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
西征歸來後,成吉思汗集中力量攻打西夏。公元1227年,西夏在立國二百多年後,被蒙古所滅。同年,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去世。成吉思汗在去世前,對未能在有生之年滅掉金國而引以為憾,他臨死前留下滅金戰略:“金精兵在潼關,難以遽破。若假道於宋,宋金世仇,必能許我,則下兵唐鄧,直搗大梁。金必自潼關以數萬眾千里赴援,人馬疲弊必敗。”這足見成吉思汗深邃的戰略眼光。
成吉思汗去世四年後,即公元前1231年(紹定四年)。蒙古大汗窩闊台依成吉思汗遺策,計劃兵分兩路進攻金國首都汴梁(開封),一路由窩闊台領統,自黃河北岸渡河進攻;另一路由拖雷統領,借道南宋漢中,迂迴到唐州、鄧州,進而包抄汴梁城。
窩闊台的計劃不錯,但出了差錯。
蒙古派使臣前去與宋軍商量借道之事,豈料南宋將領張宣竟把蒙古使臣殺死。托雷大怒,揮師入大散關,破鳳州,圍興元,南宋軍民傷亡慘重。之後,拖雷引兵東向,攻破饒風關,向汴京挺進。原本是欲借道漢中,最後成了強行以武力通過南宋地盤,雖與預定的計劃不同,但蒙古人還是順利完成對汴京的夾擊之勢。
當時窩闊台的部隊已抵汴京附近,金哀宗急令鄧州守將完顏合達率步騎十五萬人增援汴京。金國人尚以為蒙古主力在汴京以北,豈料拖雷的部隊繞道漢中後,已經抵達唐州、鄧州了。拖雷馬上集中兵力,追擊這支十五萬人的金國大軍。完顏合達急著趕往汴京,無心與拖雷會戰,且戰且行。然而大雪阻止了金兵的前進,拖雷的蒙古軍隊終於趕上來,包圍金兵。當時金兵距離鈞州只有三十五里距離,拖雷故意圍三缺一,讓金兵往鈞州方向逃竄。這一逃,金兵陣形全亂,蒙古人乘機前後夾擊,大破金兵。
窩闊台得知拖雷與金兵交戰,便派遣一支部隊前來相助。援軍尚未到,拖雷就大敗對手了,於是兩支軍隊合師進攻鈞州。此時金兵精銳皆喪,豈能擋得住蒙古鐵騎。鈞州一役,完顏合達與其他金兵重要將領全部戰死。完顏合達是金國名將,他的部隊也是精銳之師,還沒到汴京便被消滅了。
從此,金國大勢已失矣。
在蒙古鐵騎的掃蕩下,金國只有招架之功,無還手之力了。很快,金國的商、陝、洛、睢等州紛紛落入蒙古之手,軍事重鎮潼關舉旗投降。
可是在進攻汴京時,蒙古人卻遇到大麻煩了。
汴京城池堅固,為了破城,蒙古人從太湖及靈璧運來大量的假山石,大小約一斤重,以投石炮轟城。蒙古人的投石炮可擊穿鐵甲,他們在每一個城角外都置炮轟機。短短几天的時間,蒙古炮所轟出的石塊,幾乎堆得與城牆一樣高了。
可是金國的武器更厲害。
金國自占據中原後,利用中原先進的科技裝備軍隊,火器水平相當高。在汴京之戰中,蒙古人最懼怕金人的震天雷與飛火槍,震天雷是一種火炮,以鐵罐盛藥,用火點燃,炮聲震天,故名為震天雷。蒙古人攻城十六天,死亡上萬人,仍無法攻破。此時已近夏季,天氣漸熱,負責攻城的蒙古大將速不台心知汴京不易攻下,遂同意與金國媾和,暫時撤圍退兵。
蒙古派唐慶為特使入汴京,唐慶仗著是勝利者一方,到了汴京後出言不遜,狂妄無禮,並要求金哀宗須親自前往蒙古談判。唐慶的傲慢惹怒了金國人,當天夜晚,部分金兵譁變,殺死唐慶及蒙古使團。此舉固然快意,卻令和談破裂,金國由此陷入萬劫不復之境。
為了滅掉金國,窩闊台決定聯合南宋,共同出兵。蒙古派王楫為特使前往南宋襄陽城,謁見京湖制置使史嵩之,商議聯合出兵事宜。史嵩之趕緊向朝廷奏報,朝臣們一商議,紛紛表示機不可失,應該答應蒙古人,滅了金國,一雪靖康之恥。
只有一個人表示異議,淮東安撫使趙范警告說:“宣和時,海上之盟,初約甚堅,後卒取禍,不可不鑒。”當年宋朝不也跟金國結盟滅了遼國嗎?後來怎麼樣呢,自取其辱罷了。可是宋理宗不理會,仍然令史嵩之遣使報蒙古,並要求滅掉金國後,宋朝收回河南之地。
金哀宗感到大事不妙,汴京城怕是守不住了,他決定東逃,逃往歸德(河南商丘)。速不台得知金哀宗東逃後,遂進兵再度包圍汴京。
經過四個月的圍困,蒙古人終於攻下汴京。
這時的金哀宗已是惶惶如喪家之犬,天地廣闊,可是他要逃到哪兒呢?
