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次,曹操帶兵出征,曹丕和曹植兩兄弟一同送其到路旁,曹植稱頌曹操的功德,出口成章,旁邊的人都投來讚賞的目光,曹操自己也很高興。而曹丕則悵然若有所失,濟陰人吳質在他耳邊說:“魏王將上路時,你裝作很難過的樣子就可以了。”到告別時,曹丕哭著下拜,曹操和部屬們都很感動。因此,大家都認為曹植辭藻華麗而誠心不及曹丕。曹植做事堅持己見而任性,言行不加掩飾,而曹丕則施用權術,掩蓋真情,自我矯飾,宮中的人和曹操部屬大多為曹丕說好話。

  曹丕為了與曹植爭位,經常派人監視曹植及其親信的舉動,曹植府中的一些人也被他收買了,讓他們到曹操那裡去告密,使曹操知道了楊修為曹植作答詞等事情,這樣便引起了曹操對楊修和曹植的不滿。與頗有心計的曹丕相比,曹植在爭權奪勢方面顯得幼稚而毫無心機。他常常意氣用事,任性而行,瘋狂飲酒,曹操對此很生氣,因而逐漸喪失了對他的好感。有一次曹操離鄴城外出,曹植酒後在一個隨從的鼓動下,違反禁令,私自打開司馬門而出,在只允許王公行走的馳道上跑了一趟。曹操聽說後大怒,立即把那個隨從殺掉了,並發布命令斥責曹植,說:“最初我認為子建(曹植字)是諸子中最可成大事的,自從私出司馬門後,我就不再如此看待他了。”還有一次,曹仁的軍隊被關羽給圍困了,曹操打算派曹植帶兵解救曹仁,豈料曹植酒後大醉,沒有執行命令,曹操因此非常惱怒。

  曹植疏闊的人生態度導致了他在爭奪太子位時的失利;而曹丕卻處處謹慎小心,利用各種機會取悅曹操。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丕終於被立為魏王太子。

  (2) 曹魏代漢

  黃初元年(公元220年)十月二十九日,洛陽城郊繁陽亭建起了一座高壇。文武大臣及周邊部族的首領、使者數萬人穿戴齊整,列隊排開。在一片擁戴的歡呼聲中,三十四歲的曹丕登上高壇,接受了皇帝的印綬,然後點燃高壇聖火,祭祀天地山川。至此,東漢王朝滅亡,魏國建立了。曹丕為魏文帝。

  曹丕(公元187~226年),字子桓,是曹操的次子,其兄曹昂在隨曹操征伐張繡時戰死,故曹丕乃嫡長。建安十六年(公元221年),曹丕任五官中郎將,第二年立為魏王太子,正式成為將來把握政權的人。魏王封大中大夫賈為太尉,御使大夫華歆為相國,大理王朗為御使大夫;設置了散騎常侍、侍郎各四人,詔令太監職位不能高於眾署令級別,這個詔令還被刻在金冊上,收藏在石室之中。

  早在漢靈帝熹平五年(公元176年),譙縣上空有黃龍出現,光祿大夫橋玄問太史令單: “這是什麼吉兆?”單回答:“以後必有稱王的人誕生在這裡,不出五十年,還會有黃龍出現,這就是天人感應。”內黃殷記錄下了這些話。曹操死後,曹丕嗣為魏王、丞相。這時,朝廷中擁戴曹丕取代東漢的呼聲很高。曹丕心裡也明白,取代漢朝的時機已經成熟了。但東漢政權畢竟是正統王朝,曹丕要順順噹噹地稱帝,必須得到大族名士的支持,滿足大族名士在政治上獲取特權的要求。於是,曹丕在稱帝之前頒布了選用官員的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尚書陳群提出來的,又稱九品官人法。他認為,漢朝的官員任用方法,並沒有把人才都選舉出來,建議實行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規定:在州和郡設中正官,由政府選擇德才兼備、能夠識別人才的人擔任。依據所管轄地區的士人及其家世的不同情況,由各州、郡的中正官將之分為九品,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個品級。中正官把人才的品級情況向政府上報,吏部要根據中正所定品級來決定入仕者的職務。從表面上看,九品中正制是唯賢是舉的用人原則的體現,但是,由於世家大族在社會上影響很大,政府往往讓他們擔任各級中正官,這樣他們在定人才品級的時候,往往不是根據品行、能力的優劣,而主要依據家世門第的高低。於是世族士人便紛紛進入了官府權力機構,而寒門地主卻被排斥在外。實質上,這一制度是曹魏政權對世家大族妥協的結果。從此,世族地主成為政權中的特權階層,世家大族自然支持曹丕代漢稱帝了。

  十一月一日,曹丕尊漢獻帝為山陽公,把河內郡山陽邑一萬戶作為他的封地,使用漢朝的曆法年號,准許用天子的禮儀祭天,上朝奏事時不用稱臣,朝廷在太廟舉行祭祀典禮時,能分到祭祀用的禮品;同時又封山陽公的四個兒子為列侯。魏文帝追贈皇祖為太王,父武王為武皇帝,王太后被尊為皇太后。把漢朝的眾位諸侯王封為崇德侯,把列侯又加封為關中侯。改稱相國為司徒、御史大夫為司空、奉常為太常、大理為廷尉、郎中令為光祿勛、大農為大司農。郡國縣邑有較大改動,還把原魏國的玉璽授給匈奴南單于呼廚泉,另賞賜他青蓋車、寶劍、乘輿、玉。十二月,開始在洛陽修建宮殿。

  9.建安風骨

  (1) 兄弟相煎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曹操在洛陽病逝。這消息一傳出來,文武百官失聲慟哭。此時,太子曹丕正在鄴城,守衛洛陽的軍隊人心惶惶。大臣們想先保守秘密,暫時不泄露曹操去世的消息。諫議大夫賈逵認為不應該保密,應該把這個消息讓大家都知道。有人說,應當把各個城池的守將都換上曹操家鄉的譙縣人和沛國人。魏郡太守、廣陵人徐宣厲聲說:“如今各地都歸於一統,每個人都懷有效忠之心,何必專用譙縣人和沛國人,以傷害那些守衛將士的感情!”換守將之事才無人再提。青州籍的原黃巾軍士兵沒有徵調許可就離開了,大家認為應加制止,對不服從命令者派兵征討。賈逵說:“不能這樣做。”於是他寫了一篇很長的告示,命令青州兵所到之處的地方官府,給他們提供糧食。鄢陵侯曹彰從長安趕來,詢問賈逵魏王的印璽在何處,賈逵嚴肅地說:“國家已經確定了先王的繼承人,先王的印璽,不是君侯應當詢問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