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
進入內堂,衛青熱情地起身招呼去病喝茶,一貫的不計榮辱得失的表情。平陽公主側坐著,只管喝茶,向霍去病點了點頭,算是打了招呼,顯是心中有氣。衛伉坐在平陽不遠處,手裡捧著一本兵法書默默唸讀。
「李敢的情緒怎麽樣?」霍去病甫一坐下,衛青就問出這麽一句。
「不太好。」霍去病皺眉道,「看他樣子似有心事,而且對舅舅多有怨氣,我曾和他同在軍中一陣,還算熟稔,我會和趙破奴、路博德一起多勸解他的。」
「唉,這也不怪他,說起李廣將軍的事,雖非我直接造成,但與我也不無關係。」
「現在朝中都在議論此事,眾說紛紜。舅舅,關於李廣將軍的事,可否詳細告知去病?」
「當然,來,喝點茶,這茶還是以前皇上賜給你舅舅的,好好嘗嘗,咱們邊喝邊聊。」
原來,衛青率大軍從定襄出發,一路向北挺進,雖路上罕遇匈奴人,但也是歷經千辛萬苦,除了流沙,甚至還遭受過野狼和瘟疫的襲擊。
走出漠北以後,哨探告知伊稚斜就在前面不遠處,衛青心知大戰一觸即發,考慮到李廣將軍年歲已高,不適合再打大仗硬仗,也是為了保護李廣,下令李广部與趙食其部合併,從東路進軍,擔當衛青主力兵團右翼掩護。衛青這一調整,使得李广部隊從主攻變為了協攻,心高氣傲的李廣勃然大怒。
「他怒氣沖沖地跑進我的營帳內,質問我說:『我是皇帝任命的前將軍,是突擊的先鋒,現在大將軍無緣無故把我調到東路作為右翼協攻部隊,我從年輕時就與匈奴作戰,一直到今天,才有與匈奴單于面對面交鋒的機會,我願意充當前鋒,與匈奴單于一決生死。』」
「但是我沒同意,我不願意他這麽大年紀了還要去冒險。」
「換作是我,我也會這麽做的。」霍去病道。
「這還不止,你舅我和李廣共事多年,深知他的弱點。他的勇猛的確天下無雙,但在指揮上卻有很大的隨意性,缺乏縝密的思考,這可是為將的大忌啊。所以自皇上即位以來,他多次出征卻多次陷於絕境之中,和去病你的深謀遠慮完全不同。而我們此次出征,皇上幾乎是動用了舉國之力來進行這場戰爭,我必須全盤考慮,容不得有絲毫閃失,任何一個細小的失誤,都有可能導致前功盡棄,這也是我不希望李廣將軍做先鋒的一個原因。」
「舅舅謬讚去病了,不過舅舅確實看得很透徹。」
「調離李廣後,軍中剩下的幾乎都是我的親信,公孫敖是我的好友和恩人,公孫賀是我的姐夫,曹襄是平陽侯。可能這也使得李廣產生錯覺,以為我一味排外,對我又多生了一份嫌隙吧。」
「當時的情況下,舅舅就算好生與老將軍道明,估計他也聽不進去的。」
「嗯,正是如此,李將軍脾氣暴躁,一時半會的確很難說得通。」
「軍令如山,縱使李廣滿腹怨氣,也不得不暫時與趙食其合兵一處。」
「我們順著蒲盧水前進,不多久就遇上了伊稚斜單于的大軍,看樣子他是專門等我的。也許一開始我們收集的情報就有誤,讓咱們甥舅二人都找錯了目標,不過見到匈奴單于,我還是樂壞了,這次出征,我雖兵力配置不如你,但打贏單于,我還是有些把握的。」
霍去病點了點頭。
