味著每月都能獲得數億美元的收入。在哈薩克斯坦與俄羅斯交界處的卡拉查干納克特(Kara插ganak)大型油氣田,僅天然氣儲量就達到42萬億立方英尺。這一地區的國家正因其豐厚的自然資源而蓄勢待發。
位於烏克蘭與俄羅斯接壤地帶的頓涅茨克盆地,一直以來都以巨大的煤炭儲量而聞名,其開採量約為100億噸,這裡同樣因為礦產資源而變得日益重要。根據最近美國地質勘探局的一項地質評估推測,該地區擁有14億桶的石油、約24,000億立方英尺的天然氣以及相當數量的液態天然氣。離它不遠處的是土庫曼斯坦的天然氣田。該國地下儲藏著不少於700萬億立方英尺的天然氣,這使它成為全球第四大天然氣供應國。還有位於天山礦帶的烏茲別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的金礦,這裡的黃金儲量僅次於南非威特沃特斯蘭德(Witwatersrand)盆地。在哈薩克斯坦,人們還發現了鈹、鏑等稀土礦,這些礦物是製造手機、筆記本電腦和充電電池的必須材料;這裡還擁有開發核能及製造核彈頭的基本物質——鈾和鈽。
就連該地區的土地本身也具有很高的價值。曾幾何時,來自中亞的馬匹是一種昂貴的商品,在中國的皇室和德里的市場都大受歡迎,並得到基輔、君士坦丁堡和北京史官們的推崇。如今,大部分的草原牧場都被改造成了俄羅斯南部和烏克蘭的高產糧田。這裡的“黑土”(chernozem)非常肥沃,頗受歡迎,某個非政府組織發現,每年僅烏克蘭就有價值近10億美元的土壤被挖出來賣掉。
本地區的動盪不安或戰爭局勢不僅反映在全球加油站的汽油價格上,還能影響到我們所使用的技術,甚至是我們食用的麵包的價格。例如在2010年夏天,氣候變化導致俄羅斯歉收,農作物的產量遠不能滿足國內需要。確定了短缺數量後,政府立即下令10天之後禁止穀物的出口。這一禁令立刻影響到全球穀物的價格,僅僅兩天就上漲了15%。 2014年初的烏克蘭騷亂也導致了同樣的後果:由於擔心這一全球第三大小麥產區的產量銳減,世界小麥的價格出現了驟升。
這一地區的其他農作物也遵循著類似的規律。中亞地區的巴布爾橘子樹曾經聞名於世;到了17世紀,這裡的鬱金香又受到了西歐各國的追捧,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一株鬱金香球莖甚至能夠換到阿姆斯特丹的一棟河邊公寓。而在今天,被哄搶的則是罌粟。這種在阿富汗全境都有種植的作物構成了全球海洛因消費的基礎,同時也決定了海洛因的價格,因而勢必也影響著戒毒治療和康復護理以及打擊販毒組織的成本。
對於西方來說,這一地區是怪異而陌生的,即便用異於常人的眼光觀察也是如此。在土庫曼斯坦,一座能夠自動旋轉、從而可以一直面朝太陽的黃金總統塑像在1998年被豎立起來;過了4年,所有月份的名字也被換掉了,其中4月被改為“古爾班索爾坦”(Gurbansoltan),以紀念總統已故的母親。在鄰國哈薩克斯坦,總統努爾蘇丹・納扎爾巴耶夫(Nursultan Nazarbayev)在2011年以驚人的96%的選票再次當選;而一則外泄的外交電文則顯示,明星艾爾頓・約翰(Elton John)和妮莉・費塔朵(Nelly Furtado)曾經在一場私人音樂會上為總統一家進行表演,因為那報酬實在高得令人難以拒絕。而在建造了一根短期保有世界最高紀錄的旗杆之後,塔吉克斯坦人又將注意力轉向了修建中亞地區最大的劇院,新劇院的選址則位於在該地區最大的圖書館、最大的博物館以及最大的茶館旁邊。
同時,在裏海西岸的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Aliyev)——美國的外交官認為他的家族與教父柯里昂(Corleone)有的一拼——在最近的選舉中以不太服眾的86%的選票獲得連任。我們還得知,總統的兒子在杜拜擁有總價高達4500萬美元的別墅和公寓,這相當於亞塞拜然一萬年的人均收入——這對於一個只有11歲的小孩來說,可真是很不錯。再來看南部的伊朗,總統公開否認大屠殺,並指責是“西方列強和獨裁者”研製了愛滋病病毒,從而“可以將他們的藥物和醫療設備賣給那些貧窮的國家”。
在西方人看來,這無疑是一個落後、專制和混亂的地區。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在2011年曾說道,中亞已經“因衝突和隔閡而分裂”。在這裡,人們看不到商業與合作,有的只是“阻礙貨物和人員流動的官僚主義等障礙”。她認為,“對於居住在這裡的人來說,通向更美好未來”的唯一道路,就是努力建立一個持續穩定和安全的國家,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吸引更多人前來投資”。在她看來,這是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