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裡有一個問題,當初余玠修築的十幾座山城,怎麼沒有發揮很大的作用呢?因為人才是戰爭的決定性因素。山勢再險峻、城堡再堅固,若將士毫無鬥志,甚至舉旗投降,那還不是白搭?川蜀山城,多數並不是被攻陷的,而是不戰自降的!那余玠的心血豈非白費?其實不然,在接下來的戰鬥中,釣魚城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蹟。

  根據蒙古預定計劃,四川得手後,即順長江東下,與忽必烈、兀良合台會師鄂州。蒙哥攻克閬州後,隨即向南挺進,進攻合州(重慶合川)。

  當初冉璡、冉璞兄弟建議余玠在合州建釣魚城,並將合州舊城遷徙到此。在蒙古大舉南侵時,蜀地南宋將領紛紛投降,以至於蒙哥認為只消一紙招降書,便可不戰而奪取合州。蒙哥派漢奸晉國寶前去招降合州知州王堅,晉國寶進了釣魚城後,被王堅大罵一通,趕出城外。晉國寶還未走遠,王堅改變主意了,又派人把他抓回來,押至閱武場,數落他不忠不義之罪,當場梟首示眾。

  王堅此舉,是為了表白與蒙古人抗戰到底的決心。在巴蜀大半淪陷的情況下,釣魚城僅是彈丸之地,能抵擋住蒙古雄兵嗎?王堅召集人馬,誓死守城,他以忠義激勵部下,說到動情處,涕淚四流,將士無不動容。說起王堅,原本是名將孟珙手下的忠順軍一員,在作戰中勇敢而有謀略,深得孟珙的器重。正所謂強將手下無弱兵,孟珙雖死,王堅卻要將他的忠勇精神發揚光大。

  派去勸降的漢奸被殺,蒙哥大汗很生氣,遂親自引兵進攻合州釣魚城。當年冉氏兄弟與余玠精心設計的傑作,終於發揮出“功可過十萬師”的巨大威力。

  釣魚城保衛戰從開慶元年(1259)二月拉開序幕。蒙哥大汗親自督戰,蒙古人以一往無前的勇氣發起衝鋒,但仍然望城而興嘆。在王堅及其士兵的英勇抵抗下,釣魚城始終巋然屹立。自入川以來,這也是蒙古人所遇到最頑強的抵抗。蒙古人陳兵於釣魚城下,也遇到一些不利因素,軍中癘疫流行,後來遭遇暴雨天氣達二十天之久。

  朝廷十分關注釣魚城戰事的發展。皇帝親自下旨,獎諭王堅忠節,表彰他堅守釣魚城的功績,特命優加獎賞。當然,一道諭令只能起到鼓舞士氣的作用,要解釣魚城之圍,還得有實際行動。朝廷調回四川制置使蒲擇之,命呂文德代任。在宋軍將領中,呂文德算是比較出色的一個。

  呂文德臨危受命,率艨艟巨艦千艘,攻破蒙軍設在涪江的浮橋,轉戰至重慶,溯嘉陵江而上,救援釣魚城。蒙哥令大將史天澤阻擊,史天澤把舟師分為兩翼,順流迎戰呂文德。呂文德逆流而上,相當被動,最終被蒙軍擊退,戰船被奪走百餘艘。

  南宋這次解圍救援無功而返,蒙哥乘機集合大軍,猛烈攻城。蒙古大將汪德臣招募敢死隊,發動夜襲,仍然被王堅擊敗。汪德臣惱怒之下,騎馬到釣魚城下呼道:“王堅,我來活汝一城,快早投降。”豈料王堅根本不予理會,反倒令人拋出巨石,擊傷汪德臣,後傷重死亡。

  這時的王堅已是孤城無援,雖說城中儲備尚足,但傷亡也不斷加大,情形十分危急。在關鍵時刻,天氣又一次幫了宋軍大忙。進入六月後,又下起大雨,蒙古人的攻城雲梯已使用數個月,本來就損壞嚴重,被雨水一浸,紛紛折斷。此時蒙軍已攻城五個月仍未有進展,將士們情緒低落。

  釣魚城之戰的轉折點發生在七月。

  蒙古大汗蒙哥意外身亡。蒙哥是怎麼死的,有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是,蒙哥被釣魚城守軍射傷,傷勢發作不治而亡。另一種說法,蒙哥是染病而死的,當時蒙古軍中傳染病流行,士卒病倒甚多,蒙哥染疾是完全有可能的。不管死因是什麼,蒙哥死於釣魚城外是事實。

  蒙哥一死,蒙古軍放棄攻打釣魚城,史天澤等將領護送蒙哥靈柩北歸,合州由此而得以保全。釣魚城之戰,是蒙宋戰爭中的重要一戰,倘若戰敗,蒙哥順長江而下,與忽必烈、兀良合台會師,那麼南宋恐怕大勢去矣。

  合州釣魚城保衛戰的最終勝利,雖說有僥倖的成分,但若沒有守將王堅的堅忍不拔與將士的浴血奮戰,也是不可能取得的。在余玠所築的十餘座山城中,唯有釣魚城發揮應有的戰略作用,僅此一點,就物超所值了。

  在蒙哥攻略川蜀的同時,另外兩路蒙軍也按計劃展開行動。

  兀良合台率南路兵團從西南揮師入廣西,攻取賓、象兩州後,入靜安府(廣西桂林)。然後向北進軍入湖南,攻辰州、沅州,進抵潭州(湖南長沙)。

  蒙古軍北路兵團兵分兩路,一路由忽必烈率軍出大勝關,一路由張柔率軍出虎頭關,分道並進,勢如破竹,進逼鄂州。此時忽必烈接到蒙哥大汗的死訊,究竟是戰還是退呢?忽必烈認為大軍南下,豈可無功而返,遂不肯退兵,強行渡江,包圍鄂州。

  鄂州為湖北重鎮,不容有失,朝廷急遣樞密使賈似道發兵救援鄂州。賈似道到了漢陽後,竟畏懼不前。鄂州在蒙古軍的猛攻下,堅守兩個多月,守將張勝戰死,傷亡萬餘人。此時又傳來潭州被兀良合台包圍的消息,賈似道更是驚恐萬分,狗急跳牆,竟然派人前往蒙軍大營,向忽必烈求和。

  忽必烈本不想接受談和,但此時從北地傳來消息,蒙古諸王侯謀立阿里不哥為大汗。忽必烈擔心後院起火,遂同意議和,並商定江北之地歸蒙古,南宋歲奉銀絹各二十萬。其實議和這件事,怎麼是賈似道一人可以決定的呢?賈似道別的本領沒有,玩弄權術倒是很精通,反正只要先忽悠蒙古人退兵,他自然有辦法把私下議和這件事給壓下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