當時鎮守唐州、鄧州的金國將領武仙、武天鍚等,認為要避開蒙古人的兵鋒,重振金國聲勢,最好的去處,莫過於易守難攻的川蜀。若是能攻破川蜀以迎金帝,那麼金國尚有一線生機。於是武仙、武天鍚出兵入侵南宋的光化(湖北襄陽北),試圖打開通往川蜀之路。
金兵的入侵,遭到南宋軍隊的迎頭痛擊。
鎮守於此的南宋守將孟珙,是孟宗政的兒子。孟宗政曾在宋金戰爭中與金兵相持於棗陽八十餘日,殺敵三萬,威震四方。孟宗政打敗金兵後,唐州、鄧州一帶漢人紛紛前來投奔,他從中挑選兩萬名壯士,編為“忠順軍”。孟宗政去世後,其子孟珙被朝廷任命為京西路兵馬鈐轄,駐守棗陽,同時也接替父親成為忠順軍的統帥。
孟珙與岳飛、吳玠一樣,極富軍政才幹。他屯守棗陽期間,修建水利工程,開拓田地,邊關得以豐饒。為了對付女真、蒙古的遊牧騎兵,他極其重視馬匹的飼養,發動忠順軍將士每家每戶都養馬,官府撥給馬糧,因此馬匹數量增長很快,也令孟珙擁有一支精銳的騎兵。
成吉思汗去世四年後,即公元前1231年(紹定四年)。蒙古大汗窩闊台依成吉思汗遺策,計劃兵分兩路進攻金國首都汴梁(開封),一路由窩闊台領統,自黃河北岸渡河進攻;另一路由拖雷統領,借道南宋漢中,迂迴到唐州、鄧州,進而包抄汴梁城。
窩闊台的計劃不錯,但出了差錯。
蒙古派使臣前去與宋軍商量借道之事,豈料南宋將領張宣竟把蒙古使臣殺死。托雷大怒,揮師入大散關,破鳳州,圍興元,南宋軍民傷亡慘重。之後,拖雷引兵東向,攻破饒風關,向汴京挺進。原本是欲借道漢中,最後成了強行以武力通過南宋地盤,雖與預定的計劃不同,但蒙古人還是順利完成對汴京的夾擊之勢。
當時窩闊台的部隊已抵汴京附近,金哀宗急令鄧州守將完顏合達率步騎十五萬人增援汴京。金國人尚以為蒙古主力在汴京以北,豈料拖雷的部隊繞道漢中後,已經抵達唐州、鄧州了。拖雷馬上集中兵力,追擊這支十五萬人的金國大軍。完顏合達急著趕往汴京,無心與拖雷會戰,且戰且行。然而大雪阻止了金兵的前進,拖雷的蒙古軍隊終於趕上來,包圍金兵。當時金兵距離鈞州只有三十五里距離,拖雷故意圍三缺一,讓金兵往鈞州方向逃竄。這一逃,金兵陣形全亂,蒙古人乘機前後夾擊,大破金兵。
窩闊台得知拖雷與金兵交戰,便派遣一支部隊前來相助。援軍尚未到,拖雷就大敗對手了,於是兩支軍隊合師進攻鈞州。此時金兵精銳皆喪,豈能擋得住蒙古鐵騎。鈞州一役,完顏合達與其他金兵重要將領全部戰死。完顏合達是金國名將,他的部隊也是精銳之師,還沒到汴京便被消滅了。
從此,金國大勢已失矣。
在蒙古鐵騎的掃蕩下,金國只有招架之功,無還手之力了。很快,金國的商、陝、洛、睢等州紛紛落入蒙古之手,軍事重鎮潼關舉旗投降。
可是在進攻汴京時,蒙古人卻遇到大麻煩了。
