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
熊廷弼回到江夏,傷心摧肝,憂愁鬱結,病倒在床,想著自此訣別仕宦,桑麻稼穡,了卻殘生。眼看病體好轉,已勉強拄杖到庭院漫步,京中六百里加急傳下聖旨,他顫抖著身子跪下叩拜傾聽,心裡卻想著如何推辭。聖旨竟寫得情辭懇切,稱讚了熊廷弼守遼之功,有如皇上對面而語,當聽到“卿勉為朕一出,籌劃安攘”,熊廷弼登時淚流滿面,哽咽道:“臣就是受了天大的委屈,也無須皇上這般自責!皇上知遇之恩,臣就是萬死也難報答。”扶病而起,拜過祖塋,帶著熊忠起身赴京。天啟皇帝賜了一襲麒麟服,親與文武大臣陪在東郊設宴餞行,並從京營選調五千人護送他到遼東。
此時的遼東滿目瘡痍,糜爛之極。三岔河以東均落入後金手中,遼東軍民,除金州、復州等地和東山礦徒結寨自固外,其餘死的死,降的降,逃的逃。五萬多殘兵敗卒散落在寧前一帶,四萬人逃到了海島或渡海到了登、萊,還有兩萬多人逃到了朝鮮。遼河以西,人心惶惶,競相往關內逃命。熊廷弼邊走邊思謀收復遼東方略,一連幾夜在驛站輾轉反側,夜深難眠,將方略寫成條陳,途中拜發,力陳收復遼東的“三方並進”之策:以廣寧為根基,部署重兵,抗擊後金;在天津、登、萊各置舟師,以備將來進攻金、復、海、蓋等地;遼東、天津、登、萊各設巡撫、總兵,經略駐山海關,節制三方,統一事權。
六月初六,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駐紮山海經略遼東等處軍務的熊廷弼,在山海關整頓兵馬,籌劃復遼大計。請兵部抽選各鎮精兵二十餘萬,戶、工二部準備糧餉、器械;請任用在遼東頗有威望的劉國縉、佟卜年、洪敷教等為總兵、副將,以收遼人之心;調工匠,買鐵,伐木,制車,造炮等。事無巨細,躬親自為。
“熊蠻子又回了遼東?”在遼陽八角金殿與阿巴亥歡宴的努爾哈赤吃驚地看著哨探,險些將酒杯掉在地上。
“熊廷弼已到了山海關。”
努爾哈赤擺手命哨探退下,心裡不禁有些頹然。阿巴亥軟語溫存道:“汗王,那熊廷弼也不是什麼大羅神仙,何必這樣懼他?”
“朕不是懼他,是不想與他糾纏。朕本無意滅亡明朝,只想滿、漢各自為國,不想深入漢地,變受漢俗,如此咱們後金勢必衰弱,如遼、金、元一樣,國運不長。如今熊蠻子復來遼東,遼西必是難取了,關外何時可盡歸後金?朕今年已六十三歲,等不得了。”
“汗王身體素來康泰,日子長著呢!”阿巴亥聽他語出不祥,心裡隱隱有些不安,自己雖身為大福晉,可三個兒子還未長大成人,阿濟格剛剛十六歲,多爾袞和多鐸一個九歲,一個七歲,還頂不了什麼大事,不由呆了一呆,正想要他帶阿濟格出征,掙下些軍功,也好有個封賞,李永芳匆匆進來,拜見說:“給汗王、大福晉請安。”
“什麼事?”
“遼東巡撫王化貞派人給奴才送來密信,要聯絡奴才反水,歸順明朝。”李永芳遞上一封密函。努爾哈赤取出,見筆畫甚是潦草,辨識不全,問道:“你打算怎麼辦?”
李永芳撲通跪倒,叩頭說:“汗王待奴才推心置腹,恩情深厚,奴才斷不會聽他蠱惑!”