「一開始伊稚斜就低估了我們的作戰能力,他想以逸待勞,可沒想到漢軍都是千裡挑一的勇士,比他們匈奴人有過之而無不及。匈奴軍隊首先發起攻擊,待漢軍行進到強弓的射程範圍之後,匈奴射手萬箭齊發。這時,我動用了武剛車。」
「武剛車有皮有蓋,將武剛車迅速併攏,可構成一個環形防線,讓士兵躲在武剛車後面,匈奴人的箭雨就會被武剛車擋住。」霍去病道。
「是的,我正是這樣配置的。」
衛青繼續說:「匈奴單于見漢軍的防禦十分堅固,決定採取騎兵強攻。」
這是霍去病最喜歡的場面,不自覺坐直了身子。
衛青繼續說:「匈奴人派出了一萬騎兵,我們一面在武剛車後用弓弩還擊,一面派出五千騎兵上馬迎戰。夕陽西下時,強風颳起,我開始讓大軍出動,從左、右兩翼包抄匈奴軍隊。」
「舅舅戰機抓得太好了。強風起時,我們是背對沙漠,不會有什麽危險,而匈奴人是面對,強風颳起的沙塵必然會影響他們的視線。」
「正是如此。一陣血腥的搏鬥之後,伊稚斜跑了,儘管我使出全力,也沒抓到他,這是我最遺憾的。」
「若能抓住單于,皇上就不會有什麽口實了。」
「唉,皇室的事,我們沒法談論,現在子夫失勢,就算抓住了單于,我們衛家也許也只好得了一陣吧。」
霍去病深有同感。
「看我扯遠了,我們繼續說說李廣將軍的事。」
「我後來才發現,在與我發生爭執之後,李廣雖去了趙食其處,但他們兩支軍隊都沒有嚮導,他也沒向我要求配置嚮導,致使兩軍形同盲人,一路上磕磕碰碰,像遊魂一樣飄蕩在荒漠之中。這也的確是我的疏忽。」
「如果沒有嚮導,在沙漠中是很難辦的。」霍去病深知行軍的艱苦。
「的確,他們走的路線十分複雜,而且水草稀少,吃盡了苦頭,雖然沒有遇上匈奴兵,但非戰鬥減員不少,最後還在茫茫大漠中迷失了方向,錯過了與我們約好的會師時間。沒趕上大仗,李廣心裡就更有氣了。」
「李敢的情緒怎麽樣?」霍去病甫一坐下,衛青就問出這麽一句。
「不太好。」霍去病皺眉道,「看他樣子似有心事,而且對舅舅多有怨氣,我曾和他同在軍中一陣,還算熟稔,我會和趙破奴、路博德一起多勸解他的。」
「唉,這也不怪他,說起李廣將軍的事,雖非我直接造成,但與我也不無關係。」
「現在朝中都在議論此事,眾說紛紜。舅舅,關於李廣將軍的事,可否詳細告知去病?」
「當然,來,喝點茶,這茶還是以前皇上賜給你舅舅的,好好嘗嘗,咱們邊喝邊聊。」
原來,衛青率大軍從定襄出發,一路向北挺進,雖路上罕遇匈奴人,但也是歷經千辛萬苦,除了流沙,甚至還遭受過野狼和瘟疫的襲擊。
走出漠北以後,哨探告知伊稚斜就在前面不遠處,衛青心知大戰一觸即發,考慮到李廣將軍年歲已高,不適合再打大仗硬仗,也是為了保護李廣,下令李广部與趙食其部合併,從東路進軍,擔當衛青主力兵團右翼掩護。衛青這一調整,使得李广部隊從主攻變為了協攻,心高氣傲的李廣勃然大怒。
「他怒氣沖沖地跑進我的營帳內,質問我說:『我是皇帝任命的前將軍,是突擊的先鋒,現在大將軍無緣無故把我調到東路作為右翼協攻部隊,我從年輕時就與匈奴作戰,一直到今天,才有與匈奴單于面對面交鋒的機會,我願意充當前鋒,與匈奴單于一決生死。』」
「但是我沒同意,我不願意他這麽大年紀了還要去冒險。」
「換作是我,我也會這麽做的。」霍去病道。
