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李治的臉羞得如紅布一般,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陛下!”恰在此刻王伏勝趕來了——攛掇廢后有他一份,魘勝之事更是他親口匯報的,他在外面偶然遇到了上官儀,情知大不妙,豈能不趕來?
“出去……”李治看都沒看他。
王伏勝急得跺腳:“陛下,開弓沒有回頭箭啊!”
“你給我滾出去!”李治煩得要命,隨手抓起枕頭向他擲去。
“唉!”王伏勝料定大勢已去,自己的命運也註定了,苦笑著瞥了媚娘一眼,說罷便搖頭而去。
李治的心確實已經動搖,吶喊之後兩行淚水簌簌而下。
李治總是在流眼淚,或許那是軟弱的表現,可當年恰恰是這種柔弱的性情打動了媚娘,使堅強的媚娘萌發出母愛一般的衝動。但是今天,再度看到李治的眼淚,媚娘竟沒感到一絲動容——先帝死時你曾垂淚,哭得昏天黑地,可到頭來是誰親手改變了先帝留下的一切制度?高陽公主案時你曾流淚,淒悽慘慘為那個曾是你對手的李恪求情,可關隴一黨倒台,你卻始終不翻案,至今李恪的子弟尚在嶺南,李恪同母弟也是你五哥李愔也僅封為郡王,你平時管也不管,長孫無忌“謀反”你也哭,口口聲聲說不忍殺舅舅,但背後又是誰縱容甚至引導許敬宗憑空誣告,是誰一步步把親舅舅逼死?蔣孝璋診斷你患了風疾,你又流淚,求我代理朝政,最後又變成了我干權亂政。雉奴啊,你的眼淚什麼時候是真的,什麼時候又是假的?我已經分不清了……
想到此處觸動衷腸,媚娘也不勝唏噓,哽咽道:“想說的我都說完了,你若一定要廢我就廢吧。只求你一件事,看在這十幾年的情分上,不要再牽連咱四個兒子。”
只這輕輕一句話,李治似覺胸中挨了重重一擊,連眼淚都驚回去了,頓時歪在床上,腦中也嗡嗡作響,簡直是振聾發聵。
媚娘見他如此反應,心知已占了九成勝算,忙輕輕棲到他身前:“我確實找郭行真作法了,確實是魘勝,可我並非要詛咒任何人,你知道我的祈禱辭是什麼嗎?”說著她從袖中抽出那張狹長的青藤紙,在李治面前展開。
李治揉了揉迷離的雙眼,只見上面寫著一行雋秀的字:願與雉奴重歸舊好,永生恩愛!
“嗚嗚……”看罷此語李治心頭一熱,霎時間兩人昔日海誓山盟的情景又浮現在腦海,他的淚水再度落下——這次才是真的!是悔恨的淚水!
“雉奴。”媚娘第三次問同樣的問題,“你真的要廢掉我嗎?”
“我……我原無此意,皆是上官儀挑撥。”江山易改,稟性難移,李治還是要找一頭替罪羊。
媚娘心裡如明鏡一般——樹根不動,樹梢怎麼搖晃也是白搖。更何況任用上官儀為相也未必真的出於器重,未嘗不是鑑於這個文人比李義府等人好掌控!事已至此她已不想深究,也沒必要深究,這個男人依舊屬於她,皇后的位置也依舊屬於她,其他的事還用愁嗎?