努爾哈赤笑道:“快起來!你既來稟明,朕自然信得過你。朕還發愁無從得知明軍機密,他送上門來,不可錯過,正好趁此刺探明軍的動靜。”
李永芳驚喜問道:“汗王之意可是想用反間計?”
“不錯,王化貞要你做內應,朕則將計就計,所謂敵有間來窺我,我必先知之,或厚賂誘之,反為我用;或佯為不覺,示以偽情而縱之,則敵人之間,反為我用也。”努爾哈赤捋髯微笑,氣定神閒,似是成竹在胸,把握了勝算。
十五·廢儲
阿巴亥身子一顫,胳膊有如雷擊,登時麻熱起來,略掙了幾下,竟未掙脫,仰頭看著代善。代善見她漆黑的眉毛微微蹙起,雙眼含嗔,似怒似喜,滿面暈紅,不知是酒色還是羞怯,兩個酒窩時隱時現,一雙柔弱無骨的小手簌簌抖動,身子搖搖欲墜,伸手攬住,阿巴亥嚶嚀一聲,酥倒入他懷中,酒壺落在桌上,滾落在地,摔得粉碎……
李永芳答應一聲,退了出去。努爾哈赤一時欣喜,連飲了幾杯酒,見她怔怔出神,將她豐腴秀美的身子攬入懷裡,撫慰道:“朕自幼漂泊,孤苦無依,長大成人以後,戎馬大半生,飽受艱辛,如今漸有年老體弱之象,不能再像年輕時那樣上馬廝殺了。好在有你相伴,廣寧城又指日可下,大快朕心!就是死也瞑目了。唉!費英東死了,額亦都也病了,下一個也快輪到朕了。”
阿巴亥給他花白的鬍鬚刺痛了臉頰,想到自十二歲那年嫁到建州,如今已是二十年了。他年過花甲,白髮紅顏,一旦他有個三長兩短,自己孤兒寡母依靠何人?心裡憂傷不已,禁不住嚶嚶地哭泣起來,嘴上卻嬌聲道:“汗王可是看厭了奴婢?若是不要奴婢了,奴婢就一頭撞死在汗王眼前……嗚嗚……”
“朕喜歡尚且不及,怎麼會厭煩?”努爾哈赤伸手擦去她臉上的淚水,淚水卻又如珍珠般地滑落。
“那、那汗王怎麼會說出這樣不吉利的話來?”阿巴亥不依不饒,伸手去扯他的鬍鬚。
此時的遼東滿目瘡痍,糜爛之極。三岔河以東均落入後金手中,遼東軍民,除金州、復州等地和東山礦徒結寨自固外,其餘死的死,降的降,逃的逃。五萬多殘兵敗卒散落在寧前一帶,四萬人逃到了海島或渡海到了登、萊,還有兩萬多人逃到了朝鮮。遼河以西,人心惶惶,競相往關內逃命。熊廷弼邊走邊思謀收復遼東方略,一連幾夜在驛站輾轉反側,夜深難眠,將方略寫成條陳,途中拜發,力陳收復遼東的“三方並進”之策:以廣寧為根基,部署重兵,抗擊後金;在天津、登、萊各置舟師,以備將來進攻金、復、海、蓋等地;遼東、天津、登、萊各設巡撫、總兵,經略駐山海關,節制三方,統一事權。
六月初六,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駐紮山海經略遼東等處軍務的熊廷弼,在山海關整頓兵馬,籌劃復遼大計。請兵部抽選各鎮精兵二十餘萬,戶、工二部準備糧餉、器械;請任用在遼東頗有威望的劉國縉、佟卜年、洪敷教等為總兵、副將,以收遼人之心;調工匠,買鐵,伐木,制車,造炮等。事無巨細,躬親自為。
“熊蠻子又回了遼東?”在遼陽八角金殿與阿巴亥歡宴的努爾哈赤吃驚地看著哨探,險些將酒杯掉在地上。
“熊廷弼已到了山海關。”
努爾哈赤擺手命哨探退下,心裡不禁有些頹然。阿巴亥軟語溫存道:“汗王,那熊廷弼也不是什麼大羅神仙,何必這樣懼他?”