「這還不止,你舅我和李廣共事多年,深知他的弱點。他的勇猛的確天下無雙,但在指揮上卻有很大的隨意性,缺乏縝密的思考,這可是為將的大忌啊。所以自皇上即位以來,他多次出征卻多次陷於絕境之中,和去病你的深謀遠慮完全不同。而我們此次出征,皇上幾乎是動用了舉國之力來進行這場戰爭,我必須全盤考慮,容不得有絲毫閃失,任何一個細小的失誤,都有可能導致前功盡棄,這也是我不希望李廣將軍做先鋒的一個原因。」
「舅舅謬讚去病了,不過舅舅確實看得很透徹。」
「調離李廣後,軍中剩下的幾乎都是我的親信,公孫敖是我的好友和恩人,公孫賀是我的姐夫,曹襄是平陽侯。可能這也使得李廣產生錯覺,以為我一味排外,對我又多生了一份嫌隙吧。」
「當時的情況下,舅舅就算好生與老將軍道明,估計他也聽不進去的。」
「嗯,正是如此,李將軍脾氣暴躁,一時半會的確很難說得通。」
「軍令如山,縱使李廣滿腹怨氣,也不得不暫時與趙食其合兵一處。」
「我們順著蒲盧水前進,不多久就遇上了伊稚斜單于的大軍,看樣子他是專門等我的。也許一開始我們收集的情報就有誤,讓咱們甥舅二人都找錯了目標,不過見到匈奴單于,我還是樂壞了,這次出征,我雖兵力配置不如你,但打贏單于,我還是有些把握的。」
霍去病點了點頭。
「一開始伊稚斜就低估了我們的作戰能力,他想以逸待勞,可沒想到漢軍都是千裡挑一的勇士,比他們匈奴人有過之而無不及。匈奴軍隊首先發起攻擊,待漢軍行進到強弓的射程範圍之後,匈奴射手萬箭齊發。這時,我動用了武剛車。」
「武剛車有皮有蓋,將武剛車迅速併攏,可構成一個環形防線,讓士兵躲在武剛車後面,匈奴人的箭雨就會被武剛車擋住。」霍去病道。
「是的,我正是這樣配置的。」
衛青繼續說:「匈奴單于見漢軍的防禦十分堅固,決定採取騎兵強攻。」
這是霍去病最喜歡的場面,不自覺坐直了身子。
衛青繼續說:「匈奴人派出了一萬騎兵,我們一面在武剛車後用弓弩還擊,一面派出五千騎兵上馬迎戰。夕陽西下時,強風颳起,我開始讓大軍出動,從左、右兩翼包抄匈奴軍隊。」
「舅舅戰機抓得太好了。強風起時,我們是背對沙漠,不會有什麽危險,而匈奴人是面對,強風颳起的沙塵必然會影響他們的視線。」
「正是如此。一陣血腥的搏鬥之後,伊稚斜跑了,儘管我使出全力,也沒抓到他,這是我最遺憾的。」
「若能抓住單于,皇上就不會有什麽口實了。」
「唉,皇室的事,我們沒法談論,現在子夫失勢,就算抓住了單于,我們衛家也許也只好得了一陣吧。」
霍去病深有同感。
「看我扯遠了,我們繼續說說李廣將軍的事。」
「我後來才發現,在與我發生爭執之後,李廣雖去了趙食其處,但他們兩支軍隊都沒有嚮導,他也沒向我要求配置嚮導,致使兩軍形同盲人,一路上磕磕碰碰,像遊魂一樣飄蕩在荒漠之中。這也的確是我的疏忽。」
「如果沒有嚮導,在沙漠中是很難辦的。」霍去病深知行軍的艱苦。
「的確,他們走的路線十分複雜,而且水草稀少,吃盡了苦頭,雖然沒有遇上匈奴兵,但非戰鬥減員不少,最後還在茫茫大漠中迷失了方向,錯過了與我們約好的會師時間。沒趕上大仗,李廣心裡就更有氣了。」