汴京城池堅固,為了破城,蒙古人從太湖及靈璧運來大量的假山石,大小約一斤重,以投石炮轟城。蒙古人的投石炮可擊穿鐵甲,他們在每一個城角外都置炮轟機。短短几天的時間,蒙古炮所轟出的石塊,幾乎堆得與城牆一樣高了。
可是金國的武器更厲害。
金國自占據中原後,利用中原先進的科技裝備軍隊,火器水平相當高。在汴京之戰中,蒙古人最懼怕金人的震天雷與飛火槍,震天雷是一種火炮,以鐵罐盛藥,用火點燃,炮聲震天,故名為震天雷。蒙古人攻城十六天,死亡上萬人,仍無法攻破。此時已近夏季,天氣漸熱,負責攻城的蒙古大將速不台心知汴京不易攻下,遂同意與金國媾和,暫時撤圍退兵。
蒙古派唐慶為特使入汴京,唐慶仗著是勝利者一方,到了汴京後出言不遜,狂妄無禮,並要求金哀宗須親自前往蒙古談判。唐慶的傲慢惹怒了金國人,當天夜晚,部分金兵譁變,殺死唐慶及蒙古使團。此舉固然快意,卻令和談破裂,金國由此陷入萬劫不復之境。
為了滅掉金國,窩闊台決定聯合南宋,共同出兵。蒙古派王楫為特使前往南宋襄陽城,謁見京湖制置使史嵩之,商議聯合出兵事宜。史嵩之趕緊向朝廷奏報,朝臣們一商議,紛紛表示機不可失,應該答應蒙古人,滅了金國,一雪靖康之恥。
只有一個人表示異議,淮東安撫使趙范警告說:“宣和時,海上之盟,初約甚堅,後卒取禍,不可不鑒。”當年宋朝不也跟金國結盟滅了遼國嗎?後來怎麼樣呢,自取其辱罷了。可是宋理宗不理會,仍然令史嵩之遣使報蒙古,並要求滅掉金國後,宋朝收回河南之地。
金哀宗感到大事不妙,汴京城怕是守不住了,他決定東逃,逃往歸德(河南商丘)。速不台得知金哀宗東逃後,遂進兵再度包圍汴京。
經過四個月的圍困,蒙古人終於攻下汴京。
這時的金哀宗已是惶惶如喪家之犬,天地廣闊,可是他要逃到哪兒呢?
當時鎮守唐州、鄧州的金國將領武仙、武天鍚等,認為要避開蒙古人的兵鋒,重振金國聲勢,最好的去處,莫過於易守難攻的川蜀。若是能攻破川蜀以迎金帝,那麼金國尚有一線生機。於是武仙、武天鍚出兵入侵南宋的光化(湖北襄陽北),試圖打開通往川蜀之路。
金兵的入侵,遭到南宋軍隊的迎頭痛擊。
鎮守於此的南宋守將孟珙,是孟宗政的兒子。孟宗政曾在宋金戰爭中與金兵相持於棗陽八十餘日,殺敵三萬,威震四方。孟宗政打敗金兵後,唐州、鄧州一帶漢人紛紛前來投奔,他從中挑選兩萬名壯士,編為“忠順軍”。孟宗政去世後,其子孟珙被朝廷任命為京西路兵馬鈐轄,駐守棗陽,同時也接替父親成為忠順軍的統帥。
孟珙與岳飛、吳玠一樣,極富軍政才幹。他屯守棗陽期間,修建水利工程,開拓田地,邊關得以豐饒。為了對付女真、蒙古的遊牧騎兵,他極其重視馬匹的飼養,發動忠順軍將士每家每戶都養馬,官府撥給馬糧,因此馬匹數量增長很快,也令孟珙擁有一支精銳的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