“朕不是懼他,是不想與他糾纏。朕本無意滅亡明朝,只想滿、漢各自為國,不想深入漢地,變受漢俗,如此咱們後金勢必衰弱,如遼、金、元一樣,國運不長。如今熊蠻子復來遼東,遼西必是難取了,關外何時可盡歸後金?朕今年已六十三歲,等不得了。”
“汗王身體素來康泰,日子長著呢!”阿巴亥聽他語出不祥,心裡隱隱有些不安,自己雖身為大福晉,可三個兒子還未長大成人,阿濟格剛剛十六歲,多爾袞和多鐸一個九歲,一個七歲,還頂不了什麼大事,不由呆了一呆,正想要他帶阿濟格出征,掙下些軍功,也好有個封賞,李永芳匆匆進來,拜見說:“給汗王、大福晉請安。”
“什麼事?”
“遼東巡撫王化貞派人給奴才送來密信,要聯絡奴才反水,歸順明朝。”李永芳遞上一封密函。努爾哈赤取出,見筆畫甚是潦草,辨識不全,問道:“你打算怎麼辦?”
李永芳撲通跪倒,叩頭說:“汗王待奴才推心置腹,恩情深厚,奴才斷不會聽他蠱惑!”
努爾哈赤笑道:“快起來!你既來稟明,朕自然信得過你。朕還發愁無從得知明軍機密,他送上門來,不可錯過,正好趁此刺探明軍的動靜。”
李永芳驚喜問道:“汗王之意可是想用反間計?”
“不錯,王化貞要你做內應,朕則將計就計,所謂敵有間來窺我,我必先知之,或厚賂誘之,反為我用;或佯為不覺,示以偽情而縱之,則敵人之間,反為我用也。”努爾哈赤捋髯微笑,氣定神閒,似是成竹在胸,把握了勝算。
十五·廢儲
阿巴亥身子一顫,胳膊有如雷擊,登時麻熱起來,略掙了幾下,竟未掙脫,仰頭看著代善。代善見她漆黑的眉毛微微蹙起,雙眼含嗔,似怒似喜,滿面暈紅,不知是酒色還是羞怯,兩個酒窩時隱時現,一雙柔弱無骨的小手簌簌抖動,身子搖搖欲墜,伸手攬住,阿巴亥嚶嚀一聲,酥倒入他懷中,酒壺落在桌上,滾落在地,摔得粉碎……
李永芳答應一聲,退了出去。努爾哈赤一時欣喜,連飲了幾杯酒,見她怔怔出神,將她豐腴秀美的身子攬入懷裡,撫慰道:“朕自幼漂泊,孤苦無依,長大成人以後,戎馬大半生,飽受艱辛,如今漸有年老體弱之象,不能再像年輕時那樣上馬廝殺了。好在有你相伴,廣寧城又指日可下,大快朕心!就是死也瞑目了。唉!費英東死了,額亦都也病了,下一個也快輪到朕了。”
阿巴亥給他花白的鬍鬚刺痛了臉頰,想到自十二歲那年嫁到建州,如今已是二十年了。他年過花甲,白髮紅顏,一旦他有個三長兩短,自己孤兒寡母依靠何人?心裡憂傷不已,禁不住嚶嚶地哭泣起來,嘴上卻嬌聲道:“汗王可是看厭了奴婢?若是不要奴婢了,奴婢就一頭撞死在汗王眼前……嗚嗚……”
“朕喜歡尚且不及,怎麼會厭煩?”努爾哈赤伸手擦去她臉上的淚水,淚水卻又如珍珠般地滑落。
“那、那汗王怎麼會說出這樣不吉利的話來?”阿巴亥不依不饒,伸手去扯他的鬍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