“雉奴,你知道我多想你嗎?”她如小鳥依人般撲到李治懷裡,“自從旭輪出生,你就再沒親近過我,都一年多了。其實我每夜都在想你,想得火燒火燎的……”話未說完她的手已不安分地撩撥著李治的身體,李治輕輕咽了口唾沫,抱住她的身子滾到床上,就勢解開腰中玉帶。
燈花搖曳,人影凌亂。其實男人、女人又有什麼不一樣的?一旦寬衣解帶,也就放棄掙扎了……
尾 聲
日月依舊,生生不息,又是新的一年。
據說有人在龍首山上發現聖獸麒麟的蹤跡,古人云“志擬龍潛,德配麟趾”,此乃莫大瑞兆,於是李治改元麟德以慶祥瑞,並應甲子革令之讖。
蓬萊宮外朝大殿含元殿也終於落成了。《易經·坤卦》曰“含弘光大”,《乾卦》曰“元亨利貞”。含元者,德配天地,運系乾坤,統八荒以為主,括萬象以為尊。這座正殿坐落於高爽清涼的龍首山南沿,白牆朱柱,青石欄杆,碧綠色琉璃瓦;東西二十五丈,南北十三丈,而且建在三層高台之上,晴朗之日可以俯瞰大半個長安城;左右迴廊各通一閣,東曰“棲鳳”、西曰“翔鸞”,翼然竦峙,又有鐘鼓二樓,遙相呼應;殿前玉階每級皆引出一螭頭,鱗次櫛比,翹首望天;甬道蜿蜒七轉,上鋪蓮花紋方磚,長四百餘步,直至正南丹鳳門前,號曰“龍尾道”。整座宮殿氣勢磅礴、美輪美奐、雕龍畫棟、巧奪天工。進仰之,騫龍首而張鳳翼;退瞻之,岌樹顛而崒雲末。巍巍峨峨,如天宮降臨凡世;煌煌緲緲,若仙山屹於雲端。鄰斗極之光耀,邇天漢之波瀾騰,騰祥雲之郁靄,映旭日之輝煌——真是古所未有之雄偉朝堂!
朔望之日,晨光熹微,東內大朝,鐘鼓齊鳴。九品以上京師百官魚貫而進、攀登龍尾、大禮膜拜、山呼萬歲,當他們爬起身瞻仰聖顏之際無不目瞪口呆:
鑲金嵌玉的嶄新御座上,天子李治默然端坐,頭戴通天冠、身穿赭黃袍,卻一副無精打采的表情,茫然直視著前方。而在御座右側多了一扇珠簾,頭戴鈿釵鳳冠、身穿五彩褘衣的皇后就赫然坐在那裡,隔著那道幾乎什麼也阻礙不了的稀疏帘子,正微笑著注視大家!
“陛下!”恰在此刻王伏勝趕來了——攛掇廢后有他一份,魘勝之事更是他親口匯報的,他在外面偶然遇到了上官儀,情知大不妙,豈能不趕來?
“出去……”李治看都沒看他。
王伏勝急得跺腳:“陛下,開弓沒有回頭箭啊!”
“你給我滾出去!”李治煩得要命,隨手抓起枕頭向他擲去。
“唉!”王伏勝料定大勢已去,自己的命運也註定了,苦笑著瞥了媚娘一眼,說罷便搖頭而去。
李治的心確實已經動搖,吶喊之後兩行淚水簌簌而下。
李治總是在流眼淚,或許那是軟弱的表現,可當年恰恰是這種柔弱的性情打動了媚娘,使堅強的媚娘萌發出母愛一般的衝動。但是今天,再度看到李治的眼淚,媚娘竟沒感到一絲動容——先帝死時你曾垂淚,哭得昏天黑地,可到頭來是誰親手改變了先帝留下的一切制度?高陽公主案時你曾流淚,淒悽慘慘為那個曾是你對手的李恪求情,可關隴一黨倒台,你卻始終不翻案,至今李恪的子弟尚在嶺南,李恪同母弟也是你五哥李愔也僅封為郡王,你平時管也不管,長孫無忌“謀反”你也哭,口口聲聲說不忍殺舅舅,但背後又是誰縱容甚至引導許敬宗憑空誣告,是誰一步步把親舅舅逼死?蔣孝璋診斷你患了風疾,你又流淚,求我代理朝政,最後又變成了我干權亂政。雉奴啊,你的眼淚什麼時候是真的,什麼時候又是假的?我已經分不清了……
想到此處觸動衷腸,媚娘也不勝唏噓,哽咽道:“想說的我都說完了,你若一定要廢我就廢吧。只求你一件事,看在這十幾年的情分上,不要再牽連咱四個兒子。”
只這輕輕一句話,李治似覺胸中挨了重重一擊,連眼淚都驚回去了,頓時歪在床上,腦中也嗡嗡作響,簡直是振聾發聵。
媚娘見他如此反應,心知已占了九成勝算,忙輕輕棲到他身前:“我確實找郭行真作法了,確實是魘勝,可我並非要詛咒任何人,你知道我的祈禱辭是什麼嗎?”說著她從袖中抽出那張狹長的青藤紙,在李治面前展開。
李治揉了揉迷離的雙眼,只見上面寫著一行雋秀的字:願與雉奴重歸舊好,永生恩愛!
“嗚嗚……”看罷此語李治心頭一熱,霎時間兩人昔日海誓山盟的情景又浮現在腦海,他的淚水再度落下——這次才是真的!是悔恨的淚水!
“雉奴。”媚娘第三次問同樣的問題,“你真的要廢掉我嗎?”
“我……我原無此意,皆是上官儀挑撥。”江山易改,稟性難移,李治還是要找一頭替罪羊。
媚娘心裡如明鏡一般——樹根不動,樹梢怎麼搖晃也是白搖。更何況任用上官儀為相也未必真的出於器重,未嘗不是鑑於這個文人比李義府等人好掌控!事已至此她已不想深究,也沒必要深究,這個男人依舊屬於她,皇后的位置也依舊屬於她,其他的事還用愁嗎?
“雉奴,你知道我多想你嗎?”她如小鳥依人般撲到李治懷裡,“自從旭輪出生,你就再沒親近過我,都一年多了。其實我每夜都在想你,想得火燒火燎的……”話未說完她的手已不安分地撩撥著李治的身體,李治輕輕咽了口唾沫,抱住她的身子滾到床上,就勢解開腰中玉帶。
燈花搖曳,人影凌亂。其實男人、女人又有什麼不一樣的?一旦寬衣解帶,也就放棄掙扎了……
尾 聲
日月依舊,生生不息,又是新的一年。
據說有人在龍首山上發現聖獸麒麟的蹤跡,古人云“志擬龍潛,德配麟趾”,此乃莫大瑞兆,於是李治改元麟德以慶祥瑞,並應甲子革令之讖。
蓬萊宮外朝大殿含元殿也終於落成了。《易經·坤卦》曰“含弘光大”,《乾卦》曰“元亨利貞”。含元者,德配天地,運系乾坤,統八荒以為主,括萬象以為尊。這座正殿坐落於高爽清涼的龍首山南沿,白牆朱柱,青石欄杆,碧綠色琉璃瓦;東西二十五丈,南北十三丈,而且建在三層高台之上,晴朗之日可以俯瞰大半個長安城;左右迴廊各通一閣,東曰“棲鳳”、西曰“翔鸞”,翼然竦峙,又有鐘鼓二樓,遙相呼應;殿前玉階每級皆引出一螭頭,鱗次櫛比,翹首望天;甬道蜿蜒七轉,上鋪蓮花紋方磚,長四百餘步,直至正南丹鳳門前,號曰“龍尾道”。整座宮殿氣勢磅礴、美輪美奐、雕龍畫棟、巧奪天工。進仰之,騫龍首而張鳳翼;退瞻之,岌樹顛而崒雲末。巍巍峨峨,如天宮降臨凡世;煌煌緲緲,若仙山屹於雲端。鄰斗極之光耀,邇天漢之波瀾騰,騰祥雲之郁靄,映旭日之輝煌——真是古所未有之雄偉朝堂!
朔望之日,晨光熹微,東內大朝,鐘鼓齊鳴。九品以上京師百官魚貫而進、攀登龍尾、大禮膜拜、山呼萬歲,當他們爬起身瞻仰聖顏之際無不目瞪口呆:
鑲金嵌玉的嶄新御座上,天子李治默然端坐,頭戴通天冠、身穿赭黃袍,卻一副無精打采的表情,茫然直視著前方。而在御座右側多了一扇珠簾,頭戴鈿釵鳳冠、身穿五彩褘衣的皇后就赫然坐在那裡,隔著那道幾乎什麼也阻礙不了的稀疏帘子,正微笑